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宗門故事 >

三祖南岳般舟承遠大師

  三祖南岳般舟承遠大師

  承遠大師(公元712~802年),四川綿竹縣人。開始學道于成都唐公,二十四歲時,出蜀到荊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學道。后遵師命去南岳衡山,從通相受具足戒,更于其座下學經律。聞慧日法師離京至廣州,大師來謁,恭敬求法;廴辗◣熃淌静豢瑟毴华毶,應依《無量壽經》修念佛三昧,以救濟群生。從此頓息諸緣,專修凈土。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歸衡山,于山之西南,建立精舍,號彌陀臺,僅安置經像,精苦修道。有人供養(yǎng)食物則吃,無人供養(yǎng)則食野果花草,弊衣唯求御寒蔽體而已。慕名來求道的人,常見一人身形羸弱,塵垢滿面,負薪擔水,都以為是大師的侍者而輕慢之,及打聽,方知那正是大師。大師萬緣放下精進念佛,得念佛三昧,常感圣境現前。 當時,法照大師在廬山修禪定。一日入定,往極樂世界,見一襤褸僧人侍立在佛側,詢知是南岳的承遠大師。出定后,法照即往衡山面謁承遠大師,悲喜流涕而受其教,轉修凈土。遠近道俗亦聞其德業(yè),前來親近乞教。負布帛,斬木壘石,搭棚居住,并發(fā)心施金,營造殿宇。大師既不拒絕,也不營求,殿寺蓋成,題名彌陀寺。營造殿宇的結余,都布施給饑餓病苦者。 大師教化眾生,善立中道,隨機設教。為了使眾生早證道果,大師殷殷開示念佛法門,并將經教法語,彌陀名號,書寫在大街小巷,鐫刻在山巖溪谷,苦口婆心地勸勉眾生念佛求生凈土。從化者甚眾,前后受法弟子千有余人。就中以比丘惠詮、智明、道偵、超然、法照等,皆入室之秀。后來,代宗皇帝奉法照大師為國師,便也推尊承遠大師,頂禮有加,賜大師所住持的寺廟為般舟道場。 承遠大師于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七月十九日告別諸弟子,安祥示寂于彌陀寺,享年九十一歲。呂溫之《南岳大師遠公塔銘記并序》,柳子厚之《南岳彌陀和尚碑》,均記傳大師的德行。 贊云: 羸形垢面,侍彌陀傍。法照神游得觀光,佛示其名坊。往嗣門墻,新法永傳揚。般舟苦行世難堪,絕糧泥土作所餐。常將經要佛名號,遍書途巷巖石間。念佛佛教特別法,來學以此令心安。天子聞名南向禮,故得道風四海傳。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