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聞自性,入三摩地

\

  今日是兩個七的第二天。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各位來參加的日益增多,可見上海地方的人善心純厚,福德深重,更可見人人都有厭煩思靜、去苦趨樂的要求。本來人生在世,苦多樂少,且光陰迅速,數(shù)十年眨眼就過去了?v如彭祖住世八百載,在佛法中看來,甚為短促。在世人看來,是人生七十古來稀了。你我現(xiàn)在知道這種如幻如化的短境,無所留戀,來此參加這個禪七,真是夙世善根。

  但是,修行一法,貴在有長遠心。過去一切諸佛菩薩,莫不經(jīng)過多劫修行,才能成功。《楞嚴經(jīng)·觀世音菩薩圓通章》曰:“憶念我昔無數(shù)恒河沙劫,于時有佛,出現(xiàn)于世,名觀世音。我于彼佛發(fā)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不是一天兩天的時光就成功了的。同時他便公開的將他用功的方法講給我們聽。他是楞嚴會上二十五圓通的第一名,他的用功法子是從聞思修,而得耳根圓通,入三摩地。三摩地者,華言正定。故他又說:“初于聞中,入流亡所。”這種方法,是以耳根反聞自性,不令六根流于六塵,是要將六根收攝流于法性。故又說:“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又說:“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這意思即是要我們把這反聞的功夫不要滯疑,要漸次增進,要加功用行,才能得“覺所覺空,空覺既圓,空所空滅,生滅既寂,寂滅現(xiàn)前”這種境界。既自以反聞聞自性的功夫,把一切生滅悉皆滅己,真心方得現(xiàn)前。即是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觀世音菩薩到了這種境界,他說:“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我們今天學佛修行,也要這樣先把自己的功夫做好,把自性的貪嗔癡慢等一切眾生度盡,證到本來清凈的妙覺真心。然后上行下化,如觀世音菩薩這樣的三十二應,隨類化度,才能有力量。所以觀世音菩薩,或現(xiàn)童男童女身,化現(xiàn)世間。世人不知觀世音菩薩業(yè)已成佛,并無男女人我之相,他是隨眾生的機而應現(xiàn)的。但世間人一聞觀世音菩薩之名,都覺得有愛敬之心。這無非是過去生中持念過他的圣號,八識田中有這種子,乃起現(xiàn)行。故經(jīng)云:“一入耳根,永為道種。”

  你我今天來此熏修,當依諸佛菩薩所修所證之最上乘法,F(xiàn)在這種法,是要明本妙覺心,即是說見性成佛。假如不明心地,則佛不可成。要明心地,須行善道為始。我們一天到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福德自此增長;加一句話頭,時刻提起,一念無生,當下成佛。諸位把握時間,莫雜用心,好好提起話頭參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