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善待自然

  千百年來,人類依賴自然的給予生存,與此同時,對大自然的探索也始終沒有停止過,希望以此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那么,人與自然究竟應當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

  在中世紀,神學占據(jù)了歐洲文化的主導地位。對上帝的信仰,使得回歸神的懷抱成為人生唯一的歸宿。啟蒙運動之后,隨著人本思想的興起,人生觀和價值觀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人類在世界的地位也得到重新確立。人與自然的關系開始傾向于二元對立,從上帝之子及自然之子轉而成為地球的主人。人類不必臣服于上帝,更不必臣服于自然,正相反,萬物不過是為我所用的消費品, 自然不過是生產(chǎn)資料的提供者。人類在欲望的慫恿下,將征服自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權利,從大自然中無盡地索取, 以滿足人類最大限度的需求。

  在東方傳統(tǒng)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統(tǒng)一的。儒家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將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生活的真正享受,將人與自然的感應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

  佛教更進一步提出了“依正不二”的思想。所謂“依正”,即依報和正報。佛教將人類稱為正報,將我們生存的世界稱為依報。正報和依報是息息相關的,依報敗壞了,正報則無以生存。佛教認為,世界是緣起的,它的存在和毀滅是來自條件的成敗,來自因緣的聚散,所謂“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那么,它的發(fā)展規(guī)律又是怎樣的呢?佛陀告訴我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一偈頌揭示了事物存在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 自然與自然的關系,都是互相影響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破壞大自然,和大自然對立,無疑會使人類自取滅亡。

  大自然孕育了人類,過去我們總是將自然比作母親。尤其在人類生活的早期,萬物有靈的思想曾經(jīng)盛行于世界各個民族,這也使自然生態(tài)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今天,隨著科學的發(fā)展, 自然的奧秘被不斷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人類開始變得狂妄,與此同時, 自然也開始失去了安寧。但無論我們是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自然,都無法改變?nèi)祟惻c自然的關系。畢竟, 我們生于斯,長于斯。我們建造了鋼筋水泥的城市,制造了現(xiàn)代科技的產(chǎn)品,但無論現(xiàn)在還是將來,我們的生活還是離不開腳下這片土地,F(xiàn)代化環(huán)境雖能為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卻不能滋養(yǎng)我們的心靈。只有回歸自然, 才會使我們感到真正的放松,才會緩解緊張生活帶來的壓力。

  在今天這個商業(yè)社會,似乎只有財富才是至高無上的?墒呛痛笞匀坏慕o予相比,一個人擁有的財富又算得了什么呢?是自然給人類提供了無盡的資源,使人類得以延續(xù)并發(fā)展。如果沒有汽車、電話,人類一樣可以生存,但如果沒有糧食和水,又能維持多久呢?更不必說我們須臾不可離開的空氣。所以,大自然提供的一切才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我們離不開太陽帶來的光明,離不開江河對我們的哺育,更離不開大地對我們的負載。

  現(xiàn)代化的生活環(huán)境需要通過勞動去創(chuàng)造,而大自然的給予卻不需要我們用金錢去交換。我們只要懂得珍惜,懂得保護,就能永遠享有。如果我們?yōu)榱搜矍暗囊稽c利益,而以破壞自然為代價,無疑是飲鴆止渴,F(xiàn)在有句話叫做“年輕時以健康換金錢,年老時以金錢買健康”。我們都知道,健康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同樣的道理,我們現(xiàn)在或許能以自然來換金錢,到將來,我們還能以金錢買來大自然曾經(jīng)無償為我們提供的一切嗎?或許有人會說,河流污染了,我們不是還有瓶裝的礦泉水可以喝嗎?那么,到大氣污染到無法呼吸的那一天,我們又去哪里采集新鮮的空氣出售呢?即使可能, 我們?yōu)橘徺I空氣而付出的費用,又需要多少勞動才能換來呢?

  盡管人類對宇宙已經(jīng)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所以,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當我們居住的房子倒了,我們可以搬家; 當我們生活的城市毀了,我們可以遷徙;可當我們生存的地球趨向毀滅時,人類又到哪里尋找安身立命之地呢?

  所以,我們必須改變?nèi)祟愔行恼摰挠^點,從自然的使用者、破壞者,成為自然的看護者。不論我們出于什么樣的動機毀壞自然,都等于是在謀害自己的母親,那么,人類可能在這樣的罪行中幸免于難么?所以,我們應該像對待母親一樣去對待大自然,像尊重母親一樣去尊重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繼續(xù)得到自然的呵護,才會在它母親般的懷抱中獲得安寧。也只有這樣,人類才不會在背棄自然的任性行為中走向毀滅。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