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摘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淺釋》

  妙境長老講述

  佛教徒發(fā)無上菩提心,由凡夫開始修行佛法,一直到入圣位,這個階段,是以觀一切法畢竟空的般若為重要的修學(xué)法門,等到你得無生法忍,成為圣位以后,當然,你功德尚不圓滿,仍應(yīng)繼續(xù)修行,此時,是以方便般若波羅蜜為最重要,但它仍與般若波羅蜜不分離,這二種智慧不斷增長,不斷進步,最后,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剛才說「般若與方便」,是入圣位以后的境界,入圣位以后是有此不同。但是,我們未入圣位時,我們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應(yīng)該是怎樣的次第呢?圣人的事情,我們亦應(yīng)該學(xué)習(xí),但是,我們用不上。說「將入畢竟空、將出畢竟空」,如果我們是凡夫,就是用不上,那么,我們凡夫應(yīng)如何由淺而深,得到那樣的境界呢?所以,要說三種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用這三個般若來表示次第:

  (一)文字般若:平常說,書本上的白紙黑字是文字。但是,按佛法說,不只于此,佛在世時,并未拿筆寫文章,只是「十方真教體,清凈在耳聞」,佛只是以語言表達真理。語言是一個音一個音,亦就是文字,所以,從語言表達真理,就是文字般若。剛才說「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畢竟空之真理,是絕一切戲論,是離文字相,是沒有文字。但是,佛若不用文字表達,我們又怎能明白呢?我們?nèi)舨幻靼?又如何學(xué)習(xí)佛法,由凡而圣呢?中間沒有那條路,就過不去了,所以,「若無文字,凡圣永隔」,凡夫與圣人就永久不能連系了,所以,必須有文字。有人說譬喻,「以指指月,因指見月」,天邊的月亮在那里呢,用手一指,就使人看見月亮,月亮并非手指,但因手指一指,就看到天邊的月亮。佛菩薩之無分別智慧所相應(yīng)之真理,必須以語言文字去介紹一下,我們假藉語言文字的學(xué)習(xí),從這里開始,慢慢地就見到月亮,就見到真理。所以,文字般若,在凡夫來說,是特別重要的,我們必須由此開始學(xué)習(xí)。你不能說文字不是真理,你是不能舍棄它。禪宗說「不立文字」,是指最后境界說的。如果最初就把文字棄舍了,就不符合佛法本意的,是錯的。我們現(xiàn)在學(xué)習(xí)的金剛經(jīng),這一部是文字,所以,這一部經(jīng)是文字般若。其次,我們不斷假藉文字去學(xué)習(xí),若能通達佛法了,能認識佛法之真意了,而且是非常熟習(xí),此時,就是即文字般若。

  (二)觀照般若:我們從文字般若所得來的智慧,在禪定里面去觀察。佛法雖不認為禪定是最重的,但是,禪定仍是必要的,禪定有何好處呢?可以幫助你的智慧去見真理,若你無禪定,你的智慧去見真理就有困難。大智度論說一個譬喻,你在一個沒有房子的空曠中點一個油燈,周圍的風(fēng)吹起來,光明就搖晃不穩(wěn)定,我們就無法看清楚物,若在室內(nèi)點油燈,光線穩(wěn)定即可清楚見物,譬喻我們?nèi)魺o禪定,我們內(nèi)心里面有妄想之風(fēng),心不穩(wěn)定,你從文字所得來的智慧去觀察真理時,就很難觀察到真理,會有困難,若你得到禪定,心里無其他雜念,就像房子里無風(fēng),智慧穩(wěn)定就容易見到真理,所以,必須學(xué)習(xí)禪定,否則會有困難。經(jīng)論上說,若一個靜坐修禪定,得到初禪、二禪、三禪、直至四禪時,你以文字般若智慧去觀察五蘊皆空,就很容易得到圣道,因為,禪定就是心里力量很強大,若無禪定,心里散亂,心的力量就很弱,譬如,這個茶杯是瓷的,若有禪定者,他說這是黃金,就是黃金了,他心里怎么想,境界就怎么出現(xiàn),這是「境隨心轉(zhuǎn)」,因為心的力量強,我們?nèi)魺o禪定者,你說它是黃金,它仍是瓷的,沒有作用的。所以,觀照般若,是觀察真理的智慧,但是,這種智慧是要在禪定中運用,就很容易見到真理。佛法說「聞思修」三慧,觀照般若,可以說是思慧或修慧;文字般若,可說是聞慧或思慧。觀照般若,你在禪定中繼續(xù)這樣修行,我們在高僧傳中看見,那些大禪師,他們在高山上修行幾十年而不下山,最后有成就了,可見修行不是很容易。通常說,你出家幾十年仍有煩惱,因為,煩惱不是容易斷,修行不是容易,但是,他肯修行,他肯把世間塵勞放下,在清淡境界里面耐得住,不斷用功修行,就不得了。

  (三)實相般若:觀照般若,在禪定中如此修行,因為禪定之幫助,你的聞思智慧,一下子忽然間,一念相應(yīng),得到無生法忍,見到諸法實相(即見到諸法畢竟空),就是實相般若,入了圣位。所以,學(xué)佛的道路,是從聞慧開始、從文字般若開始,聞思修,經(jīng)由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而后得到實相般若,再進一步是方便般若,再進步就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究竟圓滿就是波羅蜜。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