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兩種心態(tài),道心和世智情見

仁德上人:人有兩種心態(tài),道心和世智情見

做人有兩種心態(tài):

  第一種是道心,無私無我無著,既能隨緣妙用而又如如不動分別心。對什么事都能面對而又不執(zhí)著一切事相,面對一切境界沒有自我的愛憎取舍分別心,了了的常知常覺如如不動,而又能起心動念面對一切的人事物,這就是隨緣不變;

  第二種叫世智情見,也叫凡夫心、煩惱心。隨緣即變,遇事就著相、見境就生心,總是以我分別事物的好壞、善惡、美丑,有自我的分別心,再產(chǎn)生愛憎取舍心,遇事就粘著、牽掛、憂慮,看不空、放不下,總在事相上轉(zhuǎn)圈圈、繞彎彎,自己的心就跟隨著境界變來變?nèi),自心不能當家做主,不能達到如如不動,這就是隨緣即變。

  隨緣不變的了了靈知,即是清凈心、智慧心、解脫心,又名之佛心,若能安住自己的這個如如不動的平常心,就名之為道心,這即是真智慧、真解脫、真功德;若是隨緣即變的心,也就是著相分別執(zhí)著的心、自私自利的心、牽掛計較的心,就名之為煩惱心、業(yè)障心、生死輪回心。

  無論道心和凡夫心,本質(zhì)都是一個“空性”,只有明了了空性,真正通達萬法皆空皆幻皆不可得、通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自然會心甘情愿地一切放下。

  真正做到心空無我,無我就不會著相,不著相就不會再生分別執(zhí)著心,沒有分別執(zhí)著即沒有愛憎取舍,無愛憎取舍的真誠心即是平等的智慧心,也叫清凈解脫心,名之為道心,具備道心的人想找煩惱也找不到。

  因為道心無私無我、無貪無求,沒有一點煩惱,無論怎么找也找不到。若是世智情見,不想煩惱也離不開煩惱,一天到晚都活在煩惱之中,都生活在自私自利、愛憎取舍之中,無論怎么想去煩惱也去不了,因為煩惱的根子是我執(zhí)與法執(zhí)。心中執(zhí)著有我的人,怎么能離開煩惱呢?

  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佛性就是平等性,就是不用分別執(zhí)著心,也就是舍識用智。智是用空性慧觀照萬事萬物皆空皆幻皆不可得,達到無取無舍、無愛無憎。識是自我的分別愛憎取舍心,分別執(zhí)著愛憎取舍即是識,若能做到轉(zhuǎn)識成智,就會達到轉(zhuǎn)煩惱成菩提、轉(zhuǎn)生死歸涅槃,即可實現(xiàn)轉(zhuǎn)凡成圣的目標。

  我們?nèi)绾斡眯、如何做人,都由自己當家做主,佛菩薩都管不了。若用道心,不著相、不執(zhí)著、無私心、無貪心、無愛無憎、無取無舍,即可轉(zhuǎn)識成智、轉(zhuǎn)凡成圣;

  若用世智情見、自私自利、分別執(zhí)著、愛憎取舍,雖本具佛性也全被自己迷失,自己迷自己、自己騙自己、自己害自己、自己造下生死輪回,自己遭受不該受的生死輪回。是做佛還是做魔,是解脫還是生死,是清凈還是煩惱?全由自己當下的心說了算!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