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就是以做人為主

  惟賢長老:人間佛教就是以做人為主

  人間佛教就是太虛大師最早提出來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首先把人做好,成為一個完人,由完人到超人,再到超超人,就是一個成佛的過程。康有為講過:佛陀是一個偉大的人,是一個超超人,是完成人格的第一人。所以人間佛教就是以做人為主。

  如何把人做好?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非常豐富的內(nèi)容。拿儒家來講,就是四維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拿佛家來講,就是三皈五戒,相信因果;這樣做起碼就完成人格,就具有道德。

  太虛大師講的人生佛教有四個階段,第一個人生改善,第二個后世增勝,第三個生死解脫,第四個法界圓明。這四個階段是一個成佛的階梯,也是人生佛教的基本理論。首先在人生方面建立道德,就可完善人格,在這個基礎(chǔ)上再學(xué)菩薩,以大悲心救度眾生,救度苦厄,這樣就把從做人到與做菩薩成佛聯(lián)系起來了,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也就是人乘趣向佛乘的基本過程。

  人生佛教講做人,其實就是一個“德”字,真正要實現(xiàn)和諧,沒有“德”,沒有菩薩的悲心,怎么樣能夠?qū)崿F(xiàn)和諧呢?這是個根本問題。所以人間佛教是實現(xiàn)和諧社會的基礎(chǔ),這是個重要論點,有理論根據(jù)、有事實依據(jù)。如果沒有德,世界上大家爾虞我詐,互相斗爭,哪能實現(xiàn)和諧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