傳戒
傳戒是設(shè)立法壇,為出家的僧尼或在家的教徒傳授戒法的一種宗教儀式,亦稱開戒或放戒。就求戒的人說是受戒、納戒或進(jìn)戒。佛教大、小乘的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和菩薩戒五種。比丘、比丘尼戒,必須具足一切條件——即一定僧?dāng)?shù)(中國十人、邊地五人)、一定范圍(結(jié)界立標(biāo))、一定程式(白四羯磨,即會議式),才能授受,故稱為受具足戒,略稱受具。
佛教初入中國時,并無傳戒儀式。據(jù)佛教史籍記載,當(dāng)時度人出家,只為剃發(fā)披服縵條,即無條相袈裟(見《釋氏要覽》上),以不滿五人,不能受具。大概只用三皈、五戒、十戒迭相傳授而已。到了曹魏嘉平二年(250)時,曇摩(柯)迦羅(《高僧傳》卷一譯云法時)來到洛陽,見眾僧未秉戒法,乃就白馬寺譯出《僧祇戒心》(戒本)以備用。并請梵僧立羯磨法受戒。這是中國依律傳戒之始。魏正元中(254—255)安息國沙門曇帝在洛陽譯出《曇無德羯磨》,才具備羯磨儀式。中國僧徒之受具足戒,一般傳說以朱士行為首(《僧史略》上),或即在此時。
東晉時(317—420),出家僧尼漸多,道安始提倡嚴(yán)肅戒律。他以為佛法東流未久,譯人對于受戒之法考校者少,先人所傳相承自以為是,至佛圖澄乃多所改正(見道安《比丘大戒序》)。道安時值喪亂,轉(zhuǎn)徙四方,常率弟子數(shù)百人,往來襄陽長安等地。他所制定的僧尼軌范,有布薩(說戒)、悔過等法,可見其重視戒律弘傳之一斑。
中國尼眾之受具足戒實(shí)始晉代。晉穆帝升平元年(357),僧建請曇摩竭多于洛陽,依《僧祇尼羯磨》及《戒本》建立戒壇傳戒。當(dāng)時沙門道場以《戒因緣經(jīng)》為難,認(rèn)為他傳戒結(jié)界不合法。曇摩竭多遂浮舟于泗河結(jié)壇,洛陽竹林寺凈檢尼等四人同于此壇從大僧受具足戒,這是中國尼眾受戒之始,稱為船上受戒(寶唱《比丘尼傳》卷一)。
其后劉宋元嘉六年(429),有獅子國(今斯里蘭卡)比丘尼八人至宋京(今南京)。當(dāng)時景福寺尼慧果、凈音等以先所受戒不如法,戒品不全;適罽賓沙門求那跋摩經(jīng)南海至宋,于南林寺建立戒壇,因請求重受。求那跋摩引證佛姨母波阇波提最初為尼因緣,謂戒本本從大僧而發(fā),雖無僧尼二眾,無妨比丘尼的得戒。又以當(dāng)時獅子國八尼年臘未登,不滿十人,且令學(xué)宋語;求那跋摩另托西域船主難提于元嘉十年(433)復(fù)載獅子國比丘尼鐵薩羅等十一人至,而先來諸尼已通達(dá)宋語;但這時求那跋摩已經(jīng)去世,恰巧同年僧伽跋摩到達(dá)宋京,慧果尼等始在二眾俱備的形式下,于元嘉十一年(434)在南
林寺戒壇,重受具足戒。這時次第受尼戒者達(dá)三百余人(《比丘尼傳》卷二、三)。世傳漢代婦女阿潘出家但受三皈,晉時凈檢尼只在一眾邊得戒,都未為全戒;故中國尼眾于二眾邊受具足戒的,以慧果、凈音等為始(《僧史略》上)。五世紀(jì)初,《十誦律》(404譯)、《四分律》(410譯)、《僧祇律》(416譯)、《五分律》(423譯)諸律部次第譯出,中國戒律典籍遂大體完備。最初盛行者為薩婆多部(即說一切有部)之《十誦律》,其次《僧祇律》、《五分律》次第流行,隋、唐時代,《四分律》始廣行于世。
南朝宋、齊時代(420—501),律學(xué)巨匠志道、法穎等,皆盛弘《十誦》。志道(412—484)住鐘山(南京)靈曜寺,特長律品。北方先時(446)魏太武滅法,后雖復(fù)興,而戒授多闕。志道乃攜同契十有余人至河南虎牢(今汜水縣北),于引水寺集合洛、秦、雍、淮、豫五州僧眾,講律明戒,更申受法。北魏僧戒獲全,實(shí)得其力(《高僧傳》卷十一)。法穎(416—482)敦煌人,精研律部,元嘉末(453)至宋都居新亭寺,受命為都邑僧正;齊時復(fù)為僧主。他于宋、齊二代在金陵盛弘《十誦》,被推為七眾宗師。著有《十誦羯磨》并《尼戒本》等(《高僧傳》卷十一)。其門下出智稱和僧佑,都是后來知名律師。
梁、陳二代,受菩薩戒風(fēng)氣盛行。梁武帝、陳文帝等均稱菩薩戒弟子。菩薩戒之弘傳始于羅什。敦煌寫本中有題羅什撰《受菩薩戒儀軌》一卷。至于受戒的作法則以曇無讖(385—433)在姑臧(今甘肅武威)為道進(jìn)等十余人受菩薩戒為嚆矢。梁武帝以戒典東流,人各應(yīng)受,但所見偏執(zhí),妙法猶漏。乃掇采群經(jīng),更造圓式戒壇,并詔慧超授菩薩戒。天監(jiān)十八年(519)四月八日,自發(fā)弘誓,暫屏袞服,受福田衣(袈裟)于等覺殿從慧約受菩薩戒,太子公卿道俗男女從受者四萬八千人(《續(xù)高僧傳》卷六《慧超及慧約傳》);一說武帝將受菩薩戒,命僧正推選戒師。僧正略舉法深、慧約、智藏三人,武帝意在智藏,遂從他受菩薩戒(《續(xù)高僧傳》卷五《智藏傳》)。后至隋代,文帝楊堅從曇延受菩薩戒,煬帝楊廣從智顗受菩薩戒,均稱菩薩戒弟子(《廣弘明集》卷二十二)。
北方在元魏時,多行《十誦》及《僧祇》。魏法聰本學(xué)《僧祇》,后依曇無德羯磨得戒,始弘《四分律》;然是口傳,未載簡牘。門人道覆繼之,始制《疏》六卷(《僧史略》上)。北齊時代,慧光始弘《四分律》。他在北齊任天下僧統(tǒng),世稱光統(tǒng)律師,著有《四分律疏》并刪定《羯磨戒本》,盛行傳戒(《續(xù)高僧傳》卷二十一);酃獾茏佑蟹ㄉ、道憑、僧達(dá)、曇隱、道云、道暉等十人。為魏、齊二代僧統(tǒng)四十年,常為眾僧授戒(《續(xù)高僧傳》卷八)。北周沙門慧遠(yuǎn),依法上僧統(tǒng)受具,光統(tǒng)律師十大弟子并為證戒,時以為榮(《續(xù)高僧傳》卷八)。
晉、宋以來,南方所立戒壇很多。東晉法汰先于楊都(今南京)瓦官寺立壇,支道林于石城、沃州(今浙江新昌縣境)各立一壇。支法存于若耶(今浙江紹興)謝傅隱處立壇。竺道一于洞庭山(今江蘇吳縣太湖)立壇。竺道生于吳中虎丘立壇。宋智嚴(yán)于上定林寺(在今南京)立壇;塾^于石梁寺(在天臺山)立壇。求那跋摩于南林寺立壇。齊僧傅于蕪湖立壇。又有三吳戒壇(似與法獻(xiàn)有關(guān))。梁法超于南澗(在今南京)立壇。僧佑于上云居、棲霞、歸善、愛敬四寺(俱在今南京)立壇。到唐初為止,自渝州(今重慶)以下至江淮(江蘇、安徽)之間,通計戒壇有三百余所(道宣《關(guān)中戒壇圖經(jīng)》)。這些戒壇形制如何已不可考。至唐干封二年(667)道宣于長安凈業(yè)寺建立戒壇,始有定式。其制凡三層,下層縱廣二丈九尺八寸,中層縱廣二丈三尺,上層畟方七尺。其高度下層三尺,中層四尺五寸,上層二寸,總高七尺七寸;四圍上下有獅子神王等雕飾(《戒壇圖經(jīng)》)。
戒場本無建筑屋舍之必要,只要隨處有結(jié)界標(biāo)示即成。道宣《四分律行事鈔》卷上之二云:「外國戒壇多在露地,如世祭壇郊祀之所。」但為妨風(fēng)雨起見,古來大抵是堂內(nèi)受戒與露地結(jié)界受戒并行的。道宣以后,戒壇的建立遍于全國。如廣州光孝寺、嵩山少林寺(義凈重建)、長安實(shí)際寺、嵩山會善寺(一行建)、洛陽廣福寺(金剛智建)、羅浮山延祥寺、廬山東林寺、長安大興善寺、洪州龍興寺、撫州寶應(yīng)寺、交城石壁寺、魏州開元寺、五臺山竹林寺、泉州開元寺、吳郡開元寺等都有戒壇。戒壇名稱亦有種種不同:嵩山會善的名五佛正思惟戒壇(《金石萃編》卷四十九)、洛陽廣福寺的名一切有部石戒壇(《不空三藏表制集》卷三)、交城石壁禪寺的名甘露義戒壇(《金石續(xù)篇》卷九)、建安干元寺的名兜率戒壇(《宋高僧傳》卷十二《大安傳》)。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命長安大興善寺建方等戒壇,所需一切官供。又命京城僧尼各置臨壇大德僧人,永為常式。臨壇大德之設(shè)始此(《僧史略》下,此十臨壇大德,即后世受戒時之三師七證)。其后會昌、大中年間(841—859)臨壇大德見于僧傳者有長安圣壽寺慧靈及福壽寺玄暢等。當(dāng)時還有內(nèi)臨壇(宮中戒壇)外臨壇(一般寺內(nèi)戒壇)大德及內(nèi)外臨壇大德之稱。玄暢即當(dāng)時有名的內(nèi)外臨壇大德(《宋高僧傳》卷十六、十七)。
宣宗大中二年(848)、懿宗咸通三年(862)又各命建方等戒壇。此與聲聞小乘教法有異。求戒者不拘根缺緣差,并皆得受;但令發(fā)大心領(lǐng)綱而已。此以稟順方等之文而立戒壇,故名方等戒壇。宣宗又以會昌法難時,僧尼被迫還俗者達(dá)二十六萬零五百人,在俗期間不免犯過,現(xiàn)欲再受出家,必先懺眾罪,后增戒品,若非方等,豈容重入?取其能周遍包容,故稱方等戒壇(《僧史略》下)。大中二年命上都、東都、荊、楊、汴、益等州建寺立方等戒壇,即為僧尼再度者重受戒法(《佛祖統(tǒng)紀(jì)》卷四十二)。到了大中十年(856),又命僧尼受戒給牒。這是中國僧尼受戒給牒之始(《釋氏稽古略》卷三)。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永智于杭州昭慶寺立萬壽戒壇,后允堪重建,為江南著名戒壇(俞樾《杭州昭慶寺重建戒壇記》)。允堪自慶歷、皇佑(1041—53)以來,還于蘇州開元寺,秀州(今嘉興)精嚴(yán)寺建造戒壇傳戒(《稽古略》卷四)。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命異州(今南京)崇勝寺建壇,名承天甘露戒壇。翌年又在京師(開封)太平興國寺立奉先甘露戒壇。天下諸路皆立戒壇,凡七十二所。京師慈孝寺,別立大乘戒壇。使先于諸方受聲聞具足戒(比丘戒),后至此地增受菩薩戒(《佛祖統(tǒng)紀(jì)》卷四十四)。此為后世三壇次第傳戒的開端。
明代中葉,封閉戒壇,受戒軌則遂遭廢弛(《百丈清規(guī)證義記》卷七)。至萬歷間,如馨于南京靈谷寺,重興南山,開壇傳戒,三昧寂光繼之,重立規(guī)制,開律宗道場于南京寶華山。弟子見月讀體參照古規(guī),撰輯《傳戒正范》、《毗尼止持會集》,遂為近代傳戒的典則。同時三峰法藏撰有《弘戒法儀》一卷,盛傳戒法于江南;清初終南山超遠(yuǎn)加以補(bǔ)充,成《傳授三壇弘戒法儀》一書。見月弟子書玉弘律于杭州昭慶寺,撰《二部僧授戒儀式》及《羯磨儀式》,有了這些著作,傳戒的體制乃漸備。又清初廣東弘贊,著有《比丘受戒錄》和《比丘尼受戒錄》;樂山老人著有《增刪毗尼戒科》、智旭著有《重治毗尼事義集要》等書,俱行于世,為各地傳戒時所依用。到了清末,湘僧長松以各地傳戒遵守戒科不一,謂「遵三峰者不少,亦因樂山頗多,集吳越間專遵華山更廣矣」(《戒科刪補(bǔ)集要敘》)。因依毗尼刪補(bǔ)合輯《弘戒法儀》、《增補(bǔ)毗尼戒科》、《傳戒正范》諸本,成《戒科刪補(bǔ)集要》,盛行于湘鄂之間(葦舫《中國戒律宏傳概論》,見《海潮音》第十五卷第七號)。
古代傳戒唯屬律宗寺院之事,近世禪寺教寺亦相率開壇傳戒。有些不定期傳戒的寺院,常于數(shù)月前分寄「報單」,實(shí)貼各寺山門,使遠(yuǎn)近周知。
一般傳戒之法都是連受三壇。凡新戒入寺求戒須交一定戒金,以充戒堂燈燭香花、戒牒、同戒錄等費(fèi)用。登記后男女新戒分別編入戒堂。以三人為一組(叫做「一壇」),次第編號,登壇受比丘戒時,即依此序而行;初壇沙彌戒和三壇菩薩戒,皆另集體授受。每傳一壇戒法,事先都要經(jīng)過隆重演習(xí),稱為演儀,然后正式傳戒。據(jù)《傳戒正范》所載:初壇授沙彌戒前請戒懺悔儀,有凈堂集眾法、通啟二師法、請戒開導(dǎo)法、驗(yàn)衣缽法、露罪懺悔法、呈罪稱量法等。二壇授比丘戒前請戒懺悔儀,有明習(xí)儀法、請戒開導(dǎo)法、通白二師法、教衣缽法、審戒懺悔法等。三壇授菩薩戒前請戒懺悔法,有通白二師法、請戒開導(dǎo)法、開示苦行法等。
初壇傳戒儀式,于法堂或其他適當(dāng)場所舉行。至?xí)r鳴鐘集眾,待新戒齊集法堂,引禮作白教新戒請師開示。傳戒和尚即為開導(dǎo)受十戒意義,并行三歸羯磨。次為說沙彌十戒戒相(沙彌尼同),一一問以盡形壽能持否?眾答「依教奉行」,初壇告畢。
二壇傳戒儀式,在戒壇舉行。即為比丘、比丘尼授具足戒。受戒之時,鳴鐘集新戒于法堂,迎請戒師入戒壇。十師入壇拈香禮佛畢,繞登壇上就座。傳戒和尚依律命羯磨師作單白羯磨,差教授師下壇與諸沙彌詢問遮難。教授師對新戒先說衣缽名相,隨問「今此衣缽是汝自己有否」?新戒答「有」,即向師白受衣法,再口誦偈咒,身著袈裟。然后教授師次第詢問十三重難,及十六輕遮;新戒必須一一肯定回答。這是在受戒前實(shí)施審查受具者是否犯有眾罪以決定允許加入僧團(tuán)的遺制。這時問的遮難,在戒律程式上為預(yù)審,壇上正式受戒時,據(jù)此一一重問。
問畢,傳戒和尚即開導(dǎo)明授戒體法。次依白四羯磨(三讀表決法)儀式,為諸沙彌授比丘戒。受具足戒已,傳戒和尚又舉四重禁即淫、殺、盜、妄四重戒或四不應(yīng)作事,說明任犯一禁即失去比丘資格。比丘本(依用四分律)有二百五十條戒相,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條戒相,俱以四重戒為根本,故戒壇上只宣四重戒,其余枝葉戒相,命受具者下壇后學(xué)習(xí)。三壇傳戒儀式,一般多就佛殿舉行(若新戒多,丹墀中亦可)。正中敷一高座,供本師釋迦牟尼佛位,左上高座供尊證師十方諸佛,羯磨師文殊菩薩,教授師彌勒菩薩及同學(xué)等侶十方菩薩位。右上高座候所請菩薩戒法師。受戒之日,鳴鐘集新戒于佛殿,請師入壇儀式與二壇略同。以前一般在受菩薩戒之前,和尚為已受比丘、比丘尼戒者開示苦行之后,即令每人燃香于頂,或九炷(菩薩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或三炷(菩薩沙彌)、或十二炷(菩薩比丘),謂之燒香疤。燃香于頂之起源,相傳始于元世祖至元廿五年(1288),釋志德主天禧寺,每與七眾授戒,燃香于頂,指為終身誓。此為中國漢族佛徒燒香疤之始(見談玄《中國和尚受戒燒香疤考證》)。但燃頂之法為羯磨所無。
大眾齊集,菩薩戒師即開導(dǎo)三聚凈戒,即菩薩戒法: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次起座拈香作梵,二阿阇黎同音,教受戒者奉請釋迦如來為得戒和尚,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阿阇黎,彌勒菩薩為教授阿阇黎,十方一切如來為尊證。繼之教以懺悔三世罪業(yè)及發(fā)十四大愿。最后依《梵網(wǎng)經(jīng)》宣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若授在家菩薩,六重二十八輕)戒相,授受問答方式與受比丘戒時略同。儀式完畢,戒師作禮下座,新戒歸堂,三壇完畢。
戒期完畢,由傳戒寺院發(fā)給「戒牒」及「同戒錄」。從前宋代僧尼出家時領(lǐng)取度牒(出家僧籍證明書),受戒時領(lǐng)取戒牒(受戒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都由政府頒發(fā)。傳戒寺院只發(fā)一種「六念」。受戒時須呈驗(yàn)度牒,才能受戒(《慶元條法事類》卷五十道釋令)。
到了明洪武永樂間(1368—1424)三次下令,許僧俗受戒之人,抄白牒文隨身執(zhí)照,凡遇關(guān)津把隘之處,驗(yàn)實(shí)放行(見明如馨《經(jīng)律戒相菩薩軌儀》)。戒牒的作用遂成為僧尼旅行的護(hù)照。清初廢止度牒,僧尼出家漫無限制,各地亦傳戒頻繁,而戒牒改由傳戒寺院發(fā)給,其內(nèi)容和形式遂極不一致了。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xué)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dǎo)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jì)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yán)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yùn)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yùn)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yùn)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dá)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