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心經》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經中字數最少的一部經典著作,因其字數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的人生智慧 有空不二
有空不二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有與空,是哲學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佛法討論的重點。在《心經》中,色、受、想、行、識五蘊,代表有的存在。與有相對的,則是空。在常人經驗中,總以為有與空是截然對立的,認為有不是空,空不是有;蛘哒f,有在空外,空在有外。本經卻為我們闡述了有與空的辯證關系,說明有空不二的甚深原理。
要認識有與空的不二,先得說明有。在常人觀念中,有,往往與“實在性”聯系在一起。當我們說到有時,便會覺得那是自體有,實在有。人類對事物的實在感是根深蒂固的,具有普遍和相通性。原始人不知夢境不實,一旦做了惡夢,便驚恐萬狀,以為災難即將降臨,須以祈禱等方式化解。嬰孩不知鏡中影像是假,見到鏡中幻影,往往也會亂抓亂笑。我們的認識雖高于嬰孩和原始人,已知夢境不實,卻仍以為外在一切是實實在在的。科學家對事物的認識更深入一些,但在分析物質現象時,往往執(zhí)著構成物質的元素是實在的,如原子說、極微說。哲學家似乎更高一疇,已能透視現象的虛假,卻又執(zhí)著現象背后有永恒不變的本體,如泰勒士的“水”,巴門尼德的“存在”,柏拉圖的“理念”。從原始人到現代人,乃至科學家、哲學家,對存在的認識雖有不同深度,但所產生的實在感卻是一樣的。
人類對有產生的實在感,正是“自性見”的表現。“自性”一詞,或譯自體,具有實在、恒常之義,并具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規(guī)定自已的含意。從“自性見”出發(fā),我們對“有”的一切,必然會產生實在感。然而,若以般若中觀的智慧進行觀察,所謂的“有”,只是緣起有。世間一切“有”的現象,莫不是眾緣所生。也就是說,任何一種有為現象的存在,都是由眾多條件和合而成,是由條件決定它的存在。
緣起與自性是勢不兩立的。世人無知,不了解“有”的緣起性,才會出現自性見和實在感。假如認識到“有”的緣起性,必能了知其本質為無自性。所謂自性,乃是以“有”的現象是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規(guī)定;所謂緣起,乃是以“有”的一切為條件有、條件成、條件規(guī)定。因此,緣起的“有”不是本來如此,更非恒常、實在的“有”。對“有”的實在感,是完全錯誤的。
《大智度論》卷十二也說到“有”,并將之分為三種:一為相待有,二為假名有,三為法有。
相待有:即相待而有,離開相待對象就無法說明。比如我們認為這個花瓶很大,那是相對小的花瓶而言。此外,高是相對低而言,長是相對短而言,美是相對丑而言,善是相對惡而言,慷慨是相對吝嗇而言。離開大,小是什么?離開美,丑是什么?因為大小、高低、長短、美丑、善惡都是相待假立,是為相待有。
假名有:事物存在不過是假名安立,隨不同因緣安立各自名稱。比如我們眼前的木頭用具,人們稱之為“桌子”。但這桌子并非本來就有,不過是木頭等一堆材料的組合。離開這些材料,桌子是什么?這個以木料制作而成的用具,古人將之稱為桌子,它便是桌子了。若當初將之稱為椅子,它便是椅子了。所謂的桌子或椅子,不過是一個由人安立并沿用至今的假名,并不具有實在性。人,也同樣是一個假名。如果古人將我們這類有情生命稱為豬,而將豬稱為人。那么,現在若是不稱你為豬,閣下聽了恐怕會生氣:你竟然瞧不起我,不把我當豬看待,真是豈有此理!可見,桌子或椅子,人或豬,乃至世間一切,都是假名安立,假名而有。
法有:世間萬物的名稱雖是假安立,但除名稱之外,尚有種種因緣形成的現象。比如桌子,雖然只是一堆材料、條件的組合,但這一現象是存在的,并具有相應的使用功能。所以說,這些因緣雖了無自性,但假相宛然。這因緣法的有,便是法有。
在《金剛經》中,佛陀也對有的實質進行透視,并作了精辟的總結,那就是《金剛經》中最為著名的偈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有為”,是指生滅、造作的一切現象。“如夢”,即夢境般虛假不實。夢境不實是眾所周知的,但夢中人卻執(zhí)以為實,必待醒來后方知真相。諸法如夢,虛妄不實,有情卻因無明之故,執(zhí)以為實,待見道后大夢初醒,乃知諸法實相。“如幻”,則是幻師以幻術變現的種種事物,如馬、車、房舍、人物等,雖無客觀實物,卻真切地出現于眼前,有色可見,有聲可聞。有的存在也是如此,雖空無自性,而假相宛然。如“泡”,指水因含有空氣而出現氣泡,華而不實,瞬間即逝,以此形容諸法的遷流變化,剎那生滅。如“影”,是指物體在陽光投射下顯現的影子,影由光而現,光線消失,影子將隨之消失,以此形容諸法但隨緣現,緣散即無。“如露亦如電”,同樣是比喻諸法存在的短暫性。“應作如是觀”,則是提醒我們以這一認識去看待“有”的一切。
在與《心經》、《金剛經》同屬般若思想體系的《維摩詰經》中,維摩大士假示疾為大眾說無常、空的道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yè)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云,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這是從色身的生滅變化來說明有為法的無常、空,從而顯示存在的虛假性。
明白了有,再來說明空。我們通常以為,有是存在,空是不存在。如是,有和空自然相互對立。既然有,必定不是空;既然空,必定不是有。但以般若中觀的智慧觀察,空和有卻是一體的,并非截然對立的二元關系。所謂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待事物毀滅之后才是空。佛法所說的有是緣起有,有的當下,就是自性空。因而,佛法的特殊之處就在于依有明空,有空一體。
《大智度論》卷十二中,還提出三種認識空的方法:一為分破空,二為觀空,三為自性空。
分破空:又稱析空觀,通過對有的分析,由粗而細,由細而微。佛教的有部學者,就是采用這種方法對五蘊色身進行分析,發(fā)現在五蘊色身中,所謂的“我”了不可得,從而提出“我空”。但在分析色心現象時,一直分析到物質或精神不可分析的部分時,提出“極微說”,認為此極微法實有,因而形成“我空法有”的思想。分破空的意義在于破除人我執(zhí)。至于物質現象,倘加以分析,極微也是不能成立的。《唯識二十頌》就對極微說進行了破斥:只要有體積,就存在東西南北上下六方,就還可以分析,由此認為極微說不能成立。
觀空:是從觀想的層面認識空。那些瑜伽行者進入止觀狀態(tài)時,能隨觀想顯現種種境相。修火觀成就時,所見之處皆為烈火;修水觀成就時,所見之處皆為大水。在現實生活中,“杯弓蛇影”的典故也說明了同樣道理。某先生誤將杯中弓影錯認為蛇,以為自己已將蛇喝入肚中,結果大病一場,待知道真相后,立刻痊愈如初。觀想中的水火及典故中的蛇影雖不存在,但在觀想境界中,卻仿佛現實般歷歷在目。正是從觀想顯現的境相中,唯識宗師證得了外境無實、隨心所現之理,即“諸法唯識”。但是,觀空者雖已破除外境實有的執(zhí)著,卻難免落入心有境空,因而這種空還是不究竟的。
自性空:世間外道由于不了解諸法的緣起性,在接觸事物時,難免出現自性見,以為事物是自己有、自己成、本來如此的。小乘有部雖知緣起之理,但同時也認為諸法本有自性。而以般若中觀的觀點來看,自性與緣起是不能并容的!吨姓·觀有無品》說:“眾緣中有性,是事則不然,性從眾緣出,即名為作法......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義,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緣起是作法,由眾緣所作而成;自性乃無作,自已有、自已成,不待眾緣便可成立。因而,中觀學者認為:緣起必然無自性。此為自性空。
《心經》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從自性空的立場進行說明。色,不是世人所執(zhí)的自性色,乃因緣所生的色;空,也非世人所以為的一無所有的頑空,或人死如燈滅之類的斷見,乃是不礙緣起的自性空!吨姓·觀四諦品》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十二門論·觀因緣門》也說:“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色是緣起的,其本質為無自性、空。因此,《心經》將之概括為:色不異空,色即是空。
也有人覺得,“色即是空”還好理解,“空即是色”似乎就說不通了。造成這種看法的原因,還是因為把空理解為頑空。中觀所說的空,乃是自性空,并不否定緣起假相。《中論·觀四諦品》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說緣起法是無自性、是空,并不壞緣起的假相。所謂緣起有而自性空,自性空而宛然有。因此,色不異空,空自然也不異色;色即是空,空自然也即是色。原本在世人心目中截然對立的有空二法,藉般若中觀智慧的觀照,得到了統(tǒng)一。
空有不二的思想,是為了遣除世間的有見、空見。世人因為不了解有,才會對有的一切生起錯誤認識,進而執(zhí)著不舍,導致人生種種煩惱。“色即是空”,正是幫助我們透徹有的本質,透徹其虛幻、無常、無自性、空的本質。倘能具備這一認識,還會因為有及有所帶來的問題煩惱嗎?還會為物所累嗎?還有一部分人,已能看破有的虛幻實質,但因不了解緣起因果,認為世間一切既是虛幻的,終要歸于毀滅,生存又有什么價值可言,又有什么意義值得追求呢?由此,導致虛無主義的觀念;蚴且驗闆]有目標的極度苦悶而走上絕路,或是因此放縱身心,為所欲為,走上另一個極端!缎慕洝匪f的“空即是色”,正是為了對治這一邪見。萬物雖空無自性,但緣起因果還在不斷延續(xù)中。因此,我們的一切善惡行為都會帶來相應果報。
- 上一篇:關于念佛的開示
- 下一篇: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的區(qū)別是什么,如何正確理解?
- 有煩惱的時候怎么辦,如何解決?
- 怎樣才是見到如來?
- 我們要從因果看世界嗎,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嗎?
- 自卑且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該怎么調整心態(tài)?
- 如何看待愛恨情仇?愛不是恒常的,恨也不是固定的
- 遍計所執(zhí)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使認識接近真實?
- 痛苦促使人思考,那人應該逃避痛苦嗎?
- 為何要戒殺吃素?動物也有獨立生命
- 怎么做才能開啟自覺?
- 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煩惱,菩薩還怎么成佛?
- 無住生心是般若法門修行的精要
- 福報的判別和積累,打開福報的通道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