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品·第十四品
佛陀品·第十四品
佛陀的教誨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偈183)
諸佛說涅槃至上,忍辱是最高的苦行,傷害他人的人不是出家人,壓抑他人的人也不是沙門。(偈184)
不誹謗,不傷害他人,嚴(yán)守戒律,飲食知節(jié)量,僻靜處獨居,勤修增上定(注),是諸佛教。(偈185)
有一次,阿難尊者請教佛陀,過去諸佛的佛法是否和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一樣?佛陀回答說,所有諸佛的佛法都是一樣的,佛陀馬上背誦過去諸佛在說法時所開講的一些偈語。
(注) 「增上定」:八定。
-----------------------------------------------------------------------
不知足的年輕比庫
即使天上灑落金幣,也無法滿足欲望,愛欲是樂少苦多。
明白這種道理的智者,甚至對天界的欲樂也不企求,佛陀的弟子希望能滅盡愛欲。 (偈 186 / 187)
有一次,祇樹給孤獨園的一位年輕比庫被他的老師送到別的精舍去學(xué)法,他的父親卻在這時候逝世了,并且留下一些財產(chǎn)給他和他的弟弟。等他給回給孤獨園時,他的弟弟告訴他父親的死訊,和父親留給他的財產(chǎn)。一開始的時候,他說不需要這份錢財?墒呛髞,他覺得還是過世俗的生活比較好,因此,他對出家修行的日子漸漸不滿意,而日益消瘦。其他比庫于是說服他去聽佛陀的忠告。
這心中不滿的年輕比庫告訴佛陀,如果擁有父親給他的錢,他可以過很舒適的在家生活。佛陀忠告他,世人是不知足的,甚至具足大量珠寶財富的君王也一樣。佛陀接著告訴他頂生王的故事,頂生王是四王天和忉利天的圣王,享受這兩處天神的尊崇。有一次,他在忉利天住了一段相當(dāng)長的時間后,希望自己是忉利天唯一的統(tǒng)治者,而不要與帝釋共同治理。但他無法達成這個愿望,所比當(dāng)下變老,衰弱不堪,不久就逝世了,天神是非常脆弱的眾生,一旦屈服于強烈的愛欲刺激,他們很容易毀壞。
聽完佛陀的勸誡,年輕比庫決定繼續(xù)留在僧伽中,精進努力求解脫。
-----------------------------------------------------------------------
祀得皈依三寶
人在面臨危險時,會去尋找很多的保護,如山岳、森林、園苑、樹神和神舍。
但這些都不是安隱的保護,也不是最佳的保護,如此的保護無法使人脫離諸苦。 (偈 188/ 189)
皈依佛法與僧伽的人,可以透過智慧明白四圣諦:苦、集、滅和滅苦的八正道。
這才是真正無上安全的皈依和保護。如此皈依的人,可以脫離諸苦。 (偈 190/ 191/ 192)
祀得是摩訶憍薩羅王的國師。摩訶憍薩羅王是波斯匿王的父親。摩訶憍薩羅王逝世后,祀得放棄所有的財產(chǎn),離開家里,成為苦行者。他和他的弟子們到靠近鴦迦國,摩竭陀國與拘留國三國邊境附近的地方住下來,當(dāng)?shù)馗浇幸恢粌疵偷凝。祀得?jīng)常向弟子和這三國家的人民說:「禮敬森林、山、公園和樹木,如此,你們就可以解除生命中所有的苦痛!
有一天,佛陀透過天眼,觀察到祀得和他的弟子們,而且知道他們證得阿拉漢果的機緣已經(jīng)成熟了。佛陀就派遣大目犍連尊者先去向祀得和其弟子說法,佛陀本人隨后也會前去說法。大目犍連尊者就到祀得居住的地方,他請問他們可否借宿一夜。首先,他們加以拒絕,后來卻答應(yīng)了,但指引他去龍住的地方。這只龍非常敵視大目犍連尊者,就和尊者展開一場斗爭。最后,龍終于臣服了,而卷起身子,伸出頭來,像雨傘般護持大目犍連尊者,表示對尊者的禮敬。第二天一大早,祀得和弟子們前來觀察大目犍連尊者的命運如何,當(dāng)他們發(fā)現(xiàn)龍已經(jīng)馴服,溫順地以頭保護大目犍連尊者時,都大感驚訝,他們也因此向大目犍連尊者禮敬。
這時候,佛陀也來了。大目犍連尊者從座位上站起來,向佛陀頂禮問訊,然后告訴眾人:「這是我的老師--最尊貴的佛陀,我不過是偉大佛陀的一位謙恭弟子而已!孤犕甏竽筷B尊者這么一說,先前對尊者馴服龍的能力留有深刻印象的人對佛陀的能力更感訝異。
佛陀告誡他:「祀得,人民受到危險的威脅時,會前往山上、森林、花園、公園和樹木去尋求庇護,但這些地方無法保護人們。只有依止佛陀,法和僧伽的人才能從世間苦解脫出來。」
佛陀說法完畢后,祀得和他的弟子們證得阿拉漢果,他們也都加入僧伽為比庫。當(dāng)天從鴦迦國,摩竭陀國和拘留國前來禮敬祀得的弟子看見祀得和他弟子們都身穿比庫的袈裟時,感到困惑,而在心中想著:「究竟誰的法力較強?我們的老師祀得或喬達摩呢?一定是我們的老師法力較強,因為是喬達摩前來這里找他!」佛陀知道他們心中的念頭,祀得也認(rèn)為他應(yīng)該去除他們心中的猜測,所以,他就向佛陀頂禮問訊,然后說:「世尊!你是我的導(dǎo)師,我不過是你的一位弟子而已。」經(jīng)過他這么表白,這些人都明白佛陀的超凡卓絕。
-----------------------------------------------------------------------
最高貴的人
圣者極難得,不是每個家族都能生出圣者,但圣者出生的家族和樂興旺。(偈 193)
阿難尊者有一天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我們的老師--佛陀告訴我們,純種的大象只生長在參達塔和優(yōu)薩陀種中,純種馬只生長在信度種中,純種牛只生長在優(yōu)沙帕種中。事實上,他只告訴我們有關(guān)純種象、馬、牛的事,但卻未提及最尊貴的人到底生長在何處?」
經(jīng)過一陣思考后,阿難尊者就前去請教佛陀這個問題。
佛陀回答他:「阿難!最尊貴的人并不生長在某一特定的家庭中。但,最尊貴的人生長的家庭,一定快樂興盛!
-----------------------------------------------------------------------
幸福是什么
諸佛出生在世間令人喜悅,佛法在世間弘揚令人喜悅,僧伽和合令人喜悅,比庫持戒令人喜悅 。 (偈 194)
一群比庫在討論「幸福是什么?」的問題。他們明白不同的人對幸福的解釋也不同,所以他們說:
「有人認(rèn)為擁有國王般的財富和榮耀就是幸福。但有人則認(rèn)為感官樂趣才是幸福,更有人認(rèn)為得嘗美食才是幸福!
正當(dāng)他們在討論時,佛陀來了。佛陀明白他們討論的話題后,說:
「比庫們!你們所說的那些喜樂無法使人解脫苦。在這世間上,幸福的來源是:佛陀出現(xiàn)世間,聽聞奧妙佛法的機會和比庫們和諧相處!
-----------------------------------------------------------------------
尊敬值得尊敬的人
供養(yǎng)值得供養(yǎng)的人--諸佛、諸佛弟子和克服執(zhí)著、邪見與傲慢,遠離諸憂患的人;
供養(yǎng)寂靜、心無畏懼的人,功德不可衡量 。 (偈195)
佛陀有一次和眾多信徒前往波羅奈,而在路上遇見一座供奉精靈的神舍,離神舍不遠的地方有位婆羅門正在耕種。佛陀瞥見婆羅門時,請他前來相見。婆羅門來的時候,向神舍禮敬,而沒有向佛陀禮敬。佛陀說:「婆羅門,你禮敬神舍是對的!
佛陀的話使婆羅門心情愉快,佛陀眼見婆羅門處于有利的身心狀況之下,就運用神通,在空中示現(xiàn)迦葉佛的金色浮圖塔。佛陀更向婆羅門和信眾解釋有四種人值得建立浮圖塔:佛、辟支佛、圣者弟子和轉(zhuǎn)輪圣王。佛陀也指出有三種塔:
(1) 裝遺骸的骨塔、
(2) 供奉肖像或模仿肖像的肖像塔、
(3) 供奉袈裟、缽等遺物的遺物塔。菩提樹屬于遺物塔。
佛陀強調(diào)要禮敬值得禮敬的人,佛陀說法后,這婆羅門就證得初果。迦葉佛的浮圖塔一連七天在天空中示現(xiàn),人潮不斷前來禮敬,第七天結(jié)束后,浮圖塔消失了,而為一座石頭浮圖塔取代。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陀使克拉無法牢記偈語 重復(fù)練習(xí)背頌后證得初果
- 沒有期待就不會失望,學(xué)會接受無常
- 祀天遇佛,以殺生而求延生只會離長壽更遠
- 旁鶩不定的心念是解脫的障礙
- 年輕的比丘與年輕的女孩
- 驚!兩個月大的孿生兄弟竟開口吵架?
- 佛陀用一件事幫助女子走出兒子病逝的悲傷
- 大旱災(zāi)因水而吵 佛陀勸誡免去戰(zhàn)爭
- 比丘討論幸福是什么 佛陀教導(dǎo)聽聞奧妙佛法
- 指導(dǎo)婆羅門 禮敬值得禮敬的人當(dāng)下證得初果
- 魔王波旬影響村民 使佛陀得不到供養(yǎng)
- 尊貴的人生長在何處?
- 佛陀開導(dǎo)許配女兒給自己的夫妻 女兒卻要報復(fù)
- 佛陀從忉利天返回世間 舍利弗尊者率領(lǐng)大眾歡迎佛陀
- 答對龍女的問題便能取她 佛陀告知優(yōu)塔羅答案
- 阿難尊者請教佛陀 所有諸佛的佛法都是一樣
- 佛陀教導(dǎo)不知足比丘 聽完訓(xùn)誡決定精進努力求解脫
- 祀得和他的弟子們機緣成熟 佛陀派遣尊者說法
- 利誘兒子學(xué)佛法 佛陀加以指導(dǎo)終得圣果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rèn)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慳與舍,墮落轉(zhuǎn)生為牛的弟弟與成就阿羅漢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yán)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jì)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yīng)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