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超越生死(二)

  七、受: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在《成唯識論》卷三中說:“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yè),能起合、離、非二欲故。”受,是領納義。領納什么?領納順適的境界,領納違損的境界,領納非順非違的境界。我們面對逆境,會生起苦受、憂受;面對順境,會生起樂受、喜受;對非順非逆的中庸境,會起舍受,由于感受上的不同,于是自然出現(xiàn)愛與非愛的不同態(tài)度。十二因緣中但講受緣愛,因為愛是有情生死延續(xù)的主要因緣。

  八、愛: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愛:依戀義。當我們在接觸順境時,內心感到快樂,感到歡喜,于是我們對所緣境生起依戀之情。通常我們所說的“依依不舍”、“留連忘返”都是愛的表現(xiàn),由于人類貪著的天性,生活中處處都表現(xiàn)出愛戀的情結。如朋友的友誼,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和諧的家庭,漂亮的妻子,可口的飯菜,支配一切的政治地位,乃至冬天早晨的眠床,當然在這些愛戀中,男女之間的愛,力量是最大的。

  愛,是一種占有。我們愛一件東西,或者愛一個人,我們對它產生了依戀,就希望得到它,好比上街看上了一件衣服,就會想方設法把它買下。男女之間兩情相悅為什么會從戀愛發(fā)展到結婚,這個問題我曾經請教過一位女士,她說兩人相愛到了一定程度,依戀越來越深到了不忍分離,可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又不能不分離,為了能夠兩個人長期在一起,于是就結婚了,結婚是雙方的占有。十二因緣中“愛緣取”就是反映了人類情感從戀愛到獲得占有的這一過程。

  愛,是一種束縛。愛象膠水,能把兩件不同的東西貼在一起分不開;愛象兩塊磁鐵,彼此互相吸引;愛象一條繩索,一旦被捆住誰也別想逃脫。我們對物質環(huán)境的愛,我們想占有它,那是因為我們喜歡和它在一起,覺得生活中有了它,就感到舒適,如果沒有它,就難過,那么你的心豈非被外物束縛了。又如男女之間的戀愛稱為掉進情網,因為戀愛中人誰也不愿意離開誰。這就被感情束縛了。

  愛,是一種牽掛。你假如愛你的家鄉(xiāng),不論走到天涯海角,總會關心家鄉(xiāng)的變化;你愛你的事業(yè),時時都會在為你的事業(yè)操心;你愛你的兒子,你就會時常耽心兒女的安全、就業(yè)以及他的了展前途;你愛你的情人,你會經常想她,關心她的身體,她的心情,她的人際關系,她的工作,她的安全,乃至她的一切,都會讓你去掛念。

  九、取:是獲得、占有!督洝飞险f:取,有欲取、見取、我語取。欲取,是對五欲境界即財、色、名、食、睡的獲得和占有;見取,是對自己的見解觀念執(zhí)以為是,執(zhí)以為真,于是要強加于他人;我語取,就是在五蘊法中執(zhí)我,以為老子天下第一。愛緣取:是說我們對自己所有看上的東西都想占有它,并執(zhí)著它。

  十、有:是業(yè)有。我們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想得到它,于是采取行動,這行動也可能是道德的,也可能是不道德的,但不論是通過什么方式,這種行動都會遺留下痕跡,即業(yè)種子,蓄存到阿賴耶識中,作為推動未來生命發(fā)展的動力。

  十一、生:是受生。生命延續(xù)要通過四個不同時期。即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投生注胎的那一剎那;本有,是從投生后的一剎那起到死亡的前一剎那止,這中間的一期生命發(fā)展過程;死有,是死亡的那一剎那;中有,是死亡的那一剎那后,一直到投生的前一剎那。一般總以為人死,生命就算徹底結束了,其實不然,當我們這一期生命形式正當死亡時,另一種生命形式“中有身”,以化身馬上形式出現(xiàn),《經》中形容:如秤兩頭,高低同時。中有身的出現(xiàn)與本有色身的敗壞是同一時間的。中有身生存的期限,是隨生有的出現(xiàn)而完結,一般為七天或四十九天。

  有緣生:是說業(yè)力決定我們的投生。經中說:業(yè)有兩種:一曰引業(yè),二曰滿業(yè)。引業(yè)是總業(yè),它將有情引向了六道中任何一趣;滿業(yè),是別業(yè),它決定有情在那一趣的生存狀態(tài),諸如男女、胖瘦、貧富、美丑都是滿業(yè)決定的。《唯識三十頌》曰:“由諸業(yè)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余異熟”。業(yè)習氣是業(yè)種,由于業(yè)種的力量,招感有情生死果報,前期業(yè)果完了,其它業(yè)因隨即成熟,如是業(yè)力無盡,眾生生死無窮,沒完沒了。

  十二、老死:老是衰老,死是死亡。有情受生了,必然就會走向衰老、死亡。

  有情生命的延續(xù),就是由這樣的十二個步驟構成,這十二支在佛法中稱為十二因緣。因緣:是條件,相互依賴的。佛經中給它下了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四句話可以簡單歸結為三個字:此故彼。彼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此的存在,結合十二因緣看:無明的存在,故有行的存在;行的存在,故有識的存在。乃至生的存在,故有老死的存在。十二因緣中前支都是作為后支生起的條件。

  在佛教中有的學者將十二因緣分為三世二重來說明:以無明行為過去因,以識、名、色、六入、觸、受為現(xiàn)在果;以愛、取、有為現(xiàn)在因;以生、老、死為未來果。當然,在這里我們不可以做機械的理解,比如無明,它雖然是過去因,但在眾生生死過程中,無明無論何時何地,它都是存在的。

  佛教中將十二因緣歸納為惑、業(yè)、苦三法。其中無明、愛、取三法為惑。惑是困惑,代表著有情生命現(xiàn)在所處的狀態(tài);行、有為業(yè),業(yè)是業(yè)行;識、名、色、六入、處、受、生、老、死為苦果。生命的延續(xù)就是由惑造業(yè),由業(yè)感果,有情在生死苦果中又起惑,依惑又造業(yè),業(yè)感苦果,眾生生死就在這樣情況下,盡未來際,無有窮盡的輪回著。

  經曰:無明盡到老死盡。這是佛陀教導聲聞弟子修行的方法。十二因緣的相續(xù),是因為眾生隨順著十二因緣的發(fā)展,由此有故彼有,導致了有情生死輪回的繼續(xù)。那么,如何才能從這十二因緣中解脫出來呢?這就需要在認識十二因緣發(fā)展的規(guī)律下,從還滅門來觀察十二緣起,前面說過十二因緣的道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比如說老死,老死誰都討厭,我們怎么會有老死呢?那是因為有生,當時為什么會受生,而且又是選擇了那樣一個不討人喜歡的家庭,這是誰安排的,那是因為你自己過去造下的業(yè)力決定的,在業(yè)力面前人人平等,誰也沒有辦法;為什么會去造業(yè),因為當時只想占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并不知道人生還存在因果,以為干完就罷了,為什么要占有,因為愛上了。這樣一一的從果推到因,是十二因緣還滅門的觀法。

  聲聞的解脫,就是從還滅門下手的。依還滅門的觀法中,發(fā)現(xiàn)老死是因為生,生是因為有,乃至行是因為無明。“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沒有生就不會有老死,乃至沒有無明,就不會有行,于是聲聞人從聞思經教中,樹立正見;從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行中,開發(fā)無漏智慧,徹底打破生命的無明狀態(tài),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從而獲得人生的大解脫。

  《經》曰:“無無明亦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菩薩境界。有無明,有老死,隨無明到老死而流轉,這是凡夫;認識到無明至老死延續(xù)的過患,滅盡無明乃至滅盡老死,這是聲聞;以般若慧觀照無明乃至老死,照見無明乃至老死皆空,認識到:無明不異空,空不異無明,無明即是空,空即是無明。這是菩薩。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盡。”這句話譯為白話是: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的消失;沒有老死,也沒有老死的消失。從邏輯上來說當然是這樣,在聲聞人的智慧中:因為他們覺得有實在的無明,才有無明的滅除;因為有老死,才有老死的滅除。而菩薩境界觀照無明乃至老死都是無自性空,無明乃至老死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假相,夢幻泡影,因此菩薩不滅除生死,也不必厭離生死,在生死中通達生死了不可得。在生死中超越生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