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開啟大門
45.開啟大門
一天清早,正當(dāng)阿難陀前往湖邊取水時,他與在離佛陀房子不遠(yuǎn)站著的喬答彌和她帶領(lǐng)著的五十個女人相遇。每個女子都剃光了頭,身穿黃袍。她們腳現(xiàn)浮腫,染著血漬。驟眼看上去,阿難陀還以為她們是一隊從別處來訪的僧侶?辞宄,他才認(rèn)出喬答彌夫人。差點兒不相信他的眼睛,阿難陀沖口而出:“哎喲,喬答彌夫人!你從那兒來的?為何你腳上有血?為什么你和女士們這個樣子到來?”
喬答彌答道:“阿難陀尊者,我們剃光了頭,又把全部華衣寶飾舍掉。我們現(xiàn)在已一無所有。我們離開迦毗羅衛(wèi)國后,行了十五日,沿途睡在路旁和在村落乞食。我求求你,阿難陀,請你代我們懇請佛陀,讓我們受戒為尼。”
阿難陀說道:“你們在這兒等著。我立刻向佛陀傳達。我答應(yīng)你,我會盡力而為。”
阿難陀進入佛陀房時,佛陀正在穿衣。佛陀當(dāng)時的隨從羅祗多也在。阿難陀把一切報告佛陀,但佛陀沒說什么。
于是,聯(lián)絡(luò)員難陀追問:“世尊,一個女人可否成就入流、一返、不還和阿羅漢等果位呢?
佛陀回答:“絕無疑問。”
“那您為何不接納她們加和僧團?喬答彌夫人自你孩年時便把你撫育關(guān)懷。她愛你如親生兒子。她現(xiàn)在已拋棄一切財物地位,且已剃頭。她千里迢迢從迦毗羅衛(wèi)國步行而來,都是為了證明女子也如男子一樣,可以經(jīng)得起萬難。求您大發(fā)慈悲,準(zhǔn)許她們受戒為尼。”
佛陀沉默了好一陣子。跟著,他囑羅祗多去召請舍利弗、目犍連、阿耨樓陀、拔提、金毗羅和磨訶迦葉等尊者前來。他們齊集之后,便一起詳細(xì)商討這個情形。佛陀解釋他并不是因為歧視女性而不許她們受戒為尼。他只是未能確定,在讓她們加入僧團的同時,是否可以避免產(chǎn)生僧團內(nèi)部和與外間的負(fù)面沖突。
經(jīng)過詳細(xì)的磋商之后,舍利弗說:“制定一些規(guī)條以表明僧尼兩種僧團之不同,才是明智之舉。此等規(guī)條應(yīng)該可減低外界對僧尼的反對。由于女人幾千來都被歧視,外辦的對對是必然的。請你們參考一直以下的八敬法:
第一,一個女尼,或比丘尼,無論在何時何處,都要尊尚比丘,不論她的年齡或戒齡比他的多或少。
第二,雨季安居時,氫有的比丘尼都要居于比丘們安居之所附近,以便獲得他們的支持和指導(dǎo)。
第三,每月有兩次,比丘尼要派遣代表,往請比丘替她們訂下齋日,以作特別守戒日。這天,比丘會前去教導(dǎo)她們和鼓勵她們精進修行。
第四,雨季過后,比丘尼必需參加自恣儀典,在比丘和比丘尼之前作出修行的報告。
第五,當(dāng)一個比丘尼破了戒,她必需在比丘在比丘尼面前懺悔。
第六,經(jīng)過沙彌尼、正學(xué)女階段后,一個比丘尼要在僧尼兩眾前受具足戒。
第七,比丘尼絕不可以批評或禁令比丘。
第八,比丘尼是不可以給比丘們說法的。
目犍連大笑起來。“這八敬法很明顯是歧視了。你還不承認(rèn)嗎?”
舍利弗回答道:“這八敬法的目的,旨在開啟女性加入僧團的大門。它們不是旨在歧視女性,反而是終止對她們的歧視。你體會嗎?”
目犍連隨即點頭,以示認(rèn)同舍利弗的高明見地。
柏狄耶說:“這八敬法是必需的。喬答彌夫人擁有如此權(quán)力。她又是世尊的母親。沒有這些規(guī)條,除了佛陀之外,便沒有其他人可指導(dǎo)她修行了。”
佛陀轉(zhuǎn)過來對阿陀說:“阿難陀,請去告訴摩訶波阇波提,如果她們愿意遵守這八敬法,她和與她同行的女伴便可以受戒為尼。”
太陽已升上中天,而阿難陀卻發(fā)覺喬答彌夫人和她的女伴都仍耐心地等候著。聽完八敬法,喬答彌喜歡若狂。她答道:“阿難陀尊者,請告訴佛陀,正如一個少女在香水中洗過秀發(fā)后獲贈一串蓮花或玫瑰花環(huán)時的興奮,我也很高興地接受八敬法。只要我能被許受戒為尼,我便愿意一生遵守這些規(guī)條。”
阿難陀回到佛陀的房子,稟告佛陀喬答彌夫人的答覆。
其他的女子望著喬答彌,眼里滿是關(guān)注。但喬答彌安撫她們說:“姊妹們,別擔(dān)心。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得到受戒為尼的權(quán)利。這八敬法是不會防礙我們修行的。它們正是我們能夠加入僧團的門徑。”
那天,五十一名女子受戒為尼。舍利弗尊者負(fù)責(zé)安排她們暫時居于阿摩巴離的芒果林。佛陀又請舍利弗指導(dǎo)她們基本的修行。
八日后,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往訪佛陀。她說:“世尊,請示現(xiàn)您的慈悲,教我如何可以在解脫之道上有迅速的進展。”
佛陀答道:“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持住自己的心。多些練習(xí)觀察呼吸和觀照身體、感受、心和心所產(chǎn)生的物象。你這樣修習(xí),便每天都會增長多一些謙虛、自在、無著、平和、和喜悅。這些質(zhì)素生起時,你便可確定自己已走上了正確之道,醒覺之道和覺悟。”
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希望在毗舍離建一所寺院給女尼居住,以能方便親近佛陀和眾大弟子。她又希望遲些可以在家鄉(xiāng)迦毗羅衛(wèi)國開設(shè)一所女尼修道院。她派了使者給耶輸陀羅報傳喜訊,告訴她女尼受戒的消息。喬答彌比丘尼知道女子加入僧團的消息,一定會引起哄動。很多人都會激烈的反對和現(xiàn)斥佛陀和僧伽。她知道佛陀將會要面對很多的難題。她感恩,而且明白八敬法只是暫時用來保障僧團,以免令它蒙受這次沖擊的傷害。她有信心日后女子可受戒為尼已成定局時,八敬法便再沒有需要。
佛陀的僧團現(xiàn)在有四支流,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男在家眾)、優(yōu)婆夷(女在家眾)。
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對比丘尼應(yīng)穿著的衣服細(xì)心參詳。她的提議全都被佛陀接納。比丘是穿三衣的內(nèi)衣、入眾衣、和大衣。除了以上三衣之外,比丘尼再加多一塊披搭在胸前的布,叫覆肩衣,和一條下裙。除了這些衣服和乞缽?fù)猓岫伎梢杂凶约旱募、濾水器、補縫衣服的針線、清潔牙齒的竹箋、和每月兩次剃頭用的剃刀。
- 上一篇:44.元素會重新組合
- 下一篇:46.一把申恕波樹葉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rèn)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yán)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jì)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yīng)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