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講演集》-如何進入佛法
時間:公元一九七七年
地點:佛光山
對象:大專佛學(xué)夏令營學(xué)員
二.用疑心而入佛法
三.用悟心而入佛法
四.用無心而入佛法
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輔導(dǎo)員、各位同學(xué):
今天是佛光山大專佛學(xué)夏令營第五期開營典禮,有五十多個大專院校二百五十多位的同學(xué)聚集一堂來研究佛學(xué),我代表本山大眾向各位表示歡迎與祝賀。
各位同學(xué)!當(dāng)你們要來佛光山研究佛學(xué)的時候,你們是帶著什么樣的心情呢?我現(xiàn)在就是要告訴你們應(yīng)用什么樣的心情來研究佛學(xué)?
當(dāng)你們要上佛光山的時候,相信你們一定對佛學(xué)已具有了信心,現(xiàn)在我告訴你們研究佛學(xué)的方法:
一.用信心而入佛法
用信心而來研究佛學(xué),佛學(xué)是凈化我們身心,升華我們?nèi)烁?安頓我們身命,開展我們世界的人生指南,佛法可尋找我們心靈的主人。因為各位對佛法已有信心,不管天氣的炎熱,路途的遙遠(yuǎn),大家都到佛光山來研究佛學(xué)。“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信仰就是力量。”《大智度論》說:“佛法如大海,惟信能入。”《華嚴(yán)經(jīng)》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信心是大道的源流,是功德的慈母。信心可以長養(yǎng)善根,可以成就一切。信心的重要,就像樹木的根本一樣。比如我們做什么事業(yè),具有信心才能無所不辦;如果沒信心,就一事無成,信心會產(chǎn)生力量。有一個人失足落在井里,這個古井無人經(jīng)過,掉下去如何爬上來呢?這個落井的人,看著井口,沒有別的念頭,一心想著:“我要是有輕功,能飛翔,就可以飛躍上去。”他這樣的朝思暮想,由于精神集中,果然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給他能夠升空。
信心產(chǎn)生力量,在佛教也有一個笑話。某一個鄉(xiāng)村,從來沒有法師大德去布教講經(jīng),有位老太太想學(xué)習(xí)佛法,沒有人教她。后來,來了一位不怎么通達(dá)佛法的居士,看到老太太這么虔誠要學(xué)佛法,他說:‘好吧!我知道一句佛教咒語,傳授給你,就是“唵嘛呢叭彌吽”六字真言。’這個居士把“吽”字念成了“牛”字,老太太不知道,因此她每天就念唵嘛呢叭彌牛。她規(guī)定每天一斗的豆子,每念一句“唵嘛呢叭彌吽”,就將豆子拿掉一個,這樣日久年深,她念到這豆子不必拿,只要心里一念“唵嘛呢叭彌“牛”,這豆子就自己跳過去。又過了許久,來了一位法師,因為老太太信佛,所以就恭敬供養(yǎng),誠懇得不得了,這位法師晚上聽到老太太在課誦,唵嘛呢叭彌牛……。奇怪這是唵嘛呢叭彌“吽”,怎么念成“牛”呢?于是問她:‘老太太!你念錯了,這是唵嘛呢叭彌吽,不是唵嘛呢叭彌牛。’老太太聽了,啊!糟糕,我念錯這么多年。以后改正過來,唵嘛呢叭彌吽,可是,那斗豆子不再跳了。其實吽也好,牛也好,你要有信心,信心會產(chǎn)生力量,各位你們用虔誠恭敬的信心而來研究佛學(xué),一定會滿足你們的愿望。
二.用疑心而入佛法
你們各位用什么心上佛光山來研究佛學(xué)?可能你們也有不少的人是抱著疑心上山:佛光山不知是什么樣子?那里的出家人是好或不好呢?那里的佛法是深或是淺呢?難學(xué)不難學(xué)?在你們未來之前,不少的人都打個問號。第二點我要告訴各位的,要用疑心來研究佛學(xué),用疑心而入佛法。佛教和其它宗教不同,佛教除強調(diào)信仰之外,它從另一個角度,也主張懷疑。禪宗叫人要提起疑情來,就是要把你疑惑的心情生起來,主張青年學(xué)子要有問題,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佛法如大鐘一般,你輕輕撞它一下,它就小小響了一聲;你重重撞它一下,它就大大響了一聲;你不去撞,它就不響。要有問題,才能獲得答案。佛法不怕有問題,佛教經(jīng)典很多,三藏十二部五千多卷,都是有問而說的,弟子們怎么問,佛陀就怎么說。無問而自說的惟有《阿彌陀經(jīng)》等少數(shù)經(jīng)典,因為《彌陀經(jīng)》微妙難信,大家不知道,所以佛陀只有自己說。
因此各位到佛光山,不要顧慮什么,害怕什么,你們有什么問題盡管打破沙鍋問到底。在佛教禪堂里,一天到晚就是叫人要參,所謂:“提起話頭來。”那些問題多是叫人莫測高深,難以解答的,而不是一般常識上的問題,比方在禪堂要參的問題如:“父母未生我之前,如何是我的本來面目?”“什么是達(dá)摩祖師西來大意?”又“念佛者是誰?”這是要你提出疑情,才能有所獲得。
三.用悟心而入佛法
各位同學(xué)你們來研究佛學(xué),是為什么來研究的呢?是為了要求覺悟!那么,你們就該用悟心來研究佛學(xué)。這個“悟”,不是知識上的,你們各位在學(xué)校念書是求知識,來學(xué)佛法求覺悟,是求身心的體驗。所以這個“悟”就象是心花開放,就象是茅塞頓開。過去不知道的,現(xiàn)在我知道了,在剎那間,一瞬之間,啊!我懂了!我明白了!所以“悟”不是知識逐漸增加,而是突然間的徹知。那么悟的境界,怎樣才能獲得?過去有一位初學(xué),問一位禪師道:‘學(xué)人初入叢林,什么都不懂,請大師開示我怎么樣而入佛法?’禪師就說:‘你聽到枝頭上的鳥在叫嗎?蟬在鳴嗎?你看到小溪的水在流嗎?百花在開放嗎?’初學(xué)者回答說:‘是的。’禪師就告訴他道:‘佛法就從這些而入。’
所以各位同學(xué),佛法不是很玄奇奧妙的,不是離開我們生活的,它是活潑潑的在我們生活里面,我們懂得流水的聲音,那就是佛陀說法的廣長舌聲,你看到開放的花朵,那就是如來清凈的法身,我們悟道的話,穿衣吃飯都是道,睡覺拉尿也都是道。“道”不遠(yuǎn)求,“道”就在每一個人的生活里,“道”是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有一位龍?zhí)抖U師,初參天皇禪師,一年一年的過去,天皇禪師從未曾向他開示過佛法,時間一久他不耐煩了,他向天皇禪師告假他去,天皇禪師很驚訝的問:‘啊!你要到哪里里去?’龍?zhí)抖U師說:‘我要到別處求佛法去。’天皇禪師就說道:‘唉!我這里也有佛法,何必到別處去學(xué)呢?’龍?zhí)痘卮鹫f:‘我來此很久,未曾聽到禪師為我講過一句佛法。’天皇禪師就說:‘你拿茶來,我就用手去接;你拿飯來,我就用口來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點頭。我哪里一天不跟你說佛法?’龍?zhí)抖U師給他這么一講,低下頭想。天皇禪師又說:‘不要想,想就錯,要去體會,直下承當(dāng)。’龍?zhí)抖U師聽了,言下大悟。原來揚眉瞬目都是佛法,一花一草一木,都含有無限的禪機,我們平時不知道真理就在我的內(nèi)心,宇宙萬有是我心中的宇宙萬有,眾生人類是我心中的眾生人類,因此平時所學(xué),皆是向外追求,越求越遠(yuǎn),佛法是叫我們向內(nèi)追求的,你能向內(nèi)追求,“道”和你就會很親切,就會很靠近的。說到這個“悟”,雖然在這兩周的佛學(xué)夏令營中,有老師向各位講解佛法,但是這還不是真的佛法,真的佛法,就要你們自己去體悟。
一個做小偷的父親,有一天兒子問他:‘爸爸!你老了,我怎么來謀生呢?你總該傳授我一點秘訣吧!’父親說:‘好啊!今天晚上傳授給你!’到了夜靜更深的時候,父親叫兒子隨他出去,找到一家就下手偷東西,他們偷偷的跳了墻,進了室內(nèi),打開了柜子,父親叫兒子先藏在柜子里,忽然父親大叫:‘啊!有賊!有賊!’主人聽到后,馬上醒來捉賊,老賊已經(jīng)跑了,小賊就關(guān)在柜子里面,心想,父親真豈有此理,怎么把我關(guān)到柜子里,就大聲一叫跑掉了,叫我怎么辦呢?這時候他不能靠爸爸了,他要靠自己,有什么辦法才能脫離這個危難呢?情急智生,人到自己緊要的時候,雖然山窮水盡疑無路,也要求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在柜子里學(xué)老鼠叫,嘰嘰喳喳……。主人拿著燈在找賊,聽到老鼠叫也就松懈了,‘唉呀,這是老鼠叫,賊跑掉了。’當(dāng)他們防守一松,這個小賊沖出去,把燈用力吹滅。主人立刻隨后追趕,小賊很是著急,糟了,后面又追來了。他隨時又想了一個辦法,走到一個古井邊,拿一塊石頭丟入井中,主人追到井邊說:‘唉!今天出人命了!’說完就走。這小賊就這樣安然的回家。一回到家,就責(zé)問爸爸說:‘你今天怎么這樣捉弄我?’爸爸問:‘我怎么捉弄你?’兒子說:‘你把我關(guān)進柜子,大叫有賊!有賊!’爸爸就問:‘那你怎么出來的呢?’兒子就如此這般一說,爸爸聽了很高興,說道:‘兒子!我有傳人了!你悟到這個道理,你就知道隨機應(yīng)變要靠自己的啊!別人是不能傳授我們什么啊!’各位在佛光山要努力精進,不管老師舌燦蓮花,說得天花亂墜,我們自己不去體會,不去實踐,那種佛法也是一般哲學(xué),一些知識而已,所以希望大家第三點要用悟心來學(xué)習(xí)佛法。
四.用無心而入佛法
你們大家上佛光山來,是有心而來,是有備而來,但如何學(xué)佛法呢?我第四點告訴你們要用無心來學(xué)習(xí)佛法。不用有心,因為無心才是真心。有心是有分別的,有動念的,有前后差別的。我聽到有些大專青年朋友,初入佛教學(xué)社很是熱心,一兩年后就退心了,這就是學(xué)佛一年,佛在心靈;學(xué)佛二年,佛在眼前;學(xué)佛五年,佛在西天。
有心而學(xué)佛法,是計較心、比較心、分別心;用無心來學(xué)佛法,那才是真心。不過,我這個“無”卻不是一般有無的無,過去有人問一位禪師說:‘禪師!你平時一入定就很長,請問你是有心入定,還是無心入定呢?’禪師答道:‘我入定既不是有心,也不是無心,我是超有無對待以外的心。’
我現(xiàn)在說的無心,是離有為的心,這個無心是超有超無的,佛法不是用有分別而進入,佛法是用無分別而進入的,有分別是知解,是知識;無分別是般若,是觀智。比方說,一個鏡子,你是張三來,它就還你張三的樣子,你是李四來,它也還你李四的樣子。它無分別,就可以給你一個本來面目。這個無分別,不是說沒有是非、好壞,其實,要有強烈的是非觀念,要有善惡差別的思想,要有好壞圣凡的等級,那是對世間一般人而說的,對你們大專同學(xué),我要你們提高學(xué)佛的境界,以無心對有心,無分別對有分別,以般若智能對一般知解認(rèn)識。從本性體會的智能,來照亮一切,觀察一切。有一初學(xué)者問溈山禪師:‘什么是道?’溈山回答:‘無心是道!’初學(xué)者說:‘我不會!’溈山說:‘你去找會的人!’‘誰是會的人?’‘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在這里我希望大家用無心來學(xué)習(xí)佛法。
以上四點,用信心、疑心、悟心、無心而入佛法。今日世界人欲橫流,多少人在煩惱中打轉(zhuǎn),原因是只重物質(zhì)價值,不重精神價值,今天我們要先從心里建設(shè),先從精神武裝;心里建設(shè)起來無所不辦,精神武裝起來無所不勝。最后我對各位同學(xué)有四個希望:
1.在佛光山上,希望你們,從佛像僧容里,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2.在佛光山上,希望你們,從花草砂石內(nèi),認(rèn)識自己的清凈本性。
3.在佛光山上,希望你們,從座椅拜墊上,體會自己無限的生命。
4.在佛光山上,希望你們,從夜晚明月中,握住自己的永恒未來。
我感謝海內(nèi)外十方大德的護持,感謝老師溽暑而發(fā)心教授,感謝輔導(dǎo)員熱心的服務(wù)同學(xué),也感謝同學(xué)們學(xué)道的真誠!最后祈求三寶庇佑大家,謝謝!
- 善人要度,惡人更要度
- 慧能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的意思
- 普化禪師振鈴入棺而逝的故事
- 人的欲望像個無底的黑洞
- 禪者的榜樣
- 經(jīng)常拒絕一些因緣機會,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一切
- 學(xué)習(xí)是人生的原動力、希望所在
- 心懷大眾 胸懷法界
- 謹(jǐn)言慎行、攝身防意,不要讓三業(yè)把「福報漏了」
- 對于苦樂都能舍的人,還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呢?
- 貧富在于懂不懂得知足,能不能在當(dāng)下尋出清淡人生
- 生活在因緣里 彼此相依相助
- 世間的風(fēng)動幡動,其實是心動罷了
- 修行是一種最純凈的心靈活動
- 亟亟地尋找快速解脫之道 不如在因緣里歡歡喜喜乘涼
- 愿力可大可小,是一切成就的根本
- 生命還握在手心 人生就沒有絕望
- 不在情緒上計較,只在做事上認(rèn)真
- 缺點需要有人點破
- 唯心相交,靜行致遠(yuǎn)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