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yán)法師:心不爭,自圓滿

  修行學(xué)佛前應(yīng)先學(xué)做人,能把自己的心照顧好,再去照顧別人的心,如此自利利他,自然就能走上圓滿的道路。我常說:「將心比心,用同理心。」但這分同理心,已經(jīng)漸成專有名詞,而沒有人真正去實踐。

  所謂「將心比心」是他人在起煩惱時,我們能否反省為何會起煩惱?就是因為內(nèi)心的一股氣不順暢。這股氣就像大自然的亂流,或者是高低氣壓的不平衡,很容易變成臺風(fēng)釀災(zāi)。所以,大乾坤有時四大不調(diào),心的乾坤也會有四大不調(diào),往往就是一念貪瞋癡,引來無數(shù)心靈災(zāi)難。

  總而言之,修行不只是信仰正信,還要學(xué)習(xí)佛陀開闊的胸襟及遠(yuǎn)見,否則,人生你爭我奪,無論怎么爭,都很苦。

  《阿含經(jīng)》中有一則經(jīng)文:有位頂生王很有福,妻妾、子孫,賢臣、明士無一所缺,更遑論財富寶物之豐,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人的欲念實在是無底洞,即使如頂生王那么富有的人,還是覺得不夠,他希望能到處走走,將天下都整治成他的國土。不久,果真如他所愿,走遍四大洲,統(tǒng)治了天下。

  過一段時間,他又覺得不滿足,心想人間都走遍了,也擁有了一切,接下來應(yīng)該要到天上去。后來他也如愿到了天界。天帝恭敬地迎接他,還把天帝的位子讓一半給他,二人平起平坐。當(dāng)時他想:我只是來借坐而已,有朝一日我也要擁有這個大位。

  后來回歸人間,心里不斷想著天帝的大位,直到老了、病了。在病危時,他的大臣就問他:「國王,您到了生命的關(guān)鍵,假設(shè)有人來問,您對這一生有什么心得,我們該怎么回答?」

  頂生王就說:「你可以告訴大家,我擁有一切,卻時時不滿足,心中總是苦,苦到臨死,才知道人生就只是這樣而已!拐f完嘆了一口大氣。

  所以我常說勸募,重要的是募心,而不是募款。對于捐款的善心人士,我都是衷心感恩、祝福他;但是,我對七、八十歲的老居士,或是帶病投入善行的人,我都會擁抱著他或拍拍他的肩膀說:「真是功德無量,你好有智慧!」這正是人生的真價值。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yè)隨身」,看看一些真正投入的慈濟委員到了生命的終點,輕安地向大家說聲:「再見!」有的甚至幽默地對我說:「師父您很忙,我替師父多睡一下!」多灑脫!

  我相信那種解脫的修行,真正是付出到最后一秒鐘。所以我說「做就對了!」要記住,心要時時調(diào)好,所謂「師父引入門,修行在弟子」,人生苦短,能力有限,大家要把握當(dāng)下、恒持剎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