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jīng)
《華嚴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6.請轉(zhuǎn)法輪愿
復次善男子,言請轉(zhuǎn)法輪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
輪是所乘,能詮有教理行果,所乘有大小之別,以名句文之教,詮大小乘之理,令人聞而生信,因信而解,因解而行,因行而證果,如輪之旋轉(zhuǎn)不息,名轉(zhuǎn)法輪。今以普賢廣大行愿,請佛轉(zhuǎn)法輪,是愿佛以種種方便言辭,演說大乘正法,使未知者知,未信者信,令無量眾生,聞教生解,依解起行,因行而證同于佛,是名:請轉(zhuǎn)法輪。
若依小乘教言,輪有五義。
一速疾義:轉(zhuǎn)輪圣王之輪,能速疾旋轉(zhuǎn)不已;喻佛說法,能令眾生,速生圣智,疾得解脫。
二取舍義:轉(zhuǎn)輪圣王之輪,能舍此取彼,即從東洲而至西州等;喻佛說法,能令眾生,舍苦諦而取滅諦,舍集諦而取道諦等。
三降伏義:轉(zhuǎn)輪圣王,所到之處,能令臣民歸伏;喻佛說法,能令眾生,圣智生起,降伏心中煩惱。
四鎮(zhèn)攝義:轉(zhuǎn)輪圣王,威攝天下,鎮(zhèn)壓群盜,令境內(nèi)劫賊不起;喻佛說法,能令眾生,生起圣智,內(nèi)斷見思惑,外鎮(zhèn)邪魔外道。
五回轉(zhuǎn)義:輪王之輪,能上下回轉(zhuǎn)不已,飛行自在;喻佛說法,能令眾生,圣智生起,斷見思惑,飛越三界,趣向解脫圣道,轉(zhuǎn)染為凈,轉(zhuǎn)凡成圣,轉(zhuǎn)生死成涅槃。
若以大乘教釋,輪具四義:
一圓滿義:輪具轂輻輞,其相圓滿;喻菩薩聞法修行,具足戒定慧三,速證圓滿佛道。
二摧壞義:輪所經(jīng)處,能摧毀地上一切荊棘瓦礫;喻菩薩聞法修行,能摧毀心中煩惱沙石,取消圣道障礙。
三鎮(zhèn)止義:輪能鎮(zhèn)壓阻止外物;喻菩薩聞法修行,進入見道,由觀行力,阻止妄想,斷見思惑,鎮(zhèn)伏無明。
四不定義:輪可前進,不定停留;喻菩薩聞法修行,進取菩提,于其中間,由見道進入修道,從修道趣登十地,起慈悲心,教示利喜,令一切眾生,共趣佛道。令正法展轉(zhuǎn)流傳,如輪之轉(zhuǎn)動不已,是名轉(zhuǎn)法輪。
若以能轉(zhuǎn)言,轉(zhuǎn)法輪即是展轉(zhuǎn)傳授,如過去佛,傳至現(xiàn)在佛。輪是所轉(zhuǎn),佛是能轉(zhuǎn),以能轉(zhuǎn)之佛,去推動所轉(zhuǎn)的法輪,令正法久住于世,名轉(zhuǎn)法輪。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以下,是明勸請之境廣大周遍。其中有兩重無盡,一是佛剎無盡,二是諸佛無盡,皆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以形容其多而無盡。
‘一切諸佛成等正覺’,是果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是因人。佛是主,菩薩是伴;佛剎是依報,佛菩薩是正報。若主若伴,若依若正,皆無窮無盡,正顯示主伴依正,圓融無礙,而且無窮無盡。
而我悉以身口意業(yè),種種方便,殷動勸請,轉(zhuǎn)妙法輪。
此出其能請之人。悉以身口意業(yè),是三業(yè)清凈。內(nèi)心恭敬殷勤,是明意業(yè)清凈;作禮圍繞,長跪合掌,是身業(yè)清凈;殷動勸請,轉(zhuǎn)妙法輪,是口業(yè)清凈。
釋尊初成正覺,于三七日中,演說華嚴大教,教化法身大士后,獨坐思維;‘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見法華經(jīng))唯有默然而住,復念過去諸佛,常得梵王勸請,方轉(zhuǎn)法輪。于是放白毫光,遠照三千大千世界,當時娑婆世界主螺髻梵王,承佛威力,即與六十八拘胝大眾,往詣佛所,作禮旋繞,以偈贊佛,殷勤勸請,佛轉(zhuǎn)法輪,時佛默然。
其余諸梵王帝釋,繼而次第重請,如法華經(jīng)言:‘爾時諸梵王,及諸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zhuǎn)法輪,我即自思惟,若但贊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于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于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力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zhuǎn)法輪。
釋尊于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三轉(zhuǎn)十二行法輪。初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是名示轉(zhuǎn);次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是名勸轉(zhuǎn);最后說:‘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是名證轉(zhuǎn)。苦與集,是世間迷因迷果;滅與道,是出世間悟因悟果。合世出世間,二重因果,名四諦法。
佛說此四諦法,名轉(zhuǎn)四諦法輪。此四諦理,雖對五比丘等,小乘根性眾生而說,但其理通于大小乘一切佛法。故天臺宗依涅槃經(jīng)圣行品所說,安立四種諦理,以配合藏通別圓四教。
一是生滅四諦:謂苦集二諦,依因緣生,滅道二諦,亦由因緣修道,以其有生滅,有修證,因名生滅四諦。概括釋尊說華嚴后十二年中,所說:四阿含等諸經(jīng)。正教聲聞,傍教菩薩,屬于藏教攝。
二是無生四諦:謂滅諦原無生滅,而苦集道等,皆因緣生法,如幻如化,如空花,如水月,本無自性,當體即空,空故無生,因名無生四諦。包括佛說阿含后之八年中,所說維摩,勝鬘等方等經(jīng),正教菩薩,傍化二乘,屬通教攝。
三無量四諦:謂眾生之苦無量,眾生之煩惱無量,菩薩所修對治法門亦無量,眾生性具諸法亦無量,故名無量四諦。概包佛說方等后,二十二年中所說諸般若,別對菩薩,說無量法門,與二乘共或不共,屬別教攝。
四無作四諦:是對上根利智菩薩說,事理圓融的中道實相理,顯佛性本具,談法性常住,因其說煩惱即菩提,無須斷集修道的造作;因說生死即涅槃,無須滅苦證滅的造作,故名無作四諦。是繼佛說般若后,于最后八年中,說法華、涅槃諸經(jīng),屬圓教攝。
釋尊繼于鹿野苑,初轉(zhuǎn)生滅四諦法輪之后,次轉(zhuǎn)無生四諦法輪,無量四諦法輪,最后轉(zhuǎn)無作四諦法輪。古人頌言:‘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釋尊豈獨于八十年中,恒轉(zhuǎn)法輪,同時分身千百億,于十方世界,坐道場,成正覺,轉(zhuǎn)法輪,度眾生,故華嚴經(jīng)言:‘毗盧遮那佛,愿力周沙界,一切國土中,恒轉(zhuǎn)無上輪’。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zhuǎn)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此總結(jié)請轉(zhuǎn)法輪之大愿無盡。普賢菩薩,以其殊勝愿力,不僅勸請釋尊一人轉(zhuǎn)法輪,同時普皆勸請,十方三世,盡空遍界所有諸佛,恒轉(zhuǎn)法輪。所請之佛無盡,能請之心亦無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7.請佛住世愿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shù)諸佛如來,將欲示現(xiàn)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jīng)于一切佛剎極微塵數(shù)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
初二句總標第七請佛住世愿。佛證法身,無形無相,原無所住,亦無生滅去來,但為教化眾生,隨機應現(xiàn),眾生心凈,應見佛聞法,佛即示現(xiàn)應身而為說法;眾生心垢,無緣見佛,佛即示現(xiàn)舍壽入滅。故知心凈觀佛,佛則常住,亦即是真正請佛住世。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以下,是明行愿之相。‘所有盡法界虛空界’,是標處周遍,‘十方世界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shù)諸佛如來’,是顯佛眾多,‘將欲示現(xiàn)般涅槃者’,顯眾生緣盡,佛示現(xiàn)舍壽。般是入義,涅槃譯名滅度,意思是能滅五住煩惱,即可以度脫二種生死流。
別行疏鈔云:‘準涅樂疏中滅義有四,一事滅,二德滅,三應滅,四理滅。言事滅者,事謂生死因果事相,滅生死故,名為事滅。言德滅者,此有其二,若以緣修名德,至果舍修名為德滅,滅彼緣修故。二具德為德,即無性可取,無相可舍,以佛真德,離性相故。言應滅者,隨化世間,示滅有因,現(xiàn)亡身智,以應盡還源,名為應滅。言理滅者,此亦有二,一是相空,妄相諸法,空無有實,妄心所取,體相具無。二是真空,如來藏中,恒沙佛法,離相離性,名之為空,此是體有相無,真即不空,空即不有,不空不有,即是涅槃,總名理滅。滅義雖眾,要唯此四,四滅之中,理滅為本。由見相空,成前事滅;由見真空,成后德滅。依體起用,便有應滅,由此理滅,具二種空,故以理滅為三滅本,具四滅故,名為涅槃。’
若依唯識論,涅槃有四種:
一自性清凈涅槃,指真如自性,無始時來本自清凈,客塵不能染,故名性凈。
二有余依涅槃,指二乘圣人,雖斷見思煩惱,又有無明余在,或謂三乘圣人,煩惱障盡,離諸塵劫,寂靜安樂,名為涅槃,但尚有眾苦所依的色身存在,因名有余依涅槃。
三無余依涅槃,謂諸圣人,或鈍根阿羅漢,厭苦欣寂,灰身泯智,煩惱既盡,余依亦滅,名無余依涅槃。
四無住涅槃,指諸佛菩薩,雖然惑盡智圓,證本具真如自性,但大悲愍物,不住涅槃;般若智照,不住生死;盡未來際,利樂有情,用而常寂,名無住涅槃。
自性涅槃,通于凡夫及一切圣人;有余無余涅槃,通于三乘圣眾;無住涅槃,唯局限于大乘,是諸佛菩薩境界。今言:‘示現(xiàn)般涅槃’,是示顯諸佛涅槃,實非真滅,乃示現(xiàn)而已。普賢菩薩于盡空遍界,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shù)佛,‘將欲示現(xiàn)般涅槃時’。固然殷勤勸請,諸佛住世。即使是三乘圣眾,有學無學,甚至一切諸善知識,悉皆勸請,莫入涅槃,留住世間,‘經(jīng)于一切佛剎極微塵數(shù)劫’,為眾生福田。
華嚴經(jīng)離世間品言,善知識有十種:‘所謂令住菩提心善知識,令生善根善知識,令行諸波羅密善知識,令解脫一切法善知識,令成熟一切眾生善知識,令得決定辯才善知識,令不著一切世間善知識,令于一切劫修行無厭倦善知識,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令入一切佛智所入善知識。’此等善知識,能饒益眾生,故皆勸請莫入涅槃。
諸佛出世,及入涅樂?煞譃閷嵙x及對機二種:
若約實義,其理有三,一以緣性即空的真諦言:則非出非般,如華嚴經(jīng)言:‘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此是隨緣不變義,亦即是空如來藏。
二以法界緣起之俗諦言:則念念處處而出現(xiàn),念念處處而入滅,因佛證一切智,大悲相續(xù),救度眾生,是以念念出現(xiàn);如來成正覺,無處不至,是處處出現(xiàn)。遍一切處出現(xiàn)的佛身,是以隨相有為言,即念念即生即滅,故念念處處而入涅槃,此是不變隨緣義,亦即是不空如來藏。
三以法界實體第一義諦言:則諸佛常住世間,亦常入涅槃,因為寂而常照,故名住世;照而常寂,故名涅槃。此即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義,亦即是空不空如來藏義。
若以對機言:由于機緣感應,則菩薩樹下出現(xiàn);若機感緣盡,則雙林樹下入滅。如華嚴經(jīng)出現(xiàn)品說:‘佛子,諸佛如來為令眾生,生欣樂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現(xiàn)涅槃。’
今普賢菩薩請佛住世,當然是以對機言。實則佛身周遍法界,本無去來,何用勸請,但因眾生心水渾濁不清,何止不能見佛,且于三乘圣眾,乃至一切善知識,亦無福親近,致使一切圣眾,相繼示現(xiàn)入滅。
普賢菩薩為欲利益一切眾生,令眾生有機會見佛聞法,有機會供養(yǎng)三乘圣眾,或有機會親近善知識,而發(fā)愿勸請: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shù)諸佛如來。以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莫入涅槃,恒住世間,經(jīng)于一切佛剎極微塵數(shù)劫,弘揚佛法,利益眾生。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講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此總結(jié)弘愿無盡。普賢菩薩說:即使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諸佛住世之愿,亦無有窮盡。而且是盡未來際,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8.常隨佛學愿
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婆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fā)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jīng)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余種種難行苦行。
別行疏鈔云:‘自此以下三愿,皆是回向,常隨佛學是自利,恒順眾生是利他,以自利利他二行功德,及前七愿所修之福,回向三處。’
常是恒常,揀非短暫而是永恒;隨是隨順,揀非違逆。指自今生開始,直至成佛,生生世世,常隨順于佛所說的道理,決不違背佛的宗旨。在一般而言:佛學與學佛不同,佛學是名詞,指佛的思想與言論,包括佛所說三藏十二部教典,及其所詮的義理;而學佛則是動詞,即如說修行。佛學偏重于知識與理論;學佛著重于模仿,實踐,與言行。
今言常隨佛學,該是動詞,意思是:永遠恒常隨順于佛,學佛之所學,行佛之所行,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學佛的思想與意志,學佛的修因與證果,學佛的功德、智慧、與慈悲,學佛濟物利生,舍己為人的種種德行,甚至難行難忍的事,亦應學習,時刻約束身心,勿使趣向七情六欲,時刻策勵自己,向佛學習,謂之常隨佛學。
‘如此娑婆世毗盧遮那如來……及余種種難行苦行’,是說明學佛因中妙行。娑婆世界,是華藏世界,最中的香水海第二十重中第十三重,梵語娑婆,譯名堪忍,意思是說:此世界中的眾生,能堪忍受一切苦惱,屬于穢土,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佛國土。‘毗盧遮那如來’,是釋迦牟陀佛的真身,天臺宗以毗盧遮那及釋迦,次第配佛的三身。
如法華文句說:‘法身如來名毗盧,此翻遍一切處;報身如來,名毗盧遮那,此翻凈滿;應身如來名釋迦。’
法華玄義言:‘覺妙究竟顯,名毗盧遮那。智妙究竟?jié)M,名盧遮那,行妙究竟?jié)M,名釋迦牟尼。’
華嚴宗則以毗盧遮那是報身佛,晉譯華嚴,名盧舍那,唐譯華嚴名毗盧遮那,古譯凈滿,新譯光明遍照,因佛以身智光明,遍照理事無礙法界故,是佛的自受用身。
密宗則以毗盧遮那,是釋迦理智不二的法身佛,譯名大日如來,如大日經(jīng)疏說:‘梵音毗盧遮那者,是日之別名,即除暗通明之義。’又說:‘所謂毗盧遮那者,日也,如世間之日,能除一切暗冥而生長一切萬物,成就一切眾生事業(yè),今法身如來,亦復如是,故以為喻。’
毗盧遮那,既是釋迦如來的法身,則言毗盧遮那,即等如是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佛,于此娑婆世界成佛,是婆娑世界的教主,因名:‘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
‘從初發(fā)心’是自從凡夫時,最初發(fā)菩提心勤求佛道開始,一直勇猛精進不退。別行疏說:心有十種相:‘一親近善友,二供養(yǎng)諸佛,三修習善根,四志求勝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深心平等,九愛樂大乘,十求佛智,所以十事,皆是發(fā)心求大菩提之相。’
又真發(fā)菩提心,應該具足以下十種心:
一信心:是信本具佛性,樂念真如,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yǎng),愿求一切智;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密;信僧,能修正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學如實行。
二進心:勇猛精進,堅固前之信心,遠離眾苦。
三念心:由精進力,六念現(xiàn)前,念佛三身,種智無邊;念法教理行果,能利益眾生;念僧理事和合;念戒成就菩薩三聚凈戒;念施,平等實行財、法、無畏之施;念天,念第一義天,常樂我凈。此六念皆是屬于正念,由精進行,成就正念心。
四慧心:不妄分別,開悟決擇,唯識道理,慧解現(xiàn)前,正觀諸法,名慧心。
五定心:修正定聚,止息外緣,攝心定境,名定心。
六戒心:恒住三聚凈戒,自利兼他。
七回向心:將前所種善根,回向佛果菩提。
八說法心:于末法時,發(fā)心受持如來正法,策勵修行,廣為人說,令法廣布,名說法心。
九舍心:于身命財產(chǎn),以及一切煩惱,普皆舍棄,名為舍心。
十愿心:愿求佛果菩提。真正發(fā)心者,應具備此十種心,能具備此十種心者,可作賢位,名發(fā)心住。
‘精進’,揀非懈怠,萬行無雜謂之精,勇猛向前名進。又練心于一,謂之精,專心務達,謂之進。身精進者,則能如法致財,用于布施;心精進者,則能斷煩惱,而遠離惡法。
佛經(jīng)說精進有三種:一披甲精進,是披菩薩大勢心之甲,不怖畏種種難行。二攝善精進;即是勤修一切善法而不倦。三利樂精進;勤化眾生,利樂有情,盡未來際,心無厭倦。
‘不退’:是說菩薩修諸善根功德,展轉(zhuǎn)增進而無退失。法相宗言不退有四:
一信不退:指于菩提路上,十信位中的第六信,名不退心,得不退墮外道邪見之家。
二位不退:指十信位中第七位,名不退住,即不退墮二乘之家。
三證不退:初地以上菩薩,出越二乘,證得圣法,不退下位。
四行不退:八地菩薩,得無生忍,必當作佛,更不退轉(zhuǎn),于有為無為法中,能行一切行,不被相用所動,名行不退。
天臺宗則說,不退有三:別教從初住至七住,圓教自初信至七信,能斷見思煩惱,永不退墮三界生死輪回,是位不退;別教由八住至十回向止,圓教八信至十信,能伏斷塵沙煩惱,不退菩薩利他行,是行不退;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分斷無明,分證法身,一心三觀,任運現(xiàn)前,心心流入薩婆若海,念念與中道理相應,是念不退。
‘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是明菩薩因中修檀波羅蜜時,精進之相。菩薩布施,不獨舍棄外財?shù)恼鋵,更能舍棄?nèi)財之身命。
‘剝皮為紙’以下等七句,是說菩薩修因,為法忘軀,不惜身命。此可分為因緣及觀智兩方面解釋。集一切福德三昧經(jīng)記載:‘往昔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有一仙人名曰最勝,住山林中,見諸神仙常行慈心,復作是念,非但慈心能濟眾生,唯集多聞,滅眾生煩惱邪見,能生正見。念已,便詣城邑聚落,處處推求說法之師,時有天魔來語仙人言:我今有佛所說一偈,汝今若能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書寫此偈,當為汝說。
最勝仙人聞已,念言:我于無量百千劫中,常以無事為他割截受苦無量,都無利益。今當舍不堅之身,易得妙法,歡喜踴躍,即以利刀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合掌向天,請說佛偈,是魔王見已,愁憂憔悴,即便隱去。仙人見已,作如是言:我今為法,不惜身命,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為眾生故,志誠不虛,余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說法者,當現(xiàn)我前。
作是語時,東方去此三十二剎土有佛國土名普無垢,國中有佛號凈名王,忽住其前,放大光明,照最勝身,苦痛即除,平復如故,佛即廣說集一切福德三昧,最勝聞法,得無礙辯,佛說法已,還復不現(xiàn)。最勝仙人得辯才已,為諸眾生,廣說妙法,令無量眾生,住三乘道,經(jīng)千歲后,爾乃命終,生凈名王佛普無垢國,由敬法故,今得成佛。佛告凈威,昔最勝者今我身是。是以當知,若有人能恭敬求法,佛于其人不入涅樂,法亦不滅,雖在異土,常面見佛,得聞正法。’
若以觀智,則觀此身,是由五陰四大組合而成,若皮若骨,卻無定實,舉體全空,無我我所,雖相假有,但如泡如焰,如聚沫,如芭蕉,實無自體,故能不惜身命,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書寫經(jīng)典,而且不止一部兩部,而是堆積如須彌之多。
‘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是以外財輕施之易,以況前內(nèi)財重施之難。菩薩行道,為求法故,連犧牲性命,亦在所不惜,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等身外之物?如有求者,菩薩當然歡喜施予。
‘及余種種,難行苦行’,是總明佛因中歷劫修行,除前面所說,內(nèi)外財布施外,其中所經(jīng)過種種難行苦行之事,無不難行而能行,難忍而能忍。為饒益眾生,為進趣佛道,而犧牲性命。我等常隨佛學,亦應該常修一切難行苦行,甚至為法忘軀,不惜身命。
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xiàn)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zhuǎn)輪圣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于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xiàn)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此是舉果以辨其行用。既證佛道,自然具足種種神通變化,能現(xiàn)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為眾說法。菩提樹有木樹,有七寶樹。劣應身佛,于木菩提樹下成道,以生草為座;勝應身佛,于七寶菩提樹下成佛,以天衣為座。
菩提譯名正覺,大智度論分析菩提有五種:
一發(fā)心菩提:指十信位的菩薩,于無量生死中,為無上菩提發(fā)大菩提心,行菩薩道。
二伏心菩提: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位菩薩,于諸煩惱,能調(diào)伏其心,行諸波羅密。
三明心菩提:初地以上菩薩,能現(xiàn)三世諸佛所證諸法實相,其心明了。
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菩薩,于般若中,不著般若,能滅諸惑,見十方佛,出離三界,趣向佛果。
五無上菩提:等覺菩薩,坐道場,斷煩惱,證法身,成無上道。
今言:‘成大菩提’,是指第五種無上菩提。經(jīng)文于樹下成大菩提之前,加‘乃至’二字,是超略之詞,因為菩薩行道,法門無量,所謂:六度萬行,前文謹舉六度之一的布施度而已。故以‘乃至’二字,概括余五度,以及其他八萬四千細行,菩薩經(jīng)三大阿僧祇劫,精勤修持六度萬行,福德圓滿,智慧具足,方證菩提,故言‘乃至樹下成大菩提’。
‘示現(xiàn)種種神通’,是成佛后所作種種佛事。不測謂之神,無礙謂之通。佛證菩提,妙用難測,理智無礙,故能現(xiàn)種種神通。普通天人及鬼神,皆有五通,謂天眼、天耳、神足、他心、宿命等五通;二乘圣人,于前五通外,加漏盡通,合言六通。
晉譯華嚴經(jīng),言佛具足十種神通:
一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此智能出生過去際之方便,即是宿命通。
二出生無礙天耳智通:此智能出生聞十方音聲無礙之天耳方便,屬天耳通。
三出生知一切眾生不可思議心心數(shù)法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知一切不可思議心心所法之方便,是他心通。
四出生無礙天眼:觀察眾生方便智:此智為出生無礙天眼,觀察眾生之方便,即天眼通。
五出生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示現(xiàn)眾生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不可思議自在神力對眾生之方便。
六出生一身示現(xiàn)不可思議世界方便智通力:此智通力為出生一身示現(xiàn)不可思議世界之方便。
七出生于一念中往詣不可說世界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一念中,能往詣不可說佛剎之方便。
八出生不可思議莊嚴具莊嚴一切世界方便智通力:此通為出生以不可思議莊嚴具,莊嚴一切世界之方便。
九出生不可說化身示現(xiàn)眾生方便智通:此通為出生對于眾生示現(xiàn),不可說化身之方便。以上五種皆屬神足通。
十出生不可說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議示現(xiàn)眾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對于眾生在不可說之世界,示現(xiàn)不可思議等正覺之方便,是漏盡通。佛果十通,雖不出六通,但其境界則遠勝二乘,故言:‘示現(xiàn)種種神通’。
‘起種種變化’,變化即是神通變化,法華玄贊云:‘妙用無方曰神,神通變異曰變’。神變亦有多種,大致可分為三:
一說法神變:謂如來以無礙大智,知眾生種種善惡業(yè)因,及善惡果報,而應機說法。
二教誡神變:謂如來對諸弟子教誡,是法應作,是法不應用,是道得聲聞乘,是道得緣覺乘,是道得菩薩乘等。
三神通神變:如來為調(diào)伏驕慢眾生,現(xiàn)種種神通,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xiàn)大,大中現(xiàn)小等。神變不限于身輪,凡佛一切語言,及善巧方便,皆名神變。
大寶積經(jīng)總以佛之三業(yè)為神變,如佛昔日,為度三迦葉,而現(xiàn)十種神變,別行疏鈔說:佛之神變有十八種:
一震動:諸佛菩薩定力自在,能普遍震動大地,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或無數(shù)世界。
二熾燃:佛身相名顯,由于定自在力,能出生種種光明,青光、黃光、赤光、白光等,如底沙如來入火光定,名為熾燃。
三流布:佛菩薩由定自在力,教示利喜,施于眾生,如法華經(jīng)中普賢菩薩言:‘我當以神通力,守護是經(jīng),于閻浮提,廣宣流布,令無絕斷。’
四示現(xiàn):佛依定自在力,變異類形,現(xiàn)種種身,教化一切異類眾生。
五轉(zhuǎn)變:佛由定自在力,起勝解通,變身大小不定,或變山河大地,一切物品,甚至飲食,皆能隨心轉(zhuǎn)變,以利眾生。
六往來自在:山河石壁,無能滯礙,上到梵天,旁至十方,皆隨心念即至,如普賢菩薩從寶威得上王佛國來于此土,無所阻礙。
七卷變:佛由定力,令須彌山入芥子中,無量世界,不出一塵等,名之為卷。
八舒變:能展小令大,令一塵一毛皆遍法界。
九眾像入身變:身內(nèi)能包容一切形像,如摩耶夫人能含容無邊世界,大菩薩眾集會聽法,又如普賢身內(nèi),佛佛無盡,佛毛孔內(nèi),菩薩重重。
十往同類趣變:佛菩薩由定自在力,能現(xiàn)身六道中受生,同其形類,以彼等言音,說法教化。
十一隱變:是從有現(xiàn)無,諸佛菩薩,能于大眾前,忽隱忽現(xiàn),如文殊菩薩于靈山會上,答彌勒菩薩問后,即隱身到龍宮等。
十二顯變:是從無而有,如靈山會上,從地涌出,無量菩薩,一一菩薩,皆百福莊嚴。
十三所作自在變:由于定力,能于十方世界,行住坐臥,所作所為,隨意自在,利益眾生。
十四制他神變:佛菩薩定力,能制伏一切邪魔外道之邪通。
十五能施辯才神變:凡有志于佛道,而求智慧者,佛菩薩皆能施與。如利涉和尚,求觀音菩薩乞無礙辯,結(jié)果得過人辯才。
十六能施憶念神變:佛菩薩由定自在力,能加被有情,令知過去久遠劫事。
十七能施安樂神變:佛菩薩以大悲力,拔眾生苦,令得安樂。
十八放大光明神變:佛菩薩能放光明,照無量世界,如經(jīng)言:‘照東方萬八千世界,乃至遍照十方無數(shù)世界。’
十地菩薩及諸如來,皆能具足以上十八種神變,故言:‘起種種神變。’
‘現(xiàn)種種佛身’,佛身總則有法身,報身,應身;別則有五身,十身等。五身指堅固自性身,福德莊嚴身,受用智慧身,作變化身,及凈法界身等。十身是:眾生身,國土身,業(yè)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法身,智身,虛空身等。然則善財童子,所遇善知識,皆不離佛身。
華嚴經(jīng)說佛的十身是:
一菩薩身:即八相成道的佛身,名正覺佛。
二愿身:愿生兜率天的佛身。
三化身:生于王宮的化身,名涅槃佛。
四住持身:亦即舍利身,謂佛滅后,分布舍利,住持佛法,名住持佛。
五相好莊嚴身,佛有無邊相好莊嚴,是萬行業(yè)因所感之功德,即業(yè)報佛。
六勢力身:佛以慈心攝伏一切,名勢力身,即是心佛。
七如意身:是對地前菩薩而現(xiàn)的如意身,即如意佛。
八福德身:佛常住于三昧,三昧是福德之最,因名福德身,即三昧佛。
九智身:佛之大圓鏡等四智,是本有之性德,故智身即是性佛。
十法身:智身所明了的法身理性,盡空遍界,故法身即是法界佛。
從一至四是應身佛,從五至九屬于報身佛,第十法身即是法身佛。故三身是十身之總,十身是三身之別。今言:‘現(xiàn)種種佛身’,即是方便示現(xiàn),從用而言:應以何身得度,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從體而言,雖隨類應現(xiàn),不出佛身。成大菩提,示神通,起變化,現(xiàn)佛身,是顯能教化之人,以下處種種道場,是顯所教化之機。
‘處種種眾會’是總標,‘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以下是別釋,大眾云集之處名眾會,一切賢圣,一切功德聚合之處,名為道場。又弘法修行之處,名為道場。所以諸大菩薩聚修之處名:‘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二乘圣人聚修之處名:‘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
‘轉(zhuǎn)輪圣王’,是人中第一,千子圍繞,七寶隨身,統(tǒng)領(lǐng)四大部洲,廣弘十善,相圓百福,足蹈千輪,名金輪王。銀輪王管三洲,銅輪王管兩洲,鐵輪王管南瞻部洲。‘眷屬’,指各轉(zhuǎn)輪圣王的親屬。
‘剎利’,即剎帝利,是印度王族之稱,‘婆羅門’,譯名凈行,指出家或在家修行人言。齒德俱尊,上敬下歸稱‘長者’,富而不貴,宅心仁慈名‘居士’。‘天龍八部’,指天眾,龍眾,以及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伽等八種部屬,‘人非人’等,是概括八部以外的眾生。
凡是菩薩、二乘、轉(zhuǎn)輪王,人間國王,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所聚會之處,佛即現(xiàn)身,而為說法;不但一音圓具眾音,而且音聲如大雷震,能令聽法者,皆隨其類各各得解,皆隨其類各各得益,皆隨其類各各驚醒迷夢,皆隨其類為說三乘五乘,乃至一佛乘正法,令各各得成就其所樂欲。甚至應見佛入滅而得度者,佛即示現(xiàn)入于涅槃。故說:‘處于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xiàn)入于涅槃。’
佛證法身,原無生滅去來,但為饒益眾生,非生現(xiàn)生,非滅現(xiàn)滅。如釋尊將示現(xiàn)入滅時,出大音聲,普告大眾,若有疑者,今悉可問。后于晨朝,面門放光,普照世界,大地震動,天人大眾,皆來集會,佛出八種音聲,普勸大眾,莫大號哭,勿自亂心,即為說法,令眾知身如電,無常迅速,應疾修行,早出三有,勿復懈怠,散心放逸,說是語已,于七寶林,右脅而臥,頭北足南,面西背東,即于中夜,入第四禪,寂然無聲、入于涅槃,是名:‘示現(xiàn)入于涅槃’。
‘如是一切,我皆隨學’,是明能學之心。‘如是一切’,指佛初發(fā)心,至示現(xiàn)涅槃,于其中間,經(jīng)無量時空,修種種苦行,因圓果滿,成菩提道;示通現(xiàn)變,現(xiàn)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成熟有情等自利利他的勝行,‘我’是普賢菩薩,及修學普賢行愿的一切行者,‘皆隨學’,即是發(fā)愿學習佛的一切勝行。
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隨學。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此明隨諸佛學。‘如是’,是推廣之詞,普賢行愿,不僅隨娑婆教主本師世尊毗盧遮那佛學,同時隨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學。因為一切如來,亦皆如毗盧遮那佛一樣,發(fā)心修行,證菩提,現(xiàn)神變,處眾會,說法利生,成熟有情。是以‘于念念之中,我皆隨學’。
恒以覺悟之心,念覺悟之佛,謂之念念,華嚴經(jīng)出現(xiàn)品中說:‘佛子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因此,一念覺悟,即一佛出世,念念覺悟,即諸佛出世,本此念念覺悟之心,常修一切梵行,自利兼他,即是常隨諸佛學。雖然說:‘佛佛道同’,但這只是就佛所證的真理而言;至于諸佛的愿力,諸佛的悲心,諸佛的勝行,諸佛攝取眾生的方便,則各有特色,皆值得學習。
但隨諸佛學,非暫時性或間歇性學,而是盡未來際,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的學。學諸佛的愿力與苦行,學諸佛成菩提,現(xiàn)神變,處眾會,成就眾生。這種學習的精神,歷久彌堅,即使‘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不但‘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而且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此是總結(jié)常隨諸佛學的行愿無盡。
9.恒順眾生愿
復次善男子,言恒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此是說明第九恒順眾生大愿的內(nèi)容。恒是恒常,隨是隨順,眾生,包括法界六道四生,凡有心者,皆名眾生。眾生的種類無量,眾生的數(shù)量無量,眾生的根性,眾生的嗜好亦無量,非佛的大智大悲,如何能恒順一切眾生?普賢菩薩常隨諸佛學,學佛的大智,融通物我一體,自他無隔;深知圣凡雖異,其體實同,故能學佛的大慈,本同體的大悲,恒順眾生。并以其恒順眾生的經(jīng)驗及方法,開導善財童子,及華嚴海會諸大菩薩,鼓勵大眾,發(fā)起恒順眾生的弘愿,實行恒順眾生的勝行。故名恒順眾生愿。
前常隨佛學,是著重于自利,今恒順眾生,是偏重于利他。實際上,自利與利他,是息息相關(guān),不可分隔的;特別是在菩提路上,往往由利他的行為,來達成自利之目的,也唯有自利成就,方能實行真正利他的弘愿。例如:菩薩發(fā)心廣大,恒思饒益一切眾生,自然從利他行為中,使自己增長善根,開發(fā)智慧,積聚功德,甚至覺悟成佛。成佛之后,更可以應身無量,盡未來際,度脫眾生,是以自利利他是相因相成,不可或分。故前八愿,雖然看似屬于自利,實則內(nèi)容包括利他;今此大愿,恒順眾生,似純屬利他,但因恒順眾生,結(jié)果自己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自利。所以一個上求佛道以自利的菩薩,必然與之同時,下化眾生以利他,二利并行,二利究竟,方能成佛。
利生的方法,雖然很多,但其中最容易攝受眾生的,該是恒順眾生;否則,與眾生意見相左,各走極端,又如何攝化眾生?因此,普賢菩薩教導善財童子,及華嚴海會諸大菩薩,行菩薩道時,應發(fā)愿恒順眾生,不違眾生嗜好,不逆眾生意念,隨之順之,先建立良好關(guān)系及友誼,然后隨緣教化之,所以隨順眾生,非盲從附和,更非為眾生所轉(zhuǎn),而是堅定自己的立場,先以欲鉤牽,后令入佛智,最終目的,是在攝化眾生歸向佛道。菩薩萬行中的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該是‘恒順眾生’的原則,亦是恒順眾生最好的方便。
‘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是出其所隨順的對象,盡空遍界十方三世中,一切諸佛剎土,其數(shù)無量,因名‘剎海’。‘眾生’指四大五蘊眾緣組合而生的有情,大法鼓經(jīng)言:‘一切法和合施設(shè),名為眾生’。不增不減經(jīng)言:‘此法身本性清凈,但為恒沙煩惱所纏,隨順世間,往來生死,即名眾生。’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海無量,其中所有眾生,當然亦無量,此無量眾多的‘所有眾生’,是指下文所說:三界、六道、四生、五類。四生,是胎卵濕化四種;五類,指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三界六道眾生中,天及地獄,唯獨化生。鬼道眾生,地行夜叉,羅剎及鬼子母等是胎生,余皆化生。
人道與畜生,各具四生,如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是卵生;普通人是胎生,庵蘿樹女,從樹之濕氣生,劫初之人從二禪天下生時,皆是化生,故人道具足四生。畜生道中,龍及金翅鳥,各具四生。正法念經(jīng)云:‘化生金翅鳥,能食四生龍,如次濕胎卵,能食三二一’。余鳥皆卵生,余獸皆胎生,是以畜生亦具四種生。
化生遍三界,胎卵濕唯欲界,有色遍下二界,有想遍三界,唯除無想天及有頂天,無想天限于色界,非有想非無想,亦唯指無色界的有頂天,三界六道,四生五類,皆由眾緣和合而生的有情,故言:‘所有眾生’。
‘種種差別’,是總標三界六道眾生的差別相。‘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以下,是別釋眾生的差別。因為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佛剎海眾多的世界無窮無盡,其中所有三界六道眾生,亦無窮無盡,而眾生的種種差別相,亦無窮無盡;以下,是分類說明眾生的差別相。
‘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明眾生的生處不同。卵生,是指由蛋類孵化而生,雞鴨烏之類;胎生,是由母胎出生,如人及豬馬牛羊等類;濕生,是從濕氣而生,如蟲蟻等類;化生,是隨業(yè)而生,如天人及地獄眾生等。此外往生極樂世界,亦是由蓮花化生。
或有依于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于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
初二句是說明眾生依止之處,差別不同。依地而生住者,如蚯蚓等;依水而生住者,如魚蝦等;依火而生住者,如地獄眾生,及其他依暖氣而生的動物;依風而生住者,如空氣中飄揚的各種微生物;依空生住者,如空居天,及其以上的天人。
有依‘諸卉木而生住者’,如花蕊中,及各種樹木所寄生的小蟲等,亦有部分鬼怪精靈,是依花木而生住,如樹神花神等。
‘種種生類’,是指眾生的種類差別,如上所說卵、胎、濕、化四生外,加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及非有想非無想,合成九類眾生。
‘種種色身’,指眾生身體的構(gòu)造,及其顏色有種種差別,如人的膚色有黃、白、紅、黑種種不同,其他飛禽與走獸,亦顏色各殊。
‘種種形狀’,指眾生軀體有肥、有瘦、有大、有小、有橫、有豎,種種形態(tài)不同。
‘種種相貌’,眾生的相貌有美有丑,有粗有妙,彼此互異。
‘種種壽量’,眾生壽命長短不一,有即生即死的,或朝生暮死的;有數(shù)十年、數(shù)百年、數(shù)千年乃至百千萬年的;人與畜的壽命顯然不同,然同是人,四大部洲的人,壽命亦各不同;同是天,地居天及非想非非想天的壽命,更是長短懸殊。故說:‘種種壽命’。
‘種種族類’,眾生種族繁多,僅是人類,就有種種民族不同,其他水族,空族……甚至禽類、獸類,亦各有其種族不同。
‘種種名號’,人類,有各人的姓名;鳥類,有各種鳥名;魚類,有各種魚名;獸類,亦有各種不同名稱的獸類。據(jù)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昆蟲,已有六萬多種不同的名稱,其他未發(fā)現(xiàn)的,更不知有若干種。
‘種種心性’,眾生的心性不同,各如其面,有剛強、有溫柔、有暴惡、有良善,有偏于貪心,有偏于嗔恨心,種種隨其習氣各異,心性亦不一。
‘種種知見’,是指眾生的知識及其見解,更是千差萬別,由于知識高低不同,其思想及見解亦各別。
‘種種欲樂’,指個人的愛好而言;‘種種意行’,指個人主觀而言;‘種種威儀’,指個人儀態(tài)而言。有人喜愛花花世界,貪戀五欲塵勞;有人喜愛清凈,志在出塵;有人意志向善,行為良好;有人居心不軌,無惡不造。有人舉止文雅,嫻靜,有人舉止粗暴不安,僅是人類,其欲樂意行,威儀,已各不同,何況一切眾生,故說:‘種種’。
‘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于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是指眾生的依報及受用而言。人類衣服的質(zhì)料,顏色,款式有種種不同;人類飲食有中餐、西餐、日本餐、印度餐、泰國餐、素食、肉食、生食、熟食,種種不同。
人類居住的地方,有鄉(xiāng)村,有郊區(qū),有市區(qū);人類居住的房屋,有用竹,有用木,有用布帳,有用泥草,有用鐵用鋼。有美如宮殿,有簡如茅舍,種種款式不一而足。僅是人類,其衣服,飲食,及居住環(huán)境,已有種種不同,何況一切眾生?
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于彼隨順而轉(zhuǎn);種種承事,種種供養(yǎng),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
‘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是攝其余類。因為眾生種類繁多,不能一一盡舉,僅用此二句,概括一切生靈,天龍八部,如前所說,人指人類,非人,指天仙鬼神等眾。
‘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是形容眾生身體的構(gòu)造,形狀不同;無足,如蛇及蚯蚓類;二足,如人,如鳥、禽等類;四足如獸類,多足如蟲類。
‘有色、無色’,是說眾生的體質(zhì)及其色素不同。人固然有人的體質(zhì),及其紅、黃、白、黑種種膚色不同;而飛禽走獸,昆蟲螞蟻等生物,亦體質(zhì)各異,顏色不同。是以三界眾生,除了無色界外,皆名‘有色’。‘無色’,指無色界眾生,但有心識活動,而無色質(zhì)的身體。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是形容眾生的心態(tài)差別。三界眾生,凡有識心分別的,皆名有想。
‘無想’,指色界第四禪天中的無想天,此天是一類外道,以修無想定為因,招感此非色非心之物,能于五百大劫中,滅心及心所,身如枯木死灰。如俱舍論云:‘有法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是實有物,遮未來心心所,令暫不起’,故名無想。
‘非有想非無想’,亦名非想非非想,是指無色界第四非非想處天的眾生,屬于三界之頂,又名有頂天。生此天時,已無下界眾生粗亂的思想,亦無煩惱。外道迷此以為是解脫涅槃,因為仍然有微細識心存在,實非無想,佛悟知其仍有生死,未得解脫。
‘如是等類,我皆于彼隨順而轉(zhuǎn)’,是說明能隨順眾生的心。‘如是等類’。指前文所說:‘所有眾生,種種差別’,包括三界六道中,一切四生五類。此等眾生,無論生處、住處、色身、形狀、相貌、壽命、種族、名號、心性、知見、思想、欲樂、意行,甚至衣服,飲食,居住環(huán)境等皆不同,彼此互異。故言:‘如是等類’。‘我’,是普賢及修學普賢行愿的行者,‘彼’,指四生五類種種生類。‘轉(zhuǎn)’是內(nèi)起觀智,外行方便。
‘種種承事,種種供養(yǎng),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是說明于彼隨順而轉(zhuǎn)的行動與心態(tài)。菩薩隨順眾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需要,給予種種承事,種種供養(yǎng),對于需要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的人,或需要財物供養(yǎng)、法供養(yǎng),或需要供給差使,執(zhí)役服勞的人,無不滿足對方所求,實行財法二施,不但心無吝嗇,而且內(nèi)心恭敬,如供養(yǎng)父母師長,甚至如供養(yǎng)承事出世圣人。
阿羅漢,是出世四圣之一,‘乃至’二字,是超略之詞,于其中間超略辟支佛及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是人間福田,理應供養(yǎng),佛及菩薩,是人間明燈,苦海慈航,更應供養(yǎng)承事。今普賢行愿,恒順眾生各種根性,各種愛好,而給予種種承事供養(yǎng),等‘如敬父母,如事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即是以平等心,恒順眾生。
于諸病苦,為作良醫(yī);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為作光明;于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以下是詳細說明,菩薩隨順利益眾生的種種方便。眾生之病,有身病心病之分,醫(yī)師亦有良醫(yī)或庸醫(yī)之別。世間良醫(yī),只能治人身病,不能治人心病。而菩薩廣學五明,不特精通醫(yī)學,更精通佛法,對一切病苦眾生,無論是身病或心病,皆能對癥下藥,根治眾生身心重病。既能令眾生四大色身,卻病延年,更能令眾生本具法身慧命,消除無明煩惱的痼疾,回復健康,佛性顯現(xiàn),是良醫(yī)中的良醫(yī)。故說:于諸痛苦,作為良醫(yī)。
‘諸失道者,示其正路。’正路,是人生應走的康莊大道,亦是升華人格,培養(yǎng)德性,敦品勵行,走向幸福必經(jīng)之道?上П娚詿o始來,背覺含塵,迷失正道,甚至財迷心竅,誤入歧途,何止前程危險,還會墮落三惡道。菩薩心生愍憐,此等迷失正路的人,當其徘徊迷途,莫適所從時,菩薩即及時現(xiàn)身,指示其正確之路,令其背棄惡趣,走向佛道,離苦得樂。
‘于暗夜中,為作光明。’昏暗的黑夜,譬喻眾生心中煩惱黑暗,招致生死長夜,不知醒覺,無法出離,恒處六道生死苦惱困擾的黑夜中,菩薩為救拔此輩眾生,本其利生的悲愿,給予慧光的照耀,使沉浸于生死長夜中的眾生,開發(fā)內(nèi)在本具的智慧,免除心中煩惱的黑暗,走向菩提覺道,擺脫生死困擾。
‘于貧窮者,令得伏藏。’伏藏,指埋伏地下的寶藏,人因不知開發(fā)采用,以致貧窮困苦;喻眾生本有佛性,功德具足,可惜埋沒蘊藏于眾生內(nèi)心的煩惱沙石中,不得受用,致使眾生流浪三界六道,貧窮無福慧,飽受困苦。今菩薩開示眾生本具佛性,并協(xié)助眾生,鏟除埋伏佛性的煩惱沙石,使佛性顯露,恢復佛性功用,拾回本具功德,不再流浪六道,枉受貧窮困苦,等如世人獲得伏藏一樣。
為作良醫(yī),治療眾生身心重病,是拔苦;示其正路,令得伏藏,令眾生恢復覺性,享用本具功德法財,是與樂。菩薩如是以平等心,隨順眾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需要,給予種種承事,種種供養(yǎng),拔除一切眾生之苦,給與一切眾生的樂。
對于需要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的人,或需要財物供養(yǎng)、法供養(yǎng),或需要供給差使,執(zhí)役服勞的人,無不滿足對方所求,實行財法二施,以解除一切眾生物質(zhì)與精神上的困苦,以滿足一切眾生,生活及心靈上的需要,甚至為防止殺害眾生,而嚴持禁戒;為停止惱亂眾生,而修忍辱行;為廣度眾生,而精進辦道;為覺悟眾生,而勤修禪定;為教化眾生,而廣學般若。令一切眾生,徹底解除身心苦惱,獲得真理光輝的照耀,走向佛道,共證菩提。不但內(nèi)心恭敬,而且運心平等,‘如敬父母,如事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
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yǎng)諸佛。若于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此是征釋。父母師長,有恩于我,二乘圣人,是世間福田,諸佛菩薩,更是黑夜明燈,苦海慈航,供養(yǎng)承事,理所當然,至于其他六道四生五類,何必供養(yǎng)承事?而且要以恭敬平等之心,去供養(yǎng)承事如佛無異,理由何在?普賢菩薩特別解釋說:‘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yǎng)諸佛;若于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因中發(fā)菩提心,修菩薩道,目的固然是為饒益眾生;及其二利究竟,;劬咦悖X悟成佛,分身無量,于十方界,坐道場,成正覺,宣揚正法,教示利喜,目的仍是為饒益眾生。所以若有菩薩,能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心心念念,為饒益眾生,而隨順眾生,恭敬尊重,供養(yǎng)承事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消除身心重病,走向菩薩覺道,證得本具功德,正是暢佛本懷,即等如恭敬尊重供養(yǎng)承事一切諸佛,不但眾生歡喜,諸佛如來亦欣慰歡喜,以是之故,菩薩應該恒時隨順眾生。
何以故?諸佛如來以悲心而為體故,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此是再征釋,眾生是迷情凡夫,諸佛是覺悟的圣者,相去天淵,凡圣有別,何以恭敬供養(yǎng),尊重承事一切眾生,即等如供養(yǎng)尊重承事一切諸佛?普賢菩薩為釋眾疑,再次解釋:‘因為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十方諸佛,自初發(fā)心直至成佛,無不悲智雙運,由智照知,生佛體同,圣凡無二,理性平等。是以眾生,是諸佛心中的眾生,眾生之苦,等如諸佛之苦。因此運無緣大慈,興同體大悲,恒思救濟,平等拔一切眾生苦,與一切眾生樂,所以十方如來,無不以大悲心為自體。
‘因于眾生,而起大悲’,諸佛之所以興慈運悲,主要原因是愍念眾生苦,楞嚴經(jīng)言:‘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諸佛如來因為憐憫眾生迷失真性,‘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zhuǎn)。’于是興慈運悲,恒思救濟,故言:‘因于眾生而起大悲’。
‘因于大悲,生菩提心。’菩薩因大悲心,觀眾生苦,而激發(fā)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希望學佛的大智大慧,大慈大悲,徹底拔除眾生之苦,與眾生之樂,故言:‘因于大悲,發(fā)菩提心’。
‘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菩薩因同情悲愍一切眾生而發(fā)菩提心,上求下化,廣修六度四攝,積極饒益眾生,故能于利他的行為中,成就自利的功德,當二利究竟,福慧具足時,便可以成等正覺,故言:‘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此引用譬喻,說明恒順眾生的利益。曠野,指空曠荒蕪無人居住之郊野;沙是細沙,磧是小石,于曠野細沙小石之間,有一棵很大的樹王,若缺乏水,無論樹身多大,終會枯死。今其根得水滋潤,所以‘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此是以法合喻。十法界眾生,除諸佛及法身大士,其余權(quán)教菩薩,及二乘圣眾,與六道凡夫,皆有生死。凡夫為分段生死所縛,二乘為變易生死所惱,曠劫受苦,無由出離,故言:‘生死曠野’。
‘菩提樹王’,喻眾生本具法身,沙石喻眾生心中煩惱。曠野沙石中,有樹王,喻眾生生死曠野煩惱中,有法身理體。樹根,喻眾生本具的佛性種子;水,喻菩薩的大悲心;枝葉,喻戒定慧三無漏學;華,喻六度萬行;果,喻佛果菩提。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佛性種子,由于久遠劫來,埋沒于煩惱叢藪無明沙石中,缺乏大悲水的滋潤,無法長養(yǎng)法身慧命,更無法開智慧華,結(jié)菩提果。今由于諸佛因中修菩薩行時,常以大悲水,饒益眾生,令一切眾生本具佛性種子,獲得滋潤,抽發(fā)戒定慧的枝葉,開發(fā)六度萬行的因華,終結(jié)菩提的果實;猶如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此僅站在眾生方面說。
若在菩薩本身,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雖曰利他,實則利他的同時,便能成就自利功德。是以一切眾生,是諸佛菩薩,菩提樹王的根。因為諸佛菩薩,以大悲水,饒益一切眾生的樹根,所以能成就諸佛菩薩的智慧花果。故言:‘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心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于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
此結(jié)成菩薩,應該恒順眾生的理由。阿耨多羅,譯無上,三藐譯正等,三菩提譯正覺,合言:‘無上正等正覺’,即是佛果菩提。何以諸佛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的智慧花果呢?因為諸佛菩薩,大智照物,自他無隔,運用同體大悲,視眾生為心中眾生,眾生的苦樂,等如自己的苦樂。當眾生苦惱時,積極拯救,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但求一切眾生得離苦,不為一己求安樂;當眾生究竟離苦得樂,趣向菩提時,自己亦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故言:‘若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然則,諸佛菩薩所證的菩提,應該是屬于眾生,若無眾生,菩薩將不會‘觀眾生苦,發(fā)菩提心。’若然不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饒益眾生,就無法成就六度萬行的因華,結(jié)成無上菩提的果實,所以說:‘是故菩提屬于眾生,若無眾生,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善男子,汝于此義,應如是解,以于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順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yǎng)如來。
此是結(jié)示令知。‘此義’,指前文所說,恒順眾生,及重重征釋,反覆說明,應該恒順眾生的義理。‘應如是解’,是勸諭善財童子,及一切菩薩,應該如前文所說,認識理解恒順眾生的意義,而于諸眾生不分彼此,不分高下,不分貴賤,恒以平等之心,恭敬供養(yǎng),尊重承事。‘則能成就圓滿大悲’,即等如實行法供養(yǎng)如來。因此‘以大悲心,隨順眾生故,能成就供養(yǎng)如來。’
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此總結(jié)行愿無盡。菩薩能如前文所說,以平等心恒順眾生,即使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此普賢行愿,隨順眾生,無有窮盡,而且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盡未來際,恒順眾生,利樂有情。
10.普皆回向愿
復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
普皆二字,攝盡前九種大愿的功德,意思是說:自從最初禮敬諸佛開始,直至第九恒順眾生所修的功德,皆悉回向,故言:‘普皆回向’;厥腔剞D(zhuǎn),向是趣向,即將前面所修自利利他的行業(yè),悉皆用以回向三處。所謂三處,即是眾生、菩提、及實際;刈韵蛩,是回向眾生;回因向果,是回向菩提;回事向理,是回向?qū)嶋H。
回自向他,是將自己所修一切功德,回施法界一切眾生,使法界眾生共同分享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因向果,是將因中所修一切功德,回向無上菩提;回事向理,是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回向不生不滅的真如實際理性。由于真如自性,盡空遍界,無窮無盡,事相功德與理性契合,自然亦無窮無量。
根據(jù)華嚴經(jīng)十回向品,菩薩回向有十種:
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菩薩修行六度、四攝種種法門,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悉除三惡道苦,名救護眾生,以此善根回向眾生,菩提,實際,心無所著,是離眾生相回向。
二不壞回向:菩薩于佛法中,得不壞信,深入實相,集諸功德,等心而行布施,名不壞回向。
三等諸佛回向:菩薩修因,學諸佛行,見好惡色,心無憎愛,諸根清凈,行等諸佛,名等諸佛回向。
四至一切處回向:菩薩廣修善根,能令此善根功德,遍十方三世諸佛所,及一切眾生,以為莊嚴,如實際理遍十方界,名至一切處回向。
五無盡功德藏回向:菩薩得無盡藏法善根力,回向苦惱眾生,心凈如虛空,不動如大地,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六隨順大眾堅固善根回向:菩薩以四攝法、四無量心等法門,善教眾生堅固不退,并增長善根,閉惡趣門,心得自在,以此善根,隨順眾生,盡未來劫,等心布施,心無厭倦,名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回向。
八如相回向:菩薩成就念智,安住不動,令諸眾生,皆得安住諸功德法,以此善根,同真如相,回向利益一切眾生,名如相回向。
九無縛無著回向:菩薩不舍一切善根,恭敬合掌,禮拜諸佛,請轉(zhuǎn)法輪,但心無所著,以此無縛無著之心,回向大菩提果,名無縛無著回向。
十法界無盡回向:菩薩具足慈悲,等心布施,廣饒益眾生,無有休息,以此善根,回向法界無量佛剎,是名法界無盡回向。
‘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是回自向他,亦是回向眾生。‘禮拜’,是第一禮敬諸佛愿,‘隨順’,是第九恒順眾生愿。‘乃至’二字含括中間稱贊如來,廣修供養(yǎng),懺悔業(yè)障,隨喜功德,請轉(zhuǎn)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等七大行愿。‘皆悉’是毫無保留,‘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是將自己所修功德,平等普遍,盡施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共得功德,共種善根,共證菩提。
愿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此明回事向理,亦是回向?qū)嶋H。初二句是愿眾生得離苦。眾生病苦,皆由惡業(yè)所感,欲離病苦,當先斷其惡因,是以菩薩設(shè)法,令諸眾生,‘欲行惡法,皆悉不成’。反之,令諸眾生:‘所修善業(yè),皆得速成’自然關(guān)閉一切諸惡趣門,免墮三惡道,開示人天涅槃正路,令眾生得生善處,甚至出三界、了生死、證涅槃、得真樂,以事行功德,回向涅槃實際理地,是名回向?qū)嶋H。
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yè)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此是回因向果,亦是回向菩提。菩薩將所修功德,回向無上菩提,更愿擔當一切眾生,由惡業(yè)所感的一切極重苦果。因為一切眾生,自無始來,從迷積迷,所作惡業(yè),感報三涂,極重苦果,無由出離,今菩薩愿將自己所修功德,分予眾生,甚至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彼眾生,因菩薩功德,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之樂。
或問因果定律,自作自受,菩薩如何能代眾生受苦?又既然眾多菩薩,皆愿代一切眾生受苦,因何一切眾生,仍然沉溺苦海,求出無由?澄觀國師以七義釋之。
一起大悲心:菩薩因觀眾生苦,生大悲心,愿處惡道,為說正法,令彼解脫,是名代受。
二修苦行:菩薩為利益眾生,而修種種苦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是名代受。
三留微惑:菩薩成就自利,斷惑證真,但為救度眾生,留惑潤生,受有苦之身,恒居六道,攝化有情,是名代受。
四自舍命:菩薩若見眾生,造無間罪,當受大苦,如無其他方便,止其惡行,唯斷其命,令息惡因,免墮地獄受苦,寧可自負,殺業(yè)惡因,及接受墮落惡道之苦果,是名代受。
報恩經(jīng)說:‘菩薩知恩報恩,修大方便,利益眾生,應識隨宜,顯示方便。過去無畏王,如來滅后,正法之中,有婆羅門子,聰明黠慧,受持五戒,受持正法,因有緣事,遠行余國,五百人伴,前至險路,五百群賊具欲劫行伴,其中一人,先與婆羅門子親善,先來告語,于初夜時賊發(fā),汝密舍去,勿令伴知,婆羅門子聞已,譬如人噎,既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語伴,懼畏諸伴害此一人,伴墮惡道;若默然者,賊當害伴,賊墮惡道。思惟是已,即便持刀,斷此賊命,三惡道報,是我所宜。眾伴皆言,卿是勝人,云何作惡,婆羅門子,具說上事,諸伴發(fā)菩提心,群賊亦然。’
五由初愿:菩薩自初發(fā)菩提心,即愿為眾生受苦,故常居惡道,愿救眾生苦,如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乃至饑荒之世,身為大魚,令眾充饑,或放光加被,令眾生脫苦等,名代受苦。
六同真性:愿是修善,苦由惡因,若善若惡,同是真如性具,菩薩據(jù)真如自性所起之大愿,恒至真如性具之苦處,悲心救苦,是名為代。
七法界身:菩薩證得實相理體,以法界為身,自他無隔,物我一如,觀眾生苦,猶如己苦,恒思救濟,是名代受。
雖然,菩薩以平等心,愿意恒代一切眾生受苦,但必須有緣,方可沾益;無緣眾生,是無法代受。因此,現(xiàn)實世界,苦惱眾生仍然無量。
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此總結(jié)回向行愿無盡。即使‘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此‘普賢行愿普皆回向無有窮盡,且盡未來際’,念念相績,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愿,具足圓滿。若諸菩薩,于此大愿,隨順趣入,則能成熱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義,應如是知。
此總結(jié)三處回向。以上所說十大愿王,是地上菩薩,或十地后心法身大士,所圓滿具足的愿行。故言:‘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愿具足圓滿。’若諸初發(fā)心菩薩,應該于此十大愿王,一一發(fā)愿,努力實行。若能依愿起行,隨順趣入,十大愿王,則不但能下化眾生,‘能成熟一切眾生’,且能上求佛道,‘隨順’趣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能一一實踐十大愿王,成熟一切眾生善根,而令自己趣向無上菩提的人,則必然‘自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愿海。’
自己隨順十大愿王,又‘能成熱一切眾生’,便是回自向他,亦即是回向眾生。因行此十大愿王,而‘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回因向果,亦即是回向菩提。由隨順趣入,具足圓滿十大愿王,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愿海’,就是回事向理,亦即是回向?qū)嶋H。
回向眾生,是饒益有情戒;回向菩提,是攝善法戒;回向?qū)嶋H,是攝律儀戒。
又回向眾生,是緣因佛性;回向菩提,是了因佛性;回向?qū)嶋H,是正因佛性。
又回向眾生,得方便菩提;回向菩提,得實智菩提;回向?qū)嶋H,得實相菩提。
又回向眾生,能成就解脫德,證方便凈涅槃;回向菩提,能成就般若德,證圓凈涅槃;回向?qū)嶋H,能成就法身德,證性凈涅槃。
故知菩薩,若能于此十大愿王,隨順趣入,圓滿具足,則能回向眾生,回向菩提,回向?qū)嶋H;即可攝三聚凈戒,可顯三種佛性,可得三種菩提,可成就如來三德秘藏,可證三凈涅槃,其功德之大,實在不可思議。以是之故,一切善男子,及汝善財,于此十大愿王的種種義理,及其功德利益,應如是知,故言:‘是故善男子,汝于此義,應如是知。’正是結(jié)勸善財,及華藏海會諸大菩薩,應知十大愿王的功德利益,微妙難思,應該發(fā)心學習。
- 上一篇:三皈五戒的意義
- 下一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義
- 明一法師:《華嚴經(jīng)》中的“不可說”
- 文珠法師:三寶的含義是什么?三寶的分類有哪些?
- 文珠法師:學佛為什么一定要皈依 皈依的功德是什么
- 文珠法師:文殊菩薩圣誕細說智慧的詳細分類
- 正慈法師:不讀誦華嚴經(jīng)不知佛家之富貴
- 星云大師:修學華嚴的利益
- 文珠法師:四大菩薩
- 文珠法師:從母親節(jié)談到佛教孝道
- 文珠法師:藥師法門
- 文珠法師: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講義
- 文珠法師:八正道是青年步入人生正軌的良方
- 法藏大師:華嚴經(jīng)文義綱目
- 法藏大師:華嚴經(jīng)普賢觀行法門
- 諦閑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夢參法師:華嚴經(jīng)梵行品新講
- 太虛大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講錄
- 真禪法師:華嚴宗簡論
- 正凈法師:華嚴念佛三昧論淺釋
- 寬運法師:不讀《華嚴》不知佛富貴 二十七
- 寬運法師:不讀《華嚴》不知佛富貴 二十六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