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華嚴經要義 第一章《華嚴經》宗趣
正論
第一章 《華嚴經》宗趣
關于本經之宗趣,我是根據華嚴宗四祖澄觀大師(又叫清涼國師)著的《華嚴疏鈔》來講的。澄觀大師是華嚴宗的第四代祖師,大師崇拜文殊菩薩,常朝拜五臺山,他對《華嚴經》研究很深。
曾經有這么一段故事,當《華嚴經》翻譯回來以后,華嚴宗三祖法藏大師宣講過,后來澄觀大師發(fā)心寫疏鈔,在沒有寫之前,他就拜佛,拜華嚴三圣,在拜的時候他就祈愿,希望能夠合乎佛心,把這部書順利完成,求佛加持。當天晚上他做了個夢,夢中見到諸佛菩薩充滿虛空,一片光明,他就在光明中禮拜諸佛菩薩,同時捧起那片光吞下去,第二天他的境界就不同,深入悟境,智慧很高,寫起來文筆流利,疏鈔得以圓滿完成。一般研究《華嚴經》必須要讀澄觀大師的疏鈔。
華嚴宗二祖智儼大師建立法界觀,解釋十玄門,澄觀大師又建立了十玄門,出入不大,但秩序有點不同,所以智儼大師的叫老十玄門,澄觀大師的叫新十玄門,內容都差不多,我現在就是根據澄觀大師的《華嚴經疏鈔》來進行講解。
《華嚴經》總共八十卷,加上般若三藏譯的《普賢行愿品》,共八十一卷,三十九品,文義浩瀚,現在這個法會開講,只有短短的一個多星期,若照全文講沒有辦法講完,所以只有按照提綱來講,能夠順利地講完就好,這是我的愿望。
第一節(jié) 宗趣
澄觀大師所撰《華嚴經疏鈔》里的宗趣講:“本經宗趣,以明法界緣起,理事因果,不思議為宗;以真俗圓融,悲智兼修,契入一真法界為趣”。
什么叫法界
什么叫法界?法界的“界”,一種從性來講,就是體性、理性;一種從差別事物來講,就代表各種事相。理性代表真心之體,就是一真法界,如來法身;差別事物,就代表因緣生法。理與事是不能分開的,事是由理來成就的,理因事顯,事由理成,所以理中有事,事中有理,這是圓融無礙的。佛教把這個沒有分開,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心物不二;不像一般的哲學講心,就是主觀的心、第六意識的心,講物,就是自然界的物、物質的物;把心物分開,就有偏見,就難免有矛盾,就有差別。佛法講心物綜合,理事圓融,理代表一真法界、如來真心,他的功德就是廣大、真實、平等、清凈。
第一廣大,就是不狹隘,佛心廣大如虛空。
第二真實,就是不虛假,沒有半點虛假,是怎么樣就怎么樣,為諸法真實相。
第三平等,沒有差別,一切法平等平等,心性平等平等,因此沒有矛盾。
第四清凈,清凈就不染污,世間上的事情,隨五濁惡世,難免染污。要符合心體就是清凈的、純潔的。所以說到理方面代表佛的心體;說到事方面就是因、緣、果,因緣生法的一切差別事相,這些事相在唯識學來講是法相,包括色法、心法、善法、惡法、染法、凈法,以及森羅萬象。這些法在眾生境界來講,差別重重,矛盾重重,斗爭重重,煩惱重重,不要說做菩薩,連人都做不好!
必須以真心融通,做好人,特別是做好菩薩,像佛心一樣,存廣大心、真實心、平等心、清凈心,以這種真心融通世間一切現象:自然現象、人生現象、宇宙現象,就達到消滅差別、平等圓融、和諧無障礙。這種“觀”就是菩薩的宇宙觀,有這個觀,再結合行,什么行呢,普賢菩薩的十大愿行,其中包括六度萬行,就可以救苦救難。
普賢菩薩有四無盡,即虛空有盡,眾生有盡,眾生業(yè)有盡,眾生煩惱有盡,我的愿才有盡;但是虛空無盡,眾生無盡,眾生業(yè)無盡,眾生煩惱無盡,我的愿就無盡!而且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了不起啊!這種愿望,一念接一念,剎那剎那的,都沒有間斷。在行動上身業(yè)、語業(yè)、意業(yè)都不感到疲厭。
結合學習普賢菩薩的這種愿行,就是整個法界觀從理論到實踐的內容。所以說,法界觀是什么?就是菩薩圓融的、和諧的宇宙觀。能夠有此宇宙觀,就可以達成菩薩愿望,并根據愿行,與一真法界相合,得到莊嚴佛果。
什么叫做相
什么叫做相呢?唯識學解釋的法相,有三種:第一相貌,第二義相,第三體相。
第一,相貌。相貌是什么?第六意識和前五識,同時顯示的色塵,顯色、形色、表色,是可以看得到的,叫相貌。
第二,義相。就是第六意識根據印象了解的相,進行思維、分析、判斷,引起的影相;同時第七末那識,緣根本識所生的我相,都包括在里面。
第三,體相。就是一種最單純實體之感覺,一般稱為直覺。完全用于前五識,非第六意識。
所以法相唯識,對相分析得很微細,比如說這個色,除五根、五塵外還有無表色、法處所攝色,其中又分五種: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定自在所生色、遍計所生色,都是一般人眼看不到的。有些科學儀器可以驗出來,如聲波、光波、電波,但有些驗不出來,如由定力所產生的色,由受戒產生的色,由我執(zhí)產生的色,就驗不出來。所以佛教講的色,范圍很寬!心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體現妙有真空,而這個色范圍非常廣,說明佛教教義精深博大。
第二節(jié) 一佛三菩薩
你要認識《華嚴經》的內容,進一步了解《華嚴經》的宗趣,必須要認識一佛三菩薩,一佛是指毗盧遮那佛,三菩薩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一般講是華嚴三圣,中間是毗盧遮那佛,實際是報身盧舍那佛,左邊文殊,右邊普賢。這里還提到彌勒,因為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以后見彌勒菩薩,登彌勒樓閣,圓成佛果,彌勒菩薩起了關鍵作用,所以要提到彌勒菩薩。
毗盧遮那佛
毗盧遮那佛翻譯過來就是光明遍照,這種光明遍照塵沙世界,在經文中佛陀沒說法而是放光,以放光而說法,不說而說。智慧光明,是如來的法身,以法身為體。
文殊菩薩
文殊師利翻譯過來叫妙吉祥,以妙智為用,妙智就是普光明智,這種智慧就是根本智、空性智,發(fā)出來的就是差別智,只有這個智慧才能夠了解、觀照如來的心體,了解以后才能真正起信仰,建立正信,所以佛教的信不是一般講的什么迷信、邪信,而是智慧之信。
本經六位修行階梯,第一位就是十信,這是由文殊菩薩的大智建立起來的,在建立正信發(fā)菩提心后,接著就要靠普賢萬行引導,以普賢行磨煉其心,增進功德。普賢是等覺菩薩,等覺僅次于妙覺。
普賢菩薩
什么叫普賢呢?德無不周為普,至善調順為賢。他的德普于三界九有,他的善是至善調順,能夠調伏一切眾生的煩惱心,解決眾生一切痛苦,順成善法,所以叫普賢。
在文殊的大智之后,結合實際行動,必須要有普賢之行,包括普賢十大愿、普賢二千行。在行中,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救苦救難,到了功行圓滿,就能契入一真法界,圓證佛果,在這個時候,就可以見彌勒,登彌勒樓閣!度A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以后,就到了彌勒樓閣,見到彌勒。彌勒菩薩是印度語,在中國叫慈氏菩薩,是因為他世世生生修慈心定。
彌勒菩薩
文殊、彌勒、普賢都是佛的大弟子,彌勒住在兜率陀天內院。兜率陀天內院不像外院,外院是天人境界,內院是菩薩境界,在若干萬年之后,他下生在人間,那就是一個人間樂園,也就是人間佛教所講的人間凈土,過去形容什么花果滿園、五谷滿倉、牛羊遍野,都遠遠不及這個境界。所以彌勒菩薩,叫做一生補處,只得一生就登入佛果,若干萬年之后生在人間,也就是龍華三會,在龍華樹下說法,廣度眾生。
現在一般寺廟里供奉的彌勒菩薩,那是中國五代時候的化身,叫布袋和尚,大肚子,經常笑嘻嘻的,提著一個布袋募緣。別人罵他、諷刺他,他都不管;打他,他就跑得遠遠的,心胸廣大,面帶笑容,代表歡喜吉祥。善財童子在第五十一參參拜彌勒菩薩,進入樓閣以后見到殊勝境界,契入法界。然后,彌勒菩薩就叫他回見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又叫他回見普賢菩薩,來圓成這部《華嚴經》一真法界的內容,圓因圓果。
《華嚴經》的精髓
發(fā)心是很重要的,你能夠發(fā)心而且堅定下去,必然完成正覺,打個譬喻來講,由上海坐飛機到北京,飛機票買了,登上飛機了,必然要到北京,因果相應嘛。所以善財見文殊菩薩就表示,佛果與最初的信心是相應的,有信心,走上菩提道,必然會完成佛果。文殊菩薩又叫善財童子見普賢,是什么道理呢?必須要結合實際行動,修六度萬行,在實際行動中逐步升華,才能證入一真法界,完成佛果。
《華嚴經》的要義,講體用因果,以毗盧法身為體,以文殊菩薩妙智為用,因智起行,普賢菩薩妙行為因,行竟則一生補處彌勒菩薩為果。《華嚴經》的內容,整個體系以一佛三菩薩就可以說明,這就是《華嚴經》的精髓,不單有理論,而且要結合行。信解行證是相應的,教理行果也是相應的。
佛法在行方面講信解行證,在理論方面講教理行果,這是不能分開的!度A嚴經》八十一卷,不出信解行證,不出教理行果,都是有系統(tǒng)的,研究它必須從這方面著手。應慈老和尚講的“教宗華嚴,行在禪那”,而且提出“出世而入世的菩薩行”,都是要注重行動,不注重行動,光口說沒有意義。
一念不生全體現
所謂“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大家要好好體會這句話。學佛不要喪失信心,禪宗講的“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能把那個狂妄心停止下來,你當前就可以證入菩提境界,大地山河,無非菩提境界,有首偈云: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忽動被云遮。
這里的“一念”指什么呢?妄念。當妄念沒生起來的時候,萬里無云萬里天,虛空廣大,法界無邊。如何一念不生?那就好好持戒、修定。在唯識來講,要斷除遍計執(zhí)、我執(zhí)、法執(zhí),在《金剛經》來講,要消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非法相。這個妄念是要去掉的,不生這個妄念,就會“全體現”,什么全體現?一真法界的“全體”就現了,像太陽當空,慧日朗照,所以《華嚴經》有首偈:
若人欲識佛境界,
當凈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
令心所向皆無礙。
這就是“一念不生全體現”,佛的境界!假如你眼耳鼻舌身意動了,隨境所轉,自己作了環(huán)境的奴隸,做不了主,天空就出現烏云,太陽光就不能顯現,就受到無明我執(zhí)障蔽,不能明見心性。所以學佛在念頭,念頭很要緊,這個念頭在眼前來說是一念,時間很短,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很微細!一念中就有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現在未來其中又分過去現在未來,這樣一推下去,前前無始,后后無終,時間很長。
《華嚴經》里面講,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一念之間通于過去和未來。我們要保持正念,一般凡夫就是一念之差,起惡因了,就造業(yè),有因必然有果,那就是未來不好,所以一念之間很重要。我特別強調:要守根護意,若六道大門守不好,強盜要進來偷,偷你的法身慧命。守根護意,不管禪宗、凈土宗,還是其他宗派,都是行持的基本功夫,只有這樣,才能解脫。
- 上一篇:華嚴經要義 目錄 引言 講經緣起
- 下一篇:華嚴經要義 第二章 經題略釋
- 《華嚴經》中的“不可說”
- 日常修行過程中,如何磨掉習氣?
- 佛家慈悲與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 如何才能降魔?
- 到底該怎樣做個真正的三寶弟子,有哪些戒律?
- 抄寫佛經也是殊勝的修行法門
- 認識佛教 佛教不可單以宗教看待
- 佛教慈善:與觀世音菩薩一起布施
- 從五方面解讀玄奘法師的卓越成就
- 佛弟子擁有快樂的秘密
- 一個學佛者學佛的基本精神
- 人間佛教也要注重三大傳統(tǒng)和五個建設
- 讀《大般若經》的真實感應
- 不讀誦華嚴經不知佛家之富貴
-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佛教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禮節(jié)?
- 如何擁有一顆快樂的心?
- 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yè)的關系?
- 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 惟賢長老學佛答疑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