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佛陀的一生 第二章 出家

  佛陀的一生 第二章 出家

  游四門所見

  悉達多太子十七歲時,凈飯王為他選擇了一個德貌雙全的女子與他結(jié)婚,名叫“耶輸陀羅”,但是太子多生多世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嗔癡三毒,所以身處塵勞之中,心常清凈無染,真是和蓮花一樣,生自污泥而不染。

  到了十九歲時,悉達多太子由于久居深宮之中,心里很想到外面去游玩,就跟凈飯王請求。父王派了許多大臣和宮娥彩女,陪同太子出游花園。另外命令一位有大智慧的大臣跟隨太子,親侍陪伴,以便顧問酬答。

  太子首先來到東門花園,正巧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發(fā)白面皺,骨瘦如柴,駝了背,彎著腰,手里拿著一根拐杖,步履極其艱難,實在令人十分感嘆。太子就問,“這是什么人呀?”侍臣答曰:“太子,這是老人呀。”當時太子觸景生情,心里悶悶不樂。他感覺到世界上的人一個個都有老苦,有什么辦法可解決老苦呢?想來想去,想不出一個解決老苦的辦法,于是不去游玩回宮了。

  從前有一位洞山良介禪師,他做了一首詩很有意義,他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們要牢記良介禪師的這首詩,下定決心精進勇猛地來做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大乘菩薩,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

  以前有一個老和尚,他正在打坐修學禪定工夫時,突然看到天井之中有一個人。歡天喜地跑來跑去,非常開心愉快地手舞足蹈,這位禪師感覺到很奇怪:我這個茅蓬清凈無侶,只有我一個人,這個人從哪里來呢?很疑心地問著,你是什么人呀?答曰:“我是鬼王。”

  禪師又問,汝做鬼王有多少年?這個鬼王他用吟詠詩歌的方式對答說:“古古今今八百秋。”禪師又說:“你做鬼王難道不感到痛苦嗎?”答曰:“也無煩惱也無憂。”禪師說:“為什么不到世界上去投胎做人,這豈不是更好修行學道嗎?”鬼王以感嘆的口氣答曰:“大師勸我投胎去,只怕來生不肯修。”鬼王說,“我現(xiàn)在雖然做鬼,還知道修行用功,如果去投胎做人。轉(zhuǎn)過身,把前生諸事都忘記了,更受至世界上種種境風迷云,遮蔽性天,一迷再迷,起惑做業(yè),依惡因感惡果,墮落地獄或餓鬼畜生三途受苦,這樣一來,我害怕連鬼王都做不成了。”

  透過這個鬼王這幾句話,對我們修行學佛的人來說會有很大的啟發(fā)和鞭策?倸w一句話,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只怕來生不肯修”嘛。把良介禪師說的“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這二句話謹記在心,是大有好處的。

  過了幾天,悉達多太子又請求出去游玩,就到了南門,又碰到一個病人,睡在路旁。翻來覆去的呻吟叫苦,神魂顛倒,十分痛苦,形狀極為可憐。太子又問,“這是什么人呀?”答曰:“這是病人呀。”太子想到痛苦,十分可怕。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組合而成的,四大不調(diào),百病叢生,不但大病是苦。頭痛、牙痛等小病也痛苦難熬。世界上人,哪一個人能夠不生病呢?想來想去,想不出一個解決痛苦的辦法,十分煩惱,無心去游覽,就回宮了。古人說:“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時都被五欲迷。”這二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次,太子又向父王請愿出去游玩,在大臣和許多宮娥彩女的陪同下,到了西門,剛巧看到一些人抬著一具死尸,膿血流溢,惡臭難聞。隨行的親屬痛哭流涕,使睹者心酸。人死是四大分散、百苦交煎性命交關的時候,就像那活活的牛把它的皮剝了下來,又像那活活的烏龜把殼生硬脫了下來一樣。這一情景是多么苦、多么悲慘呀?悉達多太子又問,“這是什么人呀?”答曰,“這是死人。”太子想了一想,人生在世,生必有死,最后一死,無論是什么人,都是無法幸免。

  第四次,太子出游到北門的時候,突然對面來了一位威儀濟濟、道貌堂堂的沙門,他身穿袈裟,一手持缽,一手拿了一根錫杖,安詳?shù)刈吡诉^來。悉達多太子一見,心里生大歡喜,就合掌恭敬地請問這位沙門:“你是什么人呀?”答曰:“我是比丘。”太子又問,比丘是做什么的呢?答曰:比丘是出家修行求道的僧人,我們出家人,一心修道,可以解決自己和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四種最大的痛苦。

  太子聽后心想:我也要解決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的根本痛苦,他說的太好了。太子正想再進一步仔仔細細地向他求教,抬頭一看,這沙門忽然不見了。這時太子心中悲喜交集,悲的是要想再問修道的方法,可是比丘已不知去向。喜的是要解決人們的老病死苦,有了榜樣。太子非常高興地回宮去了。

  經(jīng)上說太子在游四門時,路上所看到的老病死苦,和一個出家修道的比丘種種情景。都是凈居夫人、作瓶天子為了要幫助太子出家成佛化現(xiàn)出來的,作為助道因緣。

  出家的經(jīng)過

  耶輸陀羅的災難

  有一天悉達多太子就到凈飯王皇宮里,去向父王要求,準許他去出家修道。凈飯王一聽到這句話,當下淚如泉涌,當時太子的妻子,耶輸陀羅也在旁邊。

  凈飯王心情沉痛,拉著太子的手說:悉達多!如果你能有兒子的話,我就同意你去出家。太子馬上用手向耶輸陀羅的腹部一指,說:“父王,她有娠了。”此時,耶輸陀羅吃了一驚,就得了胎。這就是指腹成胎的故事,也說明了釋迦牟尼佛的不可思議神通妙方,是超出我們一般人常識所能想像的。”后來經(jīng)過了六年之久,才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字叫作“羅侯羅”。

  羅侯羅怎么會在母胎里住了六年?這是他前世因果所造成的,自作自受。耶輸陀羅在悉達多太子出家之后六年,生了兒子,諸種議論紛紛,誤認耶輸陀羅不守家規(guī),應該把她處死,但是耶輸陀羅自己心中明白,這是太子指腹成胎,并非我的過錯,這種石沉大海不白之冤,幾時能得昭雪?真是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心中極為痛苦,經(jīng)過一再細思苦想之后,下定決心,親向父王請求,為她燒一火坑,耶輸陀羅抱著羅侯羅,就在這個熊熊烈焰的火坑前面,對天發(fā)誓說:“我兒了羅侯羅如果真是悉達多太子指腹成胎,我母子二人跳入火坑安然無恙;如果不是這樣,使我母子二人,當下燒死。”

  發(fā)誓之后,當下英勇地跳入火坑,正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頓然間從烈焰熊熊的火光里涌現(xiàn)一朵紅色蓮花,托住耶輸陀羅和羅侯羅,母子二人安全無恙,精神煥發(fā)。釋迦種性見此現(xiàn)象,嘆為稀有。謗聲穢言,頓時云消霧散,浪靜風平,大家稱贊耶輸陀羅是一位端莊賢淑的女中英雄。至今佛教贊誦之中,還有“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的二句話。

  仙人求見

  在太子出家的前七天,有一位仙人特來皇宮求見凈飯王。他說:“據(jù)我觀察天文所知,在七天之內(nèi),悉達多太子如果不出家修道,就做轉(zhuǎn)輪圣王,又名金輪王,有七種寶物隨身帶,能夠統(tǒng)治四方天下。”什么是轉(zhuǎn)輪圣王的七寶呢?

  一、金輪寶。大王坐在金輪寶上面,一天一夜,能夠周游東、南、西、北四方天下,也就是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這四大部洲,四方天下,為轉(zhuǎn)輪圣王所統(tǒng)治的范圍。

  二、女寶。即是轉(zhuǎn)輪圣王的第一夫人,名叫凈妙德,她能夠生育一千個兒子。

  三、馬寶。金輪王有一匹寶馬,名叫勇疾風,能日行千里。

  四、象寶。大王坐在白象王上面,自在無礙,安如泰山。

  五、主藏神寶。是財務大臣,金銀財寶,一切俱足。

  六、主兵神寶。是金輪王的護衛(wèi)大臣,大王周游世界,所向無敵。

  七、如意寶。即摩尼寶珠。能生出一切眾寶,聽從大王廣行布施,救濟眾生,有求必應,人人愿意。

  在金輪王登位時刻,這七種寶貝,自然而然,從虛空之中飛來,供給使用。什么叫金輪王?世界上輪王有四種:第一是鐵輪王,他能夠統(tǒng)治一天下;第二是銅輪王,他能夠統(tǒng)治二天下;第三是銀輪王,他能夠統(tǒng)治三天下;第四是金輪王,他能夠統(tǒng)治四天下。

  凈飯王聽了仙人的話后,希望太子能夠做轉(zhuǎn)輪圣王,不愿地出家修道。就在七天之內(nèi),特別派遣侍臣和宮娥彩女,輪流值班,如意守護,不讓太子離開皇宮。

  夜半逾城

  到了二月初八的深夜里,正是宮女熟睡時,太子忽然聽見空中有人在叫太子的名字說:“悉達多,悉達多,你的夙愿忘記了嗎?”太子說:“你是誰?”答曰:“我是凈居天人。”太子說:“我并沒有忘記夙愿,因為我在深宮之中,父王守衛(wèi)十分嚴密,所以沒有辦法走出皇宮。”天人說:“你真要出家修行嗎?現(xiàn)在正是時候。”

  太子聽到這里,感到萬分高興,就叫馬夫車匿,駕上駿馬健陡,就由四大天王(東方是持國天王,南方是增長天王,西方是廣目天王,北方是多聞天王),捧著四個馬蹄。在凈居天人的神力護持下,半夜里飛出王宮。出了北門,回顧巍峨的宮城,發(fā)誓說:“我若不能求得正覺,度眾生離生死海,誓不再回迦毗羅城。”

  深山斷發(fā)

  太子到了雪山之后,達到出家的目的,回想游四門的時候,遇見那位剃除須發(fā)、相好莊嚴的比丘,就用隨身佩帶的刀把頭上的紺青發(fā)剃了下來。他說:“愿斷我及眾生一切煩惱,以及風世的業(yè)障。”然后把剃下的頭發(fā)擲于空中。此時三十三天的帝釋天王,把佛剃下的頭發(fā),恭恭敬散地捧到忉利天宮去起塔供養(yǎng),這就是天宮中供養(yǎng)佛的四塔的第二個塔,叫作“發(fā)塔”。

  同時,太子摘除發(fā)中明珠以奉還父王,脫去身上的瓔珞以奉還姨母,又脫下身上華美的服飾贈與耶輸陀羅留作紀念。太子又托咐車匿帶個口信,對父王說:“世人生離死別無有定期,我今出家是為眾生尋求解脫之道。”又帶信對耶輸陀羅說:“人生在世,恩愛一定是要分離,我今已斷除這種苦惱,希望你不要妄生貪戀,悲哀憂愁。”

  悉達多的話,真是字字法語,我們只要記在心中,依教奉行,就一定能夠消除煩惱,心身安樂。“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亦分離,人情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這是千真萬確的話。

  悉達多太子在雪山,又見到一位身穿袈裟打獵的獵人,太子一看到袈裟就非常歡喜,把自己穿的寶貴衣服脫了下來,與獵人調(diào)換。太子穿上袈裟以后,容貌頓時改變了,儼然是一個威儀有度、嚴肅安詳?shù)某黾冶惹鹆恕?/p>

  這里有必要說明一下,這個獵人為什么要身披袈裟去山中打獵呢?因為在印度山林之中,很多獅子百獸一見到身披袈裟,就認為是慈悲修道的出家人,對之不會加以殺害,所以不必遠而避之。狡猾的獵人就利用這件袈裟來偽裝自己,掩蓋了本來面目,這樣一來,獅子野獸上了他的當,慘遭殺害的不計其數(shù)。

  五載參訪和六年苦修

  太子身披袈裟以后,就安詳徐步地到處去尋師訪道。首先走到跋渠仙人苦行林中,見到許多人修苦行,有的披著草衣,有的身穿樹皮,有的躺在泥土里,有的臥在荊棘上,就問道:“你們修這些干什么?”跋渠仙人答道:“欲求升天。”太子說:“升天雖然快樂,天福享盡,還要墮落呀。”

  他和眾仙人反覆問答了很久,發(fā)覺他們所修的苦行,不是根本解脫的辦法,住了一夜,即便辭去。

  再繼續(xù)前進,到彌樓山麓,訪問當時著名的阿蘭伽爾和郁頭藍弗二位仙人,他們所修四禪四空禪定,練成功之后,也只能升到天上,去享受天福。天人壽命雖然比我們?nèi)碎g長得很多,到了天福享盡的時刻,依舊要墮落下來,隨自己過去所做的業(yè)因,而感受苦惱的果報。

  就像古代很多劫數(shù)以前,有一位和郁頭藍弗仙人一樣,他們苦練世間最高的非想非非想的禪定,到了功行修成以后,就生到最高一層天,名叫“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到了天上福報享盡的時候,依舊又墮落到世界上做畜生道里的狐貍,以及大海里的水獺,受諸苦惱。這位仙人他為什么升天以后,天福享盡,又受到狐貍和水獺的惡報?因為,這位仙人在過去修行的時候,為了厭煩趨靜,就到深山中修道,山里一片綠樹成蔭,有很多飛鳥在樹上枝頭棲息,或在空中飛翔,唧唧喳喳地鳴叫著。他經(jīng)常聽到鳥叫,心里感到厭煩就起了一念恨心,發(fā)了惡愿說:最好有一只飛貍,就是飛的狐貍,把這些鳥雀都吃掉,以免妨礙我的用功。這位仙人被鳥叫聲干擾得心煩意亂,又跑到海邊入定用功,很不巧,海邊又有許多魚類在水中游來游去,跳躍作樂,這樣又妨礙他的用功修行,心生煩惱,又發(fā)了一個惡誓,說:最好有一只水獺,把這些魚類統(tǒng)統(tǒng)吃光。郁頭藍弗大仙他在用功修行時發(fā)了罪惡誓愿,誠則靈。寧動千江水,莫擾道人心。因為道人心,言重如山,有感必應,所以當?shù)靥旄O肀M的時候,雖然經(jīng)過多劫,依舊要依因感果,墮落做狐貍與水獺的惡報。《金剛經(jīng)頌》說:“縱經(jīng)八萬劫,終是落空亡。”說明了世間禪定不是究竟解脫之法。

  悉達多太子,經(jīng)過五年參訪,尋師訪道,都沒有找到宇宙人生的真理,最后到尼連河西岸,優(yōu)棲頻陀村外的苦行林中靜坐思維。觀察到眾生的根基和機緣,還需要等到六年之后,方才成熟,可以得度。因此就在這里勤修苦練,入定修行。精進行道,心身不動。用自己的智慧光明,照徹一心本源。

  每天除了只吃一粒麻與一粒麥來充饑以外,主要的就是以禪悅為食:所以才得到法喜充滿。他就這樣過了六年之久的漫長歲月,在這段時間里,還有一些麻雀在他頭頂做窩,有許多蘆茅和樹藤穿來穿去,纏繞了他的雙腿。這就是佛經(jīng)里所說的“五載參訪,六年苦行,雀巢筑頂,蘆茅穿膝”的歷史故事。

  再說馬夫車匿,受了太子的囑托,把太子的珠寶、衣服等物帶回王宮,又把太子所囑咐的口信,告訴了凈飯王與耶輸陀羅。他們聽了以后,心里非常難過。凈飯王當時悲傷地說:“阿私陀仙人的話講得對呀。”但是他還不甘心太子出家,馬上派出親族中五位大臣,有憍陳如、阿鞞、跋提、十方迦葉、摩訶男,趕到雪山去尋找太子。凈飯王對他們說:“如果太子找不回來,你們五人就不要回來見我。”

  因此,這五個大臣費盡心力,東奔西找,終于在跋伽仙人的苦行林里找到了太子。但是悉達多太子決心出家修道,并且發(fā)了誓愿說:“不成佛道,不回本國。”這五位大臣也不能回宮向大王交差,只好跟隨太子,一起去修行學道。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