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依照正法
47.依照正法
坐在娑羅樹下,佛陀沐浴在平和、喜悅和自在之中。這個可愛的森林里,有碧綠的山坡、清澈的泉水,更有一個湖。佛陀享受獨居的寧靜。他想起撟賞彌那些比丘的紛爭,連累在家弟子也受困擾。他對比丘不肯聽從他的指示感到失望,但他卻明白他們是被瞋恚心所蒙敝。
佛陀在羅稽羅森林遇上很多不同種類的動物,其中包括一群象。最年老的象后,時常都會帶著小象到湖邊沐浴。它又教小象如何啜飲清涼的湖水和吃水里的荷花。佛陀旁觀它怎樣用象鼻抓著一束荷花在水里清洗和搖去污泥。小象都彷效著它。
這群象很喜歡佛陀,漸漸成為他的好朋友。象后更時會摘來水果,獻(xiàn)送給佛陀。佛陀喜歡撫摸小象的頭項,又和它們一起走到湖里去。他很愛聽象后威猛的喊叫聲。那聲音就很像號角。他自己練習(xí)大象的叫聲,直至如它的一模一樣。一次,象后發(fā)出叫聲后,他也作出同樣的號叫。象后凝望著他,然后上前跪下,像要向他鞠躬似的。佛陀輕撫它們頭部。
這是佛陀證悟后第十次的安居,但只是他第二次單獨度過雨季。整個季節(jié),他都是一個人在清涼的森林里,只是早上出外作短暫的乞食。雨季過后,佛陀離開他的象群朋友,前往東北。
經(jīng)過兩星期的步行,他終于抵達(dá)舍衛(wèi)城的祗園精舍。舍利弗和羅睺羅都非常高興見到佛陀。她些大弟子也正在祗園精舍,其中包括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遮羅、優(yōu)婆離、摩訶句帝耶、摩訶迦毗羅、摩訶軍那、離婆多和提婆達(dá)多。阿耨樓陀、金經(jīng)羅和竺難提伽也剛從迦羅村的竹林來到了祗園精舍。喬答彌比丘尼也在舍衛(wèi)城。見到佛陀,他們每一個都很喜歡。
步進(jìn)他在祗園精舍的寮房,佛陀發(fā)現(xiàn)阿難陀正在那里打掃。佛陀已離開這里足有一年零四個月。阿難陀放下掃帚,向佛陀鞠躬禮。佛陀問他有關(guān)撟賞彌的情況時,他這樣回答:“你離開之后,幾位師兄弟走來告訴我:‘師兄,師傅走了。他是一個人離開的。你為什么不跟著去以作隨從?你不去的話,我們便自己去。’但我告訴他們:‘既然佛陀沒有告訴任何人他離去,他一定是想獨行的了。我們不應(yīng)打擾他。’六個月后,這幾位師兄弟又告訴我:‘師兄,我們已很久沒有直接得到佛陀的教誨。我們想去尋找他。’這一次,我也同意他們。我們四出找尋,但都找不到你。沒有人知道你的下落。最后,我們才前來舍衛(wèi)城,但你也不在。因為我們預(yù)料會早晚前來,所以就在這兒等待。我們都知道你一定不會離棄你的弟子的。”
“世尊,他們的沖突越益惡化。雙方都互不理睬。氣氛很不自然。在家眾都對我們其他的比丘表示不安和失望。我們向他們解釋,告訴他們很多比丘都拒絕分立。逐漸,在家弟子便自有主意。他們到精舍來與滋事的比丘說項。他們說:‘是你們弄到佛陀這樣不高興地離開的。你們應(yīng)負(fù)上這個責(zé)任。你們又令我們在家的對僧團(tuán)失去信心。請你們反省吧。’起初,滋事的比丘都不予理會。但接下來,在家眾決定不再給這些比丘供食。他們說:‘你們不值得佛陀的愛護(hù),因為你們不能和合共處。你們是遵從佛陀教示的,便應(yīng)該彼此和解和往找佛陀向他認(rèn)錯。只有這樣做,我們才會對你們恢復(fù)信心。’世尊,在家人一進(jìn)堅持他們的立場。我離開那天,他們雙方已同意見面。我肯定他們很快便會到這里來,作正式的認(rèn)錯。”
佛陀拿起阿難陀放下了掃帚。“讓我來掃。請你替我找舍利弗,告訴他我有事和他商談。”
佛陀隨意掃了幾下,便到房子外的一張竹椅上坐下。祗園精舍的確美麗。樹上正掛上了新葉。鳥兒滿森林的歌唱。舍利弗來后,在佛陀旁邊默默地坐了一陣子。
佛陀告訴舍利弗他的心事。“我們心需一起盡能力防止這美麗的精舍有不和的事件發(fā)生。”
他們就這件事發(fā)生。
這天之后的一個下午,舍利弗尊者接到消息,知道撟賞彌的比丘正在前來祗園精舍,并已抵達(dá)舍衛(wèi)城。于是,舍利弗便去問佛陀:”撟賞彌的兄弟很快便會到達(dá)。我們應(yīng)該如何處理此事?”
佛陀答道:“依照正法去處理。”
“你可解釋申明嗎?”
“舍利弗,你還需要這樣問嗎?”
舍利弗靜下來。這時,剛好目犍連、迦葉、迦遮羅、句帝耶、迦毗那和阿耨樓陀來到。他們也問:“我們應(yīng)該怎樣應(yīng)付從撟賞彌來的兄弟們?”
他們?nèi)纪崂,但他只是微笑。佛陀望著這些大弟子說道:“細(xì)聽雙方的陳詞,絕不要有偏幫。留心考慮你們所聽到的,再繼定是否合符正法。只有合符正法的,才會導(dǎo)致平和、喜悅和解脫。這些也就是我自己所修習(xí)的。我曾經(jīng)責(zé)斥過或我自己不修習(xí)的行為,也就是不符合正法的。當(dāng)你們了解到什么是合符或不合符正法時,你們便會知道怎樣幫助他們達(dá)成和解。”
這時候,以給孤獨長者為首的幾位在家護(hù)法,來到佛陀的房舍。他們說道:“世尊,撟賞彌來的比丘已到了。我們應(yīng)怎樣招待他們?我們是否給雙方都供食?”
佛陀微笑。“都給雙方供食吧。向他們表示你們對僧伽的支持。贊賞他們合符正法的說話。”
阿難陀回來向舍利弗報告,說撟賞彌的比丘已到了精舍門外。舍利弗問佛陀:“我們應(yīng)該現(xiàn)在讓他們進(jìn)來的嗎?”
佛陀說:“打開大門歡迎他們。”
舍利弗說:“我先去給他們安排休息的地方。”
“讓他們雙方暫居不同的住處。”
“或許會有困難找到足夠的地方。”
“我們暫時應(yīng)會耐得住一點擠迫的。但切勿讓長者露宿。把食物和醫(yī)藥平均分配給全部的人。”
舍利弗通令他們開啟大門。撟賞彌的比丘都被分配了必需品和地方度宿。
第二天早上,舍利弗依佛陀的意思,把新來的比丘分成小組,到不同的地點,如常出外乞食。那天傍晚,比丘們請舍利弗安排他們與佛陀見面,以能正式認(rèn)錯。舍利弗說:“向佛陀認(rèn)錯并非最重要的事。你們首先要真正互相諒解。只有這樣,認(rèn)錯的儀式才有意義。”
晚上,那個擾起事故的經(jīng)師去找那位戒師。他合掌鞠躬,跪在戒師面前說:“尊者,我承認(rèn)我是犯了戒。你譴責(zé)我是對的。我已準(zhǔn)備在僧眾前認(rèn)錯。”
經(jīng)師明白唯一的方法解決這次糾紛,就是熄滅他的驕慢心。戒師的回應(yīng),也是跪在地上,然后說道:“我也承認(rèn)自己太過缺乏謙恭和圓滑。請接受我至誠的道歉。”
深夜時份,舉行了一個經(jīng)師認(rèn)錯的儀式。每人都松了一口氣,尤其是那些在事件中一直沒有偏袒的撟賞彌比丘。子夜之后,舍利弗才告訴佛陀和解已經(jīng)達(dá)成。佛陀默然點頭。這次的糾紛,終于告訴一段落,但他知道所造的傷害則需要一段長時間才可復(fù)原。
- 上一篇:46.一把申恕波樹葉
- 下一篇:48.以禾蓋土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rèn)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xiàn)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xiàn)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yán)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jì)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yīng)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