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宗史略、判教

智隨法師:華嚴宗史略、判教

一、華嚴宗史略

  華嚴宗以《華嚴經(jīng)》為宗經(jīng),因此經(jīng)題而得名“華嚴宗”。此宗以發(fā)揮“法界緣起”為旨趣,又稱“法界宗”。又因?qū)嶋H創(chuàng)始人法藏大師被武則天尊號為賢首菩薩,亦稱“賢首宗”。其法脈傳承主要有五位祖師: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法藏乃華嚴宗集大成者,為實際開宗人。

  佛初成正覺,為文殊、普賢等三賢十圣之深位菩薩,說圓滿修多羅,即《華嚴經(jīng)》是也。佛滅后七百年,龍樹菩薩于龍宮中,見此《華嚴》有上中下三本,其上中二本,非凡力所持,乃誦下本十萬偈四十八品而出,流傳人間。此經(jīng)東來有三種譯本:一《六十華嚴》,二《八十華嚴》,三《四十華嚴》。三譯之中,以《八十華嚴》影響為大。

  此經(jīng)初來,即得弘傳。早期之地論諸師、攝論學者以及后來的天臺、三論宗人,皆弘《華嚴》,興起華嚴義學。雖研修者眾,別以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等五祖之相繼開顯,而大成一宗,法藏為華嚴集大成者。

  華嚴宗之教理體系極為宏大深廣,以“五教十宗”判攝整個佛法,以“別教一乘”與“法界緣起”為兩大根本支柱一為教一為理,以四法界、六相、十玄、三觀、二門為其主要思想。

  華嚴判教融通了以前諸宗之說,依華嚴宗旨,會為一體,自成一家,以五教十宗為本,義含諸多細判,如本末判(本教與末教)、同別判(同教一乘與別教一乘)等。法藏大師《華嚴教義章》言:“初就法分教,教類有五;后以理開宗,宗乃有十。”五教即五種教相,十宗即十門宗旨。五教明教相差異,十宗明義理淺深。教詮宗之不同,宗顯教之差異。教與宗相互依承,互為表里,相即不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