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茶 > 紅茶 >

越紅工夫是什么茶?越紅工夫紅茶產地與介紹

越紅工夫是什么茶?越紅工夫紅茶產地與介紹

  越紅工夫茶的歷史并不長,試制于1950年的浙江紹興,因紹興在古時曾是越國的首都,于是將紹興地區(qū)生產的紅茶取名為“越紅”。

  新中國成立之初,因港口被美國封鎖,浙江的珠茶出口受阻,加上以紅茶還貸款的國內形勢,中國茶葉公司決定大規(guī)模改制紅茶,先在浙江省進行。為此,浙江省人民政府于1950年成立紅茶推廣大隊,1951年在嵊縣、崇仁、南山、三界及新昌遁山改產紅茶。

越紅工夫是什么茶?越紅工夫紅茶產地與介紹

  茶界前輩紛聚浙江茶區(qū)指導和協(xié)助紅茶研制,中國茶業(yè)公司總經理吳覺農及胡浩川、方翰周兩位著名茶師親臨浙江,具體安排和指導紅茶生產工作。同時,從安徽、江西紅茶生產老區(qū)聘請技術人員數百名前來協(xié)助工作,上海復旦大學農學院茶業(yè)專修科的應屆畢業(yè)生近20人參與技術指導。

  經過廣大茶農的努力,紹興地區(qū)的紅茶得到很大發(fā)展。1951年紹興地區(qū)的紅茶達到2218.55噸,成為浙江省的主要紅茶產區(qū)。當年出口紅茶2600余噸還貸蘇聯,為新中國經濟建設立下頭功。浙江省茶葉生產以綠茶為主,茶葉生產方針是內銷服從外銷,因此越紅產區(qū)常受內外銷的影響頻繁變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越紅開始走下坡路。

越紅工夫是什么茶?越紅工夫紅茶產地與介紹

  越紅工夫茶曾用過“平紅”、“浙毛紅”、“越毛紅”等名稱。外銷茶品稱之為“越紅工夫”,收購環(huán)節(jié)時稱之為“越毛紅”。文革時期有議“越毛”二字不妥,遂改稱“浙毛紅”。當年由浙江省茶葉收購處編印的《收茶手冊》記載:1954年度茶區(qū)生產茶類之劃分,原名“平紅”改稱“越紅”。

  1957年,紹興茶廠精制“越紅”分級茶試銷英國倫敦、聯邦德國漢堡。1959年,“越紅”茶出口蘇聯、波蘭、朝鮮、捷克斯洛伐克、伊拉克、阿聯酋長國、英國、聯邦德國和荷蘭等30多個國家。

  1980年,“越紅工夫”茶被商業(yè)部評為金獎,1985年獲國家優(yōu)質產品稱號。上個世紀90年代,由于紅茶外銷疲軟和國家“紅改綠”政策影響,越紅工夫茶曾一度沉寂。直到進入新世紀,紅茶市場逐漸轉暖。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