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高僧”

  《人物周刊》:您認為判斷一個僧人是否是“高僧”的標準是什么?中國現(xiàn)代、當代史中有哪些您仰慕的高僧?

  濟群法師:現(xiàn)代人,往往將“高僧”和“名僧”混為一談。這個問題古已有之。早在南北朝時期,慧皎所著《高僧傳》中,即對“高而不名”和“名而不高”作了區(qū)分。所以,我們不能僅憑名聲來作出判斷,就像社會上的很多名人,其道德素養(yǎng)未必能作為大眾楷模。當然,也有很多既高又名,名至實歸的大德。

  我所理解的高僧,是依戒定慧三無漏學修行有成者。首先是持戒,具足清凈無染的言行;其次是得定,擁有祥和寂靜的心態(tài);第三是具慧,擁有透視人生、超越生死智慧。除了這些內在學養(yǎng),還要有濟世的悲心,平等關愛社會大眾。所以說,是否高僧,主要取決于自身的生命品質,而非外在的身份、地位、名聲。

  在近現(xiàn)代,我所仰慕的高僧有許多,如太虛大師的博大胸懷、弘一律師的嚴謹作風、虛云老和尚的苦修精神,都是我深深景仰的。

  《人物周刊》:具體地說,您認為一個出家人,特別是寺廟的方丈、高僧,他的主業(yè)應該是什么?他在社會生活當中應該扮演(擔當)怎樣的角色?

  濟群法師:作為一個出家人,主業(yè)就是內修和外弘。內修,即通過修行完成生命自身的覺醒和解脫;外弘,即幫助大眾達到同樣的目標。換言之,就是自覺覺他。如何才能抵達這一高尚的人生目標?首先要聽聞佛法,獲得正確觀念,其次是以佛法正見重新認識人生,然后通過戒定慧的修行,徹底消除煩惱,成就解脫。作為出家人,我們不僅要關心自己,還要看到蕓蕓眾生也深陷于迷惑和煩惱中。所以,要在自己自覺的基礎上,發(fā)起幫助一切眾生的愿望,并將之作為盡未來際的使命。

  作為寺院的方丈、高僧,首先是一個出家人,自然也離不開內修和外弘兩大任務。當然,應該比普通僧眾做得更出色,因為他們還肩負著領眾修行的責任。至于在社會上,則應擔當精神導師的角色,起到化導社會、凈化人心的作用。(摘自濟群法師《坐看云起》)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