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三學

\

  菩提之旅靜修營97演講稿之一

  人類的文明已走過了六千多年的歷史,死亡一直威脅著人類。為了解決生死大事的問題,人類不停地在尋找答案。佛陀整整花了六年的時間苦修,嘗遍了各種解脫方法,最後在菩提樹下靜坐思維,對以往各種解脫之方法進行反思、歸納、總結(jié)、升華,最後終於悟證出具有佛教特色的解脫之道──戒定慧三學,它是對以往各種解脫之道的集大成,是人類獲得解脫的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來之不易的。所以我們應該珍惜。

  本講座從四種不同的人生觀談起,然後,有系統(tǒng)論述六千年來各種不同的試圖解決生死大事的方法及其利弊,從而引發(fā)出佛教的解脫之道──戒定慧三學,重點論述三學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三學的起源

  自古以來,死亡一直威脅著人類。根據(jù)有史記載,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人類便開始探討生死大事問題。試圖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有千千萬萬,現(xiàn)在把它們歸納為如下七種,其中有的純屬無稽之談,有的不究竟,或有偏廢,一直到公元前六世紀,佛陀第一次提出以戒定慧三學為解脫之道,這才把人類從死亡的深淵引向光明吉祥的彼岸──涅槃,F(xiàn)詳述如下:

  四種不同的人生觀

  對待生死痛苦的人生,看法不一,主要有如下四種類型:

  (1)享樂派

  這一類型的人認為,人死如燈滅,人死之後,一了百了。所以這一種人的人生觀往往是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當。他們從來不考慮死後的事。如果你跟他說生死輪回,他就會跟你講,“這一輩子的事都不知道,還講甚麼來生"。他們一般都是非常現(xiàn)實的,看得到的便說“有",看不到的便認為“無"(來生)。他們不承認有死後,只有現(xiàn)世。目前在社會上,有不少人是屬於這種類型。佛教對這種人并不贊同,因為,這些人往往不相信來世,不信因果,對於有倫理道德的社會不太有幫助,這就會對社會構(gòu)成一種不良的影響!因為有人不信有來生,若又缺少必要的倫理道德教育,做事往往不講因果,不顧後果,有時甚至會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沒有人知道,只要對自己有利益,甚麼壞事都敢做,如此,我們的社會道德又如何能得到保證呢?

  (2)糊涂派

  在中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曾講了這樣一則寓言:“從前,有一位大財主為他的新生兒子做一周歲生日,大宴賓客,很多人到場祝賀。其中有一人建議,每人講一句吉利的話,為小孩祝福。隨聲附和的人很多。有人說:這孩子長大後很英俊;有的講:他會做大官;或說:他會娶一位很漂亮的太太,大財主聽了以後非常高興。但他突然注意到一位有智慧的人一言不發(fā)。由於財主平時對他很敬重,所以請他講話。這位智者非常為難地說:“如果我講真話,你會不高興,如果我和別人一樣講假話,我又不高興,所以還是沉默為好"。財主說:“只要你講真話,我一定會高興"。智者說:“剛才那麼多人講的話,將來會不會兌現(xiàn),我不太清楚。但有一件事件我肯定知道,就是這個小孩有一天會死的"。大財主聽了這話之後,非常不高興,但也無奈。慶典因此不歡而散。這雖然是一則寓言,但卻告訴我們,現(xiàn)實的生活中,不少人糊里糊涂的生活了一輩子,盡管死亡天天威脅著他們,但他們從來就不肯正視,糊里糊涂地生活了一輩子,到頭來還不知自己是如何死的?正如同一個病入膏肓之人,卻仍然諱疾忌醫(yī),實在是可悲!可憐!可嘆!

  (3)無可奈何派

  這一派人,一般的智商很高,如古代的李白、曹操等人,他們已經(jīng)意識到生死是人生的一大問題?也曾想過解決的方法,但又不知從何下手,於是無可奈何,在他們的詩詞中常常表現(xiàn)出如此感嘆!“人生苦短,去日苦多,為歡幾何"。言詞中流露出對人生的無奈與唏噓!以上這些大文人已經(jīng)意識到生死輪回之苦,生死是人生一個很大的問題,但他們沒有辦法了解怎樣可以解決這個“生死"的大事,所以感到無可奈何!因而我們稱之為無可奈何派。在當今在世界上,有不少人是屬於這一種類型的人。他們知道人生不過百年,所以他們對於名利也能看得破,放得下,也不會見錢不要命,見利忘義,因而能安分守己?上麄兣c佛法無緣,所以當死亡降臨時,他們也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因而無可奈何。

  (4)尋求解脫派

  生從何來?死去何處?古往今來,人類一直在探討著類似的問題。譬喻我們在座各位,來參加“菩提之旅靜修營",也是為了探討人生的真諦。大家必須明白,解決生死大事問題,不僅是佛教徒在探討這個問題,世界上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族、不同時代的人也一直在思慮這個問題。如何才能從煩惱痛苦的此岸,越過生死大海,到達清凈幸福的彼岸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現(xiàn)歸納為如下七種:

  七種尋求解脫生死的方法

  (1)長生不老之藥

  看過《西游記》的人都知道,孫悟空大鬧天宮,偷吃仙丹,因禍得福,而得長生不老之身!栋咨邆鳌分邪啄镒颖I取仙草而救活了許仙。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都表現(xiàn)了一個美好的愿望:希望借助於仙藥而長生不老。在現(xiàn)實生活中,類似的事件大有人在。譬喻: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之後,為祈求長生不老,第一件事便命令大臣徐福替他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徐福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長生不老之藥是無處可覓,但違背皇上的命令必然會被立即斬首,所以向皇上要了三千童男、童女,從東海一直向前走,最後來到了日本。聽說這就是日本民族的起源。徐福無法找到長生不老之藥,秦始皇當然也難逃生、老、病、死的自然規(guī)律,最後,也就一命嗚呼!據(jù)說,後來的漢武帝去泰山封禪是假的,想得到長生不老之法才是真的。

  唐、宋、元、明、清以來,史書記載,每朝每代都有皇上、大臣或達官貴人,因求長生不老而吃所謂的仙丹,結(jié)果不但未能長命,反而把自己應有的壽命縮短了許多。民間中吞噬仙丹而傷命者不計其數(shù)。所以借助於長生不老之藥而求解脫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一種愚昧的舉動。

  (2)瑜伽功

  印度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在Panjab地區(qū)的五河流域,Harappa(和

  Mohenjo文明,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高度的城市文明。在出土的文物中,人們發(fā)現(xiàn)具有靜坐姿勢的坐像,雙眼半閉,這是印度最早的瑜伽功。這表明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印度便有人以練習瑜伽功來解決生死大事問題。自此以後,印度經(jīng)歷了梵書時期(公元前1500-900年)、森林書(公元前900年)、和奧義書時期(公元前900-600年),許多人試圖通過修行瑜伽功來解決生死大事問題。到了公元前六世紀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瑜伽功幾乎為所有外道共同使用的修道方法。

  中國道家也有練丹以期羽化而登仙之說;儒家有修身養(yǎng)性之說。更令人驚奇的是,幾乎所有宗教都重視靜坐。記得我1994年去意大利參加“第六屆世界宗教和平大會"時,每次正式開會時,主持人要求每一位與會者用自己宗教的方法來靜思(meditation)三分鐘。事後才知道,所有的宗教都強調(diào)靜思,只不過方法不同罷了。

  佛教中的靜坐與古印度的瑜伽功有一定的關(guān)系,但它與瑜伽功及其他的宗教的靜思皆有區(qū)別,後來發(fā)展成戒定慧三學中的“定"學。當佛教傳入中國後,定學又演變成禪宗,以修習禪定來求解脫。以這靜思來尋求解脫之修持方法至今仍很流行。當然佛教主張,僅僅靠靜坐是不能獲得解脫的,因為靜坐是方法,其目的是為了開智慧。有了智慧才能令眾生快樂幸福。

  (3)求助於神的恩賜

  不少宗教的解脫方法是求助於神的恩賜。在中國有句古語,“閻王爺要求你五時死,你就不可能六時生",其意為閻王爺掌管著人們的壽命,當然如果某人陽壽已到,只要玉皇大帝下一道圣旨,你就又可以延長壽命。所有這些現(xiàn)象表明,中國古代人相信,求助於神的恩賜可以解決生死大事問題。

  在印度的古代也是如此。從公元前1500年,印度進入梵書時期(Brahmans)。此時四吠陀盛行,這個時期的特色有三:吠陀天啟(誦四吠陀可獲解脫)、祭祀萬能(人們只有通過宗教儀式,舉行祭拜,獲得神的歡心才可以獲得解脫)和婆羅門至上。這個時期的解脫帶有神秘主義色彩,人們認為宇宙萬有是由大梵天創(chuàng)造的,人類也不例外。人類來自大梵天,當然受大梵天的控制。人們的福祉自然是由神所決定的。所以只有你讓大梵天歡喜,你求甚麼,就能得甚麼。同樣一個人是否能求得解脫?也要看梵天喜歡不喜歡。正因為如此古印度的祭祀特別盛行。

  這種求助於神的恩賜而解決生死大事的問題,在其他宗教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他們普遍認為,一個人的言行是否正確,只有神才能作判斷;一個人是否能生天,也只有神才能作出最後的判決。所以是非善惡的標準完全取決於萬能的神。神認為你做了好事,就讓你進入天堂;神認為你做了壞事,就把你送到地獄去。所以他們的教徒每天都要去體驗一下神的恩典,感恩神賜予他們一切。否則你便不能解脫。在佛教看來,這種形式的信仰是錯誤的,這種形式的解脫是永遠不可能的,因為人的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4)業(yè)力解脫說

  早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在利俱吠陀中(Rgveda)中,`Rta'的含意為“宇宙一體",常被用來形容雷神(Varana)。當時人們堅信,雷神是維持整個宇宙秩序之神,如果有人做壞事而破壞了這個秩序,雷神就會懲罰他;若有人做了好事,雷神就會獎勵他,此人會因此而獲解脫。這個時期的人不敢做壞事,主要是因為他們怕雷神的懲罰。因此在Rgveda時期,雷神成了道德的化身。這是業(yè)力解脫最原始的模型。

  到了公元前九百年前後,印度進入森林書時期(Aranyakas),這時人們開始對婆羅門祭祀萬能表示懷疑,因為祭祀了那麼多年,仍沒有人脫解。於是人們便走入森林另求解脫道。

  到了奧義書時期(公元前九世紀至公元前六世紀),去大森林中靜坐求道者更多,他們在森林中修行靜坐很多年,最後發(fā)現(xiàn)了一個道理:“如果你做好事,就會有好的結(jié)果;如果你做壞事,就會有壞的結(jié)果,這就叫業(yè)力。這種業(yè)力無須外部的任何力量(如神)去控制它,而是一種因果關(guān)系,它自行運轉(zhuǎn)。這是奧義書時期的最新發(fā)現(xiàn),業(yè)力的理論便開始形成。印度古代無數(shù)人花了三千多年的時間,才發(fā)現(xiàn)了這種業(yè)力解脫之道,也許是因為得來不容易,他們覺得非常的神圣與秘密,認為極為珍貴,所以不肯輕易告訴別人,只密密地傳給他最得意的學生。奧義書的梵文為Upanisad,其中“upa"意為“靠近"(nearby);“ni"意為恭敬虔誠地(devotedly);“sad"其意為“坐下"(sitdown)。所以全句的意思為:靠近老師,很虔誠地坐著聽老師傳授神圣的解脫之方法(the sitting down of the disciple near his teacher in a devoted manner to receive instruction about the highest Reality)。

  到了公元前六世紀的佛陀時代,尋求解脫之人極多,大概而言,共分九十六種,他們都是試求用不同的形式尋解脫之道。業(yè)力便是其中最普遍的理論。到了耆那教流行時期,他們進一步發(fā)展了這種業(yè)力學說,他們認為:我們現(xiàn)在的富貴、貧賤、長壽、短命完全是由我們以前世所造的業(yè)力所決定的,今世是不可以改變的。這是一種宿命論的理論,為佛教所反對。佛教的“戒學"是在業(yè)力學說上發(fā)展而來的,佛教承認一個人若有好的行為,就會有好的結(jié)果;壞的行為,就會有壞的結(jié)果。所以我們必須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稱之為“戒"。但佛教反對今世的命運完全由前世所造的業(yè)所決定的,是不可改變的。佛教認為前世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對今世的命運確實影響很大,不過這只是決定今世命運五種要素之一,當然是最重要的要素。但今世的努力也會改變不好的命運。其次,佛教認為好的行為是解脫的基礎(chǔ),而非解脫的唯一條件,還有其他兩個條件──定和慧。

  (5)苦行

  這種方法在古代的中國和印度都很流行。他們認為,我們的肉體和靈魂是兩回事件。我們之所以受苦,是因為我們的肉體像牢獄一樣,束縛住了我們的靈魂,所以我們不能解脫。為了使我們的精神能從肉體中解脫出來,我們必須折磨我們的肉體,這就必然導致苦行主義。在這種理論之下,有人在烈日下曝曬;有人學牛吃草;有人學狗叫;有人整天泡在水中;有人整天倒掛在樹上。如此折磨自己的肉體以期待自己的靈魂,早日從肉體中釋放出來,以便與大梵合一,從而獲得最終解脫。根據(jù)佛教的觀點,一個人的解脫依賴於,他對真理覺悟的程度,而非讓自己的肉體受苦刑。

  (6)求知而獲解脫

  古人認為:讀書可以明理,求知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去除我們的疑惑,因此讀書人也時常樂在其中。兩年前,在一次亞非佛學研討會上,就有一位教授提出:“單單從研究佛法,把佛理搞通,也能在理念上成佛作主。"其實這種主張十分可笑。不錯,讀書有去除疑惑的功用,但這并不能說,知識越多,智慧就越高,煩惱也相對會減少。換句話說,僅僅靠多讀書來去除個人的所有煩惱,這是不可能。有時甚至會出現(xiàn)如下一種現(xiàn)象:書讀得越多,疑惑越多,有時甚至會被文字障或所知障所困擾,因而煩惱重重。這也就是為甚麼有些教授雖是滿腹經(jīng)綸,但卻是滿腦子煩惱,最後不時地對農(nóng)民的“田園之樂"流露出羨慕之情。因為求知可以開智慧,但并不代表智慧。生死煩惱必須通過智慧才能去除,而非知識。知識可通過學習獲得,而佛教中所講的“慧學"是由悟證而來。所以說知識不可能解決人類的生死問題。

  (7)科學方法

  現(xiàn)代人相信科學可以延長他們的壽命,譬喻說,身體的某一個部分出現(xiàn)了腫瘤,我們就可以把它割除;生了病就應該吃藥;甚至有人得了不治之癥,而把自己冷凍起來,等到將來科技發(fā)展了,再解冷,令他復活,進行治療。但即使有朝一日他的病能治好,他的壽命也只能增加幾十年,最後還面臨死亡的威脅。所以說最先進的科學也只能治人的病,卻治不了人的命、延不了人的壽!所以說:相信科學,有病時去治病是對的,佛教并不反對,但科學仍無法解決人類的生死大事問題。

  解脫之道

  以上七種方法都不能令人獲得解脫,原因何在?其實很簡單,方法不對。只要方法正確,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譬喻,一般人認為垃圾和鮮花是毫不相干的兩件事物,把垃圾和鮮花混在一起,是有傷大雅之事,如果再給他出個難題,叫他把一堆垃圾轉(zhuǎn)化成鮮花,那更是比登天還難,但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并不是不可能。在好的園丁眼中,他能從一堆垃圾中看到芳香的鮮花來,通過他辛勤的勞動,垃圾是可以轉(zhuǎn)化成鮮花的。

  一個天真可愛的兒童與博學多聞的教授,表面看起來是不能相提并論的,但只要方法正確,乳臭未乾的少年也可能轉(zhuǎn)化成博學多聞的教授。這方法是勤奮學習和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平凡之人和偉人之間也沒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其轉(zhuǎn)化方法是努力工作,因為沒有天生的偉人呀!

  恨與愛,也不是水火不相融的。恨可以轉(zhuǎn)化成愛;愛可以轉(zhuǎn)化成恨。譬喻國家與國家之間,今天互相制裁,甚至刀兵相見,可是明天又大談恢復友好關(guān)系,有利於兩國利益,然後便成了朋友。人與人之間也是一樣,今天可能還恨得咬牙切齒,明天可能又成了好朋友,其方法是寬容與理解.

  有人可能認為,佛和眾生應該是迥然不同,但佛教常講,“佛是悟了的眾生,眾生是迷了的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眾生是完全可以轉(zhuǎn)化成佛的,只要我們能找到正確的方法,而這個方法就是一個字──“悟"。

  表面看起來,煩惱與菩提也是一對矛盾,但佛教常講:“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所以一個人要想去除煩惱而證得菩提,也不難,只要他找到方法。這兒,方法之一就是要有正見。(見表一)

  正確的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表一)

  此岸 方法 彼岸

  珠海 海關(guān) 澳門

  垃圾 園丁的勞動 鮮花

  無知的小學生 勤奮學習 博學多聞的教授

  平凡之人 努力工作 偉人

  恨 理解與寬容 愛

  眾生 悟 佛

  煩惱 正見 菩提

  生死苦海 三學 幸福涅槃

  同樣如此,我們目前生於娑婆世界,沉淪於生死苦海之中,怎樣才能渡過生死之苦海,到達清凈幸福涅槃之彼岸呢?關(guān)鍵的問題就是要找一個正確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對,要想求得解脫,可能比登天還難。古人用了許多方法,我們歸納為以上七種,但他們都沒有達到目的,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方法不正確。佛陀六年苦修期間,對以往各種解脫之方法都進行了嘗試,深深地體會以上這些方法都不對,因此不能引導人走向真正的解脫道,所以他放棄以上所有方法,來到菩提樹下,靜坐思維,最後終於獲得正確的解脫之道──由戒定慧,入三昧地。所以說佛教的解脫方法是戒定慧三學。人類依戒定慧三學去修行,就能逐漸去除貪瞠癡,最終進入涅槃城,獲得解脫,F(xiàn)詳細解釋如下。

  【未完待續(xù)】

  刊載于《澳門佛教》06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