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心?“存好心”三字易說難做

如瑞法師:什么是好心?“存好心”三字易說難做

  阿彌陀佛!“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讓我們珍惜寶貴的光陰,在佛法中汲取營養(yǎng),點亮心中的智慧之燈,腳踏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今天與大家談?wù)劊捍婧眯摹?/p>

  印光大師凈土宗第十三祖,一生淡泊名利、精勤于道,專以念佛法門接引眾生。常勸人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敦倫盡分,相信因果,老實為人。

何謂好心?

  用佛教專業(yè)術(shù)語來說,“好心”就是善心,即與慚愧二法及無貪、無嗔、無癡三善根等善法相應(yīng)而生起的心。

  對此,印光大師結(jié)合日常生活作了很淺顯易懂的解釋:存好心者,是說所有逆天而行、有悖倫理、損人利己等惡念,都不可以起。一旦生起,應(yīng)當(dāng)立刻生慚愧心,懺悔除之。凡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利人利物之心,應(yīng)當(dāng)經(jīng)常存在心中。對于力所能及的善事,要認真踐行。暫時還做不到的,就先讓自己時常存此善心,隨喜他人修善。

何謂慚愧?

  《大般涅槃經(jīng)》中這樣解釋:“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nèi)自羞恥,愧者發(fā)露向人;慚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慚愧。無慚愧者不名為人,名為畜生。有慚愧故,則能恭敬父母師長;有慚愧故,說有父母兄弟姊妹。”

何謂三善根?

  一、無貪善根:于色聲香味觸五欲境界不貪不著、不愛不樂。此無貪法是善種性,能為無量善法之根本,故稱無貪善根。

  二、無嗔善根:于一切眾生不生憤恚,不欲損惱。此無嗔法是善種性,能為無量善法之根本,故稱無嗔善根。

  三、無癡善根:于一切諸法皆悉明了通達,能了知善法、不善法、有罪法、無罪法等。此無癡法是善種性,能為無量善法之根本,故稱無癡善根。

“存好心”三字,易說難做。

  歷史上有一則白居易訪鳥巢禪師的公案。禪師在一棵古樹上搭小窩棚而住,故得名“鳥巢禪師”。白居易前去拜訪求道,禪師告訴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三歲小兒都知道。”禪師說:“八十老翁行不得。”

  就在這一問一答當(dāng)中,白居易不僅增加了對鳥巢禪師的敬佩,更從中領(lǐng)悟到修習(xí)佛法的真諦,懂得如何真正在心性上下功夫。于是,他在晚年寫下一首關(guān)于念佛的詩:

余年七十一,不復(fù)事吟哦;

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彌陀;

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

達人應(yīng)笑我,我且阿彌陀;

達又作么生?不達又如何?

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從此詩中得到啟示:存好心、修善法,念佛是最方便可行之道。心中有佛,為人處世即存佛心。“巧把塵勞為佛事。”個人事、家庭事、國家事,事事做好。事事做好,心不粘著,歡喜自在

  正謂:

一句彌陀念在心,

慚愧懺悔增善根。

事事明白智慧開,

處處圓融自在行。

南無阿彌陀佛!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如瑞法師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