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經(jīng)

【解深密經(jīng) (Sandhi-nirmocana-vyūha-sūtra)】印度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唐玄奘譯。5卷。相傳此經(jīng)有梵文廣本十萬頌,漢譯為其略本,一千五百頌。異譯本有3種:①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相續(xù)解脫經(jīng)》1卷;②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jīng)》5卷;③南朝陳真諦譯《解節(jié)經(jīng)》1卷。...[詳情]

解深密經(jīng) 第十二章 瑜伽止觀

  解深密經(jīng) 第十二章 瑜伽止觀

  從學(xué)習(xí)唯識理論到證得諸法唯識之理,這里有一個必要過程,就是修習(xí)瑜伽止觀。

  如何修習(xí)止觀呢?佛陀告訴慈氏菩薩說;首先要有無上菩提之愿,然后依止十二分教,如本經(jīng)《分別瑜伽品》說:

  (十二分教)菩薩于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fù)即于此能思惟心,內(nèi)心相續(xù),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菩薩聽聞了十二分教,到寂靜處,專心一意,如理思惟,相續(xù)不斷,起身心輕安是名為止。《經(jīng)》上又說:

  如是菩薩求奢摩他,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內(nèi)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舍離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

  菩薩依教理作意思惟,制心一處,獲得了止,同時又對三摩地中所緣境界,進行觀察抉擇則名為觀。

  止觀種類很多,從對所緣境深淺觀察不同,建立三觀

  即于三摩地中所緣似法似義之相分境,生起觀察,為有相觀;為善解了此觀境故起思量推察,是尋求觀;于此觀察解了已,如實緣之,為伺察觀。依此三觀施設(shè)三止。從眾生根機不同止觀所獲處所各異:建立依法止觀與不依法止觀,即從十二分教的學(xué)習(xí),依其義理修行,為依法觀;從某善知識教誡教授修行,為不依法止觀。又對十二分教總緣別緣的不同,建立總別止觀,即緣各別契經(jīng)或契經(jīng)中各別含義,修行止觀,是緣別法止觀?偩壱磺蟹ɑ蚓壷T法總相,作真如解,修行止觀,是緣總法止觀。又根據(jù)分別教法粗細(xì)有無,建立三種止觀;即于法相粗顯分別領(lǐng)受,是有尋有伺止觀;微細(xì)憶念教法,領(lǐng)受觀察所有止觀,是無尋惟伺,于諸法相都無領(lǐng)受觀察,是無尋無伺止觀。

  止觀所緣境事有四種: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是觀的境界,可以分別抉擇: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界,是止的境界,止是心專注一處,不起分別;三者事邊際所緣境界,有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從外延觀察諸法,如緣五蘊等;如所有性從內(nèi)函實質(zhì)觀察諸法,如緣七真如等。四者所作成辨所緣境事,是修行成就時所緣境界。四種所緣在修行過程中,前二種通地前,進入地上則有三種,成就佛果后,四種都能具備。

  修習(xí)止觀是依止十二分教,所以修止觀者必須知法知義,經(jīng)中辨說了五相知法,十相知義,五相知義,四相知義,三相知義及三慧知義差別,幾乎概括了一代時教義理,值得注意的是,修行止觀者掌握教理已,在修習(xí)過程中還要逐漸遣除之,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義相又修空觀,依十七種空除去難遣之相,如是心境俱泯,能所雙亡,才能進入見道。

  修行止觀過程中主要的障礙有五擊、五蓋、五種散亂,及地上十一障。五擊,一、顧戀身,二、顧變財,三、于諸圣教不得隨欲,四、樂相雜住,五、于少喜足。前二障止,第三障后二俱障,五蓋:一、貪欲蓋,二、嗔恚蓋,三、昏沉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掉舉惡作是奢摩他障;昏沉睡眠疑是毗缽舍那障;貪欲、嗔恚是俱障。五散亂:一、作意散動,二、外心散動,三、內(nèi)心散動,四、相散動,五、粗重散動,五種散動俱障止觀生起。又十一障是障十一地。

  修行止觀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這一過程要先學(xué)習(xí)教理,樹立正知正見,積累資量,到加行位修真如觀,逐漸除遣諸法粗細(xì)相,證入見道,見道后,地上菩薩依以楔出楔的方法,遺除內(nèi)相,由遣相故,除去相縛,進而斷粗重縛,如煉金法,淘練其心,乃至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