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殺子成擔

  22殺子成擔

  有一個愚癡的農夫,養(yǎng)了七個活潑健康的兒子。農夫每天帶著七個兒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子倒也過得和樂融融。有一年,天氣干旱,久久不曾滴下一絲雨水,加上瘟疫肆虐,最可愛的第七個小兒子,終于熬不住傳染病的侵襲,不治死亡了。

  傷心欲絕的農夫夫婦,抱著小兒子余溫尚存的身體,號啕大哭:

  「可憐的孩子!你還來不及享受人間的快樂,便撒手人寰,你怎么狠心離棄我們而去呢?」

  農夫每天撫尸痛哭,但是天氣燠熱,尸體終于發(fā)出刺鼻難聞的惡臭,農夫仍然舍不得將兒子抬出去埋葬,于是召開緊急的家庭會議,對其他六個兒子說:

  「你們最疼愛的小弟死了,我們實在舍不得他離開溫暖的家。這樣好了,我們大家搬到門外去住,把房子讓出來給你們弟弟安放尸體,這樣他就永遠不會離開我們了!

  一家人都同意父親的提議,于是把家具搬到戶外,餐風露宿過起日子來。但是農夫一家人這種異乎常態(tài)的舉動,卻驚動了左鄰右舍,年老的族長被推派來勸導他們:

  「生死是每一個人必須經歷的大事,雖然孩子還如此幼小,但是亡者已矣,你們要節(jié)哀順變呀!眼前最要緊的是趕快把他莊嚴埋葬,使他能入土為安。你們把他懸放在家中,遲遲不準備后事,實在是愚昧至極!這樣的做法,徒然增加亡者的不安,生者的不忍而已!

  農夫聽了族長的話,決定收拾起悲愴的心情,好好地厚葬自己心愛的么兒,于是把收藏在倉庫里的扁擔清理出來,然后將尸體放在其中的一個擔子里面,一肩挑了起來,但是左右兩擔的重量不平均,一時失去了平衡,農夫跌了個四腳朝天,尸體也從擔子里傾倒了出來。

  農夫眼看兒子的尸體,擺在家里會膿腫爛臭;用擔子挑出去埋葬,一頭裝尸體,一頭空擔子,力道不均衡,又無法順利承挑。正在左右為難,突然靈光一閃,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好主意:

  「哈哈!有了!我一共有七個兒子,雖然死了一個,還有六個白胖的壯丁。我只要再殺掉一個,把他放在竹擔子里面,這樣竹擔子不是兩頭都沈甸甸,重量平均了嗎?嗯!挑起來一定不會左右搖動!

  農夫打定主意,趁著暗黑的深夜,孩子們好夢正酣的時候,拿起銳利的鐮刀,一刀殺死聰明伶俐的第六個兒子,然后把兩個兒子的尸體,分別放在竹擔子里,俯身挑起擔子,喲!好家伙,兩個人的重量勢均力敵,不相上下。月黑風高的長夜里,只見農夫一腳高一腳低地踩著得意洋洋的腳步,向荒漫的后山行去,肩上的擔子左右搖晃,擺動出優(yōu)美的弧度。只聽到遠遠的村落傳來幾聲哀哀的狗吠,不曉得是為稚子的無辜而悲鳴,還是為農夫的愚癡而泣淚?靜靜的夜,并沒有任何的回答。

  這則殺子成擔的故事,看似愚昧可笑,實則發(fā)人深省。世上有人犯了過錯,不知幡然悔改,實時回頭,反而延宕時日,心存僥幸,好比農夫死了幼兒不能立刻發(fā)葬,卻停尸屋內;更有甚者,泯絕良知,不能懸崖勒馬,一錯再錯,并且自以愚蠢的行徑為樂事,好比農夫殺子成雙,鑄成千古憾恨,兀自竊竊歡喜。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身口意三業(yè),難免會有過失,有了過失,而能保持高度的智覺,以及自我改正的道德勇氣,便是有智慧的人,所謂「不怕無明起,只怕覺照遲」,就是此意。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