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筆錄 第一章、序說

  第一章、序說2

  第一節(jié)、成立大乘是佛說4

  不管是出家佛教徒或者在家佛教徒,有機會學(xué)習(xí)佛法的時候,常常會聽到「大乘非佛說」這句話。別人聽到這句話,心情怎么想,我不知道;而我自己最初聽到這句話,感覺非常地別扭、非常不舒服,可是因為自己對佛法的知識有限,就不太明白怎么叫做「大乘非佛說」。后來逐漸地多學(xué)習(xí)佛法,心里面就平靜下來了,認(rèn)定「大乘是佛說」,還是應(yīng)該這么說才對。從《攝大乘論》的正文,就會感覺到「大乘非佛說」、「大乘是佛說」這是個老問題,古已有之,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問題,所以印順老法師把它變成一個題目「成立大乘是佛說」。

  第一項、略標(biāo)(略標(biāo)大乘是佛說的意思)

  「阿毗達(dá)磨大乘經(jīng)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顯大乘體大故說。」

  無著菩薩先說出來他造《攝大乘論》的目的,他造這部論的想法;我為什么要造這部論?說出這個理由出來,說出這個目標(biāo)。

  「阿毗達(dá)磨大乘經(jīng)中,薄伽梵」,這一句話就是他造這一部論的根據(jù)。根據(jù)什么來造這一部論?他根據(jù)「阿毗達(dá)磨大乘經(jīng)」,或者再加上一個「攝大乘品」!赴⑴_(dá)磨大乘經(jīng)」沒有翻譯到我們中國來,我們中國的藏經(jīng)沒有這部經(jīng)。這是這部經(jīng)的名字,根據(jù)這部經(jīng),還加上「薄伽梵」,就是世尊;根據(jù)佛說的,根據(jù)這部經(jīng)而造這部論的,不是我自己妄想造這部論,這是根據(jù)佛說的經(jīng)造這部論的。

  「阿毗達(dá)磨」是印度話,翻到中國話翻個「對法」。這個「對法」怎么解釋呢?對者,向也。就是面向,我面向你,就是「對」。面向,也就是趣向,趣向什么呢?你向什么地方去呢?就是對向涅槃那里去;向涅槃那里去,那么叫做對法。這表示這部書的作用,你學(xué)習(xí)它,向它學(xué)習(xí)、修行,可以得涅槃,可以得到佛的境界,到圣人的境界,就是轉(zhuǎn)凡成圣了。這是說明這部書的作用。

  「數(shù)法」是什么呢?我們查字典,這個「數(shù)」也有一個分別的意思;分別、理解的意思,所以叫「心數(shù)法」。后來的翻譯叫「心所法」,古代的翻譯叫「心數(shù)法」,就是內(nèi)心的分別。這個「數(shù)」,就是分別、說明的意思,就是這部書里面說明了很多的道理,解釋了很多的名相、道理,叫做「數(shù)法」。「伏法」是折伏于其他外道的議論,折伏這些不同意見,錯誤的知見。「通法」,就是我們對于佛說的經(jīng)里面的道理不太明白,我們讀這個阿毗達(dá)磨,能通釋佛說的道理,使令你通達(dá)無礙,是這樣意思。主要就是翻作「對法」。

  佛法里面有經(jīng)、律、論,而「阿毗達(dá)磨」就是論,是屬于論議的。而現(xiàn)在是在大乘經(jīng)里面的論議經(jīng);十二分教里面有個論議,就是它是屬于這一部分的。但是這不是小乘的,是屬于大乘佛法里面的論議經(jīng)。這是說這部經(jīng)的名字。

  「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這個「薄伽梵」是印度話,翻到中國話翻個「能破」。這個《大智度論》里面解釋,翻為:「能破」、「巧分別」、「有德」、「有名聲」。「能破」,就是能破除一切煩惱。「巧分別」,是表示世尊有大智慧,能分別、說明一切佛法的道理。「有德」,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有名聲」,他的名聲遠(yuǎn)聞,世出世間的大人沒有不知道的。這是《大智度論》上這么解釋。

  但是在佛的經(jīng)論(佛地經(jīng))上說,這個「薄伽梵」,具足六義,具足六個意思:「自在、熾盛與端嚴(yán),名稱、吉祥及尊貴」。

  「自在」:永不系屬諸煩惱故。我們有煩惱的人就不自在,心為煩惱所系縛,就不能自在。貪煩惱來了,瞋煩惱來了,疑惑心來了,高慢心來了,就被煩惱困住了;他的心情就不自在。佛斷除一切煩惱了,不系屬一切煩惱了,所以佛是大自在的境界,這是表示佛有斷煩惱的功德!笩胧ⅰ:熾,就是火燃燒得很猛烈。這是說佛的智慧火,佛的大智慧非常的殊勝。自在,是斷德;熾盛,就是佛的智德!付藝(yán)」:就是佛是端正莊嚴(yán),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功德莊嚴(yán)!该Q」:佛無量阿僧祇劫的修行,具足了無量無邊的功德,功德圓滿了,世出世間無不知故,所以叫做名稱!讣椤:就是世出世間,佛是具足無量功德,大家都能恭敬供養(yǎng)贊嘆,所以稱之為吉祥!缸鹳F」:佛陀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大慈大悲,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從來沒有停止,無懈廢故,不會懈怠停止,我不度眾生了,佛不會這樣子;佛不停止地盡未來際的廣度眾生,有大悲心廣度眾生,叫尊貴。具足這六種義,叫做「薄伽梵」!副≠よ蟆,舊的翻譯叫做世尊。

  「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就是在佛面前的這些菩薩。就是這一部論是誰說的?原來不是佛說的,是在佛前面的已能善入大乘的菩薩說的。那么說這句話有什么意義呢?「薄伽梵前」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菩薩在佛面前說這樣的佛法,就可以知道這個佛法是經(jīng)過佛的印證了,是可以流通,是可以相信,不會有錯誤的,表示這樣的意思。

  那么這個菩薩有什么樣的資格,他能宣說這樣的佛法呢?「已能善入大乘菩薩」,他已經(jīng)能善入大乘第一義諦的佛法了,證悟了大乘佛法里面這一切功德的圣人,就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圣人了,是這樣的菩薩他說的。

  「已能善入大乘菩薩」,這句話就是說此佛法的人,不是佛說的。像《華嚴(yán)經(jīng)》多數(shù)是菩薩說的,但是在佛前說的,也就等于是佛說的,所以一切的佛法并不全是佛說的。所以「大乘非佛說」這句話,你若是向壞處想,說這是魔說的,這就是有問題。如果不是佛說的,而是在佛前面的大乘菩薩說的,那還是和佛說的一樣,也可以那么說。

  「菩薩」,我們常常解釋,說全了應(yīng)該是「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翻成「大覺有情」。「摩訶薩埵」是「大有情」,「菩提薩埵」是「覺有情」。

  看這個文的意思,這個「覺有情」:按他的慈悲心來說,他能覺悟一切眾生,弘揚佛法廣度眾生,叫覺有情;按他的智慧來說,就是他已經(jīng)覺悟第一義諦了,已經(jīng)是入圣位的人了,所以叫覺有情。

  「摩訶薩埵」是「大有情」!赣X有情」,是覺悟第一義諦;阿羅漢也是覺悟了,辟支佛也是覺悟了,也可以說是菩薩。但是加上摩訶薩埵,那就不同了,他是發(fā)無上菩提心,那就不是二乘所能及的了,所以是大有情。

  「薩埵」,翻成「心」的意思。這個心,不是通常的見聞覺知這個心,不是這個意思。是有一個「愿」的意思,菩提愿,就是非常堅固勇猛的菩提愿,叫做心。就是他具足了堅固勇猛的無上菩提愿的圣人,他是要廣度眾生的,不是自己入涅槃的。這個小乘佛教的這些阿羅漢,阿羅漢也是圣人,境界也是很高的,但是他若一入無余涅槃,他就不度眾生了,所以他不是摩訶薩埵。

  這里說「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這個佛法,在阿毗達(dá)磨大乘經(jīng)里面,這十大章是菩薩說的。他說這樣的佛法目的何在呢?「為顯大乘體大故說」。他的目的是為了顯示大乘佛法的體是非常廣大高深的,所以說這樣的佛法。

  這個「體大」,印順老法師解釋就是「大體」,就是大乘佛法的全體就是教、理、行、果這四種。這個大乘佛法,或者小乘佛法的全體,就是這四個字:教、理、行、果!附獭,就是語言文字。用這樣的語言文字去表達(dá),不然的話大家沒有辦法了解!咐怼,就是這里面有佛法的理論!感小,就是依據(jù)教所詮顯的理論去修行,成功了就是得「果」,得入圣道的果了。這就是包括了一切佛法的全體,所以叫做「體」。

  現(xiàn)在這里,為顯大乘佛法的全體是非常廣大高深的,非小乘佛法所能及。這樣講呢,就是勸我們學(xué)習(xí)大乘佛法,在這里發(fā)無上菩提心,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齊成佛道,目的就在這里。為了這件事,而說這樣的佛法的。這表示《攝大乘論》就是這個意思。為什么要造這部論呢?目的就是這樣子。這一小節(jié)是說無著菩薩造《攝大乘論》的意趣是這樣子。

  「謂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

  這一科是略標(biāo),前一段是略標(biāo)造論的意思,這底下就再標(biāo)出來這一部論的內(nèi)容,這里面究竟是說的什么呢?目的是「顯大乘體大故說」。但是說的什么呢?這標(biāo)出來:「謂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

  這個「大乘體大」,這里面是說根據(jù)大乘佛法!钢T佛世尊」,不但是釋迦佛,十方三世佛,有「十相殊勝殊勝語」,就是有十種的殊勝殊勝語。

  「殊勝」:「殊」,就是不一樣,彼此不同;「勝」,就是不同之中,還超過了你,這叫做勝。就是大乘佛法不同于小乘,而超越小乘的。那么本來說是「含容大,殊勝大」,這里是偏重于「殊勝大」。

  這兩個「殊勝」,印順老法師解釋:第一個「殊勝」就是法門,殊勝的法門。第二個「殊勝」是指語言說的,就是贊揚殊勝法門的殊勝語。法門殊勝,贊嘆法門的語言也殊勝了,所以叫作「殊勝殊勝語」。法門,也就包括了義,殊勝的義。贊揚殊勝義的語言,也是殊勝的,所以就是「殊勝殊勝語」。十種殊勝殊勝語,那十種呢?

  「一者、所知依殊勝殊勝語。二者、所知相殊勝殊勝語。三者、入所知相殊勝殊勝語。四者、彼入因果殊勝殊勝語。五者、彼因果修差別殊勝殊勝語。六者、即于如是修差別中增上戒殊勝殊勝語。七者、即于此中增上心殊勝殊勝語。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慧殊勝殊勝語。九者、彼果斷殊勝殊勝語。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

  就是把這一部《攝大乘論》里面所說的十大章標(biāo)出來、列出來了。這下邊呢,就一樣一樣解釋,我們在這里就念一遍好了。

  「由此所說諸佛世尊契經(jīng)諸句,顯于大乘真是佛語。」

  這是第一節(jié)「成立大乘是佛說」,第一項是「略標(biāo)」,標(biāo)出來這十種是佛說的!赣纱怂f」的「諸佛世尊」的十種殊勝殊勝語,是「契經(jīng)諸句」。這是在《阿毗達(dá)磨大乘經(jīng).攝大乘品》里邊有這十種殊勝殊勝語的法句。這十種殊勝語的諸句,「顯于大乘真是佛語」。這樣高深的佛法就可以顯示出來,大乘佛法真是佛說的,別人說不上來,是這樣意思。

  任何人都有相同的地方,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說話,就是這樣子。我沒有辦法按照別人的想法說話,別人的想法怎么想,我不知道,不可能根據(jù)別人的想法去說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說話,我這樣想,我就這樣說。我以前也說過,我到了新加坡去,遇見了錫蘭的比丘,我說:「你對于大乘佛教的印象怎么樣?」他說:「我從小出家在佛學(xué)院里面,我的老師就告訴我:佛法就是這個,另外都不是佛法」。他就是這么說,你們北傳佛教不是佛法,就是這樣態(tài)度。

  但是我們?nèi)羰且矊W(xué)一學(xué)小乘佛教,《阿含經(jīng)》、《阿毗達(dá)磨論》,我認(rèn)為也是應(yīng)該學(xué)。說是我就念阿彌陀佛,到阿彌陀佛國去,其他的事情我都不管了,那不學(xué)也可以。其實學(xué)一學(xué)還是好,你多學(xué)佛法,你對于佛法的信心穩(wěn)定,你不學(xué),說我什么都不學(xué),我就專心念阿彌陀佛,遇見不同的因緣來刺激你的時候,我不信佛了,就會這樣子。因為信心不夠,就是你對于佛法理解不夠,就是智慧不夠;若學(xué)了以后,信心穩(wěn)定。

  當(dāng)然若你還是不學(xué),還是念阿彌陀佛,那只好隨你了,也是好。可是若是你有條件的話,還是學(xué)一學(xué)好。這個佛法,我們自己也能感覺到好,我們對佛法有信心,我們感覺到佛法好,自然是愿意佛法永久地住持下去。但是這件事情,沒有人去弘揚,佛法就滅亡了;你若想弘揚,你還不學(xué)是不可以的,就是非要學(xué)不可。為了佛法住世,正法久住,要學(xué);為了你自己真實的要修行,也是得要學(xué),不學(xué)是不行的。

  如果你真實是學(xué)了,我也同意把《阿含經(jīng)》好好學(xué)一學(xué),注意地學(xué)一學(xué),就是讀一遍那是不夠的。你若深入地去學(xué)習(xí)佛法,唯識中觀這兩部分佛法是非常重要,其余的佛法就是讀了理解就可以了,我的看法是這樣子。你真實的這樣子去讀了以后,別人說「大乘非佛說」,你心不會動的。因為你對于佛法有了深刻的認(rèn)識,你的信心堅強,有智慧的基礎(chǔ),你就能不動了。若是你學(xué)得不夠,人家說大乘非佛說,「哦!非佛說」,你心就動了,你的信心就站不住。

  我將才說,「大乘非佛說」這個話是老問題,不是今天才有的問題,所以經(jīng)律論里面,本身就給我們準(zhǔn)備好答復(fù)這個問題的。我以前也說過,把《大般涅槃經(jīng)》好好學(xué)一學(xué),也有這種作用的。

  *補充教材

  《成唯識論》卷三(T31n1585,p0014c):

  「又圣慈氏以七種因,證大乘經(jīng)真是佛說。一先不記故。若大乘經(jīng),佛滅度后有余為壞正法故說。何故世尊非如當(dāng)起諸可怖事先預(yù)記別。二本俱行故。大小乘教本來俱行,寧知大乘獨非佛說?三非余境故。大乘所說廣大甚深,非外道等思量境界;彼經(jīng)論中曾所未說,設(shè)為彼說亦不信受,故大乘經(jīng)非非佛說。四應(yīng)極成故。若謂大乘是余佛說非今佛語,則大乘教是佛所說其理極成。五有無有故。若有大乘,即應(yīng)信此諸大乘教是佛所說,離此大乘不可得故。若無大乘,聲聞乘教亦應(yīng)非有,以離大乘決定無有得成佛義,誰出于世說聲聞乘。故聲聞乘是佛所說,非大乘教不應(yīng)正理。六能對治故。依大乘經(jīng)勤修行者皆能引得無分別智,能正對治一切煩惱,故應(yīng)信此是佛所說。七義異文故。大乘所說意趣甚深。不可隨文而取其義便生誹謗謂非佛語。是故大乘真是佛說。如莊嚴(yán)論頌此義言!

  現(xiàn)在影印的資料是從《成唯識論》上引來的,實在這上面就是根據(jù)《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來的,還是無著菩薩講的。《成唯識論》說是有十大論師,對于《唯識三十頌》的注解,那么究竟是護法菩薩說的,是誰說的,這并不清楚。但是在《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上是有這個說法的。

  「又圣慈氏以七種因,證大乘經(jīng)真是佛說」,若是從這句話來說,那么《莊嚴(yán)大乘經(jīng)論》的頌,那就是彌勒菩薩說的了,那個長行是無著菩薩造的,或者是這樣意思。

  「又圣慈氏」,彌勒菩薩是圣人,當(dāng)來下生慈氏如來。「以七種因」,就是七個理由!缸C大乘經(jīng)真是佛說」,他證明大乘佛法真是佛說,不是其他的人講的。七個理由;是那七個呢?

  「一、先不記故」:就在事情發(fā)生之前,叫「先」。這個「記」,就是「說」。在先,佛沒有講這件事,佛沒有說:「我滅度以后,有一個人他冒充他是佛,他說大乘是佛說」,佛沒有預(yù)先說這句話。佛沒有預(yù)先講,就證明大乘是佛說,就是這樣意思。這底下解釋:

  「若大乘經(jīng),佛滅度后有余為壞正法故說」,假設(shè)北傳佛教的摩訶衍,大乘經(jīng),是佛滅度以后有其他的人,他的目的是要破壞佛的正法,所以說出來這樣的佛法,冒充是佛法。

  若這樣的話呢,「何故世尊非如當(dāng)起諸可怖事,先預(yù)記別?」什么原因,這薄伽梵沒有像其他的「當(dāng)起諸可怖事」,將來會發(fā)生可恐怖的事情。譬如有惡國王要毀滅佛教,佛有說過這些事情;譬如小乘佛教,佛滅度二百年、三百年以后,分裂成十八部、二十部,佛是預(yù)先說過這件事,佛在經(jīng)里面說了,預(yù)記這件事。那么若是「大乘非佛說」,有冒充菩薩佛的來說佛法,佛怎么沒有預(yù)先說呢?「何故世尊非如當(dāng)起諸可怖事,先預(yù)記別?」為什么佛沒有事先就預(yù)先的說明這件事呢?佛沒說,沒說,就可以知道「大乘是佛說」,所以佛不需要預(yù)先說,那么這是第一個理由。

  「二、本俱行故」:本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是同時在世間流行,「大小乘教本來俱行,寧知大乘獨非佛說」,你怎么可以單獨只說大乘不是佛說的?都是在流行嘛,怎么說大乘不是佛說,怎么可以這樣講呢?那么這也是不對,這是第二個理由。

  「三、非余境故」:這個大乘佛法是非常高深,不是一般人的境界,別的人是說不上來的!复蟪怂f廣大甚深」,廣大高深,境界廣大,理論也是特別甚深的!阜峭獾赖人剂烤辰纭,外道等人的那種思量境界是非常淺薄的,他說不上來這樣高深的佛法的!副私(jīng)論中曾所未說」,被外道的經(jīng)論里面,從來也沒有看見有什么高深佛法的這種理論,這樣的佛法沒有看見!冈O(shè)為彼說,亦不信受」,就算是我們佛教徒面向外道,為他說佛法,他都不信受,他怎能可能會說出這樣佛法呢?所以你說大乘是外道說的,這句話不能成立!腹蚀蟪私(jīng)非非佛說」,所以這個大乘經(jīng),不是那個非佛說的,其他的人說不上來的。這是第三個理由。

  「四、應(yīng)極成故。若謂大乘是余佛說非今佛語,則大乘教是佛所說,其理極成」:「極成」,是至極成就,就是這件事有非常充足的理由可以成立的;我也同意,你也同意,大家都是共同同意的,這叫做極成。這第四個理由是「應(yīng)極成故」。什么理由呢?「若謂大乘是余佛說」,假設(shè)你說這個大乘佛法是另一位佛說的,不是釋迦佛說的,「非今佛語,則大乘教是佛所說,其理極成」,那還是能成立的,別的佛和此佛無差別,所以還是能成立的。

  「五、有無有故」:這是第五個理由,分兩部分:一個有,一個無有!溉粲写蟪,即應(yīng)信此諸大乘教是佛所說」,假設(shè)你也同意是有大乘佛法的,那你就應(yīng)該相信這些大乘教是佛所說,這叫做有!鸽x此大乘不可得故」,若是離開了這樣的大乘佛法,另外沒有大乘佛法,沒有的!溉魺o大乘,聲聞教亦應(yīng)非有」,這底下繼續(xù)說明這件事。如果說是沒有大乘佛法,只是有聲聞乘的這種教法,若這樣說,那么沒有大乘教,聲聞乘的佛法也不能有,「聲聞教亦應(yīng)非有」。

  什么道理呢?為什么沒有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也沒有了呢?「以離大乘決定無有得成佛義」,因為若是遠(yuǎn)離了大乘佛法,那可以肯定一件事,就是沒有人能成佛了。沒有人能成佛,「誰出于世說聲聞乘」呢?誰能出現(xiàn)世間來說聲聞的佛法呢?「故聲聞乘是佛所說,非大乘教不應(yīng)正理」,所以說,你認(rèn)為聲聞乘是佛所說的法,大乘教不是佛說的,你這樣講不合道理。

  這里面有一個意思,即:離開了大乘,決定無有得成佛義,這地方應(yīng)該解釋一下。我們讀《大智度論》,前面說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的緣起,佛為什么要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呢?龍樹菩薩說出理由來:因為佛說《阿含經(jīng)》的時候,只是勸導(dǎo)眾生學(xué)習(xí)聲聞乘的佛法,苦集滅道,趣向涅槃;沒有講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的大乘佛法,沒有這么講。所以現(xiàn)在佛說大般若經(jīng),就是這樣說,有這個意思。

  其次,在《莊嚴(yán)大乘經(jīng)論》上提出兩件事:第一、說是若是沒有大乘佛法,你們自己相信說是佛法,事實上這不是佛法。若是這樣的話,那么無著菩薩提出個問題:「那么佛是怎么成的呢?怎么才能成佛呢?」如果沒有大乘佛法,這個佛是怎么成的?提出這個問題。說是我們就學(xué)習(xí)阿含經(jīng),這樣就可以成佛嗎?不能!學(xué)習(xí)阿含經(jīng)不能成佛。

  雖然南傳佛教的人說我們大乘非佛說,我們心不要慌,好好的讀讀阿含經(jīng),努力的讀讀阿含經(jīng),你就會明白一件事:阿含經(jīng)就是佛陀的大慈悲積極地叫你知道無常,人生是苦,趕快修學(xué)戒定慧得涅槃,佛是這么一個態(tài)度。這樣的人他得了初果、二果,得了阿羅漢果,壽命到了就入無余涅槃,就完了,他不可能成佛嘛。要成佛,一定不可以入涅槃的,就是要繼續(xù)在生死苦海里面度眾生,三大阿僧祇劫功德圓滿得無上菩提,這才能成無上菩提。你入了無余涅槃的時候,你對于佛法還沒能完全學(xué)習(xí),也不夠。阿羅漢還有很多事情還不明白,眾生的根性也不完全明白,你和眾生還沒有結(jié)緣,你怎么能成佛呢?不能成佛呀!

  第二、無著菩薩說一個譬喻:說是人想要吃牛奶,那當(dāng)然是在牛的乳房上擠牛奶;若是你在牛的角上擠牛奶,是擠不到奶的。所以小乘佛法里面沒有辦法發(fā)無上菩提心、發(fā)大悲心廣度眾生,不能成佛;就是在牛角上擠不出來奶的,這無著菩薩就是說出這個譬喻來。所以學(xué)習(xí)阿含經(jīng),你就是積極地入了涅槃;入涅槃之前也可能會度眾生,但是一定要入無余涅槃,入無余涅槃就不能度眾生了。不能度眾生,你怎么能成佛?沒有人能成佛的。

  那么世間上若有成佛的,怎么才能成佛?這個人一定要發(fā)大悲心,他不能入涅槃,那么這就是大乘佛法了。所以一定要學(xué)習(xí)大乘經(jīng),你才能夠成無上菩提,才有佛出現(xiàn)世間廣度眾生的。你學(xué)習(xí)小乘佛法,「決定無有得成佛義」,沒有人成佛,誰出于世說聲聞乘的佛法呢?「故聲聞乘是佛所說,非大乘教是佛所說」,這樣講不合道理,所以一定是有大乘佛法,那就不能說大乘非佛說。這是在《莊嚴(yán)大乘經(jīng)論》上有這樣的話。

  「六、能對治故。依大乘經(jīng)勤修行者,皆能引得無分別智,能正對治一切煩惱,故應(yīng)信此是佛所說」:這個意思呢,說是小乘佛法里面修四念住能斷煩惱,能得圣道;大乘里面,菩薩老在世間上度化眾生,看他也不用功修行,他沒斷煩惱嗎?不是!「能對治故」,學(xué)習(xí)大乘佛法的人,依大乘經(jīng)勤修行的人,「皆能引得無分別」的「智」慧,沒有執(zhí)著,不受一切法的無分別的智慧能成就;成就的智慧,「能正對治一切煩惱」,它能夠息滅一切煩惱,所以能得到圣道的!腹蕬(yīng)信此是佛所說」,所以你應(yīng)該相信這是佛說的。這是第六個理由,就是你不要認(rèn)為學(xué)習(xí)大乘佛法不能斷煩惱,不是的,它是能斷煩惱的。

  「七、義異文故。大乘所說意趣甚深,不可隨文而取其義,便生誹謗謂非佛語。是故大乘真是佛說」:大乘佛法里面所說的真理、第一義諦和文是不一樣的。所以大乘佛法常好提倡離文字相,「超越文字是真佛法」,超越一切文字才是真的佛法,這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有這句話,超越了文字才是真的佛法。這個意思,就是你要證悟第一義諦才是佛法,用語言文字去說佛法,那個是個方便,是個前方便而已。

  大乘所說意趣是特別深奧的,「不可隨文而取其義」,你不能夠一成不變,一直在文字上打轉(zhuǎn)而取著于義,這樣子不可以。然后你就生出了誹謗,說這不是佛說的,「謂非佛語」,不可以這樣子的。我們讀《金剛經(jīng)》上說:「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意思就是這句話!阜び鳌,就指文字說的!阜ㄉ袘(yīng)舍」,我們用文字就像坐船過河似的,過了河就不用船了;我們用文字做我們的前方便,要超越文字才能契入第一義諦的,是這樣意思的。所以「義異文故。大乘所說意趣甚深,不可隨文而取其義」,你隨文取其義,你生誹謗,「謂非佛語」,這是不對的。「是故大乘真是佛說」,是佛說的!溉缜f嚴(yán)論頌此義言」,這個《莊嚴(yán)大乘經(jīng)論》的頌說出這句話。

  「先不記」,第一個理由是「先不記」;第二個理由是「俱行」;第三是「非余境界」;第四是「極成」;第五是「有無有」;第六是「能對治」;第七是「義異文」。這上面說這是彌勒菩薩說的,「又圣慈氏以七種因證大乘經(jīng)真是佛說」。「由此所說諸佛世尊契經(jīng)諸句;顯于大乘真是佛語」。

  第二項、顯大乘殊勝

  「復(fù)次,云何能顯?由此所說十處,于聲聞乘曾不見說,唯大乘中處處見說。」

  這一節(jié)是「成立大乘是佛說」。第一項「略標(biāo)」,標(biāo)出來這十大章。這以下是第二項「顯大乘殊勝」,這是贊嘆大乘佛法的殊勝,非小乘佛法所能及的意思。

  「復(fù)次,云何能顯?」前面說大乘法是殊勝,怎么知道大乘法是殊勝呢?大乘法的殊勝怎么樣才能顯示出來呢?這底下就解釋!赣纱怂f十處,于聲聞乘曾不見說」,就是因為這里所說的十種殊勝語,這十樣事情,于聲聞乘的佛法里面「曾不見說」,不看見說到這十種佛法。在阿含經(jīng)論里面看不見,沒有這樣的說法!肝ù蟪酥刑幪幰娬f」,唯獨在大乘佛法里面處處都可以看得見,說到這十種殊勝殊勝語的。這就是不同于小乘佛法,所以就是殊勝了!甘狻,就是彼此不同的意思。

  「謂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zhí)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說名所知相體。」

  小乘佛法里面看不見有這樣的佛法,大乘佛法里面才看得見。究竟這十種佛法是什么呢?這底下把它略加解釋。

  「謂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十大章,第一章就是「所知依」,「所知依」這一章里面究竟說的什么呢?就是說「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為什么說名為所知依呢?這個「依」是因的意思,這個果是依賴因成就的,所以因是果之依。那么世間上一切法都是由阿賴耶識為種子而出現(xiàn)的,所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法的所依,所以叫做「所知依」。

  「所知」,這句話怎么講呢?就是世間上一切法都是心識所知的、所認(rèn)識的。心是有明了性的,這個明了性它能認(rèn)識一切法,而心識也是所知的,所以「所知」包括了一切色法、一切心心所法,包括了一切法,有為法、無為法,都是包括了的,所以叫做「所知依體」。所知依的體,就是阿賴耶識。

  在這一大章里面就說到阿賴耶識的名義,說得很多。十大章里面,這一章是說得最多了。

  「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zhí)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說名所知相體」,三自性,名為所知相體。也可以這樣說:所知依是總說,三自性是分開說的;就是一個所知依分為三自性去說明,這樣解釋也可以。「三種自性」,「自」就是那一件事本身的相貌,叫做自。是那三種呢?

  第一是「依他起自性」,就是一切因緣生法,他本身是沒有的,怎么有了呢?要依賴因緣而現(xiàn)起的。這個「他」,就是因緣。依賴「他」的因緣而出現(xiàn)他的體性,所以叫做「依他起自性」。在唯識的立場,一切法都是心的變現(xiàn);若心不變現(xiàn),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那么這也就是指阿賴耶識說的,這個阿賴耶識就是依他起性。

  「二、遍計所執(zhí)自性」,遍計所執(zhí)自性,在所知相那一章里面說的很多,解釋了很多。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內(nèi)心所分別的境界,我們都執(zhí)著它是真實有的,那就叫做「遍計所執(zhí)」。我們內(nèi)心不管是接觸什么境界,我們都認(rèn)為是真實的,不知道是虛妄的、是不真實的。就是我們學(xué)了佛法多少年了,還是一樣的,遇見什么事情都認(rèn)為是真的,不能夠看破了它,不能,那就叫做「遍計所執(zhí)」。

  我們通常說,「我執(zhí)、法執(zhí)」,這就是「遍計所執(zhí)自性」。如果用簡單的幾句話說,就是:「我們見聞覺知所面對的一切都是虛妄的,都是不真實的」。我們把這句話,把它千百遍地去注意一下,思惟一下,會好一點,會減少煩惱。

  「三、圓成實自性」,圓成實自性是什么呢?就是我們所見聞覺知的一切境界都是空的,都是無所有的。這個無所有所顯現(xiàn)的那個體性,是「圓成實自性」;就是掃除去一切虛妄,所顯現(xiàn)的就是真實了,那就叫做「圓成實」,圓滿成就真實的體性,這是不可破壞的。當(dāng)然,這是圣人的境界,唯圣人的圣智、無分別智的境界,我們凡夫覺悟不到這里。這三種自性,就是由一個所知依分成三種真理。就是說明迷悟、真實、虛妄的這一切境界,說明這件事。這叫做「說名所知相體」,這個所知相的體性就是這樣子。

  「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

  十大章的第三章:唯識性就是入所知相的體。這一章里面詳細(xì)地解釋了修唯識觀的次第;蛘呤浅黾业姆◣,或者在家居士,通常在佛法的集會上解釋佛法的時候,說唯識觀的不多,不是常常講唯識觀;就是講,也很簡單的,除非是佛學(xué)院里面可能有不同一點。

  「唯識性」是什么?就是圓成實性。修唯識觀分兩個部分,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像剛才說的,我們這一念靈明的心所面對的一切,都是內(nèi)心的分別;所分別的境界都是假的,都是空的。你就這樣想,這樣思惟觀察。或者在奢摩他里面這樣觀察:所見聞覺知的這一切的事情,都是假的,都是虛妄不真實的;離開了我的分別心,沒有那件事情的體性。這樣觀察,就是觀察一切法都是虛妄分別心,所分別的境界都是沒有自性的,都是空的。這是第一個階段這樣子去修。

  第二個階段:就是再進一步的時候,這一念分別心也是不可得了,所分別的境界都是空無所有的,能分別的心也不生起了。「能所雙泯,心境雙泯」,這個時候圓成實性顯現(xiàn)了,是名為「唯識性」。這第二個階段的唯識觀,這是真實的唯識觀。

  通!吨杏^論》說的性空觀,觀一切法,色法也好,心法也好,都是緣起的、都是畢竟空的。這一下子,色法也空了,一切法都空了,能分別的心同時也是空了。那么空了呢,而能分別的智也同于所分別的境界,也都是空無所有的,那么就是入于第一義諦了,契入到第一義諦。當(dāng)然這也是很直接了當(dāng),天臺智者大師也是贊嘆這種性空觀。

  在唯識的法門,它不先觀一切法都是空,心先保留,分別心先保留,先保留自己的虛妄分別心不空,只是說所分別的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先這樣觀察。我認(rèn)為這一個方便也是很好,也是不錯的,也很能夠降伏自己的煩惱,也是很有力量。就是很明顯的看見這一切的冷的境界,熱的境界,可愛的境界,可憎惡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分別,根本沒有那么一件事;你不分別,沒有那件事。這樣去觀察也很有意思,也是很妙。

  「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前面的所知依和所知相,就是說緣起的道理。這是我們初學(xué)佛法的人,先去這樣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畢業(yè)了,就是入所知相,開始修行了。前面是理解的階段,信解的階段;這底下就開始修行,修唯識觀,這樣修行。

  「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

  這六波羅蜜多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我們悟入唯識性,不是單調(diào)的,不是說你就這樣子學(xué)一學(xué),你就可以悟入唯識性,不是的;是要修六波羅蜜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六波羅蜜來幫助你悟入唯識性的。悟入唯識性,這當(dāng)然是般若,要用前五波羅蜜來幫助你的智慧去悟入唯識性的,所以有六波羅蜜多的這件事。

  但是你沒有悟入無生法忍的時候,這個時候所修的六波羅蜜,叫做「因」。你由六波羅蜜不斷地這么修行,你就悟入唯識性了。悟入唯識性,就是成就無漏的般若波羅蜜多了;由無漏的般若波羅蜜多還繼續(xù)地修六波羅蜜,這時候叫做「果」。所以「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這叫做你悟入唯識的一個「因」、一個「果」的體相,這樣子就把它連合起來了。原來,六波羅蜜多就是悟入唯識性的一個圓滿的說明,不只是一點智慧能成就的,還有前五波羅蜜的幫助才可以的。

  「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

  菩薩的十地,就是:初、歡喜地(玄奘法師翻個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fā)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xiàn)前地;七、遠(yuǎn)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就是悟入圣位以后,有十個階級,十個位次;到了法云地,再進一步就是佛了。所以入了圣位以后,也并不是一下子無量功德都圓滿了,還是有這么多的階級,還要很長的時間去努力的。

  「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這個「果」,就指佛果。十地都是因,在十地里面繼續(xù)修六波羅蜜多,也就是繼續(xù)地要修止觀,繼續(xù)地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那么叫彼因果修的差別。輾轉(zhuǎn)殊勝,輾轉(zhuǎn)的進步,初地進步到二地,乃至到第十地,乃至到佛,所以是「差別體」。

  「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首楞伽摩,虛空藏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

  這又說到戒定慧!钙兴_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這是屬于大乘佛法,就是發(fā)無上菩提心的人,他修學(xué)佛法,所以他是受菩薩戒的。「戒」,也說為「律儀」,合于律儀的;就是身口意三業(yè)遠(yuǎn)離一切過失,都是如法清凈的,就叫做「律儀」,也就是「戒」,所不應(yīng)該做的都不要做。

  「律儀」這個法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里面的尸羅波羅蜜,就是戒波羅蜜。戒波羅蜜就是菩薩戒,這可見菩薩律儀這個增上戒,不是離開六波羅蜜的。但是這里面又特別提出來,就是贊嘆菩薩戒的殊勝,不是小乘法所能及的,是這個意思。

  「增上」就是兩個意思:一個是它有強大的力量,叫做增上。一個是能為定做依止,因為你有了戒,就有了修定的基礎(chǔ),在這個基礎(chǔ)上去修定容易成就。所以戒能增上定,能幫助你成就定,是定的依止處,所以「增上」有這兩個意思。下邊的「增上」也是有這兩種意思。

  「首楞伽摩,虛空藏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

  「首楞伽摩」,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楞嚴(yán)大定。楞嚴(yán)大定是非常高深的境界,這是入圣位以上的菩薩所修的法門,中國話翻作「健行」。這個「健」就是健康,特別強有力的人,叫健。這個「健」是指的什么說的呢?指圣人說的。圣人稱為健,圣人是健者,我們凡夫是不夠健康的。是健者所行的這種高深的三昧的境界,所以叫「首楞伽摩」。

  「虛空藏等諸三摩地」,還有一個虛空藏的三昧。這個「虛空」是什么呢?就是譬喻法性,「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虛空」。那么菩薩與法性相應(yīng)了的三摩地,在真如三昧里修六波羅蜜,修一切功德,那就叫做虛空藏三昧;這也是圣人的境界,也是大菩薩所修的法門!傅取,還有其他很多很多的三昧,《大般若經(jīng)》里面列出很多的名字的。

  「諸三摩地」,「三摩地」,舊的翻譯叫三昧;新的翻譯叫三摩地。這么多的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這個心,就是定;一心,名為定。我們通常說三摩地,就指四禪八定說。我們初發(fā)心學(xué)習(xí)的人,心里面散亂,要叫它定下來;由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樣子修。這樣子成就了色界四禪也是非常重要,因為你成就了這樣的禪,就成就了奢摩他了;在奢摩他里面修四念住,就得無生法忍了,所以也是很重要。

  現(xiàn)在這里說已入圣位的大菩薩,他們也就是在四禪八定里面成就了首楞嚴(yán)三摩地、虛空藏的三摩地、無量無邊的三摩地,所以四禪在佛法里面也是很重要的。初開始,我們凡夫用功修行的人,應(yīng)該偏重于般若,偏重于智慧,你不得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可以,但是最低限度要得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里面修四念住也是可以。若是已入圣位以后,你一定要成就禪,不然的話,那個廣大的圣人的殊勝功德你很難成就的,你的心力不夠、定力不夠還不行的。所以從我們凡夫的位子來說,我們小小有一點定也就可以;但是入了圣位以后一定要成就定。

  「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

  什么叫「分別」?我們通常的習(xí)慣,我們的心遇見什么境界,心就去分別、去觀察、去思惟,這就是「分別」。但是這個「無分別智」是和「分別」相對的,它不是這個意思,是什么呢?譬如說我們現(xiàn)在靜坐了,靜坐的時候心情靜下來,就它不動;然后就觀察色、受、想、行、識、我我所不可得,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是不凈的、是空的,這樣去分別。這樣分別應(yīng)該說是如理作意,但是這種分別實在是入無分別的一個前方便,它還不是真實的,一定要超過了這個分別,與第一義諦相應(yīng)的時候,就是離一切分別了,這時候叫「無分別智」。

  這樣說,「無分別」就是沒有這是苦的,這是不凈的,這是無我我所的,這些分別通通沒有了,叫做「無分別」。于一切法都是無分別的,這是一個所謂「離文字相、不離文字」的境界,叫做「無分別」。當(dāng)然也包括了這些其他的虛妄分別,就是「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這句話。這個「法尚應(yīng)舍」,這個「法」就是觀察一切法是空的,這就是法。觀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不受一切法得無生法忍,其實這都是分別;到了無分別智的時候,這些分別通通都沒有了,叫做「無分別智」。

  小乘佛法里面說,沒有常樂我凈的顛倒,叫做「無分別」。我們凡夫的境界,就是在常樂我凈上分別;而這些得入圣道的人不是;都是無常、無我,都是不凈的,遠(yuǎn)離這些顛倒分別。但是菩薩入真如三昧的時候,「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那是一切法都是無分別境界了。

  「說名此中增上慧體」,根本無分別智的境界,這叫做「增上慧」。由戒能夠增上定、增上心;由這個增上的定、增上的心,它能增上慧,能幫助你的慧建立起來;由增上慧,這無分別智增上慧繼續(xù)地修起來,就能得無上菩提了。所以能輾轉(zhuǎn)的增上,這樣到了佛的境界是究竟圓滿了。

  這三種就是在「彼因果修差別」里面就有了,但是在這三段文里面又特別提出來呢,就是把這三種詳細(xì)地多分別了,又詳細(xì)地贊嘆大乘佛法的殊勝的意思。

  「無住涅槃,說名彼果斷體!

  前面從唯識觀入所知相,從這里開始就是在修行,一直到增上慧,這都是修行;這是說到大乘佛法的菩薩修行的次第。這以下「無住涅槃」和「彼果智體」,彼果斷、彼果智,這是說所得的果。在唯識宗現(xiàn)成的名字,叫做境、行、果。所知依、所知相,是「境」;第三個入所知相,一直到增上慧,這就是由第三到第八,這是「行」,是修行;第九、第十是「果」。

  「無住涅槃,說名彼果斷體」,這個無住涅槃是什么呢?就是無余涅槃。但是在佛的境界,無余涅槃就是無住涅槃;若是阿羅漢,就是入于無余涅槃,他不度眾生了,所以他不如佛那么圓滿。

  「無住」是什么意思呢?「住」,也就是「著」的意思,無著。若阿羅漢,他就安住在涅槃里面不動了;或者用我們凡夫的話來說,就是休息了,他在那里休息不動了。現(xiàn)在佛因為有大悲心,他觀察到眾生的苦,流轉(zhuǎn)生死的苦,他的心不能在那里住,一定還要回到世俗諦這里來度化眾生的,所以叫「無住」。他不住在涅槃那里,也就是不執(zhí)著涅槃那里;也就是在涅槃那里,同時還能夠現(xiàn)起種種方便廣度眾生的,這叫「無住」。

  在廣度眾生的時候,當(dāng)然是在世俗諦這個地方;可是在佛的心里面,世俗諦就是第一義諦,就是涅槃,所以又不住生死。佛的般若波羅蜜的境界是不住生死,佛的大悲心的境界也不住涅槃,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佛也在生死那里,也在涅槃那里,廣度眾生的,是名「無住涅槃」。

  「說名彼果斷體」,這叫做「彼果斷」。就是他斷了煩惱障、所知障,一切法都是寂滅相的,叫做「彼果斷」,也就是無住涅槃!笖唷,就是在他得到無住涅槃的果的時候,他斷除去一切的戲論、一切惑業(yè)苦的障礙,得大自在了,那么這也就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就是增上慧,無住涅槃也是無分別智。佛的無分別智到無住涅槃是究竟圓滿了,如果你還沒有成佛,你那個增上慧的無分別智還沒有圓滿。

  「三種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說名彼果智體!

  這以下解釋「彼果智體」。「三種佛身」,佛有三種身:第一個就是「自性身」,第二個「受用身」,第三個「變化身」。

  「自性身」,這個「受用身」和「變化身」是佛為度化眾生所現(xiàn)的身體,不是佛的真面目;佛的真面目是「自性身」,這是佛本身殊勝的境界,所以叫「自性身」,即佛真面目的體相的身體。

  「受用身」,是為了度化法身菩薩(舍掉了肉身得了法身的這些菩薩),這些菩薩他們的功德還沒圓滿,他們還要向佛學(xué)習(xí),聽佛說法的。那么這些菩薩所看見的那個佛,叫做「受用身」。就是佛在度化這些菩薩,予他們受用大法樂,所以叫做「受用身」。這個「受用身」,就是初地菩薩所見的佛和二地就不一樣,二地所見的佛和三地也不一樣,乃至到第十地所見的受用身也不同于第九地、第八地的;就是本身的程度有進步了,所見的佛就不一樣,有這種事情,那么這就叫做「受用身」。

  「變化身」,就是在三界內(nèi)一切的佛教徒、非佛教徒,所看見的那位佛,那是佛的「變化身」;蛘呷、八十種好的身,或者看見是老比丘,那就叫「變化身」;蛘咦兓渌纳硐鄰V度眾生的,也包括在內(nèi)。

  但是「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究竟是什么呢?這個無性菩薩他說「無垢無罣礙智,名自性身」。無垢無罣礙智,就是斷除去一切的煩惱垢,煩惱障、所知障的垢染,其心清凈了,無分別的智慧,就是佛的根本智,叫做無垢無罣礙智,就是這個意思,那么叫做自性身。這個受用身和變化身就是佛的后得智;無垢無罣礙智就是根本智。這個后得智是有分別的,我們通常說「轉(zhuǎn)八識成四智」,其中這個妙觀察智其實就是后得智,成所作智也是后得智,那么這一部分的后得智就是受用身和變化身,是這樣來解釋的。

  「說名彼果智體」,這個彼果智,因為有清凈的這種智慧斷除一切障,就叫做「彼果斷」;而這大智慧的光明,就叫做「智」,它也是不分離的。其實佛得了無上菩提所成就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但這里面就標(biāo)出兩種:一個是斷,一個是智。斷除一切障礙,顯現(xiàn)寂滅相,那么就叫做斷;那個大光明的境界,就叫做智。這合起來,就是這十大章的一個要義。這是在「于聲聞乘曾不見說,唯大乘中處處見說」的佛法,這是最殊勝的。

  「由此所說十處,顯于大乘異聲聞乘!

  前面把十大章的要義標(biāo)出來略加解釋,這底下來贊嘆!赣纱恕,由于在大乘里面所說的這十種事情!革@于大乘異聲聞乘」;就可以看出來大乘佛法是不同于小乘佛法的,小乘佛法里面沒有說這件事。小乘佛法,阿羅漢就入無余涅槃了,再不發(fā)生作用了;小乘佛法里面說佛也是這樣子,入了無余涅槃以后再沒有事情了,也不度眾生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為彌勒菩薩受記,彌勒菩薩將來成佛來度化眾生,釋迦佛沒有事了,這在小乘佛法是這樣說的。

  我現(xiàn)在又想到一件事,說是我們出家人過齋堂的時候,要設(shè)立一個圣僧位。這里面有什么事情呢?為什么不供佛呢?小乘的比丘他不供佛,只是立個圣僧位,這表示什么?因為這個賓頭盧頗羅墮尊者沒有入涅槃,他還在,所以我們就供養(yǎng)。其他的佛和阿羅漢都入無余涅槃了,就好象是沒那件事了,有這個味道。《大毘婆沙論》說,就是他已經(jīng)不是有情數(shù)了,說過這話。

  以前我也曾經(jīng)這樣想過:這個出家人過齋堂的時候,五個圣僧位,就只是他,那佛呢?佛的位子怎么不立呢?不明白,不知怎么回事。后來想到,喔!小乘佛法是這樣意思。這樣與大乘佛法就是不合,不合道理。所以我們是所有的佛都要供,十方佛、過去佛、現(xiàn)在佛統(tǒng)統(tǒng)都要供,因為他沒有入無余涅槃。所以這想法不一樣,思想不同。這里面說,佛有自性身、又有受用身、有變化身,盡未來際的廣度眾生。

  在《法華經(jīng).如來壽量品》,窺基大師他說到一件事,他說:過去的迦葉佛,乃至未來的彌勒佛,都是釋迦牟尼佛,并不是別的人。彌勒菩薩成佛就是慈氏如來,慈氏如來就是釋迦佛,還是釋迦佛,他這樣解釋。智者大師似乎不同意這個解釋。那么不管怎么解釋,總之大乘佛法里面說佛是有自性身、有受用身、有變化身,盡未來際的廣度眾生,他不入無余涅槃的。《攝大乘論》后面,關(guān)于這件事還有解釋的;這些解釋的地方,是我們平常很少遇到的一種道理,因為我們學(xué)習(xí)佛法還是很少的。

  「由此所說十處,顯于大乘異聲聞乘」,和聲聞乘的佛法不同。這個不同的地方,主要的一點就是大悲心,重視大悲心。佛菩薩有大悲心,這眾生還在那流轉(zhuǎn)生死,要去度化他嘛,怎么能夠棄舍了他們,自己入無余涅槃,不管了呢?所以和小乘佛法不一樣,這個不一樣的地方,也就是特別值得贊嘆的地方。這個大悲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我們沒解脫的人,佛有大悲心對我們是太重要了。

  「又顯最勝,世尊但為菩薩宣說!

  前面這句話是說它不同于小乘。這底下「又顯最勝」,又顯這十大章的佛法,這是最殊勝的;因為它是令人成佛的,我們這樣學(xué)習(xí)就可以成佛,當(dāng)然這件事是最殊勝了。

  「世尊但為菩薩宣說」,因為菩薩有大悲心,他能契合,與此法門能相契合。聲聞人感覺生死太苦了,這個身體是個毒氣,它滅了是最好,到無余涅槃那里安樂自在,所以不為聲聞人說,「但為菩薩宣說」。

  但是在《阿毗達(dá)磨大乘經(jīng)》上看,是在薄伽梵前的菩薩說的,這十大章是菩薩說的?墒沁@上面說「世尊但為菩薩宣說」,那就是「菩薩但為菩薩宣說」,應(yīng)該是這么說?墒且驗槭窃诜鸬拿媲罢f的,為佛所開許的,那也就等于是佛說了。所以說「世尊但為菩薩宣說」,不為小乘人說,所以這是最殊勝的佛法。

  「是故應(yīng)知但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

  所以我們應(yīng)該知道,是但依大乘佛法里面,諸佛世尊才有這十種殊勝殊勝語的,小乘佛法里是沒有的,是不合適的。這是結(jié)束這一段文。第一項是略標(biāo),第二項顯大乘殊勝,這底下第三項顯大乘是佛說。

  第三項、顯大乘是佛說

  「復(fù)次,云何由此十相殊勝殊勝如來語故,顯于大乘真是佛語,遮聲聞乘是大乘性?」

  又,怎么知道「由此十相殊勝殊勝」佛的法語故,「顯于大乘真是佛語」,大乘佛法真實是佛說的?「遮聲聞乘是大乘性?」不同意聲聞乘的佛法是大乘佛法,聲聞乘是小乘,它不是大乘。

  有人寫文章,說是天臺智者大師判《阿含經(jīng)》是小乘,說這是不對的。其實,大小乘,印度佛教就是這么說嘛,不是中國歷代高僧說的;中國歷代高僧都是根據(jù)印度佛教說的,所以這個人就是亂說。

  「遮聲聞乘是大乘性」,不同意聲聞乘是大乘性。我昨天說過,就是有的小乘佛教學(xué)者,如果他碰到了大乘佛教學(xué)者問:「你說大乘非佛說,那么佛是怎么成就的?」那么小乘佛教學(xué)者說:「就是學(xué)習(xí)阿含經(jīng),就這樣修習(xí)久了,就成佛了,所以阿含經(jīng)就是大乘」,這小乘佛教學(xué)者這么回答,F(xiàn)在說「遮聲聞乘是大乘性」,無著菩薩不同意這種說法,這個聲聞乘不是大乘行,你學(xué)習(xí)阿含經(jīng)是不能成佛,你只可以得到阿羅漢果,成佛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同意。

  這文上說:你不同意聲聞小乘佛法是大乘,認(rèn)為大乘是佛說的大乘,這才是大乘,怎么知道呢?這是問,底下就回答。

  「由此十處于聲聞乘曾不見說,唯大乘中處處見說!

  因為這十大章所說的佛法,在聲聞乘里面曾不看見佛說過,唯獨大乘佛法里面才有說。所以聲聞乘是小乘,這十大章是大乘,這是成佛的法門。這成佛的法門這樣高深,那就是佛說的,別人說不來,別人沒那個智慧能說出這樣的佛法。

  「謂此十處,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隨順無違;為能證得一切智智!

  前面是標(biāo)出來這十大章,這是大乘經(jīng)里面處處見說。那么怎么知道它就是成佛的法門,它一定是佛說的呢?

  「謂此十處,是最能引大菩提性」,這十大章的法門,它最能引發(fā)大菩提!复笃刑帷咕褪菬o上菩提;能夠引發(fā)大菩提的因性,這個「能引」就是因,你學(xué)習(xí)了這樣的佛法,你就成就了無上菩提的因了,它有這種能力,從這十大章的內(nèi)容來看它有這種功能。大菩提的因性,主要就是發(fā)無上菩提心。無上菩提的因是什么?就是要發(fā)愿,愿得無上菩提,要有這樣的愿。

  「是善成立」,就是「能引大菩提性」這件事是能成立的,是能立得住的。這個道理是非常圓滿的,是不可破壞的,是能立得住的,所以是「善成立」。

  「隨順無違」,你按照這十大章去修行,它能隨順無上菩提,能趣向于無上菩提,能向于無上菩提那里去了!笩o違」,沒有障礙的,沒有違背,沒有矛盾的事情。

  「為能證得一切智智」,你這樣修行,就能夠證得無上菩提,所以這是大乘,所以這就是佛說。如果這不是佛說,另外還哪有呢?另外沒有了,所以這一定是佛說,而一切智智決定是成佛的法門。這樣說,「能引大菩提性」是因,是發(fā)無上菩提心;這個「隨順無違」,就是你隨順?biāo)バ扌?這是行。前面是發(fā)愿,發(fā)菩提愿;這底下是修行六波羅蜜;「能證得一切智智」就是果了。愿、行、果。

  「能證得一切智」是根本智,第二個「智」就是后得智。根本智、后得智圓滿了,就是無上菩提了。這就可以明白「大乘是佛說」,你不可以誹謗說是非佛說,不可以。

  第四項、重頌

  「此中二頌:所知依及所知相,彼入因果,彼修異,三學(xué),彼果斷及智,最上乘攝是殊勝。此說此余見不見,由此最勝菩提因,故許大乘真佛語,由說十處故殊勝!

  前面第三項「顯大乘是佛說」,現(xiàn)在是第四項「重頌」!钢仨灐,就是用少的文字能總攝多義,前面那一段文的義都含攝在少少的文字里面,能使令你容易受持,是這樣意思。

  此中有兩個頌:「所知依」,第一章就是所知依!讣八唷,是第二章!副巳胍蚬,第三是入所知相,第四是彼入因果。第五彼因果修差別,這就是「彼修異」!溉龑W(xué)」,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就是六七八!副斯麛嗉啊贡斯钢恰,就是最后兩個!缸钌铣藬z是殊勝」,這十大章是屬于最上乘,就是一佛乘,所以是最殊勝的!复苏f此余見不見」,這里所說的十大章:「此見」,此大乘里面是處處得見!赣嗖灰姟,其他的小乘佛法里面是看不見的!赣纱俗顒倨刑嵋颉,就是前面「能引大菩提性」,由此十大章是最殊勝菩提的因,你按它來學(xué)習(xí),你就有了菩提的因了。「故許大乘真佛語」,真是佛的法語!赣烧f十處故殊勝」,用這兩個頌來說前面這一段文的要義。

  第二節(jié)、攝大乘

  「復(fù)次,云何如是次第說此十處?」

  前面第一節(jié)「成立大乘是佛說」,大乘是佛說的法語,你不可以毀謗的。現(xiàn)在這二節(jié)「攝大乘」,這十大章能統(tǒng)攝一切大乘佛法,是說這樣意思。

  什么理由,你說出來這樣的次第?用這樣的次第說這十大章呢?為什么一定先要說所知依,而后又所知相,第三是入所知相呢?乃至到第十是彼果斷,彼果智?這是問,為什么是這樣的次第。

  「謂諸菩薩于諸法因要先善已,方于緣起應(yīng)得善巧。」

  佛法里面的意思,來到佛法里面的人,第一件事就是先要得到正知正見,你先要成就這一個功德。那么這個功德怎么樣成就呢?「謂諸菩薩于諸法因要先善已」,就是你先要對一切法是怎么有的?這個原因你要先要通達(dá),就是要通達(dá)一切法的緣起。你要知道一切法各有各的因緣,主要就是阿賴耶識是一切法的因。所以第一章就需要說明,什么叫做阿賴耶識了。

  「要先善已,方于緣起應(yīng)得善巧」,你若通達(dá)了阿賴耶識為諸法因的道理,你就能知道一切法緣起,緣起的事情就明白了!笐(yīng)得善巧」,你就會得到善巧!干魄伞,就是通達(dá)了一切法的緣起,而能夠沒有錯誤的想法;對于一切法的緣起通達(dá)了,沒有其他的邪知邪見,有正確的知見了,就叫做善巧。你先應(yīng)該得到善巧的正知正見,叫做「應(yīng)得善巧」。

  佛教是主張一切法是緣起的,那么非佛教徒有兩種錯誤的說法:第一個就是不平等因,第二個就是無因。第一個「不平等因」怎么講呢?譬如:印度的宗教,說世間上的一切眾生、一切的山河大地是梵天創(chuàng)造的,那么世間上的萬事萬物,世間上的一切有情,都是有因的;梵天是一切萬物的因。那么梵天怎么有的?梵天是無因的,沒有人能創(chuàng)造梵天,梵天是自然有的,這就是「不平等」。喔!我有因,你無因,這不一樣,不平等。這不平等,所以就不能成立的,一定要平等才可以。這個印度的婆羅門教,相信梵天的人就是這樣說法。第二個是「無因」,就是世界上宇宙萬物是沒有因緣,自然就是這樣子的。

  這兩種說法都是不善巧,都是不合道理,所以來到佛教里面的佛教徒,「于諸法因要先善已,方于緣起應(yīng)得善巧」。你要明白一切法各有各的因緣,善有善的因緣,惡有惡的因緣,人有人的因緣,天有天的因緣,三惡道有三惡道的因緣;而不是一個因能生一切法的,是各有各的因緣的。這樣子,你才能得到善巧的智慧,而不犯錯誤的。

  這個「緣起」和「緣生」有一點不同。「緣生」是在果上講的,「緣起」是在因上講的。這個因緣能生起一切法,就是「因」能生起一切法。若是「緣生」,就是因緣所生的一切法;所生的一切法就是果了。在果上講,叫「緣生」;在因上講,叫「緣起」。現(xiàn)在是,「于緣起」就是諸法因;諸法因「應(yīng)得善巧」,你先得到正知正見,你先要有這樣的思想。所以第一就先要說這個「所知依」。

  「次后于緣所生諸法,應(yīng)善其相,善能遠(yuǎn)離增益損減二邊過故!

  于諸法因應(yīng)得善巧了以后,「于緣所生諸法,應(yīng)善其相」,你要善能了別它的體相,還是要知道的!赣诰壦T法」就是果了,所生諸法的果「應(yīng)善其相」。這個「緣所生諸法」,就是依他起相;依他起是說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的,染緣起、凈緣起都是因緣所生,那么這就是依他起。這個遍計執(zhí),遍計執(zhí)是沒有體性的。我們執(zhí)著因緣生法里面有我可得,有一切法可得的,其實都是虛妄分別,沒有那件事,那么是遍計執(zhí)了。遍計執(zhí)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是無中生有。沒有我,而執(zhí)著有一個我,這是無中生有,就是增益的,叫做增益。

  下面說「善能遠(yuǎn)離增益損減二邊過故」:沒有那件事,你增加上去了,那叫做增益的過失。這個損減過失怎么講呢?就是本來是有的,你認(rèn)為沒有,這就是損減,去掉了,這是錯誤,這是一種過失。這個增益的過失,就是我們凡夫的境界在一切虛妄法上,身、口、意、蘊、處、界,這一切法上面是沒有我可得的,沒有這個補特伽羅的我,我們就認(rèn)為是有,所以叫增益執(zhí)。這個圣人所見的第一義諦、圓成實的境界是有的,但是我們凡夫看不見,就認(rèn)為是沒有,所以就是損減的過失。

  這樣說呢,「遍計執(zhí)」是增益的過失,你去掉了它,這是最好了,這不犯損減的過失。「圓成實性」,我們?nèi)粲X悟了,那就沒有損減的過失;而認(rèn)為有圓成實性的體性,那不是增益,因為本來是有嘛!你說是有,就是對了。這是「遍計執(zhí)」和「圓成實」這兩部分的情形。這個「依他起」是怎么一個情形呢?「依他起自性」,在《辯中邊論》上說:「非實有全無」,這樣解釋。這個因緣所生法,它不是真實有,不是真實的。譬如我們這個身體也好,山河大地也好,我們的虛妄分別心也好,它不是真實的,它是隨時變化的,是因緣所生;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夢中境,都是假的,是不真實的,它「非實有」!阜侨珶o」,也不是完全沒有,還是有,有而不實。因為「非實有」,所以你不犯損減的過失。說是把這個依他起取消了,不犯損減的過失。你說它是有,也不犯增益的過失,因為它還是有這么一個虛妄的相貌,所以也不犯增益的過失,也不犯損減的過失。你若執(zhí)著它是實有,那就不對了。你若說是完全沒有,這也不對了。若說它完全沒有,那就有損減的過失;說它是真實有,那就有增益的過失。這依他起性是這樣。

  現(xiàn)在這里說「次后于緣所生諸法,應(yīng)善其相」,你要善巧地通達(dá)它的相貌,你不要違犯增益的過失和損減的過失,要遠(yuǎn)離增益、損減這兩個邊的過失;增益是一邊,損減是一邊。這個「邊」,就是不是中道,就是有一點偏了,有點偏邪的事情,叫做邊;就是不正確,有過失的。

  「善遠(yuǎn)離增益損減二邊過故」,所以對于阿賴耶識是諸法因,你這樣通達(dá)了以后,你對于因緣所生的果上的一切法,應(yīng)善巧地通達(dá)它的相狀,什么是遍計執(zhí),什么是依他起,什么是圓成實,要「善遠(yuǎn)離增益損減二邊過故」,這就是第二章「所知相」,你要通達(dá)這個意思。

  「次后如是善修菩薩,應(yīng)正通達(dá)善所取相,令從諸障心得解脫。」

  阿賴耶識是屬于依他起。在《攝大乘論》里邊看,這個阿賴耶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在生死里流轉(zhuǎn),也是因為它;能轉(zhuǎn)凡成圣,也是因為它。或者是向上升,或者是向下墜,以此為中心,以阿賴耶識為中心的。而阿賴耶識就是在依他起里面的,屬于依他起;圓成實和遍計執(zhí)都是包括在依他起里面。

  第一章「所知依」主要是說明什么是阿賴耶識這個諸法因,等到第二章「所知相」才把它更詳細(xì)地說明了,所以這兩章加起來就是說明緣起緣生的事情。

  「次后如是善修菩薩」,對于前兩章你通達(dá)了以后,你就應(yīng)該好好地修行,發(fā)心修學(xué)圣道,把你這個正知正見繼續(xù)努力地修。因為你在理論上、在文字上學(xué)習(xí)的佛法,你知道什么是白的,什么是黑的,什么是正知正見,什么是邪知邪見,但是你做不到;你明白是明白了,但是你做不得主,你還會顛倒迷惑的,所以你這時候應(yīng)該要修,要加強你正知正見的力量,要損減你自己的邪知邪見,這叫做「善修菩薩」。這時候他能夠修行了,能夠改正自己,改造自己。但是應(yīng)該怎么修行呢?「應(yīng)正通達(dá),善所取相」,你時時地要注意自己這一念心,你要明白一切法是心所變現(xiàn)的,你對所變現(xiàn)的這一切法,你要善巧地通達(dá)它;通達(dá)所變現(xiàn)的這一切都是空無所有的。

  「善所取相」,你要善巧的通達(dá)你心所取著的一切相的境界,要通達(dá)它都是虛妄分別心變的,它不是有真實體性的,是假的,如夢中境、如鏡中像似的,是空無所有的,這叫做「善所取相」。若善巧通達(dá)心所取相是空無所有的,心如是如是生,境就如是如是現(xiàn);心若不這樣分別,就沒有那件事。你要這樣通達(dá),時時這樣想,不要說「他怎么在罵我呢?」其實沒有他,他沒有罵我,是我自己心分別。這個唯識它是這樣意思,先這樣子來調(diào)整自己。「善修菩薩應(yīng)正通達(dá)」,心所變現(xiàn)的一切相,要通達(dá)所取的相是空無所有的,你從這里開始修唯識觀去改造自己。

  「令從諸障心得解脫」,使令你這一念心從煩惱障里面、從所知障里面解脫出來,不要被煩惱障、所知障所困擾,要從那里得解脫。你修這唯識觀,常常這樣修,然后心也不可得了,覓心了不可得,那么就得初歡喜地了,就得無生法忍了,就入圣位了。入了圣位的時候,就開始從諸障里面得解脫了,就能得解脫。當(dāng)然初開始得無生法忍,有的時候還是有障,但是正念一提起來,障就沒有了,它不是那么困難。不像我們凡夫,煩惱來了,很久很久它不能過去,它還留在你的心里面來煩惱你。

  「次后通達(dá)所知相已,先加行位六波羅密多,由證得故應(yīng)更成滿,增上意樂得清凈故!

  前面是修唯識觀,就是由加行位到了見道位,得無生法忍了。那么這個時候的情形呢,其實只是說出來主要的一點,并沒有完全說明!复魏笸ㄟ_(dá)所知相已」,你能善巧地通達(dá)這一切法的真實相了,一切法的真實相都是假的、都是空的!赶燃有形弧,你沒有通達(dá)所知相的時候,沒有通達(dá)一切法實相的時候,就是「先」,那個時候是加行位,不是見道位。就是一次又一次地修行,一個禪七又一個禪七,不斷地努力用功修行的時候,叫做「加行」。在那個身份、那個地位的時候,你努力地修行六波羅蜜,今天也修行,明天也修行,就是修行了十二年,一下子成功了!赣勺C得故」,一下子你得到無生法忍了。得了無生法忍之后,開始入圣位而已,你不應(yīng)該得少為足,你不應(yīng)該就到這就停下來了,不可以!笐(yīng)更成滿」,你應(yīng)該再努力,再去努力成就圓滿「增上意樂」,應(yīng)該再努力。就是你成就了,得了初歡喜的時候,你成就無所得的般若智慧,用這個智慧再去修六波羅蜜的時候,六波羅蜜就得成滿了。

  「增上意樂」怎么講呢?這個「意樂」是以欲勝解為體!赣,就是我們相信了佛法的人,在佛法里面有一個堅強的愿力,有一個很堅固的希望心「我想要得無生法忍」,就是這種心!肝蚁胍檬桌阗つθΦ,我想要得虛空三昧,我想要得三明六通八解脫」,就是想要得圣人的功德,有這種欲,有這樣的善法欲,很堅強的一個愿望。若從這件事想,我們信佛的人多數(shù)都應(yīng)該有這種心情。從經(jīng)論上看,這個人一下子得須陀洹了,那個人得無生法忍了;當(dāng)然我心里也要動,我也要得!自然是有這個心情?墒怯羞@心情的時候,就會覺悟到這是一個長時期的事情;功德是很多很多的,不是一下子就圓滿了,是個長時期的事情。如果你對這件事,在心里面多多地注意的時候,也會減少自己的過失,減少自己的煩惱,你會感覺到這里。這個「欲」是這樣意思。

  「勝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經(jīng)過長時期的學(xué)習(xí),你對于佛法的認(rèn)識是非常的深刻,不只是文字上的分別,不是那個意思。就是你非常的有力量、不可動搖的,你對于佛法的這種信解是不可動搖的,所以叫做「勝解」!冈錾稀,也就是有力量的意思。增上的意樂,就是強有力的一個愿望,就是那個欲;有強有力的一個勝解,也就是對佛法的一個信解。我們這樣的心情引導(dǎo)我們繼續(xù)地學(xué)習(xí)佛法,繼續(xù)地向前進,遇見什么樣的困難心里不退轉(zhuǎn),這個叫做「增上意樂」。

  「得清凈故」這句話怎么講呢?就是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這個增上意樂雖然是我們的功德,但是有一點不清凈,我們的我執(zhí)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個我執(zhí),這種分別心還是有,就使令這個增上意樂不清凈,F(xiàn)在「加行位六波羅密多,由證得故」,得無生法忍了,你把這個分別的我執(zhí)取消了,那么「增上意樂得清凈」。沒有我執(zhí),也沒有法執(zhí);我執(zhí)也去掉了多少,法執(zhí)也去掉了多少,就使令你這個增上意樂得清凈了(當(dāng)然究竟清凈,那是佛的境界)。這時得清凈了,有了清凈的增上意樂,繼續(xù)地修這個六波羅蜜多,就叫做「彼入因果」!笐(yīng)更成滿,增上意樂得清凈故」,是這樣的意思。

  「次后清凈意樂所攝六波羅密多,于十地中分分差別,應(yīng)勤修習(xí);謂要經(jīng)三無數(shù)大劫!

  我們學(xué)習(xí)這部論,這個科判還是根據(jù)印順老法師的科。第一章就是序說,序說這一科里面一共是分兩節(jié)。第一節(jié)成立大乘是佛說,這一大科已經(jīng)說過去了。第二節(jié)就是攝大乘,現(xiàn)在的文就是屬于第二節(jié)。這個文本身的文句是說這十大章的次第;但是在文義上看,它是攝大乘的意思。這一節(jié)文就是說到第五章「彼因果修差別」的次第,就是這一章為什么在「彼入因果」以后說的理由。第四章「彼入因果」,就是等于說這一個人他在入所知相的時候,修唯識觀得無生法忍了。得無生法忍之后,他在得忍之前修的六波羅蜜多成為清凈的增上意樂了,清凈的六波羅蜜多了,就是不是有所得的六波羅蜜。

  這以下「彼因果修差別」,就表示從開始得無生法忍,就是由初地進步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這六波羅蜜多輾轉(zhuǎn)的殊勝,所以叫做彼因果修的差別。這個文的大意就是這個樣子。「次后清凈意樂」,就是在「彼入因果」以后,這位無生法忍的菩薩,他由般若智慧的力量所發(fā)出來的六波羅蜜多,也就是六波羅蜜多都統(tǒng)攝在清凈意樂里邊。這是以無上菩提心為前導(dǎo),以無所得為方便,用這樣的智慧所統(tǒng)攝的六波羅蜜多是不斷地進步,所以「于十地中分分差別」。由初地、二地、乃至到第十地,一分一分地越來越殊勝,有這樣的不同,所以叫做「彼因果修差別」。

  這樣輾轉(zhuǎn)殊勝的修六波羅蜜多,自行化他!笐(yīng)勤修習(xí);謂要經(jīng)三無數(shù)大劫」,要經(jīng)過這么長的時間,應(yīng)該勇猛精進地使令它圓滿,要經(jīng)過三無數(shù)大劫。這個「三無數(shù)大劫」在后邊的文有解釋。那應(yīng)該是從勝解行地是一個大阿僧祇劫,從初地到七地又一個大阿僧祇劫,就是又一個無數(shù)大劫,從八地到第十地又一個無數(shù)大劫。這個「無數(shù)大劫」就是阿僧祇劫的意思。這加起來呢,要經(jīng)過三無數(shù)大劫,這個六波羅蜜多才是圓滿了。如果從初地開始,就是兩個無數(shù)大劫。這可見這個功德是要經(jīng)過這么長時期的精進修行才圓滿的,不是短時期可以成功的。

  「次后于三菩薩所學(xué),應(yīng)令圓滿!

  「次后」,在文相上看,就是在「彼因果修差別」之后,這叫「次后」。但是在修行的內(nèi)容上看,它還是屬于「彼因果修差別」之內(nèi)的,還是在這里面的。就是把六波羅蜜多合成「三菩薩所學(xué)」,就是合成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三菩薩所學(xué),應(yīng)令圓滿」,令這三菩薩所學(xué),讓它圓滿究竟。

  若是讀這三大章: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就可以知道本論的作者特別地贊嘆戒定慧,贊嘆它的殊勝,超越了小乘的境界的,是這樣意思。這個六波羅蜜多圓滿,當(dāng)然三學(xué)就圓滿了;三學(xué)圓滿,六波羅蜜多也圓滿了。

  「既圓滿已,彼果涅槃及與無上正等菩提,應(yīng)現(xiàn)等證!

  這是到最后的兩大章。「既圓滿已」,這個六波羅蜜多、戒定慧的三學(xué),既然是圓滿了,功德圓滿了;那么「彼果涅槃」就是「彼果斷」,「及與無上正等菩提」就是「彼果智」。一個智德,一個斷德。

  「彼果斷」,這個斷德,就是煩惱障、所知障究竟的清凈了,沒有一點的障礙了,那么就是究竟寂滅的境界。「及與無上正等菩提」,就是「彼果智」,也就是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三身顯現(xiàn)了;這三種佛身圓滿的顯現(xiàn)了,那就是無上正等菩提的境界了。這樣說,彼果斷也圓滿了,彼果智也圓滿了,到這個時候「應(yīng)現(xiàn)等證」。就是應(yīng)時的顯現(xiàn)了,平等的成就了。就是彼果斷、彼果智平等的成就了,叫做「應(yīng)現(xiàn)等證」。

  「故說十處如是次第!

  從第一章、第二章、乃至到第十大章,這個次第是這樣子,所以就這樣說這十大章的次第。從因至果,從最初的理解緣起法開始修行,到最后的得果,境行果都圓滿了。

  「又此說中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這個「又」字,在真諦三藏翻譯的《攝大乘論》里面沒有,沒有這個「又」字。印順老法師特別的提出來,若沒有這個「又」字,這個義是順一點。

  「故說十處如是次第。此說中一切大乘皆得究竟」,是說這個十大章里面包括了一切的大乘佛法,而沒有余了,都包括在里面了,所以叫做「攝大乘」。

  剛才說了,這里面信、解、行、證都具足了,一切大乘佛法都包括在里面了,所以「皆得究竟」圓滿,而沒有剩余的了。也就是說,這個修行人從開始發(fā)心到究竟圓滿,主要的大意都在這里面了。如果說是在別的經(jīng)里邊還有其他的說法,那也是屬于這十章里面的支分,也并沒能夠離開這十大章之外的,所以說「一切大乘皆得究竟」,所以不增不減的說這十大章。

  第一章「序說」到此圓滿了。那么按照印順老法師的意思,這十大章里面就是說大乘佛法的殊勝,大乘佛法都是佛說的,這幾個意思。這個「總標(biāo)綱要分」,第一章「序說」里面說到本論《攝大乘論》的依據(jù),就是根據(jù)《阿毗達(dá)磨大乘經(jīng)》里面的〈攝大乘品〉來寫這一部論。當(dāng)然也可以說,無著菩薩就是為攝大乘品這十大章做的注解;做的注解并不限于《阿毗達(dá)磨大乘經(jīng)》,也有引其他的《華嚴(yán)經(jīng)》、《解深密經(jīng)》,引其他的經(jīng)來做解釋的。就是說到此論的依據(jù);及能說的人─「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得了陀羅尼、得了無礙辯才、無生法忍的菩薩說的;及為什么要說這部論。這第一節(jié)有這三個意思。

  以后,這就說到「十種殊勝殊勝語」,又提到這十大章是不同于小乘的,又說這十大章是佛所說的,不能說是非佛說;又說到十義的次第,又說到攝大乘,這一章里面有這么多的意思。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