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南禪七日(4)

  現(xiàn)在我們先講修定,即使參禪、開悟了,大徹大悟了的人,學問怎么樣好,智慧怎么樣高,乃至有神通具備,能不能得定,這個是問題,這才是一個大話頭,值得一參的,換句話說,真的禪宗所講的言下頓悟一下就開悟了,還要修持、不要修持能不能得定,這個修定的功夫就是大學上所講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扣個五年吧,老年扣了,只有十五年,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個定靜的功夫在教理上,同事實上,我們先要認識兩個項目,拿現(xiàn)在話講,一個修定的八個障礙,修行八個障礙,修定八個障礙,憂、喜、苦、樂、尋、伺,尋下面一個括弧“覺”字,伺就是觀,尋伺。出息入息,出入息,出息同入息,為什么不能得定,譬如我們想靜坐,坐在這里,為什么不能真達到那個很好,最高的境界,那個靜,當然睡覺不是靜,睡覺是生活一個一個動態(tài)之一,不算靜,真達到了定靜的境界,不是睡覺,可是也不像現(xiàn)在這樣亂七八糟在思想,那個才是定,不能達到,有心理障礙,我們一邊譬如還有事,心中有事,不是在煩惱東想西 想,不是壞事,就是好事,心理的現(xiàn)狀歸納起來,不是憂就是喜,譬如說,我現(xiàn)在想靜一下,不曉得靜不靜的下來,這個心理狀態(tài)就是憂,好像……嗯,不錯,這下有點甜頭了,蠻好,已經(jīng)在那里亂了,這是喜,心理狀態(tài),苦樂,這個腿子受不了,痛苦,或者哪里氣脈走通了,享受,苦樂的狀態(tài),憂、喜、苦、樂?鄻芬话胧巧淼纳眢w的,一半是心理的,憂喜是完全心理狀況,尋、伺、覺、觀,古代翻成,漢代以后翻譯“覺觀”兩個字,唐代翻譯“尋伺”。心理的狀態(tài),感覺,這個思想能夠知覺的,我們這個思想,就在自己腦子里頭,心理上專門找一個東西,自己也不曉得找些什么,都在思想不能夠停留,觀。還有個心理狀態(tài),等待,譬如有時候,你們下了課站在門外,愣在那里,人家同學過來問,你干什么?啊,沒有埃你真的沒有,可是你愣住了,那個心理狀態(tài)是“伺”,覺觀,這個伺包括尋伺二個字,是整個的身心兩方面偏重于心理、精神方面的,所以障礙我們不能得定,最后兩個嚴重了,這個鼻子還要出氣,還要呼,還要吸,不能得定,那換句話說,真得定,鼻子呼吸停止了,幾乎停止了,所以不出息,不入息,不尋不伺,不憂不喜,不苦不樂,這八個障礙拿掉,才能定的一個狀態(tài),這是一。第二,我們打坐坐起來一定碰上的,我們這位杭州來的這位汪曼之大老,她八十七歲,她一輩子做功夫,寫信給我就提到這個事,八觸,接觸的觸,動、癢、輕、重、冷、暖、澀、滑。這還是簡單的歸類,我們這個打坐,初步學定,不管你盤腿也好不盤腿,真的進入那個靜定的狀態(tài)里頭去了,那你的身體身心一定起變化,這個變化在佛學名詞叫八觸,觸這個字就是交合抵觸的意思,你們都在佛學院的畢業(yè)出來的啊,色、聲、香、味、觸,這個觸跟受兩個相對,觸受是什么東西,拿現(xiàn)在的話,就是交感,這個電視的插頭一樣插對了,或者插不對了,插不對了電線 要爆出來,你也受傷,插對了就通電了,都是觸的現(xiàn)象,觸是接觸,觸電這個觸。所以你真的對了,靜坐坐對了以后,你普通還做不到耶,你多坐一下,它來了,所以這個,你們武俠小說上寫的,有些走火入魔了,在這里,這個“動”,靜坐坐得好的時候,有時候,分好多種,內(nèi)部身體上,覺得這里動,那里動,氣動了,不過氣動了也要分清楚哦,我們在臺灣,現(xiàn)在這位同學已經(jīng)是當教授了,當年也是打七,坐在一起,那個時候,我們?nèi)藳]有現(xiàn)在這樣多啦,那個地方小地方,晚上他打七啊,他這個……

  我們現(xiàn)在還把這個故事當笑話講,晚上我們小參報告,每一天大家修持用功下來心得當眾作一個報告,他后來作報告,他很有趣,他說我今天下午啊好幾堂,一堂還二堂,氣脈通了,那個大腿背上一直在腰里動,通過來,通過去,哦,好難過,不過我曉得氣脈通了,后來慢慢通到腿上了,后來到小肚子那里,搞了半天是個蟑螂在里頭。有這種事,所以現(xiàn)在在我們大家那里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他現(xiàn)在本身還是教授了。所以動觸真的氣脈通了以后,有時候說以前當年叫打神拳,你坐在這里自己,慢慢的都動起來了,你沒有意識哦,然后啊,這邊轉(zhuǎn)三圈,這邊搖三圈,這邊動兩下,這樣也動兩下,然后說哦,你們現(xiàn)在就高興得很特異功能來了,這是生命的作用發(fā)動了,自己意識不能定,定不住的時候就有動的現(xiàn)象,不是什么上帝給你,也不是菩薩在你身上,也不是鬼,也不是神,生理必然的反應。動,有各種動,所以有許多特異功能的人,或者動了眼睛了,那個眼睛可以透視東西了,動了耳朵了,聽不見的聲音能夠聽見了,是真的,換句話說,不稀奇,這是生命本有的功能,但是了解了這個道理到那個時候反是不使它動,把它關(guān)閉掉,不然,你用到這一面去了,就糟了,你整個的道啊,佛啊,就不能完全成功,圓滿的成功了。“動”是一種現(xiàn)象,是必然,包括很多很多,所以一般說,今天練氣功啊,練什么任督二脈打通,奇經(jīng)八脈打通那不過是動的一種,真的有時候動得好,禪定那個生命的功能發(fā)起來,人真的可以懸空了,也是一種動態(tài),這個生命是有這樣無比的潛力的功能。一種呢,發(fā)癢,身上長瘡,這個瘡是什么,在胎兒,在娘胎時頭的所帶來的,不干凈的,業(yè)氣的,都排泄了,那有許多啊,長的生的瘡啊,治不好,現(xiàn)在時代科學醫(yī)藥進步了,我們過去看到有些苦修行的老和尚,這里長瘡,那里到處爛了,又沒有藥,很痛苦,可是他們真了不起,自己把自己看空了不在乎,我們看了真難受,所以發(fā)癢,身上會長瘡爛,爛了的也有,各種各樣的怪病都會來,在佛法里頭講,這個生命業(yè)氣之所生,父母的業(yè)、氣,所以要修持氣脈變化,儒家講變化氣質(zhì),那這一句話是科學的哦,氣與質(zhì),質(zhì)就是物理的,生理的,硬把自己的身體,修到脫胎換骨轉(zhuǎn)來,變化氣質(zhì),會發(fā)生癢,所以動、癢,這都 是簡單只講字眼,經(jīng)過的個案,單獨的一個一個經(jīng)過的各種病歷發(fā)生不一樣的。“輕”有時候,覺得身體到了某一個兩個腿也不能走路了,腰也動不了,我自己也有經(jīng)驗,那個時候我到了四十多歲,爬樓梯兩個腳拿不起來了,但是我知道這是個用功的過程,我就不在乎你,我還有經(jīng)驗告訴你們,都嚇死了,有一個階段,一個多月,拿這么一張紙拿不住,就會掉了,可是我一點都不怕,我知道。所以要懂原理去實習的,還有經(jīng)驗我告訴你,我有時走到路上,走路的時候,感覺到自己倒轉(zhuǎn)來,我頭在走路,腳在上面,我也不在乎,就看你怎么樣,把我弄死看,自己看自己,既然要實驗嘛,修行就是把自己拿來進入這個道理中間去實驗,所以道家有兩句話我很欣賞它,“若要人不死,除非死個人”。這講很土的話,很有道理,你要修到長生不老,要修到不死的生命,除非你有準備死了的決心去修,一邊又這樣怕,那樣怕,我發(fā)暈了,我冷起來,老師啊,怎么得了埃我說怎么樣。我流鼻水哦,打坐好幾天都不好哦。那也打老師,所以給人家叫老師,天下最倒楣的事情是干這個事,然后啊,大小便不通了,老師啊,這里不通,那里不通,都來問你,其實這個原理很簡單,只要搞通了。“輕”有時候身體非常輕,“重”拖不動了,都是過程,等于開車走路一樣,兩旁走的看到的環(huán)境不是目的地,不要怕,所以,動、癢、輕、重、冷,有時候怕風啊,隨時一坐,好像冷,衣服多……,有時候冬天可以穿一件衣服,都非究竟,都是身體氣質(zhì)變化的現(xiàn)象的過程,有時候身體就干枯了,皮膚都干燥了,像木頭一樣,有時候潤滑的像嬰兒的肉體皮膚一樣,這些,這些在哪 里有呢?諸位同學啊,你說你怎么知道,我們佛經(jīng)上都沒有看到過,你去找啊,我們大家的老師,也是我的老師,也是你們諸位的老師,這一方面的學問老師教的,是釋迦牟尼佛,那是大師兄們,舍利子啊,目連尊者有著作留下來,你們都不去看啊,《大毗婆娑論》里關(guān),包括《俱舍論》等等,好多東西在里頭,好多寶物啊,都有啊,所以你們一般現(xiàn)在佛學院只讀一點普通的佛學,普通的經(jīng)典,真的修持,真的……都沒有,等等《大毗婆娑論》等等啊,這個這些東西都有。那么先把這些過程再告訴你們以后,現(xiàn)在我們差不多了,真的要去吃飯了,吃了飯,晚上幾點啊,今天是密集的,把課程趕快上完,明天要真的上來坐了。

  我們現(xiàn)在再開始試坐一堂,不過這個禪堂頂上的風過來都不能出去,大家要保暖的準備好哦,尤其是真正靜坐以后,最重要是后腦跟兩個膝蓋頭,容易受風寒,后腦注意啊,我們好好坐一堂,試一下啊。次數(shù)多坐,一天多坐幾次,這是一個要點哦,千萬記住,這樣慢慢……,次數(shù)多坐,時間少坐,不要說,我要熬腿把時間拉長,完了,你就對……以后就會討厭靜坐了,千萬注意,不要認為熬腿是功夫,這是個大錯的,所以你寧可時間,初學的人,時間少坐,次數(shù)多坐,每一次下來,就像今天晚上,這個剛才這一次,短短時間,恰到好處,無比高興,自己好像快要證羅漢果那個樣子,不證個羅漢果也證個奇異果啊,“獼猴桃”那叫奇異果,就是這個,這是一個要點。為什么,今天天氣特別不同,冷,我要給你時間下坐,我們不算打七哦,今天是我一天到晚賣嘴巴,所以以前有個老朋友就罵過我,像你呀,他是罵另外一個朋友,你啊,你來生的果報很慘。那個人說,怎么慘 。你來生變南懷瑾的嘴巴。那個朋友說,這什么意思埃會一天到晚把你用到晚,把你累死去。這個罵人罵的很藝術(shù),所以我今天是連著賣嘴巴,是密集的下來,慢慢,看你們諸位進度,而決定這個,這個領(lǐng)導的一個方法,領(lǐng)導向那個方向走,譬如剛可是腦子里思想還有沒有,有的,沒有靜下來,所以剛才下午講到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方法它有八萬四千個,為什么那么多方法呢?都是對治法門,佛學的名詞叫“對治”,對癥下藥,什么毛病,給他吃什么藥,因為眾生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自己都不知道,我們這個人生,一念,什么叫一念啊,我們鼻子一呼一吸一來回這個階段叫一念,這一念的這個時間里頭,我們覺得自己沒有想,有八萬四千個煩惱,自己不知道,假使你都看得清楚,這個人就差不多了,怎么證明呢?譬如你在做筆記,譬如你寫一封信,你寫的手下寫的,跟不上腦子,腦子你要寫一封給朋友的信,給爸爸媽媽的信,乃至寫一封給朋友的情書,要想說的話一大堆,腦子已經(jīng)想了好多過去了,手下不過寫了百把個字,就是說那個亂動的煩惱思想太才大家坐得很好,這叫什么呢?空心靜坐,沒有內(nèi)容的,靜是靜得蠻好,飯也吃飽了,毯子也包裹得暖和,這個人生就是為了溫飽,又溫暖,飯又飽了,哪有不好,天堂也沒有這樣好,也不過如此,多了,所以不能得定。吃飯以前介紹了,八種障礙,不能得定,同時也介紹了靜坐當中容易發(fā)生的現(xiàn)象,歸納原則是八觸,其實還很多,不過講大原則,真正不能得定,打坐容易犯兩個毛病,這個大家都知道,一個是散亂,一個是昏沉。什么叫做散亂,我們?nèi)俗谶@里,實際上心里頭腦子的思想沒有停留過,這個想啊,比電子跳動還快,這個思想,那個思想,你覺得沒有思想,已經(jīng)想了很多了,等你感覺到,已經(jīng)是一大堆灰塵已經(jīng)飛過去了,這個叫散亂。功夫用的差不多,久了,好像沒有那么多的雜亂思想, 可是呢,還有輕微的思想,等于昨天講到,“非想”不是想,非非想,不能說它不是想,這一種“掉舉”。散亂分兩種,粗的叫散亂,細的叫掉舉。粗的散亂就是我們的思想亂想,掉舉等于人,沒有睡,靠在那里昏昏迷迷的,你說,人家說你睡了,沒有,你講話我都知道,可是他還真睡過,睡了一下,那一種情形叫掉舉。掉舉就是一個電子沒有關(guān)好,咚咚,跳一下,你們有經(jīng)驗吧?那個熱水瓶有一天沒有塞好,噗,呲……,怕這個叫掉舉。我們這個內(nèi)在的情形,所以不能得定,不掉舉是昏沉,大的昏沉就是睡眠了,譬如說坐起來在那里已經(jīng)不知道了,以為自己得定,實際上是睡覺,但是你也覺得沒有睡覺啊,這個是昏沉,糊里糊涂了。你看看我們這個人生一輩子,活了一輩子,除了睡覺以外,一醒了,眼睛還沒有張開,散亂的心來了,這樣、那樣思想就來了,所以我常常問人,你有本事知道明天早晨第一個想的思想是什么,如果你能夠,今天先做下記號來,明天會知道,那我馬上皈依你,我叫你師公、師太、師師公都可以,你做得到嗎?還有你能夠知道自己是怎么睡去的嗎?睡,怎么樣睡去,睡著了。所以我們?nèi)松,生,不曉得從哪里來,佛說的是這樣投胎的,這個話如果一個很強的人那是,不要迷信,那釋迦牟尼佛亂說,誰又知道,我來怎么投胎,生不知來去,死后真的有沒有,有中陰身嗎?有鬼嗎?還有來生嗎?誰知道,你們都信嗎?你們勸人家都信,自己老實講,心里還是打問號的,不知道,所以都在這個昏迷中,F(xiàn)在諸位也信佛了,也出家了,你以為叫做修行,我們現(xiàn)在……,明天大概要發(fā)《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所講的,當來的教主,彌勒佛,他所說的。

  我們現(xiàn)在要修行,五個步驟,這五個步驟注意喲,資糧位,資本的資,糧食的糧。由一個普通人想做到自己超凡入圣,做個小生意也要資本嘛,走路、做個勞動也要吃糧食嘛,所以第一步是修習資糧位,我們一個普通的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要修到成佛悟道,你有沒有這個悟道的本錢,先要去賺這個本錢,偷雞也要一把米呀,結(jié)果你米還沒有想偷個什么雞啊,第一步先要偷米,做小偷也有個道理耶,我們學佛是做小偷哦,你說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樣子,也沒有是……言不壓眾貌不驚人,佛有三十二相,我們大概十來相也沒有,我們有一個什么相。坎恢,還想成佛得道,談何容易,不是偷嗎?做小偷嘛,想偷到佛位,但是不怕,真能給你偷到佛位,先要準備資糧位。這個資本是兩種,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先培養(yǎng)福報,福報怎么培養(yǎng)?從做人開始,做人做事的開始。做人做事,我們的文化,儒家、佛家、道家,中國的統(tǒng)統(tǒng)講這個東西,做好一個人,太難,太難,太難了,如果我是一個辦……,真的我想辦一個學校辦一個教育,當年我在臺灣跟首愚法師,在閉關(guān)的時候也試過辦一下,現(xiàn)在這幾位,宏忍師、永會師她們這幾位,余正如這一班人,還能夠跟到我做點事,都是當年嚴格受這個訓練出來,但是我還沒有覺得嚴,像你們這樣松松的,教不嚴,師之惰,養(yǎng)不教,父之過。大概你們沒有讀過,是嚴師,很嚴厲的老師,嚴師出高徒,不是名師出高徒啊,你們這里老和尚太慈悲了,太好了,你看你們這里,要我來做老和尚的小和尚,要管你們啊,那對不起,才不是那么松,至少我精神比你好,不睡就不睡,不吃就不吃,打架就打,做狗爬,我也會爬,樣樣都給你趕上來,就逼你們上路,所以你們注意哦,做人做事,尤其學佛的人,多替人家著想,不要光顧自己,尤其出家千萬注意六和敬,六和敬,是哪六樣東西?你們都是佛學院的高材生,比我好多了,哪六樣東西?你講,你講呀,你去寫啊,現(xiàn)在就……不要笑,我隨便抽簽啊,抽一個出來,講得出來,當場寫得出來,一百塊錢,抽哪一個,你抽,不要問了,問哪個會寫,你抽嘛,抽到哪個就是哪個,十八號是哪 一位,運氣太好了,你當選了,六和敬,這一百塊錢我輸了,這個,這位會寫的出來,我看那個樣子,你們走私都可以,他寫不出來,漏個消息,反正一百塊,嘿,吳振鵬,一百塊拿出來等,當場就要給獎金,不錯,出家叫僧團,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是六和敬,這個六和敬,是真正的,中國、印度東方的,共產(chǎn)主義,社會主義的最高的境界,所以當年,我也研究共產(chǎn)主義,他那個算什么,那個共產(chǎn)主義的領(lǐng)袖是釋迦牟尼耶,真的,他早做到了,所以社會團體,彼此,身和同住,再出一獎看,又是一百塊,請你來解釋,你解釋得比我好,當然你解釋好了,我說你不好,我就省一百塊錢,但是哪一位,考考大家,身和同住,怎么叫身和?不打架叫身體和啊,還是什么意思,身體怎么才和,所以我們古代的文化,問候老前輩,問候父母,身體和安否?絕對的健康,身體,身和同住,彼此,彼此之間沒有這個,磨擦,身和同住,沒有你看我的眼睛不對,我看你鼻子歪了,然后你看到我眼睛斜斜偏過頭去了,我看到你呀,鼻子摸一摸歪過脖子去了,這不和了,彼此,身和同?诤屯,沒有說臟話,也沒有說討厭人的話,也沒有挑撥是非,也沒有說別人的不對。意和同悅,思想意識是相同的,一個團體。戒和同修,譬如說,要出門了大家怎么走,怎么吃飯,所有的戒律、威儀都是和,不是合攏的合,是和字哦,是和平。利和同均,共產(chǎn)主義,你有十塊錢,咱們八個人平等,一個人分一塊二毛錢吧(搖手而笑),共同的利益,誰也沒有私心,天下為公。見和同解 ,思想是相同的見解。就是這個,這樣六和敬,只要在基本上六和敬做起,就學了做人,我們諸位同學,每天反省自己做到了多少,能夠做到多少,第一個先學會……,先學會,我們的未來的教主,現(xiàn)在大菩薩,彌勒菩薩那個笑容,千萬笑容學會了,你成佛一半了,和氣就生財,不要老是看到人啊,那個樣子,就是這個樣子啊,那是(第七條)氣和不安啊,那就糟糕了。六和敬是修福德初步,至于慈悲喜舍,幫助人家多做好事,我們普通的教育,教一個孩子,日行一善,一天一定要做一件好事,什么是好事,你說我也做了,那個這個路上有塊磚頭,我都把它搬到那里去了,免得碰到人家的腳,是好事,小之又校所以修神仙、學佛,福德不夠,你怎么樣修持都是沒有用的,我的經(jīng)驗告訴你,真的,多做一件好事,自己的那個智慧,多開發(fā)一些,那個道理的功夫,咚,就大躍進,跳一步,我決不騙你,我自己的親身體驗,還常常如此,所以我自己講自己,我這幾位老朋友都知道,我說我有一個毛病,我的毛病是什么,把人家的棺材抬到自己家里來哭,就這樣一個毛病,這個毛病我還戒不掉呢。人家家里死了人棺材抬到自己家里來哭,不是多此一舉嘛,可是你要學佛,行菩薩道,就是要這個精神,多為人家著想,我還做不到,吹牛是吹埃這個福報修夠了,福德的這個修,修了做了好事,就會成道成佛嗎?不過是走成佛之路的一點資本而已啊,福德資糧。

  第二是,智慧資糧,這叫福、智二資糧,也有經(jīng)典上叫福智二嚴,莊嚴那個嚴,福德莊嚴、智慧莊嚴,所以叫福智二嚴,福報要好,什么是福報。磕憧戳途,平安就是福。所以我常常告訴同學們,我一輩子寫信給人家,下面是什么,祝你好,祝你保啊,我都沒有的,祝你平安,平安就是福,人生難得平安的。古人有兩句詩,百年,活了一百歲,一百年,百年三萬六千日,一百年不過三萬六千天,不在愁中即病中,這個日子很不舒服啊,不在煩惱痛苦中,就在生病中。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你看,我們算算自己的帳,假設(shè)六十歲做一輩子,諸位,我們學佛的人,這個很重要,帳要算清楚,六十歲一輩子,三十年都在床上睡覺睡掉了,只有三十年,這個三十年當中,前面十歲或者十幾歲就高明一點算十歲,不懂事,小孩時候,除掉了,后面老了,年的小孩子不懂事,除了,不要扣的太多,太慘了,扣個五年,老年扣了,只有十五年,十五年活到這個十來年,或者算少一點,五年,也不大算數(shù),老了,都不行了,剩下只有多少,三十年,除了十這個人生,三餐飯,一蹲大便,還有小便,亂七八糟耽誤掉,你看只有活了幾年,你算算,這幾年當中呢,不在痛苦煩惱,就在生病,大家沒有算過這個帳吧,因為我也學過會計的,所以算得蠻好的,這叫成本會計,我們那個陳博士告訴我,我向他學的會計,這是成本會計,你看生命就是這樣,所以在這樣短暫的生命里面,不努力精進修持,這個生命的意義活得是毫無價值,如果對世界對人類沒有貢獻,學佛就要度眾生,我是常常勸人家,有些同學們,我要去專修度眾生,我常常勸人家,你先去專修,只怕自己不成佛,不怕沒有眾生度,自己修行還有沒有好,我要去弘法利生,度人去,千萬記住哦,只怕我自己不成佛,不怕沒有眾生度哦,如果匆匆忙忙剃了光頭,學了一點要去弘法,要去蓋廟子,說去利眾生,你要去度眾生啊,老實講,反被眾生度,都是眾生度了我,所以福德資糧要嚴厲的修,換句話,你們今天能夠出家我們大家居士們能夠?qū)W佛,不過是隨便你打坐也好,用功也好,念咒子也好,拜佛也好,統(tǒng)統(tǒng)在修福德資糧的初步。談不上,智慧資糧沒有,福報真大了的人,智慧一定大,真的,世間的福報,有錢都可以買得到,有權(quán)有錢都可以買得到,智慧學問是錢買不到的呀,它一毛錢都不值,可是你就達不到,為什么你的智慧學問沒有那么高?因為你不修福德資糧,所以修行第一步,資糧位是修這兩個東西,福德資糧修好了,才修加行位,像我們打坐、參禪、念佛、修行,是加行位,四層。什么叫加行?就是現(xiàn)在工商界叫加工啦,來料加工,來料加工對不對呀?加工的位置,什么參禪、悟道,也不過是加工的位置,像我們打坐、參禪、念佛、修行是加行位,四層。什么叫加行?就是現(xiàn)在工商界叫加工啦。來料加工,來料加工對不對呀?加工的位置。什么參禪、悟道也不過是加工的位置。打坐修行不過是加工位而已。加行位叫加行。第二位。由這樣到見道位兩個大阿僧袛劫了。多生多世修來,才能夠見道、悟道。第三是見道位。所以禪宗的六祖壇經(jīng)你們也看過,五祖告訴六祖,不見本性,修法無益。這是見道位。見道了,這個“見”,不是眼睛看見的見哦!你悟道哦!第四步。見道位以后才是修道位,悟后起修。這是五祖告訴六祖的不見本性,修法無益。悟后起修,起修了,見道位以后才是修道位。所以十地菩薩、初地菩薩,二地菩薩,到十地菩薩。都是修道位上的事啊!最后成佛叫究竟位。這五位三大阿僧衹劫修行。 剛才我們講到,所謂由凡夫,什么叫凡夫?平凡的人,一個普通人。古文叫作凡夫,就是一個“人”的代號。凡者,就是平凡,平凡的意思,就是普通人。由一個凡夫而到達成佛之路的五位修持的這個程序。

  我們汪曼老,這位汪曼老,大居士修持學問都很好了,八十八了,今年。從杭州來,馬上給我送個條子來,汪曼老提出抗議,不是抗議,說笑話。汪曼老說,關(guān)于見道以后,修道,才能修道。剛才說見道以后修道,修道以后才到究竟位。六祖壇經(jīng)上有提出,不見本性……見道以后才能修道,他說一般人對于這個問題,學佛的人時常有爭論。如果確認是這樣的話,世界上大家修行人更少了,更害怕了。不能見道怎么修?她提得很好。她說人家問到她她說我也不能解答,才問,所以問我,這個爭論從古到今存在的,尤其在禪宗門下有三種,一說,見道以后,悟后起修。才能修行,一說,另一種說“先修后悟”,所以有前……又是一種說,修跟悟修道跟見道同時并進。這同我們做人學佛的行為一樣,自利以后,自度以后再度人,自利以后再利他。但是佛在楞嚴經(jīng)也講過,自未得度,自己還沒有得道,先度他人,菩薩發(fā)心自覺已圓,自己已經(jīng)圓滿成功,復覺他者,再來度脫法界一切眾生,如來應世,這是活的佛。同樣的,同這個問題一樣,叫他們不必爭論了。也沒有什么害怕的。先見道也罷,先修道也罷,真的修行的人不怕說我還沒有見道,還計較,這還有計較心,等于到百貨店買東西,還想這樣占一點,多便宜一點,這樣的心理來修行,有屁用。沒有用的啊,管他見道也好,修道也好,都不對了。沒有計較心,沒有爭論心,才能可以修道。大菩薩,本人答復你是如此,對與不對我不知道,F(xiàn)在我們開了幾堂座,這樣我們時間也不多啊,六、七天,今天已經(jīng)過了,你們做早晚功課,是日什么……我的國語不標準的,是日已過,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今天去了就沒有了,后面剩下來,號稱六天,六天后面最后一天,大概關(guān)于在算價錢,只剩四、五天啦,一搖頭就過了,所以我們要加工,加工。剛才回轉(zhuǎn)來講你們的靜坐。晚上嘛,我好舍不得,給那位同學賺走了一百塊錢,這個多心痛埃不過他還賺得真好?偹阌腥舜鸪鰜砹恕,F(xiàn)在我還要拿獎金來擺到,看我們這次聽課以后,假使過一年、半年,我再到這個地方來,看有幾個成功的,不過有個條件,我要發(fā)獎金,但是還有個附帶條件,你成功了,千萬要收我做皈依弟子,我要拜你為師的,好帶領(lǐng)我一下,不要忘記了。

  我們講修行的內(nèi)容,我們的汪曼老,她,我本來不認識。她跟我兩個……她看了,大概是那個何菩薩,何澤霖菩薩寄了那個《如何修證佛法》給她看了,她看了《如何修證佛法》。這個因此結(jié)上緣!度绾涡拮C佛法》所講的,我特別強調(diào)一個,強調(diào)一般人講修持的數(shù)息法門。你們都知道吧。數(shù)息這個法門都知道吧?不要客氣了,不是說你們都修到了,這個名稱都知道,都聽過沒有?都聽過埃你們有真實去實行過沒有?沒有。這都是老實話。數(shù)息觀,是根據(jù)智者大師,天臺宗真正真實的功夫修出來的,六妙門,六個妙門。六個很巧妙的法門。哪六個妙門?這個一定會有答得出來的。有沒有,哪六個妙門?你們同學們哪個答出來?(下面聽者答話聽不清)請坐。

  這六個字,包括六個法門。數(shù)息、隨息、止息,前面三個。觀,不加息字了。還、凈,凈土的凈。這六個字叫六妙門。那么現(xiàn)在一般我們國內(nèi),所有的氣功阿武功啊,統(tǒng)統(tǒng)練氣功的都走這條路子。你曉得吧。中國的武功、氣功、道功,還有一些,很多的秘密的法門。搞了半天,都是走這六妙門的前半節(jié),三個字的法門。再加上了一個秘密的咒語。嗡嘛呢叭彌吽,六字大明咒。四臂觀音菩薩,四只手的六字大明咒。不要唸成“唵”(ㄢ)了。第一個字“嗡”,“嗡”頭部發(fā)音,嘛呢叭彌吽。實際上同氣脈有關(guān)系的。嗡,這里(頭部)。嘛呢叭彌吽。這是四臂觀音的六字大明咒,屬于密宗部份。你去查查看,一般有特異功能的,修特異功能所謂氣功師的,修病治的,除了這幾大套之外,沒有第二套。

  當年在北方,這幾十年沒有了,還有個教派,在黃河南北叫“理”門。理教不抽煙、不喝酒,戒律很清嚴,都是在家人。所以一來,一看。你是在理的埃不錯,我在理,道理那個理,理教。理教也有密宗的,修五個字的咒語,有個咒語只五個字。傳給你了以后,你好好去修。刀也砍不進,槍也打不進來,那個神通廣大。當年我們年輕的時候都要去摸一下看。這五個字的咒語有那么大的威力,而且不出聲的念,要命的時候才出聲,威力大得很。結(jié)果就去找?guī)煾,拜師呀!?a href="/remen/gongy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供養(yǎng)拿供養(yǎng),要叩頭就叩頭。不光叩頭,連叩腿都干!連兩條腿跪下來。連磕頭跪下來,只要你傳給我能夠得道,結(jié)果傳了五個字秘密真言。六耳不同傳,你兩個人和師父,六個耳朵,不傳了。只能他嘴唇傳到你耳朵里,這個秘密吧。結(jié)果傳了。五個字,我現(xiàn)在把它公開了,你們好好去修,也有威力無比。哪五個字啊,要不要呀?要不要聽呀?你看,好奇的又來了。我們好奇朋友。五個字,秘密得很哦。觀世音菩薩。你們不要笑哦。為什么你,我們念起來不靈,就是因為給你這一笑,笑壞了,真的哦。他絕對的誠懇,相信。那個精神合一,它絕對起作用。所以我講我這些親自經(jīng)歷的故事給你們聽,我比釋迦牟尼佛拜的那些旁門左道的那些玩得多了。還有,在武漢那個階段。湖南有一派。一杯水,拿來放在手上,都不是出家人,在家人。你生病,念咒子。念完了,拿去喝了,病就好了。真的哦。也是三教合一的。這個很稀奇,結(jié)果又去拜門。那很困難了,什么引禮師、引證師、這個師、那個師,已經(jīng)把你一身都撕破了,然后才找到那個老師。找到了,總算傳給你道,他們用得靈,我用不靈,同你們一樣的。觀世音菩薩,你們嘿嘿一笑當然不靈了。結(jié)果他傳給我什么東西啊,我以為也是大悲咒,也是密宗,不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我十一歲都背得滾瓜一樣的熟了,還聽你這一套,可是他們用得靈。所以,靈不靈不在經(jīng)典不在咒語,還是民間中國文化三個字,誠則靈。所以基督教講信者得救,不是沒有道理埃就是這個道理。

  講止觀六妙門不要扯開了?墒侵钦叽髱煹牧铋T根據(jù)什么來的呢?《達摩禪經(jīng)》來的,參合了《大毗婆娑論》這些,舍利子、目連尊者等等的著作,修持法門。所以大家呢,日本、中國,很多修道都在數(shù)息。數(shù)息,打起坐來聽自己的呼吸。進來、出去,這個你們都聽過的對不對,都學過的,不要浪費我的嘴巴了,是不是,都知道吧,都聽過了,學人不開口,諸佛菩薩下不了手。你們都不開口的,那有什么辦法。都聽過了沒有?對了,就可以省下來了,所以我常常講,你們數(shù)息,怎么樣叫數(shù)息,根本就不懂。一進一出,數(shù)一二,你數(shù)個一千息、一萬息,或者數(shù)倒息,倒轉(zhuǎn)來數(shù),數(shù)了半天還在呼吸,呼吸是生滅法,搞些什么東西,《達摩禪經(jīng)》今天真的給你講,這個法門是根據(jù)什么?《達摩禪經(jīng)》叫修“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梵文的翻譯。在中文簡稱“出入息”。你們聽完了,你等一下就可以打起坐來,好好作試驗,成道很快,成功也很快,F(xiàn)在,首先一個問題要解決,在所有人學佛的觀念,都曉得坐起來修出入息,修了半天一點影子都沒有,假定在座有一個人修出入息的,有一點心得,我一望而知就看出來了,對不住,不是小看你們,也許我看錯了,該打屁股,沒有。不是你們,大家都搞錯了。

  我們的呼吸,叫呼吸,呼出去叫出息,入進來吸進來叫入息。安那般那梵文,出、入、息,三樣,你注意哦。大家把這個書,佛經(jīng)讀錯了,出、入、息,一出一入,呼吸是生滅法,一來一往,你體會一下看,你們先體會,一邊寫字一邊體會,這是關(guān)于你們真正修持的,不要聽我吹牛。不然你白聽了,我也白講了,沒有道理。你自己一邊開眼也好,閉眼也好,一邊聽,一邊觀察自己呼吸,我們的呼吸出去,進來,中間有一剎那停留的。出來,出去,進來,進來,出去,這個中間交接的時候,一剎那空檔,所以叫你修出入息,尤其像現(xiàn)在的晚上,唉,現(xiàn)在是風平浪靜,白天風很大很冷,假使你現(xiàn)在注意出息,不要注意入息。把它一放出去了以后,你心念一停,停那一下,不呼不吸,那一剎那之間,你試試看。你馬上感覺到也不冷了,也不同了。你諸位試試看,是不是這樣,不是看我臉上,我臉上沒有你的出入息。出入息在你那一邊,一出一入,不要故意哦,人自然有呼吸,你看當一呼一吸之間,出入息,這個一定住了以后,你當下氣好像,很短暫,氣也慢慢好像和順了,定住了,念頭、思想、雜念也少了。大家搞錯了,數(shù)息,這個一呼一吸,這個停住之間,你開始勉強點,忍一下也可以。你停住一點,這樣一來回停住這一下,把它記住,記住不是呼吸啰,那是思想,這是一次了,這叫數(shù)。然后再出入,停住,慢慢要停的階段,這一段不呼不吸越來越長,第二次數(shù),二。所以叫做數(shù)息,是數(shù)這個。那么一般跟你講數(shù)出息,或者出去的時候記數(shù),或者是入進來的時候記數(shù),你只要記個兩、三次,五、六次,只要心念專一了,你就跟到氣息停住不要轉(zhuǎn)了,那就是“隨息”,很快。這樣聽懂了沒有,諸位大菩薩們聽懂了沒有?真懂了沒有?你們都是我的父母,我講清楚,爸爸媽媽們,真的,不要浪費了,試試看。真的聽懂了恭喜你們。修智慧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再加行,很快就上路,所以,息者止息。息也就是休息,休息就是念定住了,你看,有好幾位,懂了一點點,慢慢如此修去做,就行了。先有點勉強,慢慢就自然,你懂了這個,明天就告訴你修息,而且要想得戒定慧,要想得神通開智慧,非常的快,所以汪曼老看了我那本《如何修證佛法》才提出來。你們看看,釋迦牟尼佛教兒子修行的法門是這個,但是,大家看經(jīng)典,包括這些人看經(jīng)都亂看。佛怎么說呢?在《阿含經(jīng)》上說得很多。息長知長,教羅睺羅尊者,羅睺羅尊者是他的兒子,他也把他弄來出家了嘛,羅睺羅尊者佛的兒子到現(xiàn)在還在這世間,他沒有死哦。釋迦牟尼佛吩咐四個人,還暫時不死的哦,留形住世。迦葉尊者一個,羅睺羅一個,賓頭盧尊者一個,君荼缽嘆一個。四位羅漢,還沒有死哦。為什么能夠就是長生不老。為什么呢?修什么法門你們?nèi)パ芯。佛告訴羅睺羅法門,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或者息冷知冷,息暖知暖。大家一看了這個書,看了這個佛經(jīng),認為都看懂了。“息”你們自己下注解,大家都,就是呼吸,呼吸長,就覺得呼吸長,在那里練氣功了。以為是……把簡單的文字搞復雜了。息長,一呼一吸,一生滅來去,以后停住了,不呼不吸,這個時間長,知道長了,這個時間,這是一下。一下就過去了,知道短。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是這個道理。這一下幫助大家,都懂了吧?你試試看,不能講多了,講多了,我的膏藥一樣都賣完了,明天沒得戲唱了。不過在休息以后,修這個安那般那的法門,成就是非?斓,轉(zhuǎn)變身心氣質(zhì)也非常快,再配合止觀,配合般若,配合顯教、密宗各種修法是非?斓摹

  那么在修這個安那般那這個以前,那么在六妙門上也講到了,假使身體有不舒服,有六個字,你們都曉得了,都曉得吧,六個字,治病的方法,都知道嗎?又來了,都知道不知道,記得不記得?呵、呼、你寫嘛、寫嘛,不要等我來啦。(對寫黑板的同學說,好象是李淑君)曉得六個字,噓、吹、嘻、嘿(呵?),對了嘛。吹、嘻,歡喜的喜,口字旁有個喜。還有個“呬”,這個大家都知道,是不是都知道,都知道。真不知道,你們不是上過這個課嗎?沒有埃六妙門沒有上過的呀?教務(wù)長,下一次把六妙門好好拿出來研究研究吧。有些同學知道吧,呵、呼、噓,(嘻、吹、呬)這六個字你不要小看了它,如果你真修好,身體非常健康,而且容易得定,有心臟,“呵”字對心臟,心臟不舒服有病,多修這個,這種這幾個字呢。第一,每修一個字的時候,念一個字的時候,不準出聲音,意念上有這個聲音,嘴巴的形式也有這個聲音,但是聲音聽不見的,這是六個都一樣。第二,這六個字啊,最好用客家話念,或者廣東語與閩南話念,用國語念都不對了,記住哦。你看,你的嘴也是嘴我的嘴也是嘴,都記一下,嘴形念“呵”字,你們會廣東話、閩南話,“呵”字念什么?“呵”字念什么?口字旁一個可,你們有沒有廣東客家人在這里?哪一位,閩南話這呵字念“哈”,不知道哪位講話請站起來,廣東話“呵”字,這個“呵”字念“哈”嗎?不對哦。對,那個是對的(南師手指后面一個出聲的同學),“呵”不是“哈”,還是“哈”,這個話是廣東發(fā)音,就是這個嘴形的發(fā)音,不要念可字,臉張開笑,把所有的濁氣都吐掉,假使心臟有問題的人經(jīng)常念這個,然后把這個濁氣呼完了,靜下來,你不要管進來的氣,我們?nèi)藶槭裁匆粑覀冞@個生命活著呼吸是什么道理,明天再補充。這個氣進來,是氧氣,一到身體內(nèi)就變成碳氣,所以急于要把碳氣呼出去,不然就得病,所以有呼有吸。所以呵字管心臟部分的,就要念這個音。“呼”管腸、脾胃、腸胃,你自己體會那個嘴形這個發(fā)音不同的,你盡量把氣這個濁氣呼完了,自然給它停下,不要吸氣進來它自然會吸進來,這“呼”。這個“噓”字呢也不能照國語念了,又要照客家話,客家話念什么音,大聲講,你也會了,噓,對了,反正照客家話、廣東話閩南話對了,照現(xiàn)在國語念不對,F(xiàn)在的國語是當時在北方北京過來的,或者北京靠北一點的過來,是滿清三百年來的國語,客家話、廣東話是唐朝的國語。閩南話、福建話是宋朝的國語。那么我們這些佛經(jīng)翻譯都是唐宋時代,所以發(fā)音不能照現(xiàn)在讀,很多搞不對了。這樣懂了吧,所以這個“噓”不念這個虛字,不是照國語“噓”這是肝臟的。“吹”就是念“吹”了,嘴巴尖起來念,關(guān)于腎臟的。這個“嘻”字呢,不念喜,閩南話念,這個客家話念什么?對了,“嘻”是管三焦的,管三焦哦。這個胸部這個這個淋巴腺,胸上腺,等等……,這是管三焦的,就是你看學彌勒菩薩一樣,“嘻”我們笑起來“嘻”,這個“嘻”字這樣管三焦。你看,你真痛快地拉開嘛,不要出聲音,你自己覺得腦得門這里就放松了嘛,身體松了嘛,三焦的濁氣都出來了。試試看,來嘛,我們大家學瘋子嘛,不學佛,就是這樣“嘻”字。這個“呬”也要照客家音發(fā),這個我就對不起,發(fā)不來,你大聲點,比我高明,客家音,“呬”字發(fā)音照廣東話、閩南話嘛,這個“呬”字,還是“呬”差不多,照閩南話、廣東話,這六個字非常有效的,所以你上座以前先用這個調(diào)好氣,然后做安那般那,注意“止息”,這個“息”字這一段,一進一出之間多定住一下,效果就很快了,成就也很快。

  出、入、息,這個修法,差不多有所成就的,這些祖師們,多半是帶到修這個加行法而得成就的,很重要。那么后來發(fā)展成密宗所謂修氣修脈,道家的這些修氣功的發(fā)展,都是這個法門演變出來的,我們知道現(xiàn)在這個生命活到,這個生命只是兩樣東西組合的,一個是感覺,一個是知覺,感覺狀態(tài)就是觸法,觸與受,知覺就是思與想。在佛學里頭思想兩個字有層次的差別。我們現(xiàn)在腦子里頭,心里頭,能夠想的,這個叫做妄想。“思”不是這個想,想是很粗的,思是很細。譬如我們今天,天氣冷了,大家出來忘記了戴帽子,然后坐在這里一邊頭發(fā)冷,一邊想家里那個帽子放在什么地方,而這里還在聽課,還在記錄,還在想呢,那個心念,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那個是“思”。這幾句古詞念過的吧,總應該知道吧,你們這些小孩子的時候念古人的詞沒唸過啊,奇怪啰。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是古詞哦,古人的詞句、名句、名作,那么全首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庭院鎖深秋。”李后主的名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次序是這樣。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無言獨上西樓,是第一句,次序(指點寫黑板的同學寫的次序)。大家都說李后主的詞,那真是好埃無言獨上西樓,如果我常常跟同學們上文學的課,那講法就不是這樣的啊,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多美埃文學就是文學,月如鉤,如果拿科學來研究啊,上半有弦,還是下半有弦?上半月的月亮還是一鉤,下半月還是一鉤,上半月的鉤是怎么樣,倒鉤還是反鉤?下半月是哪個鉤,我們大家都活了二、三十歲,也看過好多次月亮,上半月的月亮同下半月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定沒有注意,所以不是藝術(shù)家,也不是畫家,也不是科學家,只有窩在家里討一個太太,一個女的站在旁過看一條豬那個家,這個都不知道。我們上文學課講個笑話,如果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盤。一點味道都沒有,那就不是文學境界了。十五的月亮像個盤子一樣,那下一句不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盤,紅燒的面包吃不完”。那就不叫文學了,對不對?“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那個味道之好,好得個文學的味道。廈門城外普陀寺,這個味道不大夠。好像那個紅燒肉啊,發(fā)干了的火腿一樣,味道不好。“姑蘇城外寒山寺,”那就像蘇州菜一樣,又脆又嫩又溫柔。這個文學境界就是那么不同。不是跟你們講笑話,所以你們寫一篇佛學的文章,寫一封信不同。像我們這里有一位上海的女青年,寫一本書叫做‘禪林漫步’,她的文學境界蠻高的,寫得很有味道。我剛才在那里看到她,我說你帶幾本來沒有?她只帶了幾本。我說多帶點來埃文學的修養(yǎng),古代的高僧每一個文學都很高的。譬如……,又亂扯,扯到這里,想用功夫……沒有關(guān)系,反正要睡覺了。

  唐代的高僧,這是你們同學啦,貫休禪師,那還得了。唐朝的名畫十八羅漢,那個古怪的就是他畫的。他是大和尚,詩好、文學好、畫好。他在浙江,五代的時候。五代時候,浙江一個人,做鹽販出身,稱王的叫錢镠。在杭州稱王,所以叫越王。杭州西湖上那個越王廟還在,現(xiàn)在,現(xiàn)在不過變成財神廟了,另外一個東西。貫休禪師那個錢王是在浙江一帶稱王,這個錢镠父子,在江南稱王,可是都很信佛,我們最有名的一位大師,禪凈雙修,又是禪宗悟道講凈土的,這是哪一位?宋朝,哪一位?都是你們老同學呀,永明壽禪師,就是錢镠的部下、將領(lǐng),后來出家了就是大師。錢镠父子都很敬重他,貫休禪師那詩也好、畫也好。有一天,錢镠請客,招待“政協(xié)委員”、“國大代表”、“立法院”,社會名流都來,把貫休也請來了。酒吃完了,飯吃完了,叫貫休寫兩句詩,貫休寫詩給錢王,他是他護法大老板嘛。有權(quán)又有地位,也有錢,當然寫啰。兩句名詩“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光寒十四州。”那真是好,把當時他的錢王,這個越王的威風也寫出來了,“滿堂花醉三千客”,孟嘗君門下三千翁,講他的威風。這個威風“一劍光寒十四州”,好!大家全體叫好。這個和尚的名句,越王錢镠看了也叫好,不過拿到看,“一劍光寒十四州”,師父呀,可不可以改一下,他有野心哦,他想統(tǒng)一中國啊,只是在浙江稱王,不干。但是不好講的,看這個和尚師父“一劍光寒十四州”,師父呀,可不可以改一下,貫休禪師的文人的毛病,出家人修道的人毛病來了,習氣來了。不改,不能改,你要怎么改。這兩個字換一換好不好?怎么換?“一劍光寒四十州”,貫休和尚說“不改”,站起來走了。他想討這個出家的師父一個口氣,“一劍光寒四十州”,可以統(tǒng)一中國了。結(jié)果老師父只給他寫“一劍光寒十四州”,只能偏向于東南一省了,這貫休禪師就走了,走了就走到四川,年紀也大了,那個時候,五代時代浙江是錢镠稱王,四川是王建稱王,王建,四川是王建稱王。王建一聽到唐宋時代一個和尚,一位高僧來了,那真是現(xiàn)在請到世界的權(quán)威的大科學家,比那個還要威風哦,不得了。然后他到了四川見王建,王建一聽到貫休大師到了四川來,愿意住在……,也不要他海關(guān)報到,也不要辦入境證,也不要什么入臺證啊,返臺證,都沒有就趕快請進來,然后,師父呀,您的詩很高,那貫休的名句又來了,“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的的來。”就是他的名句。你看,這些同學們,這一邊同這一邊不同,好像文學都很有興趣啊,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的的來。”所以貫休有一個外號叫的的和尚,就是這樣來的。貫休禪師是個高僧、詩僧,畫也好,詩也好,樣樣好。悟道沒有呢?那就“莫知啊”,就不知道了。有一次,貫休禪師去看一個禪師,他就給這個禪師寫了兩句詩給他,“禪客相逢唯彈指”,大家都是參禪的人,彼此修道相逢這么一彈指,也不說話。“此心能有幾人知”。換句話,明心見性悟道了有幾個埃這是我給他加注解,他的本句“禪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所以文學家的筆下,好像看起來大徹大悟,那個詞章之美,文字之好,說的都差不多,其實都不差,差得太遠了。文學跟禪分不開,可是差得太遠。這位禪師一看,貫休這個禪師是……他曉得他沒有悟道,他一看詩真好,好像大徹大悟了。很好,他說我問你,這個禪師是講真實見地修持的,不跟他來談文學。你這兩句好得很啊,禪客相逢……此心能有幾人知。我問你,這一邊貫休老和尚說,“請問”。如何是此心呢?你說此心能有幾人知。古文叫如何是此心,怎么叫作這個……這個心呢?貫休就愣住了,答不出來了,就愣在那里半天。這個禪師哈哈一笑,佛法你差得遠了,他說你問我,貫休也同樣問,如何是此心呢?能有幾人知(禪師答)。進去了,還是他的話,到一個禪師手里用法就不同了。那看起來是悟道的話,此心能有幾人知?這個禪師拿到手里就問他,如何是此心呢?他答不出來了。你問我吧,他問他,如何是此心?能有幾人知,拂袖進去了。扯了半天,扯到文學上去,不能聽啊,文學是魔障,不過希望你們要入魔,把文學搞好了嘛,佛法也就高明了,結(jié)果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佛法不能佛,結(jié)果學了半天都成了活佛,活佛啊,西藏話叫做“浮圖克圖”,糊里糊涂,那就糟了。所以要真正學好,文學也重要,佛法也重要。

  現(xiàn)在我們回轉(zhuǎn)來講這個“安那般那”修持了,這中間都扯閑話扯了,因為本來想溜了,我們古老板硬說還有一個鐘頭啊,浪費時間在那里扯了,不過你要參,我的話不是空話哦,里頭都有東西的,看你們聽,這個就是禪的方法,看你懂不懂。再回轉(zhuǎn)來,講死板的禪話,安那般那,出入息的修法,出息、入息、這一段,剛才大家有一點體會沒有,有沒有?你也哄哄我吧,我也蠻高興嘛,你哄哄我,我也騙騙你,不是蠻好的。你也不哄啊,什么都沒有,白聽了嘛,非常重要。如果這一段沒有聽懂,真的要問哦,過后,我這人過后就丟了。你再問我,我講過的啊,我忘了,真想不起來哦,就懶得去想了。所以你注意啊,你聽懂了沒有?安那般那。假使你把這個修好了,出入息修好了,八觸的反應的作用馬上出現(xiàn)了,八觸的作用就出現(xiàn)了。身體的變體就很大了,可是你不要給身體拉去,走了,身體上感受都不是,所以叫做數(shù)、隨,隨則作兩種解釋,一是跟到出入息,知道在進出,出入之間,第二隨,就是任運讓他去,一呼一吸,可是頭腦清清楚楚的。這個呼吸頭腦清楚了以后,道家所講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一步就可以做到了。就是一條路線就可以到達,安那般那有如此的神妙,佛法任何的修持,沒有這個法門的神妙。

  在安那般那來講。那么為什么講到這里?你回轉(zhuǎn)來看,昨天所講到佛為難陀所說入胎經(jīng),這個胎兒在娘胎里頭能夠成長,就靠這個安那般那的功能,七日一個變化。所以叫大家認住一個息,不要光聽啊,這個真要去理解它,要去體會它,聽了好像很恭敬,都聽進去了,這邊聽進去了,這邊出來了就糟了,那就白聽了,要真正好好的體會。安那般那的法門,如果深入體會進去了,什么觀音法門,什么各種法門,一大半統(tǒng)統(tǒng)會了解了。至于為什么,安那般那的法門有那么重要,因為我們這個身體感覺上是四大造成。四大,這個大家一定答得出來,哪四大,地、水、火、風,對了,答得很痛快,地水火風。修安那般那,所以叫你們注意這個息字,不是氣哦。因此,我要提出來六妙門叫你注意。風大是風哦,我請問諸位,這個風看得見嗎?我問大家,風有聲音嗎,有沒有?風沒有聲音。聲音是碰到東西,自己發(fā)出正來的,風的本身沒有聲音。風有色相嗎?沒有色相,看不見、摸不著的。風有香臭嗎?風也沒有香臭。香臭是物質(zhì)在風的動態(tài)中所發(fā)散的變化,同風本身沒有關(guān)系,跟到風而傳播過來。所以它無聲、無色、無臭,它的體是接近于空的,這是講風,風大。那么風大的,我們譬如說,兩個手拿一張紙,這個地方現(xiàn)在沒有風,我們拿一張紙在這里一扇一動就起了風的作用,它的體性是空的,它不動,沒有,空的。一動,起了體性作用。所以息的作用,就是一呼一吸,不動了,這是息的作用。它也是無聲、無臭,空的。所以風是風,氣是氣,叫我們修行用的是出入“息”,并沒有叫你出入風哦,更沒有叫你修呼吸哦,所以大家自己不要誤解了,修了半天,在鼻子那里哼啊哈的,數(shù)進來一二三,數(shù)了幾千下。我常常罵人,你修什么法門?老師,我修的數(shù)息觀。我說,數(shù)了多少了?每次一坐一千、兩千、三千。我說,你學會計的嗎?你把呼吸數(shù)了一千、兩千、一萬,有屁用,那個一氣進來,數(shù)第二下,前面的氣早沒有,空掉了嘛。你說,我說那等于什么?我們這個老師兄知道,峨嵋山上的猴子偷包谷,包谷就是玉米,猴子偷玉米,你知道,你們都看過吧,猴子偷玉米很好玩的,那個猴子在那里東看西看沒有人,摘一個玉米,那個包谷放在這里(腋下),然后,這個一挾,掉去了,我們大家一叫“哦”,他就跑掉了,一個都沒有了。他放在這里,掉下去,這個手拿,這樣一挾,你一叫,他就跑。一跑都掉了,沒有了。我們修數(shù)息的法門,你搞不清楚,你就數(shù)一千、一萬息,有什么用?息者,止息。所以,止息,所以佛告訴你,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息暖知暖,而且要想注意證道,要想成就得快,注意出息那個時候,住叫做息祝住家那個住哦,不要在入息的時候注意“住”,這是問題啊,出息,在這個時候定,那么你……那變化大啦,慢慢,你智慧也開了,身心都起了變化,今天還是先到這里為止,這個原理明天再下去。明天上午。經(jīng)過這個法門以后,大家回去嘛,休息了一夜了,不是打坐體會哦,睡在枕頭上也可以體會,站在那里也可以修持,隨時在這里修持,你不要看到佛經(jīng)上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些弟子們七天七夜一用功下來,馬上證阿羅漢果,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所以還要明天上來就入座,入座就是以這個法門入手來試試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