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佛法的根本

\

  問:現(xiàn)代“女權(quán)意識”抬頭,許多新時代的新女性高喊“女男平等”,請問大師對“兩性平權(quán)”有什么看法?

  答:“平等”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人間的宗要,也是佛法的根本。在佛教經(jīng)典里,有關(guān)“平等”的教義、思想比比皆是。例如《華嚴(yán)經(jīng)》說:“一切眾生平等。”《大智度論》說:“凡夫與佛平等、無二無別。”《大般若經(jīng)》說:“上從諸佛,下至傍生,平等無所分別。”《金剛經(jīng)》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現(xiàn)代人倡導(dǎo)和平,但因為沒有實踐平等,所以真正的和平不容易到來。

  “平等”的世界,是最美好而真實的世界!佛陀講中道、緣起,歸納起來就是一個“平等”。佛教講“空”“有”之間的關(guān)系,最能說明平等的意義:“空”未曾空,“有”未曾有,甚至“空”中生妙“有”,有無是平等一如也。所以在我們的人間,應(yīng)該沒有誰大誰小、誰好誰壞的爭論,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對“佛性平等”的最好鼓勵。

  甚至佛教講“不思善、不思惡”,有時候壞的也能看成是好的,例如在《講義》雜志上有一篇文章,談到有一位補習(xí)班的老師,因為教學(xué)深受學(xué)生歡迎,受到同事排擠,當(dāng)時班主任以高薪留他,但他仍然決定另謀出路。數(shù)年后回顧往事,他看到當(dāng)年的同事因受高薪所困而放棄理想,這時不自覺地感謝起當(dāng)日與他發(fā)生沖突的同事,如果沒有對手,他哪里能有今日的成就?

  將壞的變成好的,佛教稱之為逆增上緣。就好像池塘里的污泥很骯臟,但是有污泥才能生長蓮花;菩提煩惱,看起來是截然不同的領(lǐng)域,但是酸澀的水果不正是經(jīng)過風(fēng)吹日曬才能變成甜美的果實嗎?《維摩經(jīng)》中維摩居士也說:“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無上智寶。”足見煩惱和菩提是平等一如,無二無別。

  因此,我們生存的世間,雖是“一半一半”的世界,佛的世界一半,魔的世界也一半,但是佛的世界可以化魔為佛;就如男女也是一半一半,但是性格、能力、智慧,也是平等無差別的。

  有人說,男眾剛強有力,女眾難以望其項背;但是女眾慈悲柔和,柔能克剛,柔軟亦有所長。所謂“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就拿我們的牙齒和舌頭來說,牙齒堅硬,但是人老了以后“齒牙動搖”,最后終將一顆一顆掉光,但是人即使到死,柔軟的舌頭還是存在。所以世間任何事物都有其特長,重要的是要能各展所長、各司其用。

  我們看一棟大樓,建筑得很崇高雄偉,但是如果沒有小小的螺絲釘把許多鋼板鎖在一起,也不能成其高、成其大,所以佛教講一個小小的沙石可以包容三千大千世界,這句話聽起來好像不合事實,實際上有他深奧的道理。

  話說有一個寺院的門口貼了一首對聯(lián):“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有一位書生看了以后很不以為然,他質(zhì)問知客師說:“須彌山藏一粒芥菜子,當(dāng)然說得通;但是小小的一粒芥菜子,哪里能把一座須彌山藏到里面呢?這話說得不合道理,叫人難以相信。”

  知客師聽了以后,反問道:“先生,你們?nèi)寮乙灿袃删湓捳f‘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請問這一萬卷書你讀到哪里去了?”

  讀書人拍拍肚子,說:“讀到我的肚子里面來了。”

  知客師隨即拿了一本書,對他說:“請你把這本書放到肚子里面去。”

  讀書人恍然大悟:書的義理可以讀進來,但是書本不一定要放進來。這就是說明,事中有理,理中有事,事理是彼此包容的,事理是一致的。

  所以,佛教主張“事理圓融”,不僅從事相上看,更要從理上來會。就世間的相上來說,有男女、老少、貧富、貴賤的差別;但是就理上來說,每個人的佛性都是平等一如。只是一般凡夫總是在相上妄自分別,因此他所認(rèn)識的世間是千差萬別的;反之,圣賢看世間一切皆平等。所謂“生佛平等、自他平等、有無平等、圣凡平等”,能用“平等心”看待世間,誠所謂“愿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又何來男女的不平等呢?

  因此,講到“兩性平權(quán)”的問題,所謂:“心入于正受,女形復(fù)何為?”(《雜阿含》卷四十五)若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是平等無二;唯有從佛教的精神、從佛陀的本懷來認(rèn)識人權(quán)、來發(fā)揚平等的精神,才能為女性帶來平等的空間。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