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佛法與情緒管理
論佛法與情緒管理
圣凱法師
內(nèi)容提要:本文以佛法的現(xiàn)代化與情緒管理為契機,以《清凈道論》與唯識學的有關經(jīng)論作為佛法對情緒分析的材料,提出情緒的分類與特征,并且對情緒的形成原因進行考察。以戒、定、慧三學作為佛法對情緒管理的原則,并以此展開佛法對日常生活中常見情緒的管理;特別提出佛法的情色觀,以此關注現(xiàn)代社會的情欲問題,提出“以禪化欲”的修行理念。從而,使佛法作為東方的古老智慧與現(xiàn)代化的學科之間,建立一種內(nèi)在的溝通,隨緣展示佛法莊嚴的現(xiàn)代豐姿。
關鍵詞:《清凈道論》、情緒、情緒管理、以禪化欲
一、前言
“情緒”這個詞對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來說,是太熟悉了。我們賴以生存于其間的世界就是一個情緒流布的世界。但是,我們對自己的情緒太缺乏深刻認識了。人的情緒,在社會生活中經(jīng)常處于極為敏感的前沿陣地;對自身情緒狀態(tài)有無強大的控制、調(diào)節(jié)能力,往往成為衡量一個現(xiàn)代人是否具備適應社會能力、事業(yè)成功潛力以及博取生活縱深力(取得廣泛、深刻而又獨特的幸福生活及健康感受的能力)的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標志。但是,對于情緒的管理--控制與調(diào)節(jié),并不同于簡單的壓抑,這取決于一個人對人生價值觀總體把握的水平,取決于由生活閱歷和理論修養(yǎng)共同培養(yǎng)的情感質(zhì)地,取決于處理自身與環(huán)境相互關聯(lián)、相互作用的藝術。
情緒是一個亙古而常新的問題,情緒管理則是全新的現(xiàn)代化學問。佛法作為東方的古老智慧,在傳遞與演變的歷史時空中,一直有一個重大的課題:如何能合乎佛法的原則及引導眾生解脫涅槃的前提下,又能契合現(xiàn)代時空及眾生的根機與需求,讓佛法賦予正確的現(xiàn)代意義?所以,如何從佛法的智慧透露出佛法對情緒管理的關注以及可操作性,這是擺在現(xiàn)代佛法弘揚者的急須解決的問題。
我們依據(jù)佛法超越時空而不變本懷的原則,將佛法的真理運用于現(xiàn)代人的生活中,加強佛法對現(xiàn)代人生的關懷,使現(xiàn)代人能夠體會到佛法的清涼與智慧,隨緣展現(xiàn)出佛法莊嚴的現(xiàn)代豐姿。我們將從佛教經(jīng)論中抉擇出佛法對情緒管理的超越性智慧,提出“佛教心理學”對現(xiàn)代心理學的回應,以《清凈道論》及唯識學經(jīng)論作為佛法分析情緒的材料,考察情緒的分類與特征,并且對情緒形成原因進行研究。進一步,我們討論佛法對情緒管理的總原則是什么?并且,對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情緒,佛法又是如何對這些情緒進行管理?特別從《華嚴經(jīng)》、《維摩詰經(jīng)》出發(fā),討論佛法的情色觀,關注現(xiàn)代社會突出的“情欲問題”,提出“以禪化欲”的修行理念,作為現(xiàn)代人修行的用功方向。
從情緒管理學來說,目前世界上以卡耐基(Carnegie)的情緒管理最為流行,他的許多觀點對我們進一步理解佛法情緒管理學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在佛法現(xiàn)代化的觀點下,對許多具有焦點性的現(xiàn)代問題進行關注,是“人間佛教”的重要課題。我們希望通過本文的寫作,能對佛法現(xiàn)代化進行側(cè)面的個案研究,使人們對“人間佛教”的研究能提到對現(xiàn)代化問題的具體關注上,具有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佛法對情緒的分析
“要認識自己”,特爾斐阿波羅神殿上刻著這們的題辭,這是一切宗教哲學的基本課題,佛法中的“四諦”的“諦”即是對宇宙人生真理的認識。對于情緒,這是一個為現(xiàn)代人們所不甚認識的必然王國;但在佛法,佛法的修行是以“心”為中心,從凡夫心理的分析到改造,都進行詳細地考察,所以佛法對情緒的認識是詳細而全面的,釋迦牟尼佛可以說是一位卓越的精神分析學家及情緒管理學家。我們將利用《清凈道論》及唯識學經(jīng)論對情緒進行分析,并對其特征及形成原因進行考察。
1、什么是情緒
什么是情緒?按照通常的理解,情緒與情感密切相關?突壬谩杜=蛴⒄Z詞典》的解釋,從心理學的角度給情緒下的定義是:“情緒是一種不同于認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1]按照這樣的解釋,很明顯,當我們運用情緒這一詞時,它總會有一個含義是指個人的、主觀的情感,我們用愉快或不愉快、溫和或強烈,短暫或持久來描述它,同時注意,它對我們的行為是防礙的還是促進的。美國心理學家德弗雷認為情緒是由身體各部位發(fā)生變化而帶來的有機體的一種復雜狀態(tài),在精神上,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和按某方式去行動的沖動;同時它也包含著生理的和行為的變化。[2]所以,當我們對一種具體的情緒進行語言上的描述和解釋,總是用一個具體的實例。
從佛法來說,對我們心理活動的考察,從《阿含經(jīng)》、部派佛教到唯識宗都有詳細的說明,通常唯識宗把我們的心理活動分為五十一種,即是五十一個“心所”,但是按照上面對情緒的定義,我們認為“五遍行”、“五別境”不屬于情緒,因為它們屬于認知的范疇。在其他的心所中,一些是世間共有的情緒;另外是佛教所特有的情緒,就是在止觀實踐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一般沒有修禪定的人是很難體驗到的。所以,我們基本上可以說佛法中的“心所”相當于“情緒”,但是佛法的“情緒”概念的外延要比一般心理學上的“情緒”概念要廣,至于是否恰當,不敢定論。2、?佛法對情緒的分類
對于人類最基礎的情緒,卡耐基認為是喜、怒、哀、樂等。根據(jù)強度的不同,喜又分為滿意、愉快、歡樂、狂喜等;怒又分為不滿、生氣、慍怒、激怒、大怒、暴怒等;哀有遺憾、失望、難過、悲傷、哀痛之分;懼則有奇怪、陌生、懼怕之分。這四種原情互相雜合,構成其它更為豐富的情緒。如憤怒、恐懼與自尊雜合成嫉妒;既為以前的成就高興又為眼下的失意悲哀,于是有感慨的產(chǎn)生。[3]
在佛法中,《清凈道論》[4]認為人的情緒最基本類型有六種,論中說:
性行有六種,即貪行、嗔行、癡行、信行、覺行、尋行;蛴腥苏f,由于貪等三種的組合另成四種,同樣的由信等組合亦別成四種,如是以此八種和前六種合為十四種。若依這種說法,則貪等和信等的組合也可成多種的。是故當知僅略為六種性行。[5]
《解脫道論》對這六種情緒名為:欲行、嗔恚行、癡行、信行、意行、覺行。[6]從這六種基本情緒擴展開來,可由貪、嗔、癡三種情緒組合成貪嗔、貪癡、嗔癡、貪嗔癡四種情緒類型,同樣由信、覺、尋三種情緒又可組合成信覺行、信尋行、覺尋行、信覺尋行另外四種情緒類型,如此八種與前六種合為十四種,如果再將六種基本情緒進行組合又可成多種類型,這就為每個人的情緒差異性提供了依據(jù)。同時,可以看出佛法對情緒的分析是以內(nèi)在的心理狀態(tài)為標準的。
在《清凈道論》中又對以上六種基本情緒進行歸納。在這六種基本情緒中,信為不舍于有利的,貪為不舍于不利的,貪行者若起善業(yè)時則信力強,以信近于貪德故,是故信行者為貪行者同分。嗔行者若起善業(yè)時則慧力強,因慧近于嗔德故,嗔僅尋求不實的過失,而慧則尋求實在的過失;嗔以回避有情之態(tài)度為用,慧以回避諸行之態(tài)度為用,所以覺行者為嗔行者的同分。癡行者欲令未生善法生起而精進時,常有甚多障礙的諸尋生起,以尋近于癡相故,癡因不能洞察所緣的對象所以動搖,而尋則以輕快思維故動搖,所以尋行者為癡行者同分。[7]所以,《解脫道論》中說:“如是欲行人信行人成一,嗔行人意行人成一,癡行人覺行人成一!盵8]所以,我們又可以把六種基本情緒歸納為三種最基本情緒:貪、嗔、癡。
對于情緒的表現(xiàn)特征,《清凈道論》進行了具體、詳細地敘述,由六種基本情緒擴展開來,貪行者常諂、誑、慢、惡欲、大欲、不知足、淫欲熾盛、輕佻等,嗔行者常忿、恨、覆、惱、嫉、慳等,癡行者;璩、睡眠、掉舉、惡作、疑、執(zhí)取、固執(zhí)等,信行者常施舍、欲見圣者、欲聞正法、多喜悅、不誑、不諂、信于可信樂之事等,覺行者常和藹、可為善友、飲食知量、念正知、努力不眠、憂懼于可憂懼之事、有憂懼者的如理精勤等,尋行者常多言、樂眾、不喜為善而努力、心不確定、夜熏(思惟)、日燃(實行)及追求彼此等法。[9]
對于各種具體情緒,在唯識學中的“五十一個心所”是分析得非常清楚的,所以我們將對“五十一個心所”進行分析,以此來說明佛法對情緒的分析,表列如下:(略)
上面的表中,因為世間人也有慚愧,所以將慚、愧列入世間共有的情緒;而大隨煩惱屬于在修禪定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障礙情緒,若無修禪定,便很難體會到這些情緒,所以列入佛教特有的情緒。
所以,佛教對情緒的分類,不但有與世間共同的部分,也有佛教特有的。這是因為佛法的修行是在對心的內(nèi)省中,以智慧觀照每一念心的生滅,所以能夠細致入微地觀察到各種情緒的變化。3、佛法對情緒形成原因的考察
對于情緒形成原因,根據(jù)現(xiàn)代研究結果,情緒過程、情緒反應是在神經(jīng)興
奮擴展到控制交感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心臟、呼吸器官、消化、內(nèi)分泌腺活動)的皮質(zhì)下中樞時發(fā)生。巴甫洛夫指出皮質(zhì)下對情緒過程的作用,他說:
皮質(zhì)下的神經(jīng)節(jié)是重要的無條件反射或飲食、防御、性等本能的中樞,因此它也是動物機體的主要外部活動的最寶貴的那一部分……皮質(zhì)下對大腦半球皮質(zhì)有正面的影響,是大腦半球的力量源泉。[10]
所以情緒反應力的根源是皮質(zhì)下的活動,情緒的產(chǎn)生是發(fā)生在大腦皮質(zhì)中的諸多過程的結果,而大腦皮質(zhì)保證人的大腦對周圍現(xiàn)實(包括整個復雜的社會)精確的、相符的反映形式,因而形成情緒變化的物質(zhì)基礎(人自身在社會生活進程中不斷變化)。所以,復雜的情緒是在人類社會生活中變化的結果和體現(xiàn)。
《清凈道論》中認為有三個原因影響人的貪、嗔、癡三大基本情緒形成。[11](1)宿作為因,據(jù)說因宿業(yè)的美好加行與多作凈業(yè)或從天上死后而生此世者成為貪行者;因宿世多作斬、殺、縛、怨等的行為或從地獄及龍界死后而生此世者成為嗔行者;因宿世多飲酒及缺乏多聞與問究或由畜生界死后而生此界者成癡行者。(2)四界為因,地界和水界二界重的人成為癡行者,火界風界重的成為嗔行者,若一切平等者則成貪行者。(3)病素為因,在諸病素之中,痰增長成貪行者,風增長成癡行者,或者以痰增長為癡行者,風增長為貪行者。
其實,《清凈道論》對人類的情緒形成原因考察是全面細致的,“宿作為因”指出了有些情緒是由過去世的業(yè)力及習氣影響,“四界為因”與“病素為因”指出人的身體素質(zhì)與身體狀態(tài)對情緒的影響,如我國中醫(yī)認為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恐傷腎,若在身體強壯時情緒會比較好,如果有病情緒馬上就會低落,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同時,《清凈道論》還舉出二十二根對情緒的影響,二十二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舍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12]
二十二根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凈色根,能夠引發(fā)六識,對于了別所緣境有增上的作用,《俱舍論》中說:
了自境增上,總立于六根……眼等五根于能了別各別境識有增上用,第六意根于能了別一切境識有增上用,故眼等六各立為根。[13]
前六根中,眼等五根對于了別色等五境有增上的作用;第六意根,對了別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所緣境有增上作用。而作為情緒來說,雖然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或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一種內(nèi)心體驗,但情緒并不是由客觀事物或需要直接、機械地決定的。許多研究表明,產(chǎn)生情緒的根本條件是評價,即當客觀事物作用于人以及各種需要與人發(fā)生聯(lián)系時,人通過認知活動會對客觀事物進行判斷和評價(即是了別認識),由此產(chǎn)生各種情緒反應。所以,分別或認知過程是產(chǎn)生情緒的基礎,同樣的事物對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時間、情景等條件下出現(xiàn),就可能被做出不同的評價和判斷,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所以,如果進行情緒管理,就要從認知過程著手,它為人們提供了理論基礎和行動方法。
對于男女二根,《清凈道論》認為女根和男根的作用是“處置男女的形狀、相貌、態(tài)度及行動的方式”[14],《俱舍論》中說:
從身復立女男根者,女男性中有增上故……女身形類、音聲、作業(yè)、志樂差別,名為女性;男身形類、音聲、作業(yè)、志樂不同,名為男性。二性差別由女男根故,說女男根于二性增上。[15]
對于女男二根,根據(jù)近代人的研究成果,認為二根是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由于二根的差別,形成不同的情緒特征,這與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二激素會影響人的志趣與情緒是一致的。對于女人和男人的各自特性,古今論述很多,臺灣星云法師說:
男人遇到困難的事情,能夠力排艱巨,勇往直前,表現(xiàn)勇者的氣魄,但是女人的忍耐謙遜,化干戈于祥和之間,有時也是男人所不及的。男人富有創(chuàng)造性、冒險性,女人的隨順、圓融,有時可彌補男人的魯莽造次,彼此相輔相成。男人比較粗獷、豪放,女人細膩、周全,是男人成功立業(yè)的助緣。男人長于理智,女人重于感情;男人偏向剛強,女人普遍溫柔。[16]
正因為男人與女人的不同,所以對同一件事情,情緒也就不同。
命根的差異表現(xiàn)為個人生命力是否旺盛,生存意志是否頑強,它影響個人的情緒。生命力旺盛的人對生活有堅定的信念,對于生活中的壓力有一種頑強的抵抗力,所以在情緒上的表現(xiàn)完全不同于那些膽小怕事的人。
五受根是苦、樂、憂、喜、舍五種感受,苦、樂、舍是由六根和六塵引起,是六根“接觸外境的當時”發(fā)生;憂、喜是由意根引起,是六根“接觸外境后”,加上煩惱而生起的感受!毒闵嵴摗分姓f:
于雜染中,樂等五受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契經(jīng)說:于樂受貪隨增,于苦受嗔隨增,于不苦不樂受無明隨增故。[17]
所以,五受根能影響個人的情緒特征。
至于信等五根(信、勤、念、定、慧)與三無漏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是我們凡夫?qū)η榫w管理的保證,也是說明圣人的情緒區(qū)別于凡夫情緒的標志。如《清凈道論》中說:
未知當知根的作用,是斷除(身見、疑、戒禁取)三結,并使其相應的(心、心所法)趨向于如是的舍斷。已知根的作用是減少及舍斷欲貪與嗔恚等,并使其俱生的(心、心所法)亦受自己的影響。具知根的作用是舍斷一切作用的熱望,及使其相應的(心、心所法)趨向于不死(涅槃)。[18]
可以看出,三無漏根是我們情緒管理的最高目標,也就是圣人的完美情緒。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佛法對情緒的分類不但突出世間的共性,也表現(xiàn)出佛教特有的情緒;對情緒形成原因的考察,佛法不僅突出情緒形成的物質(zhì)基礎,而且也從精神上給予了關注,使我們了解到情緒的形成不僅是一種物質(zhì)因素,更重要是精神上的因素,這樣對進行情緒管理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 上一篇:佛教與心靈環(huán)保
- 下一篇:論三法印的現(xiàn)代意義
- 仁德上人:體會體驗落實實踐佛法的道理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凈慧法師:修學佛法的關鍵就是從自身煩惱入手
- 星云大師:佛法在哪里?佛法遍在虛空之中
- 如瑞法師:修學佛法,要大膽的親近善知識
- 仁德上人:世間法與佛法有什么不同?
- 夢參法師:護持佛法功德無量,人人都能弘揚佛法
- 如瑞法師:人命無常,人身難得,聽聞佛法要及時
- 仁德上人:四首通達歌
- 體方法師:佛法是要鏟除欲望破除我執(zhí)
- 仁德上人:佛法的根本宗旨是為了明心見性
- 本源法師:如何得到佛法的智慧辯才?十種修持方式
- 靜波法師:心態(tài)決定命運,不要把法當作定法
- 正慈法師:大足石刻,將佛法的真諦講述給一代又一代人
- 仁德上人:為什么佛法要以戒為師?
- 仁德上人:佛法的根本是讓眾生都能明心見性
- 靜波法師:“佛法無量義,一以凈為本”是什么意思?
- 夢參法師:聽聞了佛法需要去修才有用
- 仁德上人:什么是佛法的稱性妙用?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