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成唯識論
第六卷 成唯識論
已說遍行別境二位。善位心所。其相云何。頌曰。
◎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論曰。唯善心俱。名善心所。謂信慚等。定有十一。
云何為信。于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yè)。然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實有。謂于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于三寶真凈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對治不信彼心。愛樂證修世出世善。忍謂勝解。此即信因。樂欲謂欲。即是信果。確陳此信自相是何。豈不適言心凈為性。此猶未了彼心凈言。若凈即心。應非心所。若令心凈。慚等何別。心俱凈法。為難亦然。此性澄清。能凈心等。以心勝故。立心凈名。如水清珠。能清濁水。慚等雖善。非凈為相。此凈為相。無濫彼失。又諸染法。各別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余心所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信正翻彼。故凈為相。有說信者愛樂為相。應通三性。體應即欲。又應苦集非信所緣。有執(zhí)信者隨順為相。應通三性。即勝解欲。若印順者即勝解故。若樂順者即是欲故。離彼二體。無順相故。由此應知心凈是信。
云何為慚。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yè)。謂依自法尊貴增上。崇重賢善。羞恥過惡。對治無慚。息諸惡行。
云何為愧。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yè)。謂依世間訶厭增上。輕拒暴惡。羞恥過罪。對治無愧。息諸惡業(yè)。羞恥過惡。是二通相。故諸圣教假說為體。若執(zhí)羞恥為二別相。應慚與愧體無差別。則此二法定不相應。非受想等有此義故。若待自他立二別者。應非實有。便違圣教。若許慚愧實而別起。復違論說十遍善心。崇重輕拒若二別相。所緣有異。應不俱生。二失既同。何乃偏責。誰言二法所緣有異。不爾。如何善心起時。隨緣何境。皆有崇重善。及輕拒惡義。故慚與愧俱遍善心。所緣無別。豈不我說亦有此義。汝執(zhí)慚愧自相既同。何理能遮前所設難。然圣教說顧自他者。自法名自。世間名他。或即此中崇拒善惡。于己益損名自他故。
無貪等者。等無瞋癡。此三名根。生善勝故。三不善根。近對治故。云何無貪。于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作善為業(yè)。云何無瞋。于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yè)。善心起時。隨緣何境。皆于有等無著無恚。觀有等立。非要緣彼。如前慚愧。觀善惡立。故此二種俱遍善心。云何無癡。于諸理事明解為性。對治愚癡。作善為業(yè)。有義無癡。即慧為性。集論說此。報教證智。決擇為體。生得聞思修所生慧。如次皆是決擇性故。此雖即慧。為顯善品。有勝功能。如煩惱見。故復別說。有義無癡。非即是慧。別有自性。正對無明。如無貪瞋。善根攝故。論說大悲。無瞋癡攝。非根攝故。若彼無癡以慧為性。大悲如力等。應慧等根攝。又若無癡無別自性。如不害等。應非實物。便違論說。十一善中。三世俗有。余皆是實。然集論說慧為體者。舉彼因果。顯此自性。如以忍樂。表信自體。理必應爾。以貪瞋癡六識相應。正煩惱攝。起惡勝故。立不善根。斷彼必由通別對治。通唯善慧。別即三根。由此無癡必應別有。
勤謂精進。于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yè)。勇表勝進。簡諸染法。悍表精純。簡凈無記。即顯精進唯善性攝。此相差別。略有五種。所謂被甲。加行。無下。無退。無足。即經所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舍善軛。如次應知。此五別者。謂初發(fā)心。自分勝進。自分行中三品別故;虺醢l(fā)心。長時無間。殷重無余修差別故;蛸Y糧等。五道別故。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諸佛究竟道。樂利樂他故;蚨有袩o間解脫勝進別故。
安謂輕安。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叭螢樾浴χ紊。轉依為業(yè)。謂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轉安適故。
不放逸者。精進三根。于所斷修。防修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為業(yè)。謂即四法。于斷修事。皆能防修。名不放逸。非別有體。無異相故。于防惡事。修善事中。離四功能。無別用故。雖信慚等亦有此能。而方彼四。勢用微劣。非根遍策。故非此依。豈不防修是此相用。防修何異精進三根。彼要待此方有作用。此應復待余。便有無窮失。勤唯遍策。根但為依。如何說彼有防修用。汝防修用。其相云何。若普依持。即無貪等。若遍策錄。不異精進。止惡進善。即總四法。令不散亂。應是等持。令同取境。與觸何別。令不忘失。即應是念。如是推尋不放逸用。離無貪等竟不可得。故不放逸定無別體。
云何行舍。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yè)。謂即四法。令心遠離掉舉等障。靜住名舍。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初中后位辯舍差別。由不放逸。先除雜染。舍復令心寂靜而住。此無別體。如不放逸。離彼四法無相用故。能令寂靜。即四法故。所令寂靜。即心等故。
云何不害。于諸有情不為損惱。無瞋為性。能對治害。悲愍為業(yè)。謂即無瞋。于有情所不為損惱。假名不害。無瞋翻對斷物命瞋。不害正違損惱物害。無瞋與樂。不害拔苦。是謂此二粗相差別。理實無瞋實有自體。不害依彼一分假立。為顯慈悲二相別故。利樂有情彼二勝故。有說不害。非即無瞋。別有自體。謂賢善性。此相云何。謂不損惱。無瞋亦爾。寧別有性。謂于有情不為損惱。慈悲賢善。是無瞋故。
及顯十一義別心所。謂欣厭等善心所法。雖義有別。說種種名。而體無異。故不別立。欣謂欲俱。無瞋一分。于所欣境不憎恚故。不忿恨惱嫉等亦然。隨應正翻瞋一分故。厭謂慧俱。無貪一分。于所厭境不染著故。不慳憍等。當知亦然。隨應正翻貪一分故。不覆誑諂。無貪癡一分。隨應正翻貪癡一分故。有義不覆。唯無癡一分。無處說覆亦貪一分故。有義不慢。信一分攝。謂若信彼。不慢彼故。有義不慢。舍一分攝。心平等者不高慢故。有義不慢。慚一分攝。若崇重彼。不慢彼故。有義不疑。即信所攝。謂若信彼。無猶豫故。有義不疑。即正勝解。以決定者無猶豫故。有義不疑。即正慧攝。以正見者無猶豫故。不散亂體。即正定攝。正見正知。俱善慧攝。不忘念者。即是正念;诿邔に拧Mㄈ静蝗。如觸欲等。無別翻對。何緣諸染所翻善中。有別建立。有不爾者。相用別者。便別立之。余善不然。故不應責。又諸染法遍六識者。勝故翻之。別立善法。慢等忿等。唯意識俱。害雖亦然。而數現起。損惱他故。障無上乘勝因悲故。為了知彼增上過失。翻立不害。失念散亂及不正知。翻入別境。善中不說。染凈相翻。凈寧少染。凈勝染劣。少敵多故。又解理通。說多同體。迷情事局。隨相分多。故于染凈不應齊責。
此十一法。三是假有。謂不放逸。舍。及不害。義如前說。余八實有相用別故。有義十一。四遍善心。精進三根遍善品故。余七不定。推尋事理未決定時。不生信故。慚愧同類。依處各別。隨起一時。第二無故。要世間道斷煩惱時。有輕安故。不放逸舍。無漏道時。方得起故。悲愍有情時。乃有不害故。論說十一。六位中起。謂決定位。有信相應。止息染時。有慚愧起。顧自他故。于善品位。有精進三根。世間道時。有輕安起。于出世道。有舍不放逸攝眾生時。有不害故。有義彼說未為應理。推尋事理未決定心。信若不生。應非是善。如染心等。無凈信故。慚愧類異。依別境同。俱遍善心。前已說故。若出世道輕安不生。應此覺支非無漏故。若世間道無舍不放逸。應非寂靜防惡修善故。又應不伏掉放逸故。有漏善心既具四法。如出世道應有二故。善心起時皆不損物。違能損法有不害故。論說六位起十一者。依彼彼增。作此此說。故彼所說定非應理。應說信等十一法中。十遍善心。輕安不遍。要在定位。方有輕安。調暢身心。余位無故。決擇分說。十善心所。定不定地。皆遍善心。定地心中增輕安故。有義定加行。亦得定地名。彼亦微有調暢義故。由斯欲界亦有輕安。不爾。便違本地分說。信等十一。通一切地。有義輕安唯在定有。由定滋養(yǎng)。有調暢故。論說欲界諸心心所。由闕輕安。名不定地。說一切地有十一者。通有尋伺等三地皆有故。此十一種。前已具說。第七八識。隨位有無。第六識中。定位皆具。若非定位。唯闕輕安。有義五識。唯有十種。自性散動。無輕安故。有義五識。亦有輕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調暢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輕安故。此善十一。何受相應。十。五相應。一。除憂苦。有逼迫受。無調暢故。此與別境皆得相應。信等欲等不相違故。十一唯善。輕安非欲。余通三界。皆學等三。非見所斷。瑜伽論說。信等六根。唯修所斷。非見所斷。余門分別。如理應思。
如是已說善位心所。煩惱心所。其相云何。頌曰。
◎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
論曰。此貪等六。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得煩惱名。
云何為貪。于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yè)。謂由愛力取蘊生故。
云何為瞋。于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yè)。謂瞋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yè)不善性故。
云何為癡。于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yè)。謂由無明起疑邪見。貪等煩惱隨煩惱業(yè)。能招后生雜染法故。
云何為慢。恃己于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yè)。謂苦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此慢差別。有七九種。謂于三品我德處生。一切皆通見修所斷。圣位我慢既得現行。慢類由斯起亦無失。
云何為疑。于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yè)。謂猶豫者善不生故。有義此疑以慧為體。猶豫簡擇。說為疑故。毗助末底是疑義故。末底般若義無異故。有義此疑別有自體。令慧不決。非即慧故。瑜伽論說。六煩惱中。見世俗有。即慧分故。余是實有。別有性故。毗助末底。執(zhí)慧為疑。毗助若南。智應為識。界由助力。義便轉變。是故此疑非慧為體。
云何惡見。于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yè)。謂惡見者多受苦故。此見行相。差別有五。一薩迦耶見。謂于五取蘊執(zhí)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yè)。此見差別。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別起攝。二邊執(zhí)見。謂即于彼隨執(zhí)斷常。障處中行出離為業(yè)。此見差別。諸見趣中。有執(zhí)前際四遍常論。一分常論。及計后際有想十六。無想俱非。各有八論。七斷滅論等。分別趣攝。三邪見。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余邪執(zhí)。如增上緣。名義遍故。此見差別。諸見趣中。有執(zhí)前際二無因論。四有邊等。不死矯亂。及計后際五現涅槃。或計自在。世主釋梵。及余物類。常恒不易;蛴嬜栽诘。是一切物因;蛴袡M計諸邪解脫;蛴型龍(zhí)非道為道。諸如是等。皆邪見攝。四見取。謂于諸見。及所依蘊。執(zhí)為最勝。能得清凈。一切斗諍所依為業(yè)。五戒禁取。謂于隨順諸見戒禁。及所依蘊。執(zhí)為最勝。能得清凈。無利勤苦所依為業(yè)。然有處說。執(zhí)為最勝名為見取。執(zhí)能得凈名戒取者。是影略說。或隨轉門。不爾如何非滅計滅。非道計道。說為邪見。非二取攝。
如是總別十煩惱中。六通俱生及分別起。任運思察俱得生故疑后三見。唯分別起。要由惡友及邪教力。自審思察方得生故。邊執(zhí)見中通俱生者。有義唯斷。常見相粗。惡友等力方引生故。瑜伽等說。何邊執(zhí)見。是俱生耶。謂斷見攝。學現觀者。起如是怖。今者我我何所在耶。故禽獸等。若遇違緣。皆恐我斷。而起驚怖。有義彼論。依粗相說。理實俱生亦通常見。謂禽獸等。執(zhí)我常存。熾然造集長時資具。故顯揚等諸論皆說。于五取蘊。執(zhí)斷計常。或是俱生;蚍謩e起。
此十煩惱。誰幾相應。貪與瞋疑。定不俱起。愛憎二境必不同故。于境不決。無染著故貪與慢見;虻孟鄳。所愛所陵境非一故。說不俱起。所染所恃境可同故。說得相應。于五見境皆可愛故。貪與五見相應無失。瞋與慢疑;虻镁闫。所瞋所恃境非一故。說不相應。所蔑所憎境可同故。說得俱起。初猶豫時。未憎彼故。說不俱起。久思不決。便憤發(fā)故。說得相應。疑順違事。隨應亦爾。瞋與二取。必不相應。執(zhí)為勝道。不憎彼故。此與三見。或得相應。于有樂蘊。起身常見。不生憎故。說不相應。于有苦蘊。起身常見。生憎恚故。說得俱起。斷見翻此。說瞋有無。邪見誹撥惡事好事。如次說瞋或無或有。慢于境定。疑則不然。故慢與疑。無相應義。慢與五見。皆容俱起。行相展轉不相違故。然與斷見必不俱生。執(zhí)我斷時。無陵恃故。與身邪見一分亦爾。疑不審決。與見相違。故疑與見。定不俱起。五見展轉。必不相應。非一心中有多慧故。癡與九種。皆定相應。諸煩惱生。必由癡故。
此十煩惱。何識相應。藏識全無。末那有四。意識具十。五識唯三。謂貪瞋癡。無分別故。由稱量等。起慢等故。
此十煩惱。何受相應。貪瞋癡三。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貪會違緣。憂苦俱故。瞋遇順境。喜樂俱故。有義俱生分別起慢。容與非苦四受相應。恃苦劣蘊。憂相應故。有義俱生。亦苦俱起。意有苦受。前已說故。分別慢等。純苦趣無。彼無邪師邪教等故。然彼不造引惡趣業(yè)。要分別起。能發(fā)彼故。疑后三見。容四受俱欲疑無苦等。亦喜受俱故。二取若緣憂俱見等。爾時得與憂相應故。有義俱生身邊二見。但與喜樂舍受相應。非五識俱。唯無記故。分別二見。容四受俱。執(zhí)苦俱蘊為我我所。常斷見翻此。與憂相應故。有義二見若俱生者。亦苦受俱。純受苦處。緣極苦蘊?嘞鄳。論說俱生一切煩惱。皆于三受現行可得。廣說如前。余如前說。此依實義。隨粗相者。貪慢四見。樂喜舍俱。瞋唯苦憂舍受俱起。癡與五受。皆得相應。邪見及疑。四俱除苦。貪癡俱樂。通下四地。余七俱樂除欲通三。疑獨行癡。欲唯憂舍。余受俱起。如理應知。
此與別境幾互相應。貪瞋癡慢。容五俱起。專注一境。得有定故。疑及五見。各容四俱。疑除勝解。不決定故。見非慧俱。不異慧故。
此十煩惱。何性所攝。瞋唯不善。損自他故。余九通二。上二界者。唯無記攝。定所伏故。若欲界系。分別起者。唯不善攝。發(fā)惡行故。若是俱生發(fā)惡行者。亦不善攝。損自他故。余無記攝。細不障善。非極損惱自他處故。當知俱生身邊二見。唯無記攝。不發(fā)惡業(yè)。雖數現起。不障善故。
此十煩惱。何界系耶。瞋唯在欲。余通三界。生在下地。未離下染。上地煩惱不現在前。要得彼地根本定者。彼地煩惱容現前故。諸有漏道。雖不能伏分別起惑。及細俱生。而能伏除俱生粗惑。漸次證得上根本定。彼但迷事。依外門轉。散亂粗動。正障定故。得彼定已。彼地分別俱生諸惑。皆容現前。生在上地。下地諸惑。分別俱生。皆容現起。生第四定中有中者。由謗解脫。生地獄故。身在上地。將生下時。起下潤生俱生愛故。而言生上不起下者。依多分說;螂S轉門。下地煩惱。亦緣上地瑜伽等說。欲界系貪。求上地生。味上定故。既說瞋恚憎嫉滅道。亦應憎嫉離欲地故?偩壷T行執(zhí)我我所。斷常慢者。得緣上故。余五緣上。其理極成。而有處言。貪瞋慢等不緣上者。依粗相說;蛞绖e緣。不見世間。執(zhí)他地法。為我等故。邊見必依身見起故。上地煩惱。亦緣下地。說生上者。于下有情。恃己勝德。而陵彼故?偩壷T行執(zhí)我我所。斷常愛者。得緣下故。疑后三見。如理應思。而說上惑不緣下者。彼依多分;騽e緣說。
此十煩惱。學等何攝。非學無學。彼唯善故。
此十煩惱。何所斷耶。非非所斷。彼非染故。分別起者。唯見所斷。粗易斷故。若俱生者。唯修所斷。細難斷故見所斷十。實俱頓斷。以真見道?偩壷B故。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別謂別迷四諦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謂疑三見。親迷苦理。二取執(zhí)彼三見戒禁。及所依蘊。為勝能凈。于自他見及彼眷屬。如次隨應起貪恚慢。相應無明。與九同迷。不共無明。親迷苦理。疑及邪見。親迷集等。二取貪等。準苦應知。然瞋亦能親迷滅道。由怖畏彼。生憎嫉故。迷諦親疏粗相如是。委細說者。貪。瞋。慢。三見。疑。俱生。隨應如彼。俱生二見。及彼相應愛慢無明。雖迷苦諦。細難斷故。修道方斷。瞋余愛等。迷別事生。不違諦觀。故修所斷。
雖諸煩惱皆有相分。而所仗質或有或無。名緣有事無事煩惱。彼親所緣雖皆有漏。而所仗質亦通無漏。名緣有漏無漏煩惱。緣自地者。相分似質。名緣分別所起事境。緣滅道諦及他地者。相分與質不相似故。名緣分別所起名境。余門分別。如理應思。
已說根本六煩惱相。諸隨煩惱其相云何。頌曰。
◎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沈◎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
論曰。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隨煩惱。此二十種。類別有三。謂忿等十。各別起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隨煩惱。掉舉等入。遍染心故。名大隨煩惱。
云何為忿。依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fā)為性。能障不忿。執(zhí)仗為業(yè)。謂懷忿者。多發(fā)暴惡。身表業(yè)故。此即瞋恚一分為體。離瞋無別忿相用故。
云何為恨。由忿為先。懷惡不舍。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yè)。謂結恨者。不能含忍。恒熱惱故。此亦瞋恚一分為體。離瞋無別恨相用故。
云何為覆。于自作罪?质Юu。隱藏為性。能障不覆;趷罏闃I(yè)。謂覆罪者。后必悔惱。不安隱故。有義此覆。癡一分攝。論唯說此癡一分故。不懼當苦。覆自罪故。有義此覆。貪癡一分攝。亦恐失利譽。覆自罪故。論據粗顯。唯說癡分。如說掉舉是貪分故。然說掉舉遍諸染心。不可執(zhí)為唯是貪分。
云何為惱。忿恨為先。追觸暴熱。很戾為性。能障不惱。零螫為業(yè)。謂追往惡。觸現違緣。心便很戾。多發(fā)囂暴。兇鄙粗言。零螫他故。此亦瞋恚一分為體。離瞋無別惱相用故。
云何為嫉。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能障不嫉。憂零為業(yè)。謂嫉妒者。聞見他榮。深懷憂零。不安隱故。此亦瞋恚一分為體。離瞋無別嫉相用故。
云何為慳。耽著財法。不能惠舍。秘吝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yè)。謂慳吝者。心多鄙澀。畜積財法。不能舍故。此即貪愛一分為體。離貪無別慳相用故。
云何為誑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yè)。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故。此即貪癡一分為體。離二無別誑相用故。
云何為諂。為罔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教誨為業(yè)。謂諂曲者。為網帽他。曲順時宜。矯設方便。為取他意;虿匾咽А2蝗螏熡颜陶d故。此亦貪癡一分為體。離二無別諂相用故。
云何為害。于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yè)。謂有害者。逼惱他故。此亦瞋恚一分為體。離瞋無別害相用故。瞋害別相。準善應說。
云何為憍。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染依為業(yè)。謂憍醉者。生長一切雜染法故。此亦貪愛一分為體。離貪無別憍相用故。
云何無慚。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yè)。謂于自法無所顧者。輕拒賢善。不恥過惡。障慚。生長諸惡行故。
云何無愧。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yè)。謂于世間無所顧者。崇重暴惡。不恥過罪。障愧。生長諸惡行故。不恥過惡。是二通相。故諸圣教。假說為體。若執(zhí)不恥為二別相。則應此二體無差別。由斯二法應不俱生。非受想等有此義故。若待自他立二別者。應非實有。便違圣教。若許此二實而別起。復違論說俱遍惡心。不善心時。隨緣何境。皆有輕拒善。及崇重惡義。故此二法。俱遍惡心。所緣不異。無別起失。然諸圣教說不顧自他者。自法名自。世間名他;蚣创酥芯苌瞥鐞。于己益損。名自他故。而論說為貪等分者。是彼等流。非即彼性。
云何掉舉。令心于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為業(yè)。有義掉舉。貪一分攝。論唯說此是貪分故。此由憶昔樂事生故。有義掉舉。非唯貪攝。論說掉舉遍染心故。又掉舉相。謂不寂靜。說是煩惱共相攝故。掉舉離此無別相故。雖依一切煩惱假立。而貪位增。說為貪分。有義掉舉。別有自性。遍諸染心。如不信等。非說他分。體便非實。勿不信等亦假有故。而論說為世俗有者。如睡眠等。隨他相說。掉舉別相。謂即囂動。令俱生法不寂靜故。若離煩惱。無別此相。不應別說障奢摩他。故不寂靜。非此別相。
云何沈。令心于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毗缽舍那為業(yè)。有義沈。癡一分攝。論唯說此是癡分故。昧沈重。是癡相故。有義沈。非但癡攝。謂無堪任。是沈相。一切煩惱皆無堪任。離此無別沈相故。雖依一切煩惱假立。而癡相增。但說癡分。有義沈。別有自性。雖名癡分。而是等流。如不信等。非即癡攝。隨他相說。名世俗有。如睡眠等。是實有性。沈別相。謂即瞢重。令俱生法無堪任故。若離煩惱。無別沈相。不應別說障毗缽舍那。故無堪任。非此別相。此與癡相有差別者。謂癡于境。迷為相。正障無癡。而非瞢重。沈于境。瞢重為相。正障輕安。而非迷 。
云何不信。于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凈信。墮依為業(yè)。謂不信者多懈怠故。不信三相。翻信應知。然諸染法各有別相。唯此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余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是故說此心穢為性。由不信故。于實德能。不忍樂欲。非別有性。若于余事。邪忍樂欲。是此因果。非此自性。
云何懈怠。于善惡品。修斷事中。懶墮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yè)。謂懈怠者滋長染故。于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于無記事而策勤者。于諸善品無進退故。是欲勝解。非別有性。如于無記。忍可樂欲。非凈非染。無信不信。
云何放逸。于染凈品。不能防修?v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yè)。謂由懈怠及貪瞋癡。不能防修染凈品法。總名放逸。非別有體。雖慢疑等亦有此能。而方彼四。勢用微劣。障三善根。遍策法故。推究此相。如不放逸。
云何失念。于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yè)。謂失念者心散亂故。有義失念。念一分攝。說是煩惱相應念故。有義失念。癡一分攝。瑜伽說此是癡分故。癡令念失。故名失念。有義失念。俱一分攝。由前二文影略說故。論復說此遍染心故。
云何散亂。于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yè)。謂散亂者發(fā)惡慧故。有義散亂。癡一分攝。瑜伽說此是癡分故。有義散亂。貪瞋癡攝。集論等說是三分故。說癡分者。遍染心故。謂貪瞋癡。令心流蕩。勝余法故。說為散亂。有義散亂。別有自體。說三分者。是彼等流。如無慚等。非即彼攝。隨他相說。名世俗有。散亂別相。謂即躁擾。令俱生法皆流蕩故。若離彼三。無別自體。不應別說障三摩地。掉舉散亂。二用何別。彼令易解。此令易緣。雖一剎那。解緣無易。而于相續(xù)。有易義故。染污心時。由掉亂力。常應念念易解易緣。或由念等力所制伏。如系猿猴。有暫時住。故掉與亂。俱遍染心。
云何不正知。于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毀犯為業(yè)。謂不正知者多所毀犯故。有義不正知;垡环謹z。說是煩惱相應慧故。有義不正知。癡一分攝。瑜伽說此是癡分故。令知不正。名不正知。有義不正知。俱一分攝。由前二文影略說故。論復說此遍染心故。
與并及言。顯隨煩惱。非唯二十。雜事等說。貪等多種隨煩惱故。隨煩惱名。亦攝煩惱。是前煩惱等流性故。煩惱同類余染污法。但名隨煩惱。非煩惱攝故。唯說二十隨煩惱者。謂非煩惱。唯染粗故。此余染法。或此分位。或此等流。皆此所攝。隨其類別。如理應知。
如是二十隨煩惱中。小十大三。定是假有。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定是實有。教理成故。掉舉。沈。散亂。三種。有義是假。有義是實。所引理教。如前應知。二十皆通俱生分別。隨二煩惱勢力起故。此二十中。小十展轉。定不俱起;ハ噙`故。行相粗猛。各為主故。中二。一切不善心俱。隨應皆得小大俱起。論說大八。遍諸染心。展轉小中。皆容俱起。有處說六遍染心者。掉增時。不俱起故。有處但說五遍染者。以掉等。違唯善故。此唯染故。非第八俱。第七識中。唯有大八。取舍差別。如上應知。第六識俱。容有一切。小十粗猛。五識中無。中大相通。五識容有。由斯中大。五受相應。有義小十除三。忿等唯喜憂舍三受相應。諂誑憍三。四俱除苦。有義忿等。四俱除樂。諂誑憍三。五受俱起。意有苦受。前已說故。此受俱相。如煩惱說。實義如是。若隨粗相。忿恨惱嫉害。憂舍俱。覆慳喜舍。余三增樂。中大隨粗。亦如實義。如是二十。與別境五。皆容俱起。不相違故。染念染慧。雖非念慧俱。而癡分者。亦得相應故。念亦緣現曾習類境。忿亦得緣剎那過去。故忿與念亦得相應。染定起時。心亦躁擾。故亂與定相應無失。中二大八十煩惱俱。小十定非見疑俱起。此相粗動。彼審細故。忿等五法。容慢癡俱。非貪恚并。是瞋分故。慳癡慢俱。非貪瞋并。是貪分故。憍唯癡俱。與慢解別。是貪分故。覆誑與諂。貪癡慢俱。行相無違。貪癡分故。小七中二。唯不善攝。小三大八。亦通無記。小七中二。唯欲界攝。誑諂。欲色。余通三界。生在下地。容起上十。一耽定于他。起憍誑諂故。若生上地。起下后十。邪見愛俱。容起彼故。小十生上。無由起下。非正潤生及謗滅故。中二大八。下亦緣上。上緣貪等。相應起故。有義小十。下不緣上。行相粗近。不遠取故。有義嫉等。亦得緣上。于勝地法生嫉等故。大八諂誑。上亦緣下。下緣慢等。相應起故。梵于釋子。起諂誑故。憍不緣下。非所恃故。二十皆非學無學攝。此但是染。彼唯凈故。后十唯通見修所斷。與二煩惱相應起故。見所斷者。隨迷諦相;蚩偦騽e煩惱俱生。故隨所應。皆通四部。迷諦親疏等。皆如煩惱說。前十有義唯修所斷。緣粗事境。任運生故。有義亦通見修所斷。依二煩惱勢力起故。緣他見等生忿等故。見所斷者。隨所應緣總別惑力。皆通四部。此中有義。忿等但緣迷諦惑生。非親迷諦。行相粗淺。不深取故。有義嫉等。亦親迷諦。于滅道等。生嫉等故。然忿等十。但緣有事。要托本質方得生故。緣有漏等。準上應知。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