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一法易則容易,難則實難
南無阿彌陀佛!
修行一法,易則容易,難則實難。易者,只要你放得下,信得實,發(fā)堅固心和長遠心,就可成功。難者,就是你我怕吃苦,要圖安樂,不知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尚且要經(jīng)過一番學習,才能成功,何況我們要學圣賢,要成佛作祖,豈能馬馬虎虎就可成功?
所以第一要有堅固心,因為修行辦道的人,總是免不了魔障。魔障就是昨天講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塵勞業(yè)境。這些業(yè)境就是你我的生死怨家,故每每許多講經(jīng)法師,也在這些境界中站不住腳,這就是道心不堅固的原因。
次之則要發(fā)長遠心。我們人生在世,造業(yè)無邊,一旦要來修行,想了生脫死,豈能把習氣一時放得下嗎?
古來的祖師,如長慶禪師坐破蒲團七個;趙州禪師八十歲,還在外面行腳,四十年看一無字,不雜用心,后來大徹大悟,燕王和趙王非常崇拜他,以種種供養(yǎng),至清朝雍正皇帝,閱其語錄高超,封為古佛,這都是一生苦行而成功的。
你我現(xiàn)在把習氣毛病通身放下,澄清一念,就與佛祖同等。如《楞嚴經(jīng)》云:“如澄濁水,貯于凈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xiàn)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你我的習氣煩惱,猶如泥滓,故要用話頭。話頭如清礬,能使?jié)崴吻澹词菬⿶澜捣?/p>
如果用功的人,到了身心一如,靜境現(xiàn)前的時候,就要注意,不要裹腳不前。須知這是初步功夫,煩惱無明尚未斷除,這是從煩惱心行到清凈,猶如濁水澄成了清水,雖然如此,水底泥滓尚未去了,故還要加功前進。
古人說:“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見未為真,若能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現(xiàn)全身!”如不前進,則是認“化城”為家,煩惱仍有生起的機會,如此則做一自了漢也很為難。故要去泥存水,方為永斷根本無明,如此才是成佛了。
到了無明永斷的時候,可以任你在十方世界現(xiàn)身說法,如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yīng),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任你淫房酒肆,生馬騾胎,天堂地獄,都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了。
否則,一念之差,就是六道輪回。昔者秦檜曾在地藏菩薩前做過香燈,只因他長遠心不發(fā),無明煩惱未能斷了,故被嗔心所害,這是一例。例如你信心堅固,長遠心不退,則不怕你是怎樣的一個平常人,也可以即身成佛。
昔日漳州有一貧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為是,無處問津,每日只做苦工,一日遇著一位行腳僧到那里掛單,看他每日忙忙碌碌的,問他日常作何功課?他說:“我一天就是做些苦事,請問修行方法?”僧曰:“參念佛是誰!”
如是他就照這位客師所教,一天在工作之中,把這“誰”字蘊在心里照顧,后隱于石巖中修行,草衣木食。這時候他家里還有母親和姐姐,聞知他在島巖中修行很苦,其母乃叫其姐拿一匹布和一些食物送給他。其姐姐送至島巖中,見他坐在巖中,動也不動。去叫他,他也不應(yīng)。其姐姐氣不過,把這些東西放在巖中回家去了。但是他也不睬也不瞧,老是坐在洞中修行,過了一十三年,她的姐姐再去看他,見那匹布仍是在那兒未動。
后來有一逃難的人到了那里,腹中饑餓,見了這位和尚衣服破爛地住在巖中,乃進前問他,向他化乞。他便到石巖邊拾些石子,置于釜中,煮了一刻拿來共食,猶如洋薯,其人飽餐而去。去之時,他與之言曰:“請勿與外人言!”
又過了些時,他想,我在此修行這許多年了,也要結(jié)結(jié)緣吧。如是走到廈門,在一大路旁,搭一茅篷,做施茶工作。
這時是萬歷年間,皇帝的母親皇太后死了,要請高僧做佛事,先想在京中請僧,因此時京中無大德高僧,皇太后乃托夢于萬歷皇帝,謂福建漳州有高僧。皇帝乃派人至福建漳州,迎請許多僧人進京做佛事,這些僧人都把行裝整理進京,恰在這路邊經(jīng)過。
其僧問曰:“諸位師父,今日這樣歡喜到哪里去?”眾曰:“我們現(xiàn)在奉旨進京,替皇帝做佛事超薦太后去!”曰:“我可同去否?”曰:“你這樣的苦惱,怎能同去呢?”曰:“我不能念經(jīng),可以替你們挑行李,到京中看看也是好的。”如是就和這些僧人挑行李進京去了。
這時皇帝知道他們要到了,乃叫人將《金剛經(jīng)》一部,埋于門檻下,這些僧人都不知道,一一的都進宮去了。唯有這位苦惱和尚行到那里,雙膝跪下,合掌不入。那里看門的叫的叫,扯的扯,要他進去,他也不入,乃告知皇帝。
此時皇帝心中有數(shù),知是圣僧到了,遂親來問曰:“何以不入?”曰:“地下有金剛,故不敢進來。”曰:“何不倒身而入。”其僧聞之,便兩手撲地,兩腳朝天,打一個筋斗而入。
皇帝深敬之,延于內(nèi)庭款待,問以建壇修法事。曰:“明朝五更開壇,壇建一臺,只須幡引一幅,香燭供果一席就得。”皇帝此時心中不悅,以為不夠隆重,猶恐其僧無甚道德,乃叫兩個御女為之沐浴。沐浴畢,其下體了然不動,御女乃告知皇帝,帝聞之益加敬悅,知其確為圣僧,乃依其所示建壇。
次早升座說法,登臺打一問訊,持幢至靈前曰:“我本不來,你偏要愛,一念無生,超升天界!”法事畢,對帝曰:“恭喜太后解脫矣!”帝甚疑惑,以為如此了事,恐功德未能做到。正在疑中,太后在空中曰:“請皇上禮謝圣僧,我已得超升矣!”帝驚喜再拜而謝,于內(nèi)庭設(shè)齋供養(yǎng)。
此時其僧見帝穿著花褲,目不轉(zhuǎn)瞬。帝曰:“大德歡喜這褲否?”遂即脫下贈之。僧曰:“謝恩!”帝便封為龍褲國師。
齋畢,帝領(lǐng)至御花園游覽,內(nèi)有一寶塔,僧見塔甚喜,徘徊瞻仰。帝曰:“國師愛此塔乎?”曰:“此塔甚好。”曰:“可以將此塔敬送于師!”正要人撤送漳州修建,師曰:“不須撤送,我拿去就是!”言說之間,即將此塔置于袖中騰空即去,帝甚驚悅,嘆未曾有。
只因他出家以來,不雜用心,一向道心堅固,他的姐姐去看他也不理,衣衫破爛也不管,一匹布放了十三年也不要,你我反躬自問,是否能這樣的用功?莫說一天到晚,自己的姐姐來了不理做不到,就是在止靜后,看見監(jiān)香行香,或旁人有點動靜,也要瞅他一眼,這樣的用功,話頭怎樣會熟呢!諸位只要去泥存水,水清自然月現(xiàn)。
- 上一篇:妄起即覺,覺即妄離
- 下一篇:因果不昧,曾種惡因必感惡果
- 仁德上人:突破罪慢強爭安心歌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凈界法師:修行人怎么面對是非?
- 凈界法師:修行的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
- 夢參法師:佛菩薩在哪里?怎么修行才能得到加持?
- 虛云法師:不發(fā),多種,一切佛法是妙藥之單方
- 凈界法師:為什么修凈土宗的人要早收心?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仁德上人:真正的修行是低下心與誠敬心
- 仁禪法師:念佛修行路上的兩大歧途
- 良因法師:修行人如果追求世俗的聲名會怎么樣?
- 明海法師:什么是平常心?怎么修行自己的心?
- 仁德上人:修行的兩種方法:萬緣放下和明心見性
- 仁德上人:修行五字偈
- 夢參法師:如何修行禪定?修禪定的方法
- 仁德上人:達到無私無我不執(zhí)著的境界即是正修真修
- 恒傳法師: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 凈界法師: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過程中要從不迷、不取和不動下手
- 夢參法師:怎么樣修行?至心精進
- 仁德上人:修行就像爬坡不進即退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虛云老和尚: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濟群法師: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楞嚴經(jīng)]蘇軾與《楞嚴經(jīng)》
- [虛云法師]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禪茶]茶葉詳細分類
- [禪宗公案]什么是一種法?滋潤群生
- [哲理故事]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佛經(jīng)故事]避免無謂的比較,讓心安穩(wěn)自在,巧媳婦的故事
- [佛與人生]眾生的執(zhí)著
- [佛學常識]藥師八大菩薩是哪幾位
- [其他漢傳法師]見性就是見空性理體
- [花茶]百合花茶有什么功效與作用?
- [禪宗五家]五宗產(chǎn)生于晚唐有哪些必然性?
- [哲理故事]胸中天地寬,苦樂莫計較
- [佛經(jīng)故事]粗心的檀膩羈
- [佛與人生]責任感是人間最高貴的情操
- [佛學常識]藥師十二神將是哪幾位
- [其他漢傳法師]為什么見性成佛很難?不能有一念為己的自由心
- [黑茶]如何分辨發(fā)霉與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