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穢品·第十八品

  垢穢品·第十八品

  屠夫和兒子的命運

  此刻,你就像枯萎的樹葉,死神的使者已經(jīng)在你的身邊,你即將展開漫長的死亡之旅,卻尚未準備任何的資糧。

  為自己建造安全的島吧!盡早精進修行,成為智者吧!若能拂除塵垢與諸煩惱,就能證得圣者的境界。

  你的生命即將結(jié)束,開始步向無法中途停止的死亡之旅,但你卻尚未備妥任何的資糧。

  為自己建造安全的島吧!盡早精進修行,成為智者吧!若能拂除塵垢與諸煩惱,就不再生死輪回了。 (偈235)

  舍衛(wèi)城中有位從事屠宰工作很多年的屠夫。他喜歡吃牛肉,堅持每天的飲食必須有咖哩牛肉飯。有一天,他在前往河中沐浴之前,把要煮給一家人吃的肉擺在一旁。當他離開家后,他的一位朋友勸他妻子把肉賣掉,所以當天就沒有咖哩牛肉飯了。他非常生氣,就跑到后院去,割下一只公牛的舌頭,加以烘焙之后才坐下來吃飯。

  吃飯時,他想要咬一口牛舌頭,但卻咬斷自己的舌頭,而和那只公牛陷入相同的困境。大量的血從他的口中流出來,使他極度痛苦,又異常憤怒,終于死于非命,并且往生到悲慘的境界。他的妻子對他的遭遇非常驚嚇,便勸他的兒子趕快離開家鄉(xiāng),到遙遠的地方去,免得這種惡運變成詛咒,降臨到他身上。她的兒子就到怛剎尸羅去當金匠。后來,他與老板的女兒結(jié)婚,也養(yǎng)育了幾個孩子。等孩子都長大后,他才落葉歸根,返回舍衛(wèi)城。他的兒子們都是佛陀的虔誠信徒,所以非常擔心他們的父親,因為他的一生中沒有做過任何的善行。

  有一天,他們邀請佛陀和眾多比庫前來家中應(yīng)供。供養(yǎng)之后,他們告訴佛陀:「尊者,我們是以父親的名義供養(yǎng)佛陀和比庫的。請您慈悲的向他說法,使他了解佛法!

  佛陀就向他們的父親開示:「你漸漸老了,你的身體像枯萎的葉子,現(xiàn)在,你必須為未來的生命做準備,建立奉獻和修行的生命方式,做個有智慧的人吧!」

  察覺到世間生命無常,并且正念現(xiàn)前思考佛陀的告誡后,這老人證得了初果。

  -----------------------------------------------------------------------

  供養(yǎng)圣者的婆羅門

  智者應(yīng)該點點滴滴、時時刻刻去除精神的煩惱,就像金匠去除金子的渣滓。 (偈 239)

  有一次,一位婆羅門看見一群比庫在整理袈裟,準備進城化緣。他發(fā)現(xiàn)到有些比庫的袈裟碰到草地上的雨露而沾濕了,他就清除草徑,除掉那些草,第二天,他發(fā)現(xiàn)有些比庫的袈裟直接碰觸到光禿的地面而弄臟了,他就用細砂鋪在路上。后來,他又發(fā)現(xiàn)比庫在大熱天時會流汗,而在下雨天時身體會被淋濕,于是就在比庫進城化緣前聚集的地方建立一間休息的房舍。

  房舍建好時,他邀請佛陀和眾多比庫接受供養(yǎng),并且說明自己如何一步步地完成他的善行。佛陀說:「婆羅門!有智慧的人一點一滴的完成善行。同時,慢慢地,但持續(xù)不斷的去除心中的煩惱!

  -----------------------------------------------------------------------

  往生成昆蟲的比庫

  惡業(yè)使做惡業(yè)的人墮落惡趣,如同鐵銹從鐵塊中長出來,卻反而腐蝕鐵塊。 (偈 240)

  提沙是舍衛(wèi)城的比庫。有一天,他獲得一些很好的袈裟而顯得非常高興。他想要在第二天就穿上它們。但當天晚上,他卻去世了。由于對這些袈裟不當?shù)膱?zhí)著,他竟然往生成一只昆蟲,并且住在這些袈裟的褶層內(nèi)。因為沒人可以繼承他的遺物,其他比庫決定把這些袈裟分給大家。當他們正準備分袈裟時,這只昆蟲非常憤怒,大聲哭吼著:「他們在損毀我的袈裟。」

  這時候,佛陀透過神通力量,聽見它的哭叫聲,便建議比庫們七天后再處置這些袈裟。第八天,原屬于提沙的袈裟就分給其他比庫。

  佛陀事后解釋為什么要如此建議:「提沙在臨終時,執(zhí)著于這些袈裟,所以他往生后的前幾天,先變成昆蟲,并且住在這些袈裟里面。當你們要處理那些袈裟時,他非常痛苦,就在袈裟內(nèi)跑來跑去。如果當時你們真的處理掉那些袈裟,他絕對會因為對你們的極端痛恨,而往生到更苦難的境界去,F(xiàn)在,由于他以前的善業(yè),他已經(jīng)往生到幸福的境界了,我才允許你們處理這些袈裟。比庫們!執(zhí)著是非常危險的,就好像鐵銹腐壞本來的鐵塊一樣,執(zhí)著也毀滅一個人,使人墮落到更差的生命形態(tài)去。比庫不應(yīng)該沉溺或執(zhí)著于四食,因為執(zhí)著會延緩一個人修行的進步。」

  -----------------------------------------------------------------------

  行醫(yī)的比庫

  不知羞恥,鹵莽如烏鴉,詆毀他人,粗暴邪惡的人,生活隨便。(偈244)

  知所慚愧,清凈不染,謙遜,清凈觀照察覺的人,生活戒慎。(偈245)

  小沙馬內(nèi)拉比庫懂得醫(yī)藥病理。有一天,他看完一位病人后,在回去的路上遇見舍利弗尊者,他向尊者說自己醫(yī)療后,得到非常美味的食物做為醫(yī)療的報酬。他請舍利弗尊者與他分享這些美味。但舍利弗尊者一言不發(fā)地離他而去。舍利弗尊者之所以不接受小沙馬內(nèi)拉比庫的食物,是因為小沙馬內(nèi)拉比庫違犯比庫「不可因為個人利益而從事醫(yī)療行為」的戒律。

  佛陀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后,說:「比庫們!無行比庫的身、口、意不清凈。同時,傲慢得像只烏鴉。他會利用不正當?shù)氖侄稳カ@取舒適的生活。相反的,知羞恥的比庫,日子艱困!

  -----------------------------------------------------------------------

  守戒不容易

  殺生、妄語、拿非份之物、邪淫、酗酒的人,當下自尋惡報。 (偈246, 247)

  善良的人!惡念難于調(diào)御,所以不要因貪婪與邪惡,而使自己長期受苦報。 (偈248)

  有一次,五位在家信徒到祇樹給孤獨園去持戒,他們各自守五戒中的一戒,每個人都說自己所守的戒最難遵守。因此爭論不休,他們就向佛陀報告他們各自的見解,佛陀告誡他們:

  「你們不應(yīng)該認為那些戒簡單或微不足道,遵守戒律會使你們幸福美滿。不可看輕任何戒律,所有戒律都難于遵守!

  -----------------------------------------------------------------------

  富翁

  看見別人的過失很容易,看見自己的過失則很難;

  揭揚別人的過錯,像揚棄糟糠,但隱匿自己的過錯,卻像狡猾的家禽躲藏起來。(偈252)

  有一次,佛陀到鴦伽國和優(yōu)塔盧弘揚佛法時,來到跋提城。他透過神通,知道城中巨富泯兔家人,包括他本人、妻子、兒子、媳婦、孫女和仆人證得初果的機緣已經(jīng)成熟。泯兔本人曾在家中后院發(fā)現(xiàn)大堆等身高的金羊雕像,人們因此稱呼他泯兔(巴利文的意思是公羊)富翁。

  泯兔家人聽說佛陀來到跋提,就前去向佛陀頂禮問訊,并且在聽完佛陀的說法后,證得初果。泯兔告訴佛陀,在他們前來聽法的路上,一些苦行外道批評佛陀,并且試圖說服他不要前來聽佛陀說法。佛陀回答他:「弟子!夸大別人的缺點和錯誤,而對自己的錯誤視若無睹是很自然的現(xiàn)象!

  佛陀接著說明泯兔的前世。佛陀說在某一世時,泯兔捐獻興建一座精舍和集會用的廳堂給迦葉佛。而在另一世時,他是波羅奈的富翁,那時候,當?shù)匕l(fā)生飢荒,他把自己僅剩的食物供養(yǎng)一位辟支佛。由于這供養(yǎng),他煮飯的鍋罐奇跡似的裝滿了米。

  -----------------------------------------------------------------------

  挑剔的比庫

  挑剔別人的過錯,容易忿怒的人煩惱增長,同時,離究竟斷惑的境界還很遙遠。(偈253)

  優(yōu)哈那珊尼比庫老愛挑剔別人,說別人的不是。眾多比庫就向佛陀報告。

  佛陀說:「比庫們!如果挑剔別人的錯誤,是為了教導(dǎo)對方正確的方式,這種挑剔不是惡意的行為,不需要加以譴責。但如果老是挑別人的毛病,數(shù)落他人不是,只是出于輕蔑和惡意,這種人無法獲得禪定。他無法了解佛法,煩惱會在他心中滋長!

  -----------------------------------------------------------------------

  四處云行的苦行者

  天空中無道跡,只有佛陀的教法才能證得涅槃,世間人執(zhí)著諸邪見,如來則不。 (偈 254)

  天空中無道跡,只有佛陀的教法才能證得涅槃,五蘊無常,諸佛堅定,不隨境轉(zhuǎn)。 (偈 255)

  四處云行的苦行者須跋陀羅在拘尸那羅時,聽說佛陀當天晚上就要般涅槃了。他曾經(jīng)向不同宗教的負責人請教三個困擾他很久的問題,但是他們的答案都無法令他滿意。雖然尚未請教過佛陀,但他覺得只有佛陀才能回答他的問題,于是急忙前去面見佛陀,阿難尊者卻希望他不要去打擾佛陀,但佛陀聽見兩人的對話后,同意接見他,須跋陀羅就向佛陀請教三個問題:

  1. 天空是否有軌跡?

  2. 佛陀教法外可否找到圣者 ?

  3. 有沒有不是無常的緣起法?

  佛陀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