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住坐臥搬柴運水生活之中處處是禪

\

  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在一種強大力量的推動下,在生活的軌道里轉(zhuǎn)開了:上學、考試、升學、就業(yè)、婚配、生兒育女,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沒有喘息的機會,總是要你往前走,總是要選擇,或者這樣,或者那樣。選擇后有一系列的后果要承擔,比如職業(yè),選擇了教師,那就要備課、吃粉筆灰,跟著找對象,自我介紹第一句就是“我是教師”,由此你的婚姻就一定會按一種路線發(fā)展。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有人形容像是背著石頭唱戲,很累很累。法國存在主義作家薩特用“虛無”描述人的存在,這種虛無是巨大的重量,沉甸甸地壓在人身上,無法逃避,因為你總要選擇,總要往前走,想開小差是不可能的。你能什么事都不做,但不能什么都不想。

  面對這樣的人生,很多人都想:能抽身到另一個星球上歇幾天假就好了。這就是超越的問題,解脫的問題。人們生活的問題無非是要解決吃、穿、住、行以及家族、種族的繁衍,而解脫和超越則是人的終極關(guān)懷。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我是誰?如何獲得自由?這些都是宗教所要解決的。幾乎每一個民族、每一種文化都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或者是巫術(shù),或者是發(fā)育完備的宗教;浇淘S諾幸福圓滿的千年王國,伊斯蘭教提供真主安拉的庇蔭,而佛教說:“人生是苦的(空虛),充滿煩惱,但如果放下執(zhí)著,苦當下就是空,煩惱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脫,是謂現(xiàn)證涅槃。”禪宗最充分地發(fā)揚了佛教的解脫說,它要我們當下放下、無分別,凡夫就是佛,娑婆世界就是凈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實現(xiàn)最大的自在。

  “生活禪”高揚禪宗現(xiàn)證涅槃、見性成佛的主題,提倡在生活中觀自在,在繁忙中證解脫,在紛紜塵世中實證自在無礙、空靈澄澈的禪境,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

  《心經(jīng)》從理論上深刻闡述了這一點,《心經(jīng)》開頭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句是《心經(jīng)》的總綱,后面從不同角度反復解釋什么是“五蘊皆空”。這句里“照”字譯得十分傳神。什么是“照”呢?本來存在的事實,因為沒有光明就亂分別、瞎摸索,開關(guān)打開,光明顯現(xiàn),露出廬山真面目:“哦,原來是這樣,是五蘊皆空。”可見“五蘊皆空”是一貫的,不是觀自在菩薩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五蘊”與“空”本來就是不二的,它們不是兩樣東西。前面講過,因為執(zhí)著和分別,凡夫的世界處處是矛盾,而《心經(jīng)》劈頭一句就把一個最大的矛盾彌合了:五蘊皆空。五蘊即空,空即五蘊;五蘊不異空,空不異五蘊。五蘊是色、受、想、行、識,概括了人的感官、知覺、思維、情感、意志,這就是人的生存的全部內(nèi)涵?帐浅,是解脫,是覺悟,是自在無礙。五蘊皆空,就是:存在與超越不二,生活與解脫不二,入世與出世不二。

  《心經(jīng)》把許多宗教家頭痛的問題化解無遺,它勸導人們趨向當下最真實的解脫?站褪俏覀兩畹娜,只要不分別不執(zhí)著,則當下還家,凈土就在目前。所以觀自在菩薩照見了五蘊皆空,就度過一切苦厄。其實這時是“本來無一物”(“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苦集滅道”),無所謂苦不苦,無所謂自在不自在,因為心無掛礙,也就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了。

  《心經(jīng)》將“生活禪”的旨意揭示無遺:禪本來就是生活的,它要我們在行住坐臥、搬柴運水中證解脫得自在。只要我們勇于認取承擔本有的佛性,那么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是禪、時時是禪。生活在現(xiàn)代物質(zhì)文明中的現(xiàn)代人,五蘊不空(執(zhí)著),心有掛礙,在狹窄的盒子樓中,在污濁的工業(yè)廢氣中,在各種人際關(guān)系的緊張中,累得喘不過氣來,毫無自在可言。“生活禪”告誡人們,不離生活觀自在,以清涼的心態(tài)建設(shè)真善美的人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