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承擔錯誤與責任

  勇于承擔錯誤與責任

  惠空法師-慈光禪研所 所長

  凡事先檢討自已,養(yǎng)成認錯的習慣,不可有推卸責任的心態(tài)

  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大家盡量不要受到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因為外在環(huán)境的變化是永無止境的,所以,我們自已內(nèi)心要有一個固定的方向跟理念,及自已導守的規(guī)矩,如此就不會受外面的影響。別人好,你不會著急──唉呀,我怎么這么差勁!別人不好,你也不會跟他一起爛下去。

  可是有些人還有一些不必要的自尊,及不必要的對自已堅固的保護,這和前面所說的理念、規(guī)矩、尺寸不一樣,不可混為一談。要知道,這可都是一大堆的煩惱啊!你自已不知道,還拼命保護它!比如說:今天什么事情該你做的,你就去做,這就是所謂的規(guī)矩、尺寸。很多人該他做的事沒做好,就講一大堆理由,這樣是不對的!我所說的理念、規(guī)矩,是可以拿出來衡量的,而且是別人也可以做得到的;不是只有我才能夠用,而是別人也可以用的;我的規(guī)矩尺寸也不是天天變來變?nèi)サ?而是別人也可以認同的。

  所以,大家平日要常常檢討自已:該做的做好了沒有?例如:我們每天的作息,除了生病、有事請假以外,是不是都能正常地運作?有沒有無故缺席、遲到?或在工作、學習中懶洋洋地?又比如:你的職分做到了沒有?做好了沒有?如果你自已沒有做好,卻老是怪別人──什么人不合作、什么人他又不做──你不要老是怪別人,老是找一大堆理由。你該自已問你自已:這件事情你該不該做好?而不要老是把理由推到別人身上去,或推到別的事務上面去。不要這樣!該你的事情你就把它做好。又比如:你跟別人相處有沒有很融洽?你不要說:就是因為他怎么樣....,所以我怎么樣....。你不要說因為別人怎么樣,應該是你認為你自已應該怎么跟人家相處,你就怎么做。你沒有跟別人相處好,就是你不對!大家要養(yǎng)成先承認錯誤的習慣──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必先檢討自已錯的那一部分。事情辦壞了,當然不完全是一個人的責任,也不是因為某一時間、某一事件才演變得不好,它必是很多很復雜的因素互相關聯(lián)造成的。如果要推責任的話,那誰都可以找到一堆理由,但我們絕不可養(yǎng)成推卸責任的心態(tài)。只要你是參與在里面的一分子,事情做壞了,你就要把你那分責任先承擔起來,這才是負責任的態(tài)度!唯有這種態(tài)度,你才會時時刻刻要求你自已很努力地把你自已該做的事情做好。這樣子時間久了以后,你才會在不斷要求自已的練習下,把你自已待人處世的尺寸提高,變成一個心性真正非常高潔,待人非常有理、柔和、謙恭的修行人。但如果好吃懶做,不肯負責,什么事就想推給別人去做,事情來了不肯承擔,有好處自已先拿走,常常這樣子的話,你怎么能夠把事情做好呢?我們不是要比誰事情做得好,而是要盡力負責完成你自已份內(nèi)的事情。

  既然在我們生命當中,要去面對不斷轉變的時空,所以,我希望大家養(yǎng)成一個習慣,就是:什么事情不要找理由把責任推給別人。我常告訴各位:若要找理由,一千條理由都可以找得出來,而且誰都可以找理由,結果誰都不愿意負責任,誰都可以說:這個事情跟他沒有關系;這件事情做壞了,他沒有責任。這樣子的話,還講什么修行!連一點點自已的責任都不能承擔起來的話,還能承擔什么了脫生死的道業(yè)!所以,我一再跟各位說:事情,只要你參與在這里面,你就有責任,縱使別人故意搗蛋,你也要把你的責任擔負起來,沒有任何理由!我前面講過,事情雖然不是我們做錯的,而且我們也已經(jīng)很努力地去做了,可是只要事情沒做好,你就有責任!大家能養(yǎng)成這種勇于負責的態(tài)度,做人處世才會成功。

  各位要想想:你們是來學什么的?──是來學佛修道,改變生命的氣質(zhì)。如果不求改進,只想保護你自已,什么事情都是我就這樣便可以了,那還學什么道?修什么行?因此希望大家養(yǎng)成檢討自已的習慣,勇于承擔自已的錯誤跟責任,不要有事情就逃避、推卸責任。這樣子,你永遠不會成長,永遠是一個沒有用的人。久了以后,在你的心性當中會造成很大的陰暗面,你自已永遠沒辦法察覺。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