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簡稱《四十二章經》,佛教著作,據說是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一般認為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內容是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了四十二段話所編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詳情]

四十二章經講記 第四章

  四十二章經講記 第四章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止其心,罪來歸身,猶水歸海,自成深廣矣。有惡知非,改過得善,罪日消滅,後會得道也。

  這章是告訴我們悔過的功用。我們在皈依三寶之前要念懺悔偈,對過去所造的種種惡業(yè)通通懺悔,發(fā)愿從現(xiàn)在開始好好修行。事實上,修學五戒十善的人,必須懺悔過去所造惡業(yè)。我們從過去到現(xiàn)在總有過失,否則不會身為凡夫。既有過失,現(xiàn)在學佛就要改過。悔過是表示愿意停止一切壞的行為,盡量修學善法。

  有人說悔過無用,懺悔之後還是會犯,但是已經知道錯誤,在觀念上糾正,雖然一邊悔過、一邊犯過,但至少自己會越來越不想犯過,離過越來越遠,終至不犯。因此悔過本身是善,對自己幫助極大;悔過使我們所做的壞事減少,間接對別人有益;因此,悔過本身就是得道因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