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愿成就至極殊勝
總而言之,此土斷見思惑,方證位不退;斷塵沙惑,方證行不退;斷無明惑,方證念不退。而彼土則不然,雖五逆十惡,若肯回心,發(fā)愿念佛,一生極樂,雖居下下品,亦得三不退。若非彌陀大愿洪名奇勛所成就,豈能如此?在十方諸佛國土,無有如此方便之階位;于諸教法門之中,亦無有如此殊勝法門。
所以,“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在一切教法之中,無有像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此殊勝的法門;在十方諸佛的國土之中,無有像西方極樂世界,如此方便證悟三不退轉(zhuǎn)階位,所以沒有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不然是要往生什么世界?這樣的道理明白了、了解了、信受了,內(nèi)心自然安住在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一生不退的稱念。
那么,我們要進(jìn)一步了解,為何西方極樂國土能夠獲得三不退轉(zhuǎn)?智者大師在《凈土十疑論》,說出五種因緣,有的祖師大德的著作說得更詳盡。我們就以智者大師在《凈土十疑論》所說的這五種因緣,來了解西方極樂國土為什么環(huán)境這么殊勝,使每一個在西方極樂國土的眾生,都一定獲得三不退。
智者大師《凈土十疑論》云:得生彼國,有五因緣不退。云何為五?一者阿彌陀佛大悲愿力攝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進(jìn)不退。三者水鳥樹林、風(fēng)聲樂響,皆說苦空,聞?wù)叱F鹉罘、念法、念僧之?故不退。四者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外無神鬼魔邪,內(nèi)無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國即壽命永劫,共菩薩佛齊等,故不退也。
智者大師在《凈土十疑論》這段文,將西方極樂世界環(huán)境,之所以會不退轉(zhuǎn)的原因說出,所以每一個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絕對都會證悟三不退轉(zhuǎn)的菩薩階位。
1、悲愿攝持 故得不退
這五種因緣,第一就是“阿彌陀佛大悲愿力攝持,故得不退”。你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的大悲愿力攝持,哪有可能退失道心。阿彌陀佛在七寶講堂說法,你在西方極樂世界敢不去聽嗎?師父在人間每星期六說法,你可以不來聽。你不來聽,師父也無可奈何。你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七寶講堂說法,你若不去聽,不用阿彌陀佛派,韋陀菩薩就來找你算帳:你這個懈怠菩薩,阿彌陀佛在七寶講堂講經(jīng),你躲在寮房睡覺。護(hù)法菩薩就修理你——當(dāng)然這是開玩笑的,沒這回事。
所以,每天在七寶講堂聽阿彌陀佛說法,你還會退道心嗎?不可能了。而且還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佛菩薩很慈悲,他知道你會懈怠聽經(jīng)聞法,“走啦,阿彌陀佛今天要說四圣諦,明天要說十二因緣,后天要說六度波羅蜜,每一節(jié)課都非常的精彩。阿彌陀佛在講經(jīng)非常的精彩,不像信愿師父在講經(jīng),說的零零落落,你不太有興趣聽!庇^世音菩薩會跟你鼓勵,大勢至菩薩會跟你鼓勵。
如果觀世音菩薩的鼓勵、大勢至菩薩的鼓勵,你還無動于衷,白鶴、孔雀就出來說話了:“如果你到七寶講堂聽阿彌陀佛講經(jīng)沒有興趣,要不然我說給你聽,你要聽什么佛法?”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會說法,前面我們已經(jīng)探討過了;菅菡f三十七道品的教法,演說所有一切八萬四千法門的教法,你想要聽聞哪一法門的教法,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就為你說你想要聽聞的教法,就是如此,所以絕對不會退失道心。
阿彌陀佛的愿力攝持,攝取加持;阿彌陀佛放光把你加持,使你加功進(jìn)道,懈怠的心消失了,增進(jìn)的心生起,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不會退失道心,就是這個原因。
2、佛光常照 道心不退
第二就是,“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進(jìn)不退”,阿彌陀佛的佛光經(jīng)常照耀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所以菩提心經(jīng)常增進(jìn)不退。這一點,我相信每一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感受一定非常的深刻。我們在人間,因為凡夫障眼,不能親見佛的真身妙相,也不能親見佛的光明普攝,所以我們很容易遇到困難、挫折、逆境、打擊就放棄修行。如果我們能夠親見佛菩薩的真身妙相,親見佛菩薩的佛光加持,我相信我們在人間也不會退失道心。
3、聞念三寶 故得不退
第三就是“水鳥樹林、風(fēng)聲樂響,皆說苦空,聞?wù)叱F?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因為聞法非常的殊勝,不但有情說法,而且無情亦說法,這在前面說法莊嚴(yán),已經(jīng)詳盡向諸位報告過了。西方極樂世界八功德水會說法,八功德水流注在蓮華之間,會演說佛法;而且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在七寶蓮池,用八功德水洗澡,能夠蕩滌污垢煩惱;而且飲下八功德水,能夠長養(yǎng)善根。西方極樂世界光是洗澡、光是喝水就是在修行了,哪有可能退失道心,對不對?
而且化鳥說法,可以使西方極樂世界眾生,生出難遭遇想,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能夠說法,譬如你很喜歡看孔雀開屏,你就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神力所變化的孔雀說:“孔雀!我在人間聽信愿師父說《阿彌陀經(jīng)》,還有很多地方不明白,譬如什么叫做五根,你是不是能詳詳細(xì)細(xì)為我演說?”孔雀聽到你想要聽聞五根教法,它就馬上開屏,開始講信、進(jìn)、念、慧、定,開始說五根的道理給你聽,讓你生出歡喜心,聞法得益。
而且西方極樂世界,風(fēng)吹行樹亦會說法,西方極樂世界,天樂鳴空亦會說法,不論是水鳥樹林或是風(fēng)聲樂響,所說之法,皆說苦、空、無常、無我。用苦、空、無常、無我代表一切教法。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不只佛菩薩能說法,化禽化鳥能說法,八功德水能說法,風(fēng)吹行樹能說法,天樂鳴空亦能說法,這樣殊勝的環(huán)境,在日常生活之中,就處處聞法了,絕對念念進(jìn)道,要斷煩惱證菩提,是非常的容易、非常的快速。所以我們一定要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造就,趕快成就一位大菩薩,然后再回入娑婆人間,廣度眾生,這樣就是一位標(biāo)準(zhǔn)的念佛人。
因為聽聞佛法,所以內(nèi)心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心中聞法之后,法喜充滿,生出感念三寶恩德的心。一個修行人,不管是在娑婆人間或是在西方佛國,只要心中常感念三寶恩德,他的修行一定是日日進(jìn)步,念念增道,當(dāng)然道業(yè)成就就非常的容易。也就是因為西方極樂世界聞法,常起感念三寶的心,所以很容易證悟三不退轉(zhuǎn)的菩薩階位。
4、菩薩良友 常伴不退
第四就是“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外無神鬼魔邪,內(nèi)無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第四點,智者大師說出,西方極樂世界環(huán)境不退的殊勝,說得實在非常的好,這一點就是我們娑婆人間容易退轉(zhuǎn)的。西方極樂世界,完全是諸菩薩以為良友。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壞人。娑婆人間壞人也許不是別人,是自己的親人。有的當(dāng)兒子的,要謀奪父親的財產(chǎn),為父親投保很高的保險,然后再叫人開車將他撞死,詐領(lǐng)保險金花用。我們娑婆人間,親人之間都會這樣互相陷害了,何況是外人?每天打開電視或打開報紙,都看到奸殺擄掠的惡事,在不同的地方每天上演,就是這世間很多人在干壞事。
我們娑婆世界為什么稱為娑婆,娑婆翻譯漢語的意思就是堪忍,有很多惡人、惡事、惡聲,我們生活在這里,充滿了苦惱,不能不忍受,所以稱為堪忍。就如《觀經(jīng)》的當(dāng)機(jī)者韋提希夫人,被逆子阿阇世太子的苦惱,韋提希夫人愿生無憂惱處,不樂閻浮提濁惡世。韋提希夫人是摩揭陀國的王后,一國之后,以現(xiàn)在話來說就是第一夫人,是女性權(quán)力最大的,她竟然很痛苦,可見這個世間有錢有勢,未必然就是幸?鞓,對不對?韋提希夫人要投生無憂惱的處所,阿彌陀佛的凈土世界,或十方諸佛的清凈世界,就是無憂惱處,無憂愁苦惱的處所。
我們在人間,憂愁苦惱的事情太多了,為什么?充滿了惡友。有時候夫妻過去生是結(jié)惡緣,今生生活在一起,所以夫妻是惡友非是良友,夫妻在一起經(jīng)常會有口角吵架。所以娑婆世界修行,容易退失道心。先生有心要學(xué)佛修行,太太反對,或者太太有心要念佛修行,先生反對,障緣很多。
西方極樂世界,純諸菩薩以為良友,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覺明妙行菩薩,所有在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都是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后的良友,都會扶持你、幫助你、鼓勵你、加持你、勸慰你,不會讓你產(chǎn)生煩惱痛苦。
智者大師說“無惡緣境”,西方極樂世界無任何的惡緣,無惡人。無惡人就無惡事產(chǎn)生,就不會有惡聲。韋提希夫人,生到逆子阿阇世太子,聽到阿阇世與提婆達(dá)多,狼狽為奸,要陷害佛陀、陷害頻婆娑羅王、陷害韋提希夫人,聽聞到這些惡聲,內(nèi)心非常的憂愁苦惱。我們在人間苦惱的事情,縱然不是發(fā)生在我們自己的身上,若聽到苦惱的事情,譬如新聞報導(dǎo)兇殺案,有男女之間在談戀愛,因為發(fā)生情變,男方將女朋友分尸,將身體一塊塊剁下來,這么殘忍;钌纳顚嵗,每天都是對我們最真實的說法。師父到香港舉辦佛七,在佛七期間,隨堂超薦,我印象非常的深。有一位小姐被她的男朋友,殺二十五刀,當(dāng)場死亡,連頭被他剁下來,死得這么凄慘。將她殺害的竟然是她所愛的男朋友。
這世間就是充滿惡友、充滿惡人、充滿惡事,所以修行的退緣很多,很容易退失道心,不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怎么可以,對不對?所以認(rèn)真念佛,對這個世間不要眷戀。你縱然很有心要做好,我跟你說,你無論怎么做,人家都會嫌棄你,無論做得多好,人家都有話說。所以,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為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所以不會退失道心。
而且在西方極樂世界,“無鬼神魔邪”。在人間,光是邪師說法,就很多人誤入歧途,學(xué)習(xí)是似而非的佛法,學(xué)習(xí)附佛外道,知見、觀念,和佛經(jīng)世尊所說的道理不同。佛經(jīng)那么多也不好好研究,就是聽邪師說法。有的人自稱他是某某師,自稱世尊;有的人自稱他是什么佛降世,竟然也有人要相信。附佛的外道,說邪知邪見的佛法很多,沒有智慧眼分辨是與非,法身慧命被毒死了,還不知道;正確的佛法、佛經(jīng),不好好探討。光是這些障礙,想要解脫生死就非常的困難,再加上業(yè)障深重,鬼神干擾纏身,那若沒有找到善知識排解,被騙財騙色的不知有多少。所以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鬼神魔邪的阻礙、干擾、考驗,絕對不會退失道心。
“內(nèi)無三毒”,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是我們有三毒的凡夫,到了清凈的西方佛國,因為沒有惡緣使惡念起現(xiàn)行,所以在清凈的西方極樂世界,煩惱不會起現(xiàn)行,惡種子不會起現(xiàn)行,因為沒有惡緣的因緣和合,所以等于是沒有三毒煩惱。諸位菩薩!我們在娑婆人間,內(nèi)心的貪、瞋、癡惡念,所遇到的惡緣太多了,常常煩惱起現(xiàn)行,會不會?會起貪欲心嗎?會起瞋怒心嗎?會起愚癡心嗎?會。因為自己內(nèi)心的三毒煩惱,逢遇外在的惡緣,在娑婆人間實在太普遍了,所以煩惱經(jīng)常起現(xiàn)行。所以在娑婆人間修行,容易退失道心,西方極樂世界的環(huán)境,不會退失道心。
5、與佛同壽 常行不退
最后第五就是,“往生彼國,即壽命永劫,與佛菩薩共齊等”,這一點是最究竟的。在人間,你怎樣的修行,就是很精進(jìn)用功,生命也非常的短暫,了不起七、八十年。有的人進(jìn)入三寶門中,是年紀(jì)大了才進(jìn)入。在三寶門中學(xué)佛修行,沒有幾年而已,生命就終了。有的甚至一生沒有遇到佛法,是在臨終將要死了,才聽聞到這句佛號的道理,念佛修持?v然很有善根的人,在孩童時期就進(jìn)入三寶門中,一生也只不過是七、八十年的生命而已。我們臺灣男眾平均七十三歲,女眾比較長壽,平均七十五歲,一生只不過是七十五年而已。但是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壽命與佛同壽,永生不死,所以能夠在無量的壽命,學(xué)習(xí)八萬四千法門,不會退失道心。
我們在娑婆人間,因為生命很短暫,如果你的一生生命是七十五年,你二十五歲進(jìn)入三寶門中,你能夠在人間修行,也只不過是五十年的光陰而已。五十年的光陰,扣掉你每天要上班工作,扣掉你要用餐休息,你有多少時間用在佛法修持,你能夠?qū)W習(xí)八萬四千法門?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學(xué)習(xí),為什么?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壽命,與阿彌陀佛同樣,壽命無量,這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眾生,能夠不退原因之一。
所以,這五種因緣,使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清凈的環(huán)境,道業(yè)不退,當(dāng)然我們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得不退轉(zhuǎn) 佛愿成就
那么西方極樂世界,有如此殊勝的因緣,實在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的第四十七愿得不退轉(zhuǎn)愿所成就。法藏菩薩誓言:
設(shè)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zhuǎn)者,不取正覺。
為什么西方極樂世界環(huán)境如此的殊勝——不退轉(zhuǎn)?就是阿彌陀佛的愿力所成就的。所以阿彌陀佛為我們設(shè)想,從因地到果地,從凡夫到圣人,成就我們的道業(yè),可說是用盡了心思,設(shè)想得非常的周到,使我們只要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妙音如來是快慢的差別而已。
這條從因地通向果地、從凡夫直到圣人、轉(zhuǎn)凡成圣的菩提大道,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夠使你圓滿達(dá)成愿望。諸位菩薩!這句佛號對你對我有沒有重要?太重要了。一切都是來自阿彌陀佛的愿力成就,跟阿彌陀佛致上最感恩的鼓掌。(掌聲)
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利益,是我們凡夫人人只要有心追求,就可以得到。“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希望大家好好念佛,將來大家個個都到西方極樂世界,證悟阿鞞跋致的菩薩階位。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佛國,南無阿彌陀佛。
- 上一篇:你念佛,我救你;我辦事,你放心
- 下一篇:勸愿往生體解佛悲心
- 靜波法師:學(xué)習(xí)佛法的過程,應(yīng)當(dāng)循序漸進(jìn)不斷增上
- 信愿法師:若為生前是眼瞎耳聾的亡者助念開示,能見聞覺知嗎?
- 信愿法師:助念超度亡靈,世人每以誦經(jīng)為勝念佛為劣是否正確?
- 信愿法師:耶律楚材佐政止殺感召子孫做大官
- 信愿法師:齋戒念佛預(yù)知時至坐化往生的明朝孫母善女人
- 信愿法師:助念開示的殊勝利益,第五章助念的因果
- 信愿法師:信心堅固乘佛本愿決定往生
- 信愿法師:念佛之人如何臨終不顛倒
- 慧凈法師:殊勝的凈土法門
- 信愿法師:念佛往生之要件為何
- 明賢法師:嗔恨墮入惡趣忍辱功德殊勝
- 信愿法師:每天念佛一萬聲預(yù)知時至自在往生的清朝張氏善女人
- 信愿法師:助念的殊勝利益
- 信愿法師:彌陀本愿,誓度娑婆,上盡一形,下至十念,皆得往生
- 信愿法師:為亡者助念與自己平時念佛,功德是否一樣?
- 信愿法師:念佛行者放下自力虛假心,以六字名號作真實因
- 信愿法師:長跪念佛安然往生的周婆善女人
- 信愿法師:彌陀愿力不思議,廣度眾生大無邊
- 信愿法師:臨終見佛含笑往生的清朝朱氏善女人
- 信愿法師:預(yù)知時至端坐往生的清朝許氏善女人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yán)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yán)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jìn)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dá)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yùn)?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jì)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jì)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jì)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jì)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jì)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jì)群法師: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jì)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dá)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