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菩薩道 度化眾生

\

  人的修行開始,要舍惡從善,就是舍棄一切的「惡」,守住一切的「善」,這就是「舍惡從善」。像我們凡夫,還在欲界里面,天、人或人、天都好,都是屬于包括下面的阿修羅、三惡道,稱為六道。

  我們還有生死輪回,換句話說,六道的眾生都有生死輪回,更強烈的說我們?nèi)祟?人類最高的福報是什么?天界天人的福報比人類更殊勝。天界享受欲界里面所有的樂趣,因為他們的福報比人類的福報更殊勝,所以,他們在修行過程,進(jìn)步?jīng)]那么快。換句話說,他有修行的話,就善用樂趣,一直在提升善,那個善是「無漏」,就是福具足后又繼續(xù)修行,又會培福德,使福德更莊嚴(yán),他們在天上的壽命盡了而下凡間以后,他會再繼續(xù)善用他的福報,再累積智德,使智德莊嚴(yán)。他會生生世世這樣輪回,一直累積,到最后生。所謂最后生,就是在人類的最后生,直接升上去,往生進(jìn)入「欲界」,天上最高的境界,再繼續(xù)修,在修的過程,他討厭「五欲」-名、食、色、財、睡,拼命地一直在「福、德、慧」中繼續(xù)再修清凈行。換句話說,在修清凈法。要突破清凈法,就是進(jìn)入色界天,完全是禪悅為食。

  色界里邊又分十八天,每一天的境界又不同,他在突破這十八天要進(jìn)入無色界的時候,因討厭這個禪悅為食,就是肚子餓時,靜下來,就飽了,就不用吃東西。但是,還會餓啊!可是,不像人間,還有這些生活狀況,只有會肚子餓,或是想睡覺,凡是肚子餓、想睡覺時,就禪定,是用以禪定為食,不管什么生活方式都是以禪定為食。那些要突破禪定為食前,即進(jìn)入初階層的「聲聞」境界,就已經(jīng)斷生死煩惱了,入圣流,稱為圣賢。入了圣賢,還要再修「聲聞、圓覺清凈法」,成為二乘。修「聲聞、圓覺清凈法」,用什么主軸來修,是以「舍我」,舍掉這個我,達(dá)到「無我」,雖然沒有人間這樣的生活,在另外的他世界、他國土再修,但是也要訓(xùn)練「舍我」而達(dá)到「無我」,才有辦法斷見,斷煩惱,不要再有生死輪回了。

  斷了見、沒生死輪回以后,還要繼續(xù)能超越三界,就是無色界,著這個空,就沒這個身軀了,也不用禪悅為食了,成為越三界。

  要超越三界,才有辦法進(jìn)入四十位,即四十個果位,初入菩薩位,稱為三乘法,就是菩薩法。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常說的行菩薩道,就開始度化眾生了,那時候他就可以度化眾生了,不必等到成佛時才度化眾生。所以,在佛,釋迦牟尼佛,或那一樽佛都一樣,示現(xiàn)于世,再度化眾生的時候,有很多的聲聞、圓覺、菩薩都在護(hù)駕,一起隨六道輪回的眾生來護(hù)駕佛,護(hù)持這個道場,走到那里,都在大轉(zhuǎn)*輪,演大法音,說成佛之道的法,稱為大轉(zhuǎn)*輪。他的大轉(zhuǎn)*輪,要護(hù)駕,既然是菩薩、聲聞、圓覺,都要護(hù)駕,他們一起護(hù)駕,當(dāng)然有一部份的層次是相同、相通的,神通是通的,我在想什么?他都知道,因為我們階級一樣,他的階級跟你們都一樣,又跟我們不一樣,其中一個在想什么?你們的人通通都知道,他們互通的。所以,他們護(hù)駕、接駕的時候,護(hù)持這個道場的時候,他們會順便保護(hù)比他們層次較低的那些眾生,來一起聽佛說法,一起來維護(hù)這個道場,讓大家能增加融和、平氣的心態(tài),沒有嘈雜的聲音,來鞏固這個道場,讓那一些破壞修行人,或者是破壞想聽經(jīng)聞法的一些邪知、邪見的人,不能進(jìn)來搗亂。所以,他一定要護(hù)駕,護(hù)道場,讓大家聽聞佛的演音,能成就他的層次,提升他的境界。所以,佛示現(xiàn)于世的時候,第一批為五比丘說法,跟隨佛陀四十九年聽經(jīng)聞法,等釋尊要入滅以前,要圓寂以前,要涅槃以前,他們都已提升層次的等級,說走就走了,說往生就往生,他們的境界都提升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要往生的前幾個月,就跟阿難講:「阿難,我想要涅槃了!」在場的人,大家都靜靜的,沒什么反應(yīng)。第二次又再講,大家沒想到厲害關(guān)系,如果沒有佛的時候,我們要靠什么力量去度五濁惡世的眾生,若是力量不夠、定力不夠、智慧不夠,沒辦法度眾生,一直都沒想到。

  也可能那些人都聽不懂,等到第三次再講的時候,已是佛陀再三天就要入滅了!這時,阿難才說:「佛陀!您不能入滅喔!」太慢了。

  因為,如果再延的話,可以度一些快要上來又還沒上來的人,層次可以提升。但是他入滅后,那一些快要上來又還沒上來的人就沒機(jī)會了。

  所以,佛入滅以后,阿難尊者就說:「既然他要入滅,我也一樣跟佛入滅。」迦葉尊者就向阿難講:「不行!不行!!不能入滅!不能入滅!!」阿難說:「為什么?佛都入滅了,那我們也沒有佛的那種智慧,海力、定力啊!我們沒有能力去度那些較低層次的眾生!」迦葉說:「不行!你還有很多的事要做!」阿難說:「要做什么事?」迦葉說:「你要把佛講經(jīng)說法四十九年期間,從頭到尾的內(nèi)容,把它集結(jié)起來,要集佛所說的一切,統(tǒng)統(tǒng)記錄下來,留傳給下一代,讓下一代繼續(xù)熏習(xí)佛法,就算沒成佛,可以來了又來,來了又來,要不然就減少機(jī)會給他們培養(yǎng)善根的成就。」阿難說:「最少也要五百個助手!」

  迦葉說:「這個嘛!我來找!」所以,要找五百個阿羅漢以上的境界的人,才不會因境界差距太大,會使紀(jì)錄內(nèi)容偏離佛說旨意。所以,一定要有斷煩惱、斷生死惱的境界的弟子,才可以勝任集經(jīng)的使命!

  迦葉尊者以神通力選了很多佛陀弟子,并一一勸請勿入涅槃,要全力護(hù)持集經(jīng)的工作。

  所以,佛入滅以后,仍有約六百年的佛法興盛時期。再一個六百年后,即一千二百年后,整個「佛教」在印度被外道的逐漸興盛而取代,終至滅亡。亦即佛涅槃一千二百年后,在印度的佛教全部滅亡。

  在佛入滅的六百年后,一些佛教的出家人、修行人,被外道強迫,在白天中,不得以佛教弘法利生,只能晚上修行,白天要弘揚他們外道,不能拿佛教的佛經(jīng)道理來弘揚。白天要用那些外道的理論摻一點點的佛教理念來弘揚,就利用那些僧伽,要他們弘揚外道。只有在晚上修行時,才能依照佛教正知正見的方法去修清凈行。那時候就是那樣,連續(xù)六百年都如此。

  一直到一千二百年后,整個印度的佛教就消滅掉!知道佛教會滅亡,達(dá)摩祖師千里迢迢,以水路或陸路輾轉(zhuǎn)到中國,以前沒飛機(jī),都是用走路的,遇江河就坐船渡江河,把禪宗傳到中國,變成禪宗在中國的第一代祖師。他在印度的時候是第二十八代。

  講這一段給大家作參考,是說,世間法興盛是一段時間,一段時間過后,他就會慢慢淡謝,慢慢雕萎,慢慢衰微,最后就停止。那就如同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樣,生死就如同我們看得到的,今天生,有一天就會壞、死,可是我們學(xué)佛知道死后要去那里,有一個目標(biāo)。

  今天沒有學(xué)佛的人,死后要去那里,沒一個目標(biāo),所以,會恐怖、驚訝、害怕,害怕我死了以后要去那里,就舍不得他的親人,舍不得她的先生、妻子、兒子…親戚、朋友,越舍不得就越怕死,怕死就把原來的意識搞亂了!變成腦筋不清楚,自己不知所言是什么?講錯話也不自知,以前講的話,現(xiàn)在講的不一樣,也不知道以前是對的,現(xiàn)在是錯的,稱為意識顛倒。

  佛門課誦本里面有講「遠(yuǎn)離顛倒妄想」,要遠(yuǎn)離顛倒與妄想,進(jìn)入究竟涅槃的境界,進(jìn)入無我的境界。

  念阿彌陀經(jīng)、念阿彌陀佛,經(jīng)中就教我們,要堅持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的時候,你就會慢慢、慢慢地遠(yuǎn)離顛倒妄想,你老而不覺老。有人問,老菩薩你老不老?她不認(rèn)為自己已老,但也不敢否認(rèn)自己已老。不敢承認(rèn)自己很老,也不敢否定自己不老,換句話說,順其自然,這稱為「自在」。所以,修凡夫的清凈行,就是舍棄惡而從善。聲聞、圓覺是二乘,菩薩乘是三乘,進(jìn)入等覺、妙覺、佛的時候,那時候圓覺、菩薩就我空、法空,通通斷了,存有一絲絲的執(zhí)著,那時候就是要行菩薩道。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