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歸依師父上弘下瑞老和尚

  阿彌陀佛,大家好!今天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們要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不要忘記:一滴水可以見太陽。

  說起往事,不知是一種回憶,是一種念恩,還是因為老了而在啰嗦?也許碰上了那個點,撥動了心弦,發(fā)出了心聲,是回憶、是懷念、是感恩,是策勵!

如瑞法師:我的歸依師父上弘下瑞老和尚

  今天要談的是我學佛的歸依師父上弘下瑞老和尚,一位健在的九十多歲的出家人,在此和大家共同學習他老人家的教言。

  我七歲回到父母跟前,跟著老居士(姑姑)學佛,歸依親近弘老和尚。印象最深的是在“文革”期間,老和尚給人歸依時把一根繩從左肩順到右脅下打結。我出家以后問起此事,老和尚說:“那是特殊時期,雖然不能搭袈裟,但不能忘了袈裟,所以用繩提醒表示。”

  老和尚知道我的志向是當老師,故對我說:“為人師須有規(guī)矩。汝于鏡前自照,衣著表情,言談舉止,堪為人之模范耶?”直到今天,這句話我還在受用:為人從規(guī)矩始,老實本分,別無花樣也。

  出家后老人家教誡:“做人不可忘記慚愧二字,有慚愧則能知羞恥,知羞恥則易斷惡修善。斷惡定要果斷,學古人不二過(不重犯同一種錯誤);修善務必積極,不論大小難易須堅持。”又說:“為人要老實、本分、規(guī)矩、靦腆。什么是老實?如佛所說,不自欺欺人,行必踏實,來不得半點虛偽。什么是本分?各自守其本分,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什么是規(guī)矩?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佛法戒律,皆不可逾越。什么是靦腆?為人常知己之不足,就不好意思我慢貢高。”

  有一次老和尚談起度眾生時說:“不以自身為我身,要以眾生為我身。眾生苦,我身苦。當學諸佛,行六度萬行,度盡眾生,我愿方了。”

  時常想想老和尚的這些話,再苦再累也能克服,因為不是為自己活著。古德也說過:“樂于眾者長,樂于身者亡。”與眾同樂才會長久,只為自己求樂,那快樂是有限的。能為眾生服務是自己的福報,與眾生同享佛法之樂才是真樂。

  又有一次,老和尚問我們修行修得怎樣,行菩薩道行得怎樣。他說:“有位發(fā)大心的修行者說,‘小鬼叫我我不怕,閻王問我有回答,判官判我查查案,生生世世摩訶薩。’做菩薩是快樂的,是理直氣壯的!”接著,又以曾國藩的一段話策勵我們:“‘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你們已經(jīng)領眾修行,這四點是必須具備的品格德行,望能記之、用之。”

  曾國藩這四句話的意思是說,不看重錢財就能夠聚眾,嚴于律己就能夠使人信服,心胸寬闊就能夠得到他人的幫助,身先士卒就能夠為眾人作表率。

  “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老和尚總是對后輩出家人的成長,給予切合實際的引導,以及無盡的鼓勵和期望。“生生世世摩訶薩。”是呀!出家人就應該勇于發(fā)起生生世世當菩薩、行菩薩道的大愿,為利有情愿成佛

  《華嚴經(jīng)》云:“善知識者,則是如來……善知識者,諸功德藏。”菩提路上唯有生生世世歸依三寶,發(fā)菩提心自度度人,才能報答老和尚,以及諸世出世間師長的恩德于萬一。

  在此,讓我們共同感念世出世間師長的恩德,至誠歸依三寶,頂禮天下弘揚佛法諸大善知識: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三遍)

  愿一切有情,皆在三寶及諸善知識的加持救護下:業(yè)障漸消,;增長,解脫成佛,究竟安樂!

  可謂:

世出世間之師長,

成就之恩不忘記。

凡所獲得之法喜,

回向師長得利益。

南無阿彌陀佛!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如瑞法師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