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業(yè)道經(jīng)

《十善業(yè)道經(jīng)》中文版本為唐朝實叉難陀翻譯,北宋施護所譯《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jīng)》為同經(jīng)異譯,本經(jīng)出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jīng)》,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釋迦牟尼佛在娑竭羅(意為:咸水海)龍宮,為龍王所宣說的經(jīng)典...[詳情]

南亭法師: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話

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話:第八講

  各位聽眾!上星期一,曾經(jīng)講到本經(jīng)上 釋迦牟尼佛對娑竭羅龍王說:‘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這一法是什么法呢? 釋迦世尊,自己解釋說:就是常常的思惟觀察善法,并且要使這善法念念增長,趨向于純凈潔白,不讓一絲一毫的惡念參雜在當中。人們?nèi)绻艹浞值淖龅,不但能親近諸佛菩薩,并且奠定了人、天、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的基礎(chǔ)。然而這一善法,又是什么法而有這樣大的效用呢?所以今天講到宗要分中:

  乙字下第三段、標列十善。

  經(jīng)上說:

  ‘此法即是十善業(yè)道。何等為十?謂能永斷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嗔恚。邪見。’

  這是本經(jīng)的宗要所在。此法即是‘十善業(yè)道’,這一句是總標。何等為十,是寄問征起。謂‘能永斷殺生’等十句,正是本經(jīng)所要說的話。前面曾經(jīng)說過,此法是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的基礎(chǔ)。因為修學十善,一方面能消極的不為惡,一方面當然能積極的為善。所以接著十善的后面,講不殺生而行布施,不偷盜而行布施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菩薩所修行的六度行門。有了十種善法做基礎(chǔ),對于菩薩實踐的行為上,應(yīng)做的六度、四攝、四無量心、乃至大小乘共修的三十七道品,都可以一一的實行起來。所以本經(jīng)在敘述十善法之后,都一一的把他的利益提出,以鼓勵修十善的菩薩,進一步修行六度、四攝、四無量的興趣。

  我現(xiàn)在開始講這一段經(jīng)文。經(jīng)上第一句,‘此法即是十善業(yè)道’。什么叫做善呢?心正而行修,叫做善,凡有利于人群的行為,如修橋補路,濟孤恤貧,叫做善舉。在佛學上凡消極的不為惡,也叫做善,并且這善的范圍,還要普及到人類以外的一切生物。業(yè)道的業(yè),等于事業(yè)的業(yè),一件事業(yè)的成功,于社會人群有利益,就是善業(yè);假如于社會人群或人群以外的生物有害,就是惡業(yè)。有力量能做出于人群或人群以外的生物,有害的舉動,但他能用理智來克服自己,不但不見于行動,而且連一個壞念都沒有,這也是善業(yè)。不管是善的惡的,或消極的在心理方面不動惡念的業(yè),既經(jīng)做成功,便轉(zhuǎn)變而為因。因就是種子,有種子必會發(fā)生現(xiàn)行。比如一顆稻種子,不管你收藏多少時,一經(jīng)得到水土的滋潤,馬上會發(fā)芽、抽苗、開花、仍然結(jié)成種子,而且愈過愈多。但稻種子是可以爛壞的,善惡業(yè)的種子,不管經(jīng)過多少劫數(shù),是不會爛壞的。所以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yè)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我有這個經(jīng)驗,二三十年來,輪船火車,不知坐過多少次。在輪船火車上,相遇的乘客,更是無法估計其數(shù)目的。在坐位相近的乘客當中,往往有一見如故而客氣非常;也有的一經(jīng)接觸,就有不愉快的感覺。這是沒有理由可以說明的,惟有認為是,在過去世中,彼此當中,不是有冤,就是有緣。這冤和緣的種子,埋藏在各人的八識田中,今生偶然相遇,不期然而然的發(fā)生現(xiàn)行,所以有這不同的現(xiàn)象。然而這還是就輕微的種子來說的。重的善惡業(yè)因,會把我們牽引到六道輪回里去,受生受死。什么是六道呢?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是為三種善道。畜生、餓鬼、地獄、是為三種惡道。這里的十善,是人、天等三道的正因,因果相連,所以為三種善道。畜生、餓鬼、地獄、是為三種惡道。這里的十善,是人、天等三道的正因,因果相連,所以叫十善業(yè)道,F(xiàn)在分十段來解釋這十種善法。十種善法,已如經(jīng)上所說,念給各位聽過了,F(xiàn)在且先講:

  第一、永斷殺生。

  永斷殺生,‘永斷’的兩個字,應(yīng)該從第二貫穿到第十‘永斷邪見’。如將‘永斷’的兩個字,改為不字,就成為‘不殺生’,乃至‘不邪見’,但‘永斷’的兩個字,比較更肯定。

  生、是有生命,能活動的動物。牛羊雞犬,固然是動物,連人類的本身,也只是動物中的一種。不過人類比較有理智,而為萬物之靈。殺生、就是用刀槍毒物,或任何一種殘忍的手段,致人類及人類以外的生物于死地,均謂之殺生。都如挑撥戰(zhàn)爭,制造殺具,或發(fā)明殺的方法,如屠宰公司之類。這都是殺因、殺緣、殺法、也就是直接或間接的殺生。假如有人問,生命是人類所最寶貴的東西,人類一切的努力,皆為了求生存,不管什么人,在任何足以喪失生命的環(huán)境之下,有一線生機,都不可輕易放過,所以不殺人的戒除,本來在政府方面,早有法律作為保障,何須要佛教制成戒律,而且很慎重的互相授受。至于牛、羊、犬、豕、雞、鴨、魚、蝦之類,這是天生的給予人類的營養(yǎng)。在基督教圣經(jīng)上,分明說是上帝專門制造出來,作為人類的食料的。尤其是蚊蠅蟲蟻,他們的生命固然微不足道,而且有害于人類,殺之唯恐不盡。佛教對于這些高下等的動物,也列為戒條,禁止殺害,未免迂腐而不近人情,也為人類所極難做到的事,也不過徒托空言罷了。

  這種說法,似乎言之成理,實在是極大的錯誤;浇痰恼f法,固然不值一駁,我也不愿意多找麻煩。我們是中國人,中國自有中國的傳統(tǒng)道德。只如儒家說的: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禮記上說:天子無故不殺牛,士大夫無故不殺羊,士庶人無故不殺犬豕。商朝的湯王,網(wǎng)開三面。孔夫子釣而不綱,弋(音意ㄧˋ)不射(音石ㄕˊ)宿。齊宣王不忍看見一條牛,無故而就死地,孟夫子稱贊他,如果把這一點仁心推廣開來,足以王天下而有余。這都是仰體上天好生之德,因愛人而及于人以外的生物的美德。

  佛教不殺生的道理,且不止此。對于殺人,政府固然有專條的法律,但法律只能制裁于殺案已成之后。戒律能制裁于殺案未成之前。法律上只能一命抵一命,而不能一命抵多命。一人殺了兩條人命以上,或消滅了殺人的證據(jù),法律就無法裁判。佛教輔之以因果報應(yīng)之說,一人殺了多人,你必得多生去還命債。消滅了證據(jù),可以逃避法律,不可以逃避因果。所以使受戒者,或?qū)W佛者,知所戒懼。

  人類在其生而為人的時候,如果造成了許多惡業(yè),勢必墮落三種惡道,畜生為三惡道當中的一種。畜生道中,我們不要以為他是牛是羊,或是蚊蟲,蒼蠅,他們多有從人道中轉(zhuǎn)生而來的。所以、我與他人,以及各類的畜生,生生世世,六道往返,互為父母子女,互為夫妻、兄弟、姊妹,F(xiàn)在人畜不同,各各多不相識。殊不知我所殺的牛、羊、犬、豕、雞、鴨、魚、蝦,未嘗沒有我過去生中的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姊妹,六親眷屬在內(nèi)。我既不能分別出,誰是親屬,誰非親屬,所以一概不殺,以長養(yǎng)親親之義。因為其他的宗教,以及一般的人們,只知到眼前的事,佛教講性靈常存,因果通于三世,甚至多生多劫以前。這是佛教與其他宗教,以及普通人的看法,絕對不同的地方。我們放開六道輪回,一性流轉(zhuǎn)的理論不談,單就目前來說:一般的動物,莫不都有男女的性欲,父母、子女互相愛護的恩情,飲食居處的需要,好生惡死,和繁殖其種類的要求。我們除開他們的形體不和人一樣,知識不如人類以外,找不出和人類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因此佛教不但愛護人類,同時也愛畜生,所以不應(yīng)該殺生,要永斷殺生。

  我在這里說兩個故事給各位聽聽:六朝陳宣帝的時候,楊州有一位姓嚴名泰的人,因有事須去江南,在江邊上看到一只魚船。船里有五十只烏龜,各各皆伸長了頸項,向船外張望,那一種求生的愿望,很顯然的看得出來。這位嚴泰嚴先生,深受感動,拿了五千錢將他們都買下來,放了生。船夫蕩著空船,載了五千錢,想回家去,但一陣暴風,將那船吹翻了,船夫雖沒有喪命,但失去了五千錢。當天的午夜,嚴泰的家里,忽然來了很多烏衣人敲門甚急。門開了烏衣人說:令郎囑托我們有五千錢送來,請你們收下。嚴泰的家人,大家都莫明其妙。等到嚴泰回家,才明白這是烏龜報恩的行為。

  清朝、紀曉嵐作的閱微草堂筆記。那里面也有一個故事。紀先生說:他曾經(jīng)做了一個夢,夢到七八個黃衣人跪在他的床前,訴說他們的罪惡。他們說:我們都是府上的傭奴,只因狼狽為奸,干沒主人的資財,現(xiàn)在墮落在水族,以償還前債,明天有人送來府上的活蟹,就是我們。望主人寬恩,赦免我們的微命,免除我們的鑊湯之苦。第二天果然有人送來一籃活蟹。紀先生召集家人,告訴他們以所做的夢,叫他們拿到水邊去放生。家人聽了以后,大家都以為好笑,老頭子,編織起故事來嚇我們。可是、我們不會那末傻而受他的騙。于是、把酒持螯,大嚼一頓。等到紀先生知道了,已后悔無及。紀先生很嘆息的說:定業(yè)難轉(zhuǎn),我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各位聽眾!畜生道中,有我們的六親在內(nèi),那是一點不會錯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