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yán)經(jīng)

《華嚴(yán)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yán)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yán)果地,故曰華嚴(yán)。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yán)法身,故曰華嚴(yán)。華嚴(yán)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xué)最..[詳情]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三、經(jīng)的品題

  品的題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原出于唐貞元年間,般若三藏法師所譯的四十卷華嚴(yán)經(jīng),即是唐初所譯,八十卷華嚴(yán)經(jīng)中的入法界品。但八十華嚴(yán),獨(dú)缺此文,此文是般若所譯四十華嚴(yán)的最后一卷,個別印單行本流通。因此,今之品題,非限于此單行本,亦是四十卷華嚴(yán)之總題。而此單行本既然是四十華嚴(yán)最后之一卷,當(dāng)然亦可以稱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

  ‘入’,通于能所,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普賢行愿是能入,以能入之普賢行愿,入于不思議解脫境界,能所互相契合,互相證入,因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

  ‘不思議’,顯示此法是:心不能思,口不能議,微妙難測,故名不思議。其義有四:

  一廣不思議,以事相繁多,其境界相,廣闊無涯,名不思議。

  二深不思議:以理性周遍,深不可測,名不思議。

  三事理無礙不思議:若事若理,皆圓融無礙;若性若相,皆不可議。以諸法性空故,不可作事想;以諸法緣起故,不可作理想。諸法性空而緣起,緣起而性空,名不思議。

  四以性融相不思議:即性相互融,重重?zé)o盡,名不思議。

  ‘解脫’有二:一作用解脫:以其作用自在無礙,故名解脫。二離障解脫:以二智照了,遠(yuǎn)離二障,內(nèi)體無障,外用無累,故名解脫。二義相成,總名解脫。

  ‘境界’通于凡圣,凡夫境界,由煩惱發(fā)業(yè),招感業(yè)系苦果,不名解脫。二乘圣人,及地前菩薩境界,未離所知障,雖對凡夫而言解脫,但不得名不思議解脫。唯地上菩薩,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以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真如理,復(fù)以后得無分別智,照了一切法相,無始無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得名不思議解脫境界。但八地以上菩薩境界,證理較前地菩薩更深,能性相理事圓融不二,而佛果境界較地上菩薩更勝。今此題中的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指十地最后心,高位菩薩的境界,亦即是普賢菩薩智慧所顯,毗盧遮那佛的境界,因名‘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愿’,前面所說:‘不思議解脫’,是所證入的境界,普賢是能證入之人,行愿是能證入之法。普賢二字,有通有別,通指所有一切修行圓滿的菩薩,皆可以被稱名‘普賢’,以其能承受圓滿究竟一切佛法故。或以普賢圓滿行海,以表毗盧遮那果海,故名普賢。別則獨(dú)指為一切菩薩上首的普賢菩薩,梵音‘三滿多曼陀南’,譯名遍吉,因?yàn)榇似兴_遍一切處故名普,具備眾德故名賢。能主諸佛理德,定德,行德,與文殊菩薩之智德,證德,斷德相對。同輔毗盧遮那佛,被稱為華嚴(yán)海會三圣。

  此外若以法言普賢,其意有二:一約體言:則普賢是指一切眾生,各各本具的真如自性,恒常周遍,清凈本然,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以其妙體周遍故名普,隨緣成德故曰賢。二約用言:則一即一切是名:‘普’,一切即一故曰:‘賢’。

  若以人言普賢,則有三位:

  一指見道位前的菩薩,從聞大法,悟圓理,發(fā)菩提心,修菩提行,遍觀諸法性相,廣集六度萬行資糧,能曲濟(jì)無遺故曰普,位鄰亞圣故曰賢,是信解位的普賢。

  二指登地菩薩,依根本智,引發(fā)后得智,分證真如理,能德周法界曰普,至善調(diào)柔曰賢,是證道位的普賢。

  三指位登極果,從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起之三輪不思議教化,則果證法界曰普,不舍因行曰賢。然則一切眾生自迷至悟;一切菩薩,修因證果,皆可以名之為‘普賢’。

  清涼國師謂普有十義:

  一所求普:謂上求佛道,愿證佛所證,心心念念,求一切智,即四弘誓愿中‘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愿成。’

  二所化普:四生九有,盡未來際,恒思救濟(jì),即‘眾生無邊誓愿度。’

  三所斷普:無邊煩惱,能一斷一切斷,即‘煩惱無盡誓愿斷’。

  四事行普:八萬四千法門,無邊勝行,無不行故,即事門隨相行。

  五理行普:隨所修行,深入無際,窮徹理原,即理門離相行。

  六無礙行普:事理二行,互相交徹,圓融無礙。

  七融通行普:隨修二行,必攝法性,故一行中具足一切行,即事事無礙行。

  八所起大用普:所起大用,一一周遍法界,無論事法界,理法界,事理無礙法界,或事事無礙法界,無不該攝,即起用周遍行。

  九所行處普:于無邊微塵國土中,凡修一行,皆具足一切行,即攝前八門遍帝網(wǎng)剎而修行。如經(jīng)中偈云:‘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jīng)劫海。’是名所行普。

  十修行時普:窮盡三世,念念圓融,如經(jīng)言:‘我能深入于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能以最短之一念,入于最長之一劫;于最長的一劫,入于最短的一念。念劫圓融,長短無礙,是修行時普。

  菩薩修因證果,無論智斷,行用,事理,時處,無不皆普,因名普賢。

  ‘行愿’,行是身行;愿是心愿。心懷如是愿,身行如是行,由愿與行,相資成事,名為行愿?梢哉f:愿是理想、是抱負(fù);行是行動,是實(shí)踐。行愿,就是從實(shí)際行動中,去實(shí)現(xiàn)自己的理想與抱負(fù),使自己的愿行一致,實(shí)踐與理想統(tǒng)一。

  今此經(jīng)題中‘行愿’二字,是指普賢菩薩的行愿,亦即是經(jīng)中所說:一者禮敬諸佛等十大行愿。此十大行愿,是愿中之王,因名十大愿王。以此十大愿王,啟導(dǎo)初發(fā)心的菩薩,令其發(fā)起普賢菩薩的愿,學(xué)普賢菩薩的行,最后得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愿行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能所不二,是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

  ‘品’之一字,意思是說:品類相同。佛說此經(jīng),處在舍衛(wèi)國給孤獨(dú)園,時在般若,但義屬華嚴(yán),因此,結(jié)集經(jīng)藏的圣者,結(jié)歸華嚴(yán)時。因名‘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此品共有四十卷,詳述善財童子歷事善知識,遍求解脫法門。

  全經(jīng)可分為五相:

  一寄位修行相:善財童子初遇文殊菩薩等四十一人時,文殊寄十信位;德云比丘等十人,寄十住位;善見比丘等十人,寄十行位;鬻香長者等十人,寄十回向位;婆珊那演底主夜神等十人,寄十地位。

  二遇摩耶夫人等十一人,名會緣入實(shí)相。即會前位次差別之緣,同入實(shí)相理,寄位等覺,將生妙覺。

  三遇彌勒菩薩一人,名攝德成因相:即攝前會差別緣,歸一實(shí)之德,以明一生補(bǔ)處,是成佛正因。

  四再見文殊,名智照無二相。初遇文殊表信智,今再見文殊表證智,既與本智相應(yīng),則離能所相,離分別相,照體獨(dú)立,不見文殊身相,但得摩頂之法。

  五遇普賢一人,名顯因廣大相。既歷前諸位,智極心明,想盡慮絕,法法皆真,依正不二,重重?zé)o盡,故隨舉一法,皆是圓因,故名顯因廣大相。

  今此普賢行愿品,所講的十大愿王,正是廣大之真因,以此愿王廣大之因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莊嚴(yán)佛果毗盧性海,故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因此品是以普賢十大愿王,引導(dǎo)華藏海眾,往生極樂,是以古人將此品列為凈土五經(jīng)之一,作為修凈土者日課必誦的經(jīng)典。

四、經(jīng)的譯題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此是本經(jīng)的譯題。因?yàn)榇私?jīng)是唐朝貞元年間譯的,故于譯者之前,冠以唐字。罽賓,是羯濕彌羅國之別名,在印度之北,亦名北天竺。三藏,指經(jīng)藏、律藏、論藏,是譯者的德號。般若,是譯者的法號。原名金剛般若,謂此譯師,精通經(jīng)律論三藏,能從金剛心所起的智慧,令自他斷惑證真,因名三藏般若。

  ‘奉詔譯’的意思是:三藏般若法師,奉唐朝德宗皇帝之詔命而譯此經(jīng)。自貞元十二年開始,至十四年(公歷七九八)譯成。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