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興寺的遐思
平興寺的遐思
圣凱法師
站在對岸的山間小路上,回望著這座令我夢回縈繞的寺院──平興寺,不禁淚如泉涌,猶如流浪多年的游子見到故鄉(xiāng)那一剎那,心中充滿著感動。
兩座小山如兩只手將它輕輕地環(huán)抱住,它就如嬰兒在母親的懷抱中靜靜地仰躺著,一條涓涓小溪輕輕地為它哼著催眠曲,緩緩地流向遠方。遠處群山層疊,隱約可見;青竹翠林,給這座小寺帶來清凈離塵的勝境。它很小,只有一座大雄寶殿依山而立,然后圍著大殿的左右及前面建有僧房三幢。大殿巍峨雄偉,透視出古老佛法的莊嚴與凝重;僧房是現(xiàn)代民房建筑,外面涂著黃色的油漆,映現(xiàn)出佛法的活潑與適應(yīng)時代的特征。佛法就是這樣,古老而又適應(yīng)時代,莊嚴而又不缺活潑,凝重而又不失佛法的生命力,這一切在這座小寺院完美地統(tǒng)一起來。
群山還在黎明的夢鄉(xiāng)中靜靜地臥著時,晨霧繚繞,山寺的鐘聲悠悠地傳出,響徹在群山幽谷之中,驚起林間飛鳥,它們呼啦啦地面拍著翅膀掠過山寺的上空,飛向遠方。于是,一切都動起來了,許多房間的小窗都露出暈黃的燈光,給黎明的山谷帶來幾分神秘。緊接著,那如海潮洶涌的誦咒聲、抑揚頓挫的梵音頌唄和斷斷續(xù)續(xù)地傳出的木魚聲,穿過晨霧的幕幔,英英相雜,綿綿成韻。萬物未動之先,僧人的祈禱聲已先響起,愿國泰民安,世界和平,佛日增輝,*輪常轉(zhuǎn)。
沿著那條山間小路走去,身后的平興寺被群林遮擋得只剩下隱隱約約的幾點顏色。然而,眼前卻出現(xiàn)一大片茶園,那綠油油的茶葉被僧人們修剪得整整齊齊,仿佛是一排排綠色的士兵在接受檢閱。平興寺還有幾畝水稻田,最多的是地瓜園,聽老和尚說,最多時年產(chǎn)品6000公斤的干地瓜絲。因為平興寺在“文化大革命”時是僧人接受改造的農(nóng)場,所以老和尚們便在周圍植樹種竹,開墾土地。古老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遺風在這里得到很好地發(fā)揚。
早飯后,你可以看到許多僧人紛紛拿起掃把,各自掃著寺院的每一個角落,愿寺院清凈離塵,更愿掃除心中的塵埃。這時,你如果走到山崗上,眺望著蒼茫的大海,一輪朝陽正在冉冉地升起。山下小鎮(zhèn)炊煙裊裊,晨霧如白紗纏繞在山間,久久不散。在晨霧中隱隱約約地傳來機器的發(fā)動聲,很難想象人世間的煩囂是在如此靜謐的清晨中動起來。望著盤山公路上努力往上爬的車輛,令人感到人世間的悲哀,辛辛苦苦為了誰?煩煩惱惱又是為了誰呢?在悲哀中恍惚有脫塵離世之感。
夕陽西下,當太陽將那余輝遍灑在大地時,你可以發(fā)現(xiàn)寺院突然人多起來了,那黃色的小公路及灰白色的石路上,有許多僧人在散步。有的兩三人一群靜靜地細語,談?wù)摲鸱?交換各自的修學體會;有的則手持佛珠,獨自漫步,那悠然自得的神態(tài),令人感到離俗的氣質(zhì);最令人感到可愛的,是那幾個年輕的小和尚,他們在玩耍那只看守寺院的狗,惹得那狗“汪汪”直叫。山林中傳來小鳥歸家的呼喚,涼風陣陣掠過,這一切猶如世外桃源,與世無爭。
深山小寺的夜,那是真正的夜。僧人晚課后,那如風、如雨、如雷的鼓聲震落白晝那一點光亮,夜幕便悄悄地降臨。有月的晚上,月明風清;無月的晚上,沉寂寥曠。無論是有月、無月,小寺永遠顯得那么靜謐。一切白晝的塵囂都沉靜了,心中只剩下一片空靈,是用功修學的最佳時間。從淡淡的燈光可以看到一些人在伏案疾讀,有人在禮佛拜懺;有人則索性關(guān)掉電燈,燃起心中的光明,孤身靜坐。山寺的夜空,充滿著寧靜與安詳。
平興寺雖然帶點子孫寺院的色彩,但是實為十方寺院,這里云集著全國十幾個省市的僧青年,他們在一位中年法師的指導下,專研戒律,弘揚南山律宗,在修持上則以凈土為歸。佛法傳至今日,戒綱衰頹,佛教的自身建設(shè)有待于進一步地提高。當佛教大德們在大聲疾呼振興佛教時,這位中年法師早已悄悄行動,他從佛教的最根本處──戒律入手,創(chuàng)造一種學戒、持戒的條件,讓一代僧青年有安心立命之處。佛法的感應(yīng)是不可思議的,首先,只有三五個人住下來,最后漸漸地增多,至今則有二三十人。他們學習佛陀制定的金科玉律,了解原始佛教的生活,并將所學的東西賦之于生活實踐之中。他們用缽吃飯,半月誦戒,結(jié)夏安居,過午不食;最難得的是他們能持金銀戒,這對視財如命的時代無疑是一個警鐘。他們穿著佛陀時代那樣的黃色袒肩袈裟,如黃色的吉祥云,在寺院內(nèi)外飄蕩。
當人們在對佛教感到失望時,是否能從這座小寺里看到一點希望;當佛教界提出加強自身建設(shè),是否能從那些僧青年的身上找到入手處;當人們只埋怨佛教的衰敗,而不愿多做一點時,是否應(yīng)該學學那位中年法師,悄悄地為佛教做點事情,無論你是在家佛教徒,還是出家佛教徒,佛教的興亡,每一位佛教徒都有責任。
平興寺,這座曾經(jīng)孕育我法身慧命的寺院,它正在向世人宣示佛法的莊嚴與生命。
- 真正的布施功德不是來自受施者的回報
- 構(gòu)建和諧社會 宗教能做什么?
- 佛教在21世紀應(yīng)擔當什么使命?
- 隨緣、隨意、隨遇、隨喜
- 漫談人生最初的財富
- 理性與激情—佛教信仰的特點
- 佛教六和合精神的現(xiàn)代意義
- 中國佛教界在環(huán)保操作上存在的問題
- 地論學派的判教思想與南朝佛教
- 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對佛法、宗教及哲學的理解
- 佛教與深層生態(tài)學
- “粘壁枯”的啟示
- 圣凱法師對“茶禪一味”的理解
- 對福鼎佛教一些老和尚的片斷記憶
- 好將一點紅爐雪 散做人間照夜燈
- 中國佛教生態(tài)學的理念
- 修行境界-此時無聲勝有聲
- 對廿一世紀僧教育的一些想法
- 佛教緣起智慧的思維模式
- 論善導的懺悔思想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