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成就

  非常感謝中國佛教協(xié)會和江西省佛教協(xié)會的組織,讓我們有機會一起來學習佛法。在人生當中能夠?qū)W習佛法,可以說是幸福的時光,佛法是真正能夠讓我們出離煩惱,斷除生死的無上妙道。在佛教的法門中,特別是在我們漢傳佛教,真正能夠落實了生死,出離三界的方法,主要是禪宗凈土

  而現(xiàn)在凈土法門已成為流傳最廣,攝眾最多,影響力最大的一個法門,在獲得佛法的真實利益方面,這個法門最具活力。前面有信眾提到末法的概念,有種說法是人類文化發(fā)展到現(xiàn)在有幾千年了,目前的時代是享受成果的時代,所以我們不用費太多的力氣,就可享受到前人的成果。佛法也有同一性,佛法有無量門,凈土法門是佛果地上成就的方法。果地方法的特點是,佛以因地發(fā)愿的力量,回向給我們,我們承佛慈悲圓滿功德,就可以得到究竟的解脫。直白一點說就是不用你的什么修行。為什么?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是妄想、煩惱非常熾盛的時代,依圣道的解脫方法,要想獲得清凈至心,斷除妄想,這對我們現(xiàn)在人來說太困難了,也就是說圣道門的方法已經(jīng)不適合我們現(xiàn)代人劣質(zhì)的根機了。

  今天我跟大家共同學習的是凈土三經(jīng)中大經(jīng)《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下卷的一小段經(jīng)文。佛法中講教證,《佛說無量壽經(jīng)》是釋迦牟尼佛金口宣說的經(jīng)典,所以它是教證。而那么多的佛經(jīng)當中,哪一部又是真實教呢?釋迦在此界唯說此一法,不說余法,是為「真實教」,而在《大經(jīng)》中一開始就有經(jīng)文表明,“如來以無蓋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于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以此為證,說明《佛說無量壽經(jīng)》是為真實教。

  那釋迦牟尼佛來到我們的這個世界上到底要向我們傳達一個什么樣的信息?一個什么樣的真實利益呢?這就集中體現(xiàn)在《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下卷的一小段經(jīng)文中,經(jīng)文是: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zhuǎn),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段經(jīng)文是十八愿成就的,也叫信心成就文,也被稱之為釋迦真利之至要,一部之宗歸,四十八愿之極要。凈土法門的信心成就是一個解脫的方法,它是佛果地上成就的方法,因此是不需要我們做什么修行的,而且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今生順利實現(xiàn)的解脫方法。下面具體來解一下這一小段經(jīng)文:

  諸有眾生,“諸有”為眾生的25有,有什么呢?就是有煩惱,有妄想,其實“諸有”再擴展開來,它也包括了菩薩,其實菩薩如果沒有成佛,他也在有的范圍里面。

  聞其名號,就是指我們從釋迦牟尼佛的贊嘆中,聽聞到了阿彌陀佛在因地發(fā)下的弘誓大愿。那首先我們要知道,他為什么要發(fā)下弘誓大愿呢(愿的生起)?由于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就看到,從無始已來,一切群生海,象現(xiàn)在這樣的我們,流轉(zhuǎn)無明海,沉迷諸有輪,系縛眾苦海,無清凈信樂,法爾無真實信樂。是以無上功德難叵值偶(無真實信樂故),最勝凈信(無上菩提真因)難叵獲得。那他發(fā)下的這弘誓大愿主要的對象又是誰呢(誓愿生起)?是以一切凡小,一切時中,(無清凈信樂故)貪愛之心常能污善心,(顯凈信難得)瞋憎之心常能燒法財,(顯無上功德叵值)急作急修,如炙頭燃,眾名雜毒雜修之善,(不清凈故)名虛假諂偽之行,(不真實故)不名真實業(yè)也。以此虛假雜毒之善,欲生無量光明土,是必不可也。那他為了救助凡小的我們,先要做些什么呢?何以故?正由如來行菩薩行時,三業(yè)所修,乃至一念,一剎那疑蓋無雜。(如來以無疑蓋故,成真實信)斯心者,即如來大悲心故,(回向為首故)必成報土(眾生)正定之因。那他如何惠利給凡小的我們呢?(誓愿生起)如來悲憐苦惱群生海,以無礙廣大凈信,回施諸有海,是名利他真實信心。那他誓愿的愿文又是如何向凡小的我們表白的呢?(誓愿本)他說,“設(shè)我得佛”如果我成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我就把我所成就的真實心,清凈的信心,和愿往生的心回施給十方眾生,“乃至十念”,給的方式就是這個名號,你十念稱我的名號,乘我發(fā)愿的力量,“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你不能夠往生到我所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我就不成佛。那我們?nèi)绾尾拍塬@得他誓愿所成就的真實利益呢?(誓愿末)你就是要“聞其名號”,“聞其名號”了你就能怎么樣呢?“聞其名號”你就有“信心歡喜”,就能獲得信心。《佛說無量壽經(jīng)甄解》對此解釋到,“又此聞信時,無上佛智滿入于凡夫不成迷心,為行者信心,此時速決得往生”。所以念佛是一個“聞”解脫的方法,你通過“聞”,就能開顯信心。那具體要“聞”什么呢?就是剛才前面說的佛的誓愿(生起本末),你在聞佛誓愿的基礎(chǔ)上,得到了由佛回向來的真實信心,這個信心就能夠讓你即得往生,即得就是當下,不隔時,不隔日。而這些又都是誰來為我們作證明的呢?這是十方諸佛來為我們證明,說你們聽聞到釋迦佛為我們贊嘆阿彌陀佛的這個愿力,我們就可以乘阿彌陀佛的愿力往生極樂世界。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zhuǎn)”是指你馬上就獲得不退轉(zhuǎn)的位置,當你獲得了信心的時候,你就得到阿彌陀佛愿力和光明的攝受。那么他的道理(理證)在哪里呢?在佛法中看待任何事物都用因緣、因果,那么你通過聞阿彌陀佛名號(因),就獲得了佛回向來的信心,當下就被佛的光明(緣)所攝取,故信心不退轉(zhuǎn),信心不退,故往生成佛亦必決定,無有退轉(zhuǎn),以此道理,故言即得往生,住不退轉(zhuǎn),不是說一定要等到臨終。這是我們很多念佛人沒有完全理解的地方,以為凈土法門非得要等到死了以后,或臨終了我才能獲得往生,那只是方便的愿力(入20愿),而真實的愿力是即得往生,這是佛語,而且佛語是真實不虛的。

  那說得細一些,佛的光明叫正定業(yè)(不動的正定業(yè))。什么是正定業(yè)呢?我們反過來打個比方,比如說有人以惡心殺害自己的父親,母親,在佛法中這屬于五逆罪,你在起了這個心,動了這個行為之后,產(chǎn)生這個后果,你這個業(yè)力已經(jīng)成就了,那么不管你再活多長時間,都是要墮到地獄里面去的,這叫定業(yè),而且定業(yè)難轉(zhuǎn)。那么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你開顯了信心,這也是成就了定業(yè),而這個定業(yè)成就完全是阿彌陀佛憐憫我們,雖然我們很多人與佛法有緣,但是不能夠通過自己的修行去開悟,去證得真波羅波羅密,那么這樣的眾生怎樣了生死得解脫呢?佛通過他發(fā)愿,發(fā)愿是一個善巧的方法,然后他把他成就的功德放在這個名號中回向給我們,那么我們遇到這個名號(聞其名號),就表示你的因緣成熟了(信心歡喜,乃至一念),你就可以立刻得到往生的利益,而且不會從這個位置上退轉(zhuǎn)下來(即得往生,住不退轉(zhuǎn)),所以這是一個特殊意義的方法。

  但這里我還要特別說明的二點:

  第一點,我們以往以為是“念”到極樂世界去的,“念”是你自己的修行,實際上凈土的真實是在“聞”,而不在“念”。大經(jīng)的下卷中,不單單在十八愿的成就文提到“聞其名號”,而且在總功德成就文中也提到“其佛本愿力,聞名欲往生”,這兩處都是用“聞”字,而不是用“念”字。你真正要獲得成就,你自己念是不能念去的,因為依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到達極樂世界的,按照真正的次第來說,你只有達到初地菩薩才可以,就是像龍樹菩薩,而像我們這一類的眾生是很難達到初地菩薩的果位,那么你真正往生的力量,實際上就是佛的力量,而不是我們自己的力量。

  第二點,開顯“信心”不是“開悟”,大家不要誤解了,說這個信心已經(jīng)成就了,即得往生了,那他是不是表示自己已經(jīng)開悟了呢?他不是開悟,而且信心它也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到的信心,自己認為的我信佛的心。這個信心是由于佛在因地的時候觀察我們,說我們由于沒有見到本性,沒有開悟,沒有見到真實心,沒有見到清凈心,無始劫以來,我們就沒有從這個清凈心生起的信心,沒有真實的信心。因此佛發(fā)愿成就這個真實的信心然后回施給我們,這個真實的信心不單單是佛在已經(jīng)開悟的基礎(chǔ)上發(fā)愿(五劫的思維),而且他還經(jīng)過了久遠長劫的修行,最后圓滿成就了佛果名號(真實的信心)以后,他回施過來的,《佛說無量壽經(jīng)甄解》中提到,“乃至往生之信心之決定者,非我等之智分;被光明之緣所催所育,獲得信知報土之因之名號,應知,此謂之他力也”,所以這個信心必須是從佛果上產(chǎn)生,而我們則是從佛的回向中得到,“若不被光明之緣所催,則往生報土之真因—名號之因—不可得”(引無量壽經(jīng)甄解),這不是凡夫自力的心,也不是從你自己這邊想象中產(chǎn)生,所以這個方法(佛回施信心的方法)是超越常途的方法,超出了我們常識的范圍。

  這個信心還有一個功用,信心是時時刻刻與佛的覺悟的心連在一起的,這里的“一念”也并不是“一”念,因為佛的業(yè)力是相續(xù)的,不間斷的,所以這個信心就是專心。也就是說當我們不能開悟,沒有開悟的心,但我們可以用佛菩薩的真實心,就是名號,名號就代表了佛的真實心,通過名號、信心和佛心連接起來,跟佛無二心,不是我們平時相信自己的善行或者惡行。所以真正信佛的心,他是緣于佛的,佛的就帶有不可思議性,超越我們自己常識中的觀念,信心是不可思議的。

  而這個“信心”的開顯則是通過贊嘆,念佛可以像禪宗開悟一樣,獲得這“一念”,這“一念”是指什么呢?就是指你信心開發(fā)的那“一念”,就像禪宗開悟的那“一念”一樣,而不是指我們平常的念佛。所以這里面說“信心歡喜,乃至一念”,打一個比方,就有點像一見鐘情一樣,我們平常是用貪心,去貪愛世間的色相,那么我們通過釋迦牟尼佛贊嘆阿彌陀佛的愿力功德,通過佛的愿心和名號開顯了這個信心,這是屬于不可思議宿善的開發(fā),是一個經(jīng)驗。《佛說無量壽經(jīng)甄解》對這個經(jīng)驗解釋說,“宿善開發(fā)之機者有其征:遇善知識而被開悟時,不生一念之疑惑也。其不生疑惑者,遇光明之緣故也”,用我現(xiàn)代話打比喻就是指你真正聞到佛的名號,被佛的光明所摧,你就和佛一見鐘情了。佛已經(jīng)成就了,他像我們父母一樣,從來不舍離我們,但是我剛才用貪愛心的比方,而不用父母的比方,是因為我們貪心的力量更大,所以我們很難對佛生起真正的歡喜心。而佛呢?是用他的大慈悲心來守護我們,每一時每一刻都不舍離我們,慈悲著我們,愛護著我們,我們雖然遇到了名號,但是你可能還沒有對他鐘情,因為你沒有真正了解佛的心。

  而佛的心是什么樣的呢?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所以佛是以這種無緣的慈悲,沒有條件的慈悲,來攝諸我們,如果在我們這個時期,要給我們設(shè)很多條件的話,我們沒有幾個人能往生凈土。即然我們遇到了釋迦牟尼佛,即然我們遇到了凈土法門,聽聞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那么你最正的所求,就應該是隨佛的愿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愿力不是我們自己的),現(xiàn)在就要獲得信心,而且他以他的力量保證你“即得往生,住不退轉(zhuǎn)”,就是在你開顯了信心以后,你就獲得佛給你的現(xiàn)身正定聚的利益,佛用攝持力把你定在決定往生成佛的位置上,他不讓你再隨自己污染的因果力量在六道輪回了。一方面你是在佛誓愿力的攝持之中,一方面是你在自己因果的相續(xù)之中,但是他保證,你在這一生任何時候結(jié)束,你不會去別的地方了,只會去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你開顯信心以后的人生是活在不可思議的佛的愿海之中。

  在大經(jīng)中,阿彌陀佛共發(fā)下了三條攝生愿,而真實的攝生愿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18愿信心成就,也叫至心信樂愿(18愿);另外阿彌陀佛還有二條愿為方便之愿,一個叫至心發(fā)愿(19愿),一個叫至心回向(20愿)。下面從方便上面說一下“聞其名號”,只要你有這個愿力,你乘上一分弘愿力,你也可以往生。而我們更多的人其實是沒有什么愿力的,那你只要隨佛的名號,隨他指引你的方向,你只要心里面系念極樂世界,然后念佛,把這個念佛作為自己的修行,作為自己積功累德的一種方式,那他也保證說你一定能夠滿愿的,讓你往生。其實這個愿本身不是你的,所以20愿的愿文中用了“果遂”。實際上在佛法中,在我們沒有開悟之前,沒有獲得真實的見性之前,我們都是虛妄的,我們所發(fā)的愿叫方便愿,只有在菩薩位置的基礎(chǔ)上發(fā)的愿,才叫真實的愿。那么你遇到了聽聞了阿彌陀佛的名號,你發(fā)愿,你跟佛的愿力一致,那么你也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你當下信心開顯了,那么當下就能滿足了你往生的愿望。

  在凈土宗的傳統(tǒng)上,我們都認為需要信、愿、行,實際上從真實愿(18愿)上面來說,在我們這邊只有一個就是“信”(佛回施過來的),而這個“信”與佛的“行”和“愿”連在一起,這個“信”攝了(佛的)“愿”和“行”,你有了這個“信”(佛回施過來的),他一定有 “愿”和“行”的,并不是說只要“信”,不要“愿、行”。分兩邊解釋,一邊是佛,他是有信、愿、行的,但是愿、行主要屬于佛的,佛來發(fā)愿,他來圓滿成就佛果,屬于法體的完成;而在我們這邊,你在現(xiàn)階段,開顯的就是“信心”(真實信樂佛的誓愿)。凈土法門就是信心成就的法門,在我們所有信心的說法當中,凈土法門的信心是真正意義上的信心,以后的佛教,真正能夠完成了生脫死,真正能夠成就的就只有信心成就了。

  隨著時代的進展,目前禪宗的開悟已經(jīng)不能見到什么真實的成效,而真正能夠落實佛法,凈化我們世界的就只有信心了。所以溫家寶總理也說信心象黃金一樣的珍貴,象太陽一樣的光明,其實極樂凈土是光明世界。所以說這個信心是和光明相接的,而且極樂凈土是七寶莊嚴的,所以確實像黃金一樣珍貴!

  非常感謝有這個因緣能夠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佛法,贊嘆阿彌陀佛的功德,希望大家都能夠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獲得往生凈土的信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