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三學
菩提之旅靜修營97演講稿之一
人類的文明已走過了六千多年的歷史,死亡一直威脅著人類。為了解決生死大事的問題,人類不停地在尋找答案。佛陀整整花了六年的時間苦修,嘗遍了各種解脫方法,最後在菩提樹下靜坐思維,對以往各種解脫之方法進行反思、歸納、總結、升華,最後終於悟證出具有佛教特色的解脫之道──戒定慧三學,它是對以往各種解脫之道的集大成,是人類獲得解脫的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來之不易的。所以我們應該珍惜。
本講座從四種不同的人生觀談起,然後,有系統(tǒng)論述六千年來各種不同的試圖解決生死大事的方法及其利弊,從而引發(fā)出佛教的解脫之道──戒定慧三學,重點論述三學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三學的起源
自古以來,死亡一直威脅著人類。根據(jù)有史記載,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人類便開始探討生死大事問題。試圖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有千千萬萬,現(xiàn)在把它們歸納為如下七種,其中有的純屬無稽之談,有的不究竟,或有偏廢,一直到公元前六世紀,佛陀第一次提出以戒定慧三學為解脫之道,這才把人類從死亡的深淵引向光明吉祥的彼岸──涅槃,F(xiàn)詳述如下:
四種不同的人生觀
對待生死痛苦的人生,看法不一,主要有如下四種類型:
(1)享樂派
這一類型的人認為,人死如燈滅,人死之後,一了百了。所以這一種人的人生觀往往是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當。他們從來不考慮死後的事。如果你跟他說生死輪回,他就會跟你講,“這一輩子的事都不知道,還講甚麼來生"。他們一般都是非常現(xiàn)實的,看得到的便說“有",看不到的便認為“無"(來生)。他們不承認有死後,只有現(xiàn)世。目前在社會上,有不少人是屬於這種類型。佛教對這種人并不贊同,因為,這些人往往不相信來世,不信因果,對於有倫理道德的社會不太有幫助,這就會對社會構成一種不良的影響!因為有人不信有來生,若又缺少必要的倫理道德教育,做事往往不講因果,不顧後果,有時甚至會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沒有人知道,只要對自己有利益,甚麼壞事都敢做,如此,我們的社會道德又如何能得到保證呢?
(2)糊涂派
在中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曾講了這樣一則寓言:“從前,有一位大財主為他的新生兒子做一周歲生日,大宴賓客,很多人到場祝賀。其中有一人建議,每人講一句吉利的話,為小孩祝福。隨聲附和的人很多。有人說:這孩子長大後很英俊;有的講:他會做大官;或說:他會娶一位很漂亮的太太,大財主聽了以後非常高興。但他突然注意到一位有智慧的人一言不發(fā)。由於財主平時對他很敬重,所以請他講話。這位智者非常為難地說:“如果我講真話,你會不高興,如果我和別人一樣講假話,我又不高興,所以還是沉默為好"。財主說:“只要你講真話,我一定會高興"。智者說:“剛才那麼多人講的話,將來會不會兌現(xiàn),我不太清楚。但有一件事件我肯定知道,就是這個小孩有一天會死的"。大財主聽了這話之後,非常不高興,但也無奈。慶典因此不歡而散。這雖然是一則寓言,但卻告訴我們,現(xiàn)實的生活中,不少人糊里糊涂的生活了一輩子,盡管死亡天天威脅著他們,但他們從來就不肯正視,糊里糊涂地生活了一輩子,到頭來還不知自己是如何死的?正如同一個病入膏肓之人,卻仍然諱疾忌醫(yī),實在是可悲!可憐!可嘆!
(3)無可奈何派
這一派人,一般的智商很高,如古代的李白、曹操等人,他們已經(jīng)意識到生死是人生的一大問題?也曾想過解決的方法,但又不知從何下手,於是無可奈何,在他們的詩詞中常常表現(xiàn)出如此感嘆!“人生苦短,去日苦多,為歡幾何"。言詞中流露出對人生的無奈與唏噓!以上這些大文人已經(jīng)意識到生死輪回之苦,生死是人生一個很大的問題,但他們沒有辦法了解怎樣可以解決這個“生死"的大事,所以感到無可奈何!因而我們稱之為無可奈何派。在當今在世界上,有不少人是屬於這一種類型的人。他們知道人生不過百年,所以他們對於名利也能看得破,放得下,也不會見錢不要命,見利忘義,因而能安分守己?上麄兣c佛法無緣,所以當死亡降臨時,他們也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因而無可奈何。
(4)尋求解脫派
生從何來?死去何處?古往今來,人類一直在探討著類似的問題。譬喻我們在座各位,來參加“菩提之旅靜修營",也是為了探討人生的真諦。大家必須明白,解決生死大事問題,不僅是佛教徒在探討這個問題,世界上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族、不同時代的人也一直在思慮這個問題。如何才能從煩惱痛苦的此岸,越過生死大海,到達清凈幸福的彼岸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現(xiàn)歸納為如下七種:
七種尋求解脫生死的方法
(1)長生不老之藥
看過《西游記》的人都知道,孫悟空大鬧天宮,偷吃仙丹,因禍得福,而得長生不老之身!栋咨邆鳌分邪啄镒颖I取仙草而救活了許仙。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都表現(xiàn)了一個美好的愿望:希望借助於仙藥而長生不老。在現(xiàn)實生活中,類似的事件大有人在。譬喻: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之後,為祈求長生不老,第一件事便命令大臣徐福替他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徐福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長生不老之藥是無處可覓,但違背皇上的命令必然會被立即斬首,所以向皇上要了三千童男、童女,從東海一直向前走,最後來到了日本。聽說這就是日本民族的起源。徐福無法找到長生不老之藥,秦始皇當然也難逃生、老、病、死的自然規(guī)律,最後,也就一命嗚呼!據(jù)說,後來的漢武帝去泰山封禪是假的,想得到長生不老之法才是真的。
唐、宋、元、明、清以來,史書記載,每朝每代都有皇上、大臣或達官貴人,因求長生不老而吃所謂的仙丹,結果不但未能長命,反而把自己應有的壽命縮短了許多。民間中吞噬仙丹而傷命者不計其數(shù)。所以借助於長生不老之藥而求解脫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一種愚昧的舉動。
(2)瑜伽功
印度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在Panjab地區(qū)的五河流域,Harappa(和
Mohenjo文明,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高度的城市文明。在出土的文物中,人們發(fā)現(xiàn)具有靜坐姿勢的坐像,雙眼半閉,這是印度最早的瑜伽功。這表明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印度便有人以練習瑜伽功來解決生死大事問題。自此以後,印度經(jīng)歷了梵書時期(公元前1500-900年)、森林書(公元前900年)、和奧義書時期(公元前900-600年),許多人試圖通過修行瑜伽功來解決生死大事問題。到了公元前六世紀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瑜伽功幾乎為所有外道共同使用的修道方法。
中國道家也有練丹以期羽化而登仙之說;儒家有修身養(yǎng)性之說。更令人驚奇的是,幾乎所有宗教都重視靜坐。記得我1994年去意大利參加“第六屆世界宗教和平大會"時,每次正式開會時,主持人要求每一位與會者用自己宗教的方法來靜思(meditation)三分鐘。事後才知道,所有的宗教都強調(diào)靜思,只不過方法不同罷了。
佛教中的靜坐與古印度的瑜伽功有一定的關系,但它與瑜伽功及其他的宗教的靜思皆有區(qū)別,後來發(fā)展成戒定慧三學中的“定"學。當佛教傳入中國後,定學又演變成禪宗,以修習禪定來求解脫。以這靜思來尋求解脫之修持方法至今仍很流行。當然佛教主張,僅僅靠靜坐是不能獲得解脫的,因為靜坐是方法,其目的是為了開智慧。有了智慧才能令眾生快樂幸福。
(3)求助於神的恩賜
不少宗教的解脫方法是求助於神的恩賜。在中國有句古語,“閻王爺要求你五時死,你就不可能六時生",其意為閻王爺掌管著人們的壽命,當然如果某人陽壽已到,只要玉皇大帝下一道圣旨,你就又可以延長壽命。所有這些現(xiàn)象表明,中國古代人相信,求助於神的恩賜可以解決生死大事問題。
在印度的古代也是如此。從公元前1500年,印度進入梵書時期(Brahmans)。此時四吠陀盛行,這個時期的特色有三:吠陀天啟(誦四吠陀可獲解脫)、祭祀萬能(人們只有通過宗教儀式,舉行祭拜,獲得神的歡心才可以獲得解脫)和婆羅門至上。這個時期的解脫帶有神秘主義色彩,人們認為宇宙萬有是由大梵天創(chuàng)造的,人類也不例外。人類來自大梵天,當然受大梵天的控制。人們的福祉自然是由神所決定的。所以只有你讓大梵天歡喜,你求甚麼,就能得甚麼。同樣一個人是否能求得解脫?也要看梵天喜歡不喜歡。正因為如此古印度的祭祀特別盛行。
這種求助於神的恩賜而解決生死大事的問題,在其他宗教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他們普遍認為,一個人的言行是否正確,只有神才能作判斷;一個人是否能生天,也只有神才能作出最後的判決。所以是非善惡的標準完全取決於萬能的神。神認為你做了好事,就讓你進入天堂;神認為你做了壞事,就把你送到地獄去。所以他們的教徒每天都要去體驗一下神的恩典,感恩神賜予他們一切。否則你便不能解脫。在佛教看來,這種形式的信仰是錯誤的,這種形式的解脫是永遠不可能的,因為人的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4)業(yè)力解脫說
早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在利俱吠陀中(Rgveda)中,`Rta'的含意為“宇宙一體",常被用來形容雷神(Varana)。當時人們堅信,雷神是維持整個宇宙秩序之神,如果有人做壞事而破壞了這個秩序,雷神就會懲罰他;若有人做了好事,雷神就會獎勵他,此人會因此而獲解脫。這個時期的人不敢做壞事,主要是因為他們怕雷神的懲罰。因此在Rgveda時期,雷神成了道德的化身。這是業(yè)力解脫最原始的模型。
到了公元前九百年前後,印度進入森林書時期(Aranyakas),這時人們開始對婆羅門祭祀萬能表示懷疑,因為祭祀了那麼多年,仍沒有人脫解。於是人們便走入森林另求解脫道。
到了奧義書時期(公元前九世紀至公元前六世紀),去大森林中靜坐求道者更多,他們在森林中修行靜坐很多年,最後發(fā)現(xiàn)了一個道理:“如果你做好事,就會有好的結果;如果你做壞事,就會有壞的結果,這就叫業(yè)力。這種業(yè)力無須外部的任何力量(如神)去控制它,而是一種因果關系,它自行運轉。這是奧義書時期的最新發(fā)現(xiàn),業(yè)力的理論便開始形成。印度古代無數(shù)人花了三千多年的時間,才發(fā)現(xiàn)了這種業(yè)力解脫之道,也許是因為得來不容易,他們覺得非常的神圣與秘密,認為極為珍貴,所以不肯輕易告訴別人,只密密地傳給他最得意的學生。奧義書的梵文為Upanisad,其中“upa"意為“靠近"(nearby);“ni"意為恭敬虔誠地(devotedly);“sad"其意為“坐下"(sitdown)。所以全句的意思為:靠近老師,很虔誠地坐著聽老師傳授神圣的解脫之方法(the sitting down of the disciple near his teacher in a devoted manner to receive instruction about the highest Reality)。
到了公元前六世紀的佛陀時代,尋求解脫之人極多,大概而言,共分九十六種,他們都是試求用不同的形式尋解脫之道。業(yè)力便是其中最普遍的理論。到了耆那教流行時期,他們進一步發(fā)展了這種業(yè)力學說,他們認為:我們現(xiàn)在的富貴、貧賤、長壽、短命完全是由我們以前世所造的業(yè)力所決定的,今世是不可以改變的。這是一種宿命論的理論,為佛教所反對。佛教的“戒學"是在業(yè)力學說上發(fā)展而來的,佛教承認一個人若有好的行為,就會有好的結果;壞的行為,就會有壞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須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稱之為“戒"。但佛教反對今世的命運完全由前世所造的業(yè)所決定的,是不可改變的。佛教認為前世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對今世的命運確實影響很大,不過這只是決定今世命運五種要素之一,當然是最重要的要素。但今世的努力也會改變不好的命運。其次,佛教認為好的行為是解脫的基礎,而非解脫的唯一條件,還有其他兩個條件──定和慧。
(5)苦行
這種方法在古代的中國和印度都很流行。他們認為,我們的肉體和靈魂是兩回事件。我們之所以受苦,是因為我們的肉體像牢獄一樣,束縛住了我們的靈魂,所以我們不能解脫。為了使我們的精神能從肉體中解脫出來,我們必須折磨我們的肉體,這就必然導致苦行主義。在這種理論之下,有人在烈日下曝曬;有人學牛吃草;有人學狗叫;有人整天泡在水中;有人整天倒掛在樹上。如此折磨自己的肉體以期待自己的靈魂,早日從肉體中釋放出來,以便與大梵合一,從而獲得最終解脫。根據(jù)佛教的觀點,一個人的解脫依賴於,他對真理覺悟的程度,而非讓自己的肉體受苦刑。
(6)求知而獲解脫
古人認為:讀書可以明理,求知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去除我們的疑惑,因此讀書人也時常樂在其中。兩年前,在一次亞非佛學研討會上,就有一位教授提出:“單單從研究佛法,把佛理搞通,也能在理念上成佛作主。"其實這種主張十分可笑。不錯,讀書有去除疑惑的功用,但這并不能說,知識越多,智慧就越高,煩惱也相對會減少。換句話說,僅僅靠多讀書來去除個人的所有煩惱,這是不可能。有時甚至會出現(xiàn)如下一種現(xiàn)象:書讀得越多,疑惑越多,有時甚至會被文字障或所知障所困擾,因而煩惱重重。這也就是為甚麼有些教授雖是滿腹經(jīng)綸,但卻是滿腦子煩惱,最後不時地對農(nóng)民的“田園之樂"流露出羨慕之情。因為求知可以開智慧,但并不代表智慧。生死煩惱必須通過智慧才能去除,而非知識。知識可通過學習獲得,而佛教中所講的“慧學"是由悟證而來。所以說知識不可能解決人類的生死問題。
(7)科學方法
現(xiàn)代人相信科學可以延長他們的壽命,譬喻說,身體的某一個部分出現(xiàn)了腫瘤,我們就可以把它割除;生了病就應該吃藥;甚至有人得了不治之癥,而把自己冷凍起來,等到將來科技發(fā)展了,再解冷,令他復活,進行治療。但即使有朝一日他的病能治好,他的壽命也只能增加幾十年,最後還面臨死亡的威脅。所以說最先進的科學也只能治人的病,卻治不了人的命、延不了人的壽!所以說:相信科學,有病時去治病是對的,佛教并不反對,但科學仍無法解決人類的生死大事問題。
解脫之道
以上七種方法都不能令人獲得解脫,原因何在?其實很簡單,方法不對。只要方法正確,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譬喻,一般人認為垃圾和鮮花是毫不相干的兩件事物,把垃圾和鮮花混在一起,是有傷大雅之事,如果再給他出個難題,叫他把一堆垃圾轉化成鮮花,那更是比登天還難,但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并不是不可能。在好的園丁眼中,他能從一堆垃圾中看到芳香的鮮花來,通過他辛勤的勞動,垃圾是可以轉化成鮮花的。
一個天真可愛的兒童與博學多聞的教授,表面看起來是不能相提并論的,但只要方法正確,乳臭未乾的少年也可能轉化成博學多聞的教授。這方法是勤奮學習和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平凡之人和偉人之間也沒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其轉化方法是努力工作,因為沒有天生的偉人呀!
恨與愛,也不是水火不相融的。恨可以轉化成愛;愛可以轉化成恨。譬喻國家與國家之間,今天互相制裁,甚至刀兵相見,可是明天又大談恢復友好關系,有利於兩國利益,然後便成了朋友。人與人之間也是一樣,今天可能還恨得咬牙切齒,明天可能又成了好朋友,其方法是寬容與理解.
有人可能認為,佛和眾生應該是迥然不同,但佛教常講,“佛是悟了的眾生,眾生是迷了的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眾生是完全可以轉化成佛的,只要我們能找到正確的方法,而這個方法就是一個字──“悟"。
表面看起來,煩惱與菩提也是一對矛盾,但佛教常講:“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所以一個人要想去除煩惱而證得菩提,也不難,只要他找到方法。這兒,方法之一就是要有正見。(見表一)
正確的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表一)
此岸 方法 彼岸
珠海 海關 澳門
垃圾 園丁的勞動 鮮花
無知的小學生 勤奮學習 博學多聞的教授
平凡之人 努力工作 偉人
恨 理解與寬容 愛
眾生 悟 佛
煩惱 正見 菩提
生死苦海 三學 幸福涅槃
同樣如此,我們目前生於娑婆世界,沉淪於生死苦海之中,怎樣才能渡過生死之苦海,到達清凈幸福涅槃之彼岸呢?關鍵的問題就是要找一個正確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對,要想求得解脫,可能比登天還難。古人用了許多方法,我們歸納為以上七種,但他們都沒有達到目的,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方法不正確。佛陀六年苦修期間,對以往各種解脫之方法都進行了嘗試,深深地體會以上這些方法都不對,因此不能引導人走向真正的解脫道,所以他放棄以上所有方法,來到菩提樹下,靜坐思維,最後終於獲得正確的解脫之道──由戒定慧,入三昧地。所以說佛教的解脫方法是戒定慧三學。人類依戒定慧三學去修行,就能逐漸去除貪瞠癡,最終進入涅槃城,獲得解脫,F(xiàn)詳細解釋如下。
【未完待續(xù)】
刊載于《澳門佛教》06期
- 上一篇:大悲度眾生 正命不偷盜
- 下一篇:三位一體的戒律
- 凈因法師:十二因緣與緣起法之間的關系
- 凈因法師: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組成的?
- 凈界法師:為什么要學佛?佛法的戒定慧都是在修正思想
- 凈因法師:為什么不可以以身相見如來?
- 凈因法師:眾生皆有佛性,為什么還要佛出世講法?
- 凈因法師:如何幫助患有抑郁癥的朋友?
- 凈因法師:諸佛境界是否存在差別?
- 凈因法師:福德與功德的區(qū)別
- 凈因法師:如何理解感應道交?
- 凈因法師:如何理解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的關系?
- 凈因法師:病毒的形成原因及化解之道
- 圣嚴法師:戒定慧怎么修?
- 凈因法師:禪修的真正動機是什么?離苦得樂
- 凈慧法師:修行人就是要勤修戒定慧來熄滅貪嗔癡
- 凈因法師:教法顛倒了,教一輩子也不會開悟
- 凈因法師:花瓶碎了,正好修“無常觀”
- 凈因法師:順境驕傲,逆境自卑,都是淺薄的人生
- 凈因法師:成功的主因有哪些?夫妻相處的主因和助緣是什么?
- 凈因法師:不用尋找,寶藏就在你身上
- 凈因法師:把握機遇,還要隨順助緣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