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佛學(xué)之宇宙論 第一節(jié) 三界六道及九地
第四章 佛學(xué)之宇宙論 第一節(jié) 三界六道及九地
對于宇宙天體的構(gòu)造,佛教認為是有情業(yè)力所感佛陀說教意在轉(zhuǎn)迷啟悟,所說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對于世界之形成不過于追究,諸般多隨世俗而說,倘若細究則有礙于修道。
宇宙者,指空間(宇)和時間(宙)。”佛典中稱為法界,法是諸法,界是分界。又回莫如,因同一體性故。宇宙即世界,分有情世間、器世間二種。有情世間,即有情眾生,由前世之業(yè)力所招感的身心,即有情自體,五蘊假和合,成人天鬼畜等,別名有情世間。器世間,是有自體可依止之山河大地等。有情世間是正報,器世間是依報,容受有情故名器。世間:世為遷流義,破壞義;間為中隔義,一切有為事物個個間隔而為界畔謂為世間。
此世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又分三界有情為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五道,或加阿修羅為六道。界者,持義,各持自相;又種族義,自類相通;又差別義,彼此差別,不相混濫。道者,道途義,眾生輪回往來之道途;蛴形迦,趣是所往義,眾生業(yè)因差別所歸趣處。
一、旅界
欲者、貪欲,淫食二欲強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為欲界。此界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四洲、六欲天之別。
地獄:不可樂,又云苦具、苦器、受罪處。地獄有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根本地獄有八大地獄及八寒地獄。
八大者:
l、等活:死而復(fù)活。
2、黑繩:繩縛而據(jù)之。
3、眾合:眾苦俱通。
4、號叫:眾苦害故而發(fā)起悲號怨叫。
5、大叫:通于眾苦更發(fā)大哭聲。
6.炎熱:火隨身起,炎熾周圍。
7.大熱:熱中之極。
8.無間:受苦無間,無有休息。
八寒者:
1、短部陀:極寒通身起泡。
2、尼刺都陀:寒而泡裂。
3、短聽咤。
4、罐罐婆。
5、虎虎婆:此三寒通身而口發(fā)異聲。
6、溫缽羅:青蓮花,身裂所似。
7、缽特摩:紅蓮花,身裂之形。
8、摩河缽特摩:大紅蓮花,身裂之形。
近邊地獄:十六游增地獄。即人大地獄中,每一地獄又有十六小地獄增其苦處,則為一百二十八,加入大為一百三十六地獄。
孤獨地獄:由各人別業(yè)所感,獨在虛空或山野等。
鬼:鬼類中餓鬼最多,五趣中鬼就餓鬼說。常受饑渴名餓,恐怯多畏名鬼。
畜生:又云傍生,傍行之生類,背負天,被毛戴角,多足無足等。
人四洲:多思慮故名之為人。人處有四洲之別。中須彌山為一小世界之中心,由有情業(yè)力,從空界中,十方風(fēng)起,互相沖激堅密不動為妙風(fēng)輪。決起金藏云遍布虛空,大洪雨降注風(fēng)輪上,結(jié)為水輪。次起風(fēng),擊此水,令上結(jié)成金,為金地輪,于金輪上有九山,須彌山(澤云妙高)處中而住,出水八萬由旬,入水亦然。此高山外有持雙、特軸、擔木、善見、馬耳、象鼻、特邊,七重金山圍繞之,是為一小世界。須彌山與七山間,各有大海,名為內(nèi)海。七山外有威海以鐵圍山為限,此為外海。外海即咸海,四方有四大洲,亦云四天下。
。ㄒ唬┠腺牪恐,此洲有贍部林,樹形高大,其果甘美。
。ǘ〇|勝身洲,身形勝敵。
(三)西牛貨洲,以牛為貨。
。ㄋ模┍本惚R洲,于四洲中國土最勝。日月升起,北洲夜半,東洲田沒,南洲日中,西洲日出。
六欲天:天是指住上界之生類,樂勝身勝,清凈光明,世間無比名為天。’六天有欲名六欲天。
。ㄒ唬┧奶焱跆,在須彌山腰,有東持國天、西廣目天、南增長天、北多聞天。
。ǘ┣欣,又云三十三天,在須彌山頂,四面各有幾天,中央是帝釋天。
。ㄈ┮鼓μ,譯云時分,彼天處時時多分贓。
。ㄋ模┌凳范嗵,澤云兜率即喜足,于自所受五欲樂生喜足心。
。ㄎ澹┗瘶诽欤鹤曰T妙欲境,于中受樂。
。┧自在天:于他化諸妙欲境中,自在愛樂。此天能奪他所化而自娛樂。亦是四魔中之天魔。魔者,奪命,障礙、擾亂、破壞。四魔是:
。ㄒ唬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
。ǘ╆幠В荷任逄N能生種種苦惱。
。ㄈ┧滥В核滥軘嗳嗣。
。ㄋ模┧栽谔炷В耗芎θ松剖;蜓缘诹焐,別有魔宮,魔王波旬(惡者)居之,非他化天王。 六天中,四五、切利、依須彌山而住,名地居天。余四依空而居,名空居天、帝釋是四王、仍利二處天主,他化自在天王為欲界主。
二、色界
色,質(zhì)礙為義。此界有情不但光男女欲,復(fù)離段食,寂靜清凈,唯有勝妙之形色,正報的色身,依報之宮殿國土殊妙精好名為色果。欲界雖亦有色,然彼欲勝但言欲。有色諸天修四種禪定所生之處,因禪定有四種淺深,生處亦有四處之高下。
初禪有三天:
。ㄒ唬╄蟊娞欤捍箬笏I(lǐng)所化。
。ǘ╄筝o天:大梵之輔相。
(三)大梵天:廣善所生。此三天離欲界欲,寂靜清凈故稱梵天。
二禪三天:
。ǎ┥俟馓欤褐^此天內(nèi)光明最少。
。ǘo量光天:光明轉(zhuǎn)增其量難限。
。ㄈO光凈天:光明勝前。又稱光音天,以光為語,口出凈光。
三禪三天:
。ㄒ唬┥賰籼欤阂庥袠肥埽x喜受樂為凈,凈不及上位名少凈天。
。ǘo量凈天:此凈轉(zhuǎn)勝其量難限。
。ㄈ┍閮籼欤捍藘糁鼙。
四禪八天:
。ǎo云天:前造天依云而居,此天依空而住。
。ǘ┯蒙欤河袆俑A。
。ㄈ⿵V果天:果報最勝。又有于此立無想天,一期果報心想不行故名無想。為廣果天攝,無別處所。
。ㄋ模o須天:無煩雜。
。ㄎ澹┨鞜崽欤阂鈽氛{(diào)柔,離諸熱惱。
。┥埔娞欤阂姌O清徹。
。ㄆ撸┥片F(xiàn)天:果德易彰。
。ò耍┥烤固欤河猩熘懈鼰o有處能過于此。后之五天為五凈居天,是三果圣者所生之天處;蛴谏烤固焐狭⒋笞栽谔炀由珥,主大千界有大勢力。
三、無色界
此界無形體之相,欲色并離。正報唯受想行識四蘊之假和合,無有色身。又無依報之國土,唯有以識心住深妙之禪定。無色故不能定其方處,因果報勝前,在色界上,此界修四空處定所得之正報,彈定壽命勝劣有殊差別有四:
。ㄒ唬┛諢o邊處天:厭色而作空無邊際之現(xiàn)解。
。ǘ┳R無邊處天:厭外空而思內(nèi)識無邊際之現(xiàn)解。
(三)無所有處天:厭識而思無所有之現(xiàn)解。
。ㄋ模┓窍敕欠窍胩幪欤憾ㄐ墓擅,非下定粗想故名非想,有細想故不同無心名非非想。
阿修羅:澤云非天,果報最勝,而無天德,故名非天。有大神力,或居海底海岸,或居半須彌山巖窟,好斗戰(zhàn)。
三界又稱三有,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名為有。三界中的地獄、俄鬼、畜生為三途,或三惡道,以殺盜淫為因,招感此三惡道之果報。人、天、阿修羅為三善道、合上三途為六道,聲聞、綠覺、菩薩、佛為四圣,六道四圣稱為十法界。
三界又分定散二地,地依處也。欲界名散地,因心散亂粗動,不能注一境。色無色界能住深妙之禪定,定心微細寂靜,能專注一境故名定地。
四、九地
依三界施設(shè)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禪分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分為四地,共為九地。
。ㄒ唬┪迦るs居地:同為散地故合而為一。
。ǘ╇x生喜樂地:色界初禪,離欲界之欲及惡不善法,生喜樂之受。
。ㄈ┒ㄉ矘返兀杭炊U天,離初撣尋飼,禪定轉(zhuǎn)勝,由定所生之喜樂。
。ㄋ模╇x喜妙樂地:即三禪天。離二禪欲,又離二禪粗動有分別之喜,住靜妙無分別之樂受,離喜之樂。
。ㄎ澹┥崮钋鍍舻兀杭此亩U天,離三禪之欲,有樂故有動轉(zhuǎn),離樂及尋們心平等正直,心無動轉(zhuǎn)而能安住名舍念清凈,雖離喜樂尋伺而心不忘失,了了分明舍念清受名舍念清凈。
。┛諢o邊處地:厭患身體質(zhì)礙,盡滅一切色想,一心緣空,與空相應(yīng)。
(七)識無邊處地:厭患虛空,混除空相,轉(zhuǎn)心線內(nèi)識。
(入)無所有處地:覺住識仍有所依,厭患心識,依無所有寂然而住。
。ň牛┓窍敕欠窍胩幍兀ㄐ墓擅,無粗想非無細想。
光想定與滅盡定的區(qū)別。無想定是外道為了獲得無想天的果報而修混滅一切心想的禪定,能于定中心想不起,尚未斷惑證真,此定是屬色界攝;滅受想定是滅受想之心,斷見思煩惱而證圣果;饻绫M定者,則息諸想念斷除貧愛之心,求出世功德;入無想定,則妄計優(yōu)心想以為解脫,求世間樂界。滅盡定是無漏業(yè),不感三界生死果報;無想定是有漏業(yè),感界內(nèi)無想天果報。一滅盡定,既滅第六識兼滅第七識染分,無想定但滅第六識分另之見,不能滅第七識執(zhí)我染分,并未斷清邪見。故有此世間與出世間、感果不感果等勝劣不同。
-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九節(jié) 小乘二宗之略要
-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七節(jié) 律宗
-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六節(jié) 凈土宗
-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五節(jié) 禪宗
-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四節(jié) 天會宗
-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三節(jié) 華嚴宗
-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二節(jié) 唯識宗
-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緒論 第一節(jié) 三論宗
- 第七章 業(yè)感緣起 第二節(jié) 業(yè)感緣起論
- 第七章 業(yè)感緣起 第一節(jié) 緣起論
-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五節(jié) 有情的出生
-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四節(jié) 有情的延續(xù)
-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三節(jié) 佛說三科的意趣
-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二節(jié) 處與界
-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一節(jié) 五蘊
-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四節(jié) 色,不相應(yīng)行及無為法
-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節(jié) 心所法
-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二節(jié) 心法
-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一節(jié) 百法分位
- 第四章 佛學(xué)之宇宙論 第三節(jié) 四劫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yīng)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gòu)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xué)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xí)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xué)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zhuǎn)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xué)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dǎo)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xué)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