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頭禪與默照禪

  話頭禪與默照禪

  惠空法師

  為什么講這個題目呢?據(jù)我個人學(xué)佛的經(jīng)歷,處在這個時代的佛弟子有一種無奈的感慨,即往往不得其門而入。在座各位也許也會有這樣的感慨,我自己也是在這種心情下出家的。那么人們?nèi)绾尾拍馨焉硇陌差D在佛法的喜悅當(dāng)中呢?參話頭是禪宗從宋朝以后一直流傳下來的一個法門。我初學(xué)佛法時僅知道有這么個法門,但一直沒有感受到它的重要性,不知道它的內(nèi)涵和過程。等我在修行過程中繞了一個大圈,讀了許多經(jīng)論,了解了禪宗修行的一些理論和定位以后,從而透過教理的層次結(jié)構(gòu)重新定位禪的修行方法和境界。十年前我把《大慧宗杲禪師語錄》(三十卷)整理出來,雖然我自己并沒有親自實踐,但卻感受到它的珍貴,各位聽完之后也可以體會一下。這些材料取自《大慧禪師語錄》十五至三十卷,總共有十條,現(xiàn)在我們一條條地講解,這十條綱要有它的次第性,分正心、決定志、公案的意義、如何用功、離心意識、靜鬧功夫、自驗功夫、禪病、呵默照、反觀心源十部分。

  第一是正心。所謂正心就是端正我們學(xué)佛的動機。學(xué)佛不是為了求名求利,想當(dāng)住持,想要跟信徒化緣,而是要了脫生死,住持正法,利益眾生。否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首先要正心。因此大慧禪師諄諄教悔道:“士大夫?qū)W先王之道,止是正心術(shù)而已,心術(shù)既正,則邪非自不相干。邪非既不相干,則日用應(yīng)緣處,自然頭頭上明,物物上顯。”?

  這句話講只要我們動機純正,心術(shù)正確,那么你只要一直走下去,佛法就會在你的生命中流露出來。所以學(xué)佛首先要端正目的,否則不是著魔,就是下地獄。真正修行佛法的目的是斷煩惱、開智慧、了生死,假若動機不純,求神求通,那么十之八九是要著魔的。你心神端正地坐在那里參禪念佛,邪魔外道看到你的智慧之光,連靠近都不敢,你怎么能著魔呢??

  第二講決定志。決定志就是我今生就辦一件事情,辦不好不罷休。假若今天參禪,明天學(xué)中醫(yī),后天唱梵唄,朝三暮四,你幾輩子都開不了悟。所以只要下功夫就會有成績。從前我曾迷惑過,假若參禪今生參不透,那么豈不是白費功夫了嗎?下輩子再來一趟,誰知下輩子能不能做人?大慧禪師給我們保證了,只要我們今生下功夫,即使現(xiàn)世參不透,來生不會墮惡道,而且智慧很高,很快就能體悟佛法。因此各位不要泄氣,即使今生不能夠開悟的話,來生一樣能夠繼續(xù)修行。

  “所謂決定志者,決欲此生心地開通,直到諸佛諸祖無障礙、大休歇、大解脫境界。”“要參妙喜禪,須是辦得一生不退始得。”“般若上無虛棄底功夫,”這是指修行禪法方面,修行般若智慧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浪費。“若存心在上面,縱今生未了,亦種得種子深,臨命終時亦不被業(yè)識所牽墮諸惡趣,換卻殼漏子轉(zhuǎn)頭來,亦昧我底不得。”假若我們當(dāng)世不能成佛的話,就是墮胎轉(zhuǎn)世,也不會昏昧。趙州禪師曾講過,假若你參禪三十年不開悟,你的惡業(yè)由我承擔(dān)。因此要參禪必須一切放下,專心致志地走這條路。

  第三公案的意義。公案在我們修行的路上起什么作用呢?它又有什么樣的好處呢??

  “近世叢林,邪法橫生,瞎眾生眼者不可勝數(shù)。若不以古人公案舉覺提撕,便如盲人放卻手中杖子,一步也行不得。”?

  這里是說邪魔外道盛行,把大家智慧的眼睛瞎掉了,假若我們能日夜提撕古人公案的話,就好像瞎子有了拐杖。這里的瞎眼不是指眼睛,而是指我們的心眼。心眼瞎了,也就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義。?

  “疑情未破,但只看個古人入道底話頭,移逐日許多作妄想底心來,話頭上則一切不行矣。”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只這一字,便是斷生死路頭底刀子也。”?

  就這么一個“無”字便是我們斬斷生死輪回的刀子,你看這“無”字多么重要。他說我們只要把“無”提起來,一切妄想就會停止,你看話頭的力量有多大。?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此一字乃是摧許多惡知惡覺底器杖也。”我們身心里面有許多不好的知見,“無”字就可以把我們的惡知惡覺消除掉。

  “昏沉掉舉,先圣所訶,靜坐時才覺此兩種病現(xiàn)前,但只取狗子無佛性話,兩種病不著用力排遣,當(dāng)下帖帖地矣。”?

  昏沉和掉舉是靜坐時容易產(chǎn)生的兩種病,昏沉就是打瞌睡,掉舉就是妄想紛飛。這兩種病是修行路上的兩只攔路虎,除掉它們修行才可以說上路了,修行就有力量了。而參話頭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只要你把話頭提起來,就不會有昏沉,也不會有掉舉。

  “請只把閑思量底心回在‘無'字上,試思量看,忽然向思量不及處,得這一念破,便是了達三世處也。”?

  這時你就開悟了。?

  “日用應(yīng)緣處,才覺涉差別境時,但只就差別處,舉狗子無佛性話。”?

  什么叫“才覺涉差別境”?這就是我們所講的分別,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外在境界的分別執(zhí)著,比如說今天前來聽講的各位,前面是出家?guī)煾,這邊是男眾學(xué)員,那邊是女眾學(xué)員,一有這種分別念頭,馬上舉狗子無佛性話,“無”、“無”……,分別的念頭就會轉(zhuǎn)到“無”字上面,什么都看不到了。?

  第四是如何用功。“但向日用應(yīng)緣處,時時覷捕,我這個能與人決斷是非曲直底,承誰恩力?畢竟從什么處流出?覷捕來覷捕去,平昔生處路頭自熟,生處既熟則熟處卻生矣。”“只就這‘無'字上提撕,提撕來提撕去,生處自熟,熟處自生矣。”?

  “生處自熟,熟處自生”。“生處”指一個禪定的、覺照的、起疑的、參透的心念。大家能一坐下來就定在一處地參嗎?各位對這樣的功夫很生疏吧?這就是我們的生處。而“熟處”是什么呢?沒事找朋友聊天、喝茶、跳舞、下棋、游玩等等,這些我們很熟,學(xué)佛就是要把我們的生處變熟,熟處變生,那么如何地變換呢?這就需要我們用這個話頭參,將世間好惡、享受、名利、六塵緣影等種種心慢慢消融,慢慢生疏。這時你看到好看的會沒有感覺,你也許會奇怪,這么好看的怎么會沒感覺?人家跳舞、逛街,你沒興趣。奇怪,你怎么沒興趣,是木頭人啊?為什么呢?因為你這顆追逐六塵的心生疏了。這就叫生處熟,熟處生。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把我們平常熟的地方、把追逐名利聲色的心慢慢轉(zhuǎn)淡,把覺照、禪定心慢慢地熟練,這是修行的一個轉(zhuǎn)換,參話頭是轉(zhuǎn)換的一種方法、方便。我這里舉一些參話頭的功用,它可以讓我們斷生死,可以讓我們漸漸進入修行的狀態(tài),讓我們消除無邊的煩惱。?

  “既學(xué)此道,十二時中遇物應(yīng)緣處,不得令惡念相續(xù),或照顧不著,起一惡念,當(dāng)急著精彩,拽轉(zhuǎn)頭來。若一向隨他去,相續(xù)不斷,非獨障道,亦謂之無智慧人。昔溈山問懶安:‘汝十二時中,當(dāng)何所務(wù)?'安云:‘牧牛。'山云:‘汝作么生牧?'安云:‘一回入草去,驀鼻拽將回。'山云:‘子真牧牛也。'學(xué)道人制惡念,當(dāng)如懶安之牧牛,則久久自純熟矣。”?

  這段話是講怎樣修行的,我們在修行過程中自己要去反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掌握自己的心態(tài)。首先教我們不要起惡念,不是不起惡念,而是不要讓惡念相續(xù)不斷。起了惡念不要緊,重要的是趕快覺察惡念,并把惡念停住。所以叫做“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怕妄念、惡念起來,就怕我們覺悟遲了,惡念起來,馬上消融掉就可以,所以用牧牛來比喻。牛比喻我們的心,田比喻惡法,牛跑到人家的莊稼里去,踐踏人家的苗稼了,我們就要趕快把它揪出來,不要讓它踩人家的田。所以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有了惡念,趕快把它拽回來,久而久之就不會起惡念了。?

  “但于日用應(yīng)緣處不昧,則日月浸久,自然打成一片。”?

  我們必須在日用應(yīng)緣處,在日常生活當(dāng)中,不要迷昧自己的心念,不要起惡念,不要迷迷糊糊的,那么日月浸久,我們的心念就會純熟在善法上面。?

  “才舉起這一字,世間情念自帖帖地矣。”?

  就是說,你把這個“無”字提起來,“無!”為什么狗子無佛性?“無!”什么意思?“無!”那么,人們追逐六塵的心自然就靜下來了。?

  “觸境逢緣,時時以話頭提撕,莫求速效,研窮至理,以悟為則。然第一不得存心等悟,若存心等悟,則被所等之心障卻道眼,轉(zhuǎn)急轉(zhuǎn)遲矣。”?

  我們修行過程中,不可以說我要開悟、我要開悟。不要管開悟不開悟,只管參話頭好了,要開悟自然就會開悟,不需要你在這兒叫,在這兒想。修行就是只管耕耘,不問收獲。?

  “舉話時都不用作許多伎倆,但行住坐臥處勿令間斷,喜怒哀樂處莫生分別。”?

  參話頭時不要有伎倆,不要有許多小動作、小花樣,你就老老實實參好了。參久了,自然知道該怎么用巧妙,不必太多的花招。沒有什么訣竅,一句話,老老實實地參。

  “但辦取長遠(yuǎn)心,與狗子無佛性話廝捱來,廝捱去,心無所之,忽然如睡夢覺,如蓮華開,如披云見日,到恁么時,自然成一片矣。”?

  參久以后,內(nèi)心就會成片,就是說你這個話頭已經(jīng)成片了。?

  “千疑萬疑,只是一疑,話頭上疑破,則千疑萬疑一時破。話頭不破,則且就上面與之廝捱。若棄了話頭,卻去別文字上起疑,經(jīng)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塵勞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屬。”?

  因此,我們參這個話頭,一參到底,不可以換題目,即不能再變換話頭。不能說,我今天參“狗子無佛性”,參了一兩年,沒味道,又參“念佛是誰?”再參三五年,又沒味道,再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就像鑿井一樣,鑿了十公尺,沒水,再往下鑿十公尺、二十公尺還沒水,泄氣了,換個地方再鑿,那前面的辛苦就白費了。假若你能鍥而不舍,二十公尺沒水再鑿十公尺、二十公尺、三十公尺,水自然就會出來。因此你選定“狗子無佛性”,就參個“無”,選定“念佛是誰”,就參個“誰”字,隨便哪一個都一樣,沒有優(yōu)劣之分,喜歡什么就參什么,就參這一個話頭,死死咬住,一輩子參下去。這是教我們用功的方法、參話頭的方法。?

  第五是離心意識。心意識就是我們的意識。意識最大的麻煩就是分別,如紅、橙、黃、綠、紫、長、短、方、圓等,在相上起分別。不言而喻,離心意識就是叫我們不要用心意識去分別,讓我們明白所有心意識的分別都是虛妄的。?

  “聰明靈利者,才聞善知識說著個中事,便眼目定動,早將心意識領(lǐng)解了也。似此者,自作障礙,永劫無有悟時。外鬼作殃猶可治,此乃家親作祟,不可禳禱也。永嘉云: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心意識,此之謂也。”?

  聰明靈利者,即有點小聰明的人,聽善知識講禪,一講便解悟了,那都是自己障礙自己,自欺欺人。你還是應(yīng)該老老實實地參你的話頭,沒有開悟之前,你的觀念,你所分別出來的都是妄想。所以他說,你心念一轉(zhuǎn)動,一切知解、分別,那都是妄想,自己障礙自己。所以永嘉大師說“損法財,滅功德”,就是因為我們的心意識。所以說,我們一天到晚在魔窟里邊轉(zhuǎn),因為我們在用心意識來分別,參話頭就是要把這個妄想盯住。民國時期,來果禪師參話頭非常專注,就是在過堂吃飯的時候也不例外,有時會像木頭人一樣一動也不動,因為他所有的心意識的分別都已經(jīng)被這話頭收攝住,他那平常的意識心已經(jīng)不會動了,他所有的心念都集中在參“念佛是誰”這個“誰”字上了。這樣一直參下去,“誰”、“誰”、“誰”,參到連“誰”字都沒有了,所有的平常的舉心動念都被它收攝住了,不動了。一次他到回廊外邊去,天嘩嘩地下大雨,他一點都不知道,為什么呢?整個身心集中在那個地方,心意識不會動了。如果你的心意識還在分別的話,那么你的功德法財全被心意識分散掉了。我講這個例子是說,我們都落在這個心意識的分別當(dāng)中。?

  “尋?梢哉f得道理,分別得行處,盡是情識邊事。往往多認(rèn)賊為子,不可不知也。”也就是說,嘴巴可以講的道理,心里可以想的道理,都屬于心意識的范圍。這些都是我們的煩惱。你說不會啊,我都是善念啊!善念也是煩惱,也是妄想。你說我都是布施啊,持戒啊,誦經(jīng)啊,那都是大妄想。這些都是情識邊事,都要掃掉。

  “眾生無始時來為心意識之所流轉(zhuǎn),流轉(zhuǎn)時渾不覺知。”我們就在心意識中間流轉(zhuǎn)生死。“若人夙有善根種性,只向不可得處,死卻心意識,方知釋迦老子道,始從鹿野苑,終至跋提河,于是二中間,未嘗說一字,是真實語。”我們開悟以后才知道,其實釋迦牟尼佛沒有說一個字,說都是方便語言文字。?

  “決欲荷擔(dān)此段大事因緣,請猛著精彩,把這個來為先鋒、去為殿后底生死魔根,一刀斬斷,便是徹頭時節(jié)。”這里“來為先鋒、去為殿后”的就是我們的心意識。?

  “心意識之障道,甚于毒蛇猛虎。何以故?毒蛇猛虎尚可回避,聰明利智之士,以心意識為窟宅,行住坐臥未嘗頃刻不與之相酬酢,日久月深,不知不覺,與之打作一塊。”?

  我們就在心意識中間,生死不斷,避之不及,想躲避,想要離開它,沒有辦法,如影隨形。

  “師橫機無所讓,準(zhǔn)呵之曰:汝未曾悟,病在意識領(lǐng)解,則為所知障。”?

  古代禪師在未開悟之前,也常常犯用心意識去分別禪的這一個病。大家知道,禪不可以說,禪離文字就是這個道理。離心意識,開口就錯,就是這樣子。禪不可以用心意識領(lǐng)解,就在這個地方。那么有人會說,禪既然不能講,那你為什么講那么一大堆?要知道,我講的不是那個悟的境,我們講的是我們應(yīng)該如何調(diào)整自己,安頓自己。我知道哪些可以講,哪些不可以講。我曾經(jīng)講過,禪宗沒有經(jīng)典,但禪的典籍很多,禪宗就靠祖師語錄流傳下來的。禪宗典籍可以簡單地歸納為公案、史傳、以教明心、勸學(xué)勵志等四大類。什么是公案呢?翻開祖師語錄,百分之八十是公案。師徒之間,或是禪師之間對答彼此開悟的境界,那就是公案。公案像天書,它講的內(nèi)容是什么,我不懂,你也不懂。遇到機鋒,我只好投降,跳過去,當(dāng)故事看。這部分我不看,也不講。第二是史傳。如《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等,講某某禪師什么時候出家,跟什么禪師學(xué),學(xué)得么樣,他講了什么話,做了什么事情,有哪些弟子。這是歷史,可以講。第三是以教明心。就是說有許多禪師,他沒有修禪之前讀過許多經(jīng)論,或者有些禪師開悟后也讀了許多經(jīng)論,他為了要接引那些讀過經(jīng)的人,就用佛經(jīng)中的話來講他所了解的禪法。如永明延壽所著的《宗鏡錄》,這部書屬于禪宗重要的典籍,這就是以教明心。第四是勸學(xué)勵志。勸學(xué)勵志是禪師教導(dǎo)他的弟子,你要好好學(xué)啊,不要打妄想啊,不要打瞌睡啊,要有志氣,不開悟不出柏林寺這個門等等,這些都可以講。因為初學(xué)者心志不堅定,不知道如何上路。?

  第六講靜鬧功夫。在臺灣有個出家不久的人,他跟我說:“師父啊,我不愿住寺院,我要到山里去苦修,寺里事情太多,你看生活禪夏令營,二百多人,擠來擠去,擠死了。生活禪夏令營結(jié)束了,又要開光,又要接待信徒,一天到晚忙個不停,叫我怎么修行嘛?”顯然,他不知道參禪不可以避喧求寂。為什么呢?這個外在的塵境,不管是噪雜也好,安靜也好,都是境。參禪者應(yīng)對于任何境界都采取淡然的態(tài)度,不要起心分別它,你吵也好,靜也好,我就是一個“無”字,一個“誰”字。假若今天人多你嫌吵,明天人少你嫌靜,那你這不是自己干擾自己的心境嗎?你認(rèn)為吵,認(rèn)為靜,你這不是起了一個吵鬧的外境、安靜的外境嗎?不但如此,而且還起了一個討厭的心、喜歡的心,這不是妄上加妄,自相干擾嗎?因此,對任何境都不可以執(zhí)著,不可以排斥,只是隨緣照顧自己的心念就行了,這就是靜鬧功夫。?

  “平昔留心靜勝處,正要鬧中用,若鬧中不得力,卻似不曾在靜中做功夫一般。”平常在沒有人的地方修行,正是要準(zhǔn)備有了力量以后好在鬧中修行。?

  “若正鬧時生厭惡,則乃是自擾其心耳。”?

  第七自驗功夫。大家修行一段時間后,看看自己是否得力了,上路了,這便是自驗功夫。?

  “不識日來隨緣放曠如意自在否?四威儀中不為塵勞所勝否?寤寐二邊得一如否?但盡凡情,別無圣解。公既一笑,豁開正眼,消息頓亡,得力不得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矣。”?

  這里是說,自己在修行的過程中,檢查一下心念有沒有能夠與生活融合在一起,所以他說隨緣是不是很自在很如意,在生活中、思維當(dāng)中是不是未被世俗塵勞所干擾,有沒有覺得太煩了,太苦了?睡覺與醒著是否都一樣?你若能在夢中有一個學(xué)佛的樣子,能夠把握住自己的心態(tài),這就是一種了不起的工夫。?

  “不審燕處悠然,放曠自如,無諸魔撓否?日用四威儀內(nèi),與狗子無佛性話一如否?于動靜二邊能不分別否?夢與覺合否?理與事會否?心與境皆如否?”?

  這一段很有次第。心與境就是說你的心和境是否能融成一片,若能做到這步,功夫就很深了。“殊不知此事唯親證親悟,始是究竟。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傳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無傳無授,唯我證爾證,眼眼相對,以心傳心。”?

  你在修行過程中要是有有所開悟的想法都是不對的,你自己心想我開悟了沒有,我有境界了嗎,這些統(tǒng)統(tǒng)不對。正法應(yīng)是你證我證,我們都清清楚楚的,不用講話。

  第八禪病。禪病有身病和心病兩種。身病指四大不調(diào),肉身出了毛病。心病指我們的禪定境界有了不同的變化,天臺宗有專門討論這一問題的典籍,而大慧宗杲則統(tǒng)統(tǒng)省略掉了。他是從另外的角度談的,大家一起看一下。?

  “第一莫把知得底為事業(yè),更不求妙悟,謂我知他不知,我會他不會,墮我見網(wǎng)中,為我相所使,于未足中生滿足想,此病尤重于語默二病,良醫(yī)拱手。此病不除,謂之增上慢邪見人。”?

  大家千萬不要起念說,我的境界比他高,我已經(jīng)證了,功夫高了,了不起了,這就是增上慢的邪見,有這樣的心念起來都是病。只要你有個心念說,我的境界很高,我的功夫比別人好,這個念頭就是大病。真正的禪師沒有我怎么樣怎么樣的念頭。

  “語默二病不能除,決定障道不可不知,知得始有進修趣向分。”?

  “語”就是閑話多,“默”就是心定在那個地方不動。真正修禪的人不喜歡多話,話多散心。?

  第九是呵默照。“只管叫人攝心靜坐,坐教絕氣息,此輩名為真可憐愍。”?

  “此心無有實體,如何硬收攝得住?擬收攝向甚處安著?”?

  有一類人叫人家攝心,把心收攝起來靜坐,連呼吸都沒有了,這些人修行很可憐,為什么呢?因為心沒有實體,像六祖所說的,心本是妄,你怎么收呢?又放到那兒呢?當(dāng)然,話說回來,要是真能把心收起來的話,那也是要有一點點功夫的,這是對我們凡夫而言。?

  “杜撰長老輩,教左右靜坐等作佛,豈非虛妄之本乎?又言靜處無失,鬧處有失,豈非壞世間相而求實相乎?若如此修行,如何契得懶融所謂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

  有一種人叫人家把妄想除掉,讓心安靜下來,宗杲認(rèn)為這是錯誤的。假若把雜想、妄想都除掉了,那么你到哪里去求實相呢?要知道,這個實相就在這個虛妄的塵世中求啊!正如六祖所講的“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

  “便擬凝心斂念,攝事歸空,閉目藏睛,隨有念起,旋旋破除。細(xì)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見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溟溟漠漠,無覺無知,塞耳盜鈴,徒自欺誑。”

  有一類修行人把心念凝斂起來,把妄想泯除到空無的境界,若有念起,隨即消除掉,這就是前面所講的制心止。大慧認(rèn)為持這種見解者是落空亡的外道、魂不散的死人。人像槁木一樣沒有妄想,這固然沒錯,可這是外道,是個死人而已,不能了脫生死,不是真正的佛法修行。其實我們今天要達到大慧禪師所呵斥的這個境界的話,已經(jīng)是非常高深的禪師了。禪是有淺深次第的,它的境界是無量無邊的。大慧禪師所呵斥的其實就是我們的系緣止和制心止,這是很好的修行方法,但以禪的標(biāo)準(zhǔn)來說,它們就是被呵斥的對象。今天,我們所處的時空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因此不要拿禪的標(biāo)準(zhǔn)來呵斥其他修行方法,因為有很多人還不能接受禪的境界。我們分析這些東西,目的是了解不同的禪法及禪的次第,以便選擇適當(dāng)?shù)男扌蟹ㄩT。

  “日用空境易而空心難,境空而心不空,心為境所勝,但空心而境自空矣。若心已空,而更起第二念,欲空其境,則是此心未得空,復(fù)為境所奪。此病不除,生死無由出離。”

  心與境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外在塵境要泯除是很容易的,而心則不容易泯除。所謂“緣盡于觀,觀盡于緣”,就是講心與境是兩相泯除、互相對立、互相消融的。“心空境自空”,這是說真正要空的是我們這顆心。

  第十反觀心源。在呵默照之前,大慧禪師是講如何參話頭,教我們不要墮在空心、沉默凝心的方法里邊。大慧禪師是提倡參話頭的,其實禪到了某一地步后,往往會殊途同歸。在他的著作中有一部分很特別,這就是下面講的反觀心源。大家若有興趣,可以把第十條反觀心源與第九條呵默照作個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他雖然提倡參話頭,可他也教別人怎樣在起心動念的源頭處下功夫。這種法門的特點是向內(nèi)觀,向起心動念處觀察。當(dāng)然參話頭參到最后,也會參到念頭未起的源頭處。禪的方法就是要透過念未起之前的這一剎那。我們看看他是怎樣說的。?

  “卻向未起求徑要底一念子前頭看,看來看去,覺得轉(zhuǎn)沒巴鼻,方寸轉(zhuǎn)不寧帖時,不得放緩,里這是坐斷千圣頂顱處,往往學(xué)道人多向這里打退了。”

  各位注意一下,這里不是提起話頭,而是向心未起念之前看。這里的看比較偏向觀心法門,這個心不是指第六意識,而是指第六意識還沒有動之前的那個心。當(dāng)然你說第六意識也可以,順著第六意識啟動的源頭往前走,這個“看”是把我們這個觀察的東西橫在那邊,我不管你,我就站在那邊,像衛(wèi)兵一樣站在那兒,你進來就進來,你出去就出去,我知道就行?墒菂⒃掝^不是這樣,“參”是一直往前走,一直往前沖,一直要沖到心的源頭去。參就是著力,疑就是用一個力量往前走,兩者之間不大一樣,以我個人的理解這個地方所講的屬于觀心法門。?

  “故瑞嚴(yán)和尚居常在丈室中自喚云:‘主人公。'又自應(yīng)云:‘諾!'‘惺惺著。'又自應(yīng)云:‘諾!'‘他時后日莫受人謾。'又自應(yīng)云:‘諾,諾!'古來幸有恁么榜樣。謾向這里提撕看,是個什么。只這提撕底,亦不是別人,只是這能知昏鈍者耳。能知昏鈍者亦不是別人,便是李寶文本命元辰也。”?

  這里也有“看”字,看什么呢?看你的舉心動念處。“主人公”是什么呢?它是我們的心念,是舉心動念的源頭處,即生命的根源。要一直看著這個主人公。

  平常我們的妄想念頭很多,念頭將起時我們是看不到的。有人會問從這念頭到那念頭之間有多長呢?非常短,只一剎那之間。我們從起心動念處觀察,如果我們看,看,看,一直往前看,功夫純熟后,就會接近心源了,妄想紛飛的心就會慢慢靜下來。再向前看,你就知道禪的境界是什么。這是看心的方法,與參話頭的方法多少有點不同,永嘉大師平常也用這種方法,它是屬于默照的方法。我們認(rèn)為大慧禪師所呵斥的不是正覺宏智,而是一些不懂得修禪的人所教的凝心斂念的方法。而這種觀心源的方法與之絕然不同,它是看到心的源頭處。我剛才講的“主人公”、“承誰恩力”、“未起求徑要底一念”等都是說明這個問題的。因此我們平常修行時要把心放在這里,這需要一個慢慢熟練的過程,只要方法對頭,就可以有這個禪的力量。以上就是第十條反觀心源的道理,大慧宗杲的語錄講的非常明白。所以說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我個人認(rèn)為大慧禪師的是法門中國歷代祖師里最契合中國人的,他用最契合中國人的語言開導(dǎo)出最微妙、最高深、最直接的方法。

  下面我們大家一起看看正覺宏智的默照禪。大家分析后就會明白大慧禪師所呵斥的默照并非宏智的默照禪,在上面我已反復(fù)講過。宏智的默照非常接近于大慧禪師的反觀心源。今天我們講的是取自《正覺宏智禪師語錄》,收錄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總共有十卷。其中前五卷是參禪公案,第六卷屬于勸學(xué)勵志,七到九卷是應(yīng)酬,第十卷是偈頌,里面有些代表他個人對禪的理解。正覺宏智的資料很寶貴,尤其是第六卷,七至十卷也有些資料很寶貴。在《大藏經(jīng)》中像這樣有價值的材料不多,可以說是稀世珍寶,它給我們指引了一條非常明確的在今生了脫生死的路。?

  下面我們看宏智禪師語錄。他在談到默照禪的理論中對初下手這段講的不多,只是講了一點我們凡夫從妄念紛飛的心境中要如何轉(zhuǎn)到修行上去。因此初學(xué)者要想從默照禪里得到印證的話不方便。他講到默照禪以后,一下子就轉(zhuǎn)到有相當(dāng)境界功夫的層次上去。初學(xué)者沒有到那個境界,就看不出他所講的內(nèi)容,字字都看得懂,文字很優(yōu)美,但意思不懂。我也一樣看不懂,所以只能講得含含糊糊,大家彼此諒解就行了。每一個禪師教授方法不一樣,像大慧禪師的語錄講得非常清楚,非常淺顯,也非他常豐富。很慈悲,從初學(xué)者下手功夫講起,可正覺則不同,一起步就上了一個高深的境界,所以不容易讓人接受。大家看不懂沒關(guān)系,慢慢體會。?

  “學(xué)佛究宗家之妙,須清心潛神,默游內(nèi)觀,徹見法源,無芥蒂纖毫作障礙,廓然亡像,如水秋,皎然瑩明,如月奪夜。正恁么也,昭昭不昏,湛然無垢,本來如如,常寂常耀,其寂也非斷滅所因,其耀也無影事所觸,虛白圓凈,曠劫不移不動不昧。能默能知,底處行步得穩(wěn),玉壺轉(zhuǎn)側(cè),一撥機回,分身應(yīng)世,世界處所,差別境像,俱是自所建立,與我四大同出,何所礙焉?既一切不礙,彼我無異相,自他無別名。”?

  這一段講的是從初學(xué)一直轉(zhuǎn)到開悟,再轉(zhuǎn)過身來度化眾生的境界,每一句話都是一直向上翻轉(zhuǎn)的層次。“學(xué)佛究宗家之妙,須清心潛神,默游內(nèi)觀。”這是叫我們向內(nèi)看,也就是反觀心源的意思。“徹見法源”就是徹見心的源頭。“無芥蒂纖毫作障礙,廓然亡像。”當(dāng)你徹見心源時,一切法的有無相貌就沒有了。“如水含秋,皎然瑩明,如月奪夜。正恁么也,昭昭不昏,湛然無垢,本來如如,常寂常耀。”這一段講徹見法源后身心清凈的境界。“其寂也非斷滅所因,其耀也無影事所觸,虛白圓凈,曠劫不移不動不昧,能默能知,底處行步得穩(wěn)。”這段講這時它非常地寂靜,可也非常地覺知。寂不是斷滅,耀是光耀覺照,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在他心中留下影像的覺知,所以“虛白圓凈”。一切萬法寂靜,可是卻能了知一切萬法,所以叫“能默能知”。“玉壺轉(zhuǎn)側(cè)”,翻轉(zhuǎn)回頭。“一撥機回,分身應(yīng)世”,回過頭來,度化眾生。“世界處所,差別境像,俱是自所建立”,這時一切都是自心所顯現(xiàn)的。所以后面說“與我四大同出,何所礙焉?”身心四大與世界是一體的,沒有什么障礙,是自他無礙、身心一體。“既一切不礙,彼我無異相”,人我沒有差別。“自他無別名”,自他沒有差別。大家要好好體會一下。?

  下面講坐禪銘。“佛佛要機,祖祖機要,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不觸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對緣而照,其照自妙。其知自微,曾無分別之思,其照自妙,曾無毫忽之兆。曾無分別之思,其知無偶而奇;曾無毫忽之兆,其照無取而了。水清徹底兮,魚行遲遲,空闊莫涯兮,鳥飛杳杳。”

  這里是講的寂照功夫,寂照就是默照。寂是如何的寂,照又是如何的照呢?這是需要我們體會的地方。宏智禪師在前面的材料里很快地轉(zhuǎn)到開悟的境界里去了。他有沒有起點呢?比如說“清心潛神,默游內(nèi)觀”就是起點。今天因為時間的關(guān)系不能多講了,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與反觀心源作個比較,會發(fā)現(xiàn)一點差別。在我講的觀心源和默照部分,從現(xiàn)有的《正覺宏智禪師語錄》里可以找到一個下手的功夫,然而我們必須下手去觀,去默照,之后回過頭來看,就一目了然了,F(xiàn)在我們沒有功夫,就會覺得看不懂。

  現(xiàn)在我向初學(xué)者再介紹一本著作,它就是永嘉大師的《永嘉禪宗集》,永嘉大師的方法我個人認(rèn)為與正覺宏智的方法是一致的,永嘉大師講得非常細(xì)膩,非常適合初學(xué)者,今天沒有時間講了,各位回去讀讀。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