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生態(tài)智慧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佛教的生態(tài)智慧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蘇州戒幢佛學研究所 宗舜

  佛教是一個充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宗教,而且,這一觀念從最初起,即通過佛教的思想理論(教義)和行為準則(戒律)得到傳播和實踐。

  佛教把生命狀態(tài)分為兩種,即有情眾生與無情眾生,所謂“情”,即情(感情)識(意識)。凡是有情識的,如人與動物等,都叫有情眾生。沒有情識的,如植物乃至宇宙山河大地,都叫無情眾生。有情眾生又依生活的世界分為六類:天道有情、阿修羅道有情、人道有情、畜生道有情、餓鬼道有情、地獄道有情。盡管在佛經之中強調,佛陀乃是出現于人間,在人間成佛,所以六道之中,最尊貴的是人道。但是,佛教確立“六道輪回”的觀念,說明如果生活在人道的有情造惡業(yè)的話,將來仍然會墮落到餓鬼或者地獄之中,并非一成不變。所以,佛教雖然肯定人在六道中的特殊性,但并沒有“唯人獨尊”,其他萬物都是為我所用、必須無條件為我服務的觀念。相反,佛教一再強調,因為六道的輪回,一切有情眾生之間,有著不可思議的親緣關系。《梵網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睆倪@點出發(fā),佛教堅決反對殺生,不僅不能殺人,也不能殺害其他五道的有情。不僅不能殺害,也不能損惱他們,佛教戒律里面,有很多不得鞭打牛馬,讓牛馬過于負重的規(guī)定。而是要本著這些眾生曾經是我的父母,曾經生養(yǎng)過我,曾經于我有恩的想法,時時要對他們懷著深深的感恩之心,并要用各種方法使他們脫離苦難——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教化他們通過學佛而成佛,徹底斷除生死輪回。而對于大心菩薩來說,更是發(fā)愿“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所以,佛教對待有情眾生最根本的兩點,即平等和報恩。

  佛教對無情眾生的態(tài)度,與對待有情眾生的態(tài)度是緊密相關的。佛教并不因為花草樹木、山川河流的“無情”,而輕視他們甚至濫用和浪費他們。佛教把我們由于過去世之業(yè)因而感得的有情之身心生命稱為“正報”,把國土世間等無情眾生,稱為“依報”。佛教認為,外在的環(huán)境乃是有情眾生“共業(yè)”所感之果,也就是說,“依報”的好壞,是由有情眾生來決定的。如果有情眾生都心存善念、勤行善業(yè),則依報就會變得美好,如西方極樂世界的和樂、富足與莊嚴,就是由于阿彌陀佛及往生有情的功德所感。反之亦然。從這一點來說,佛教只承認“人禍”,不承認“天災”,因為一切的天災的根源就是人禍!要解決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問題,重點不在外部的自然界,而在我們的內心世界。只有通過不斷的內省,遷惡向善,由“凈心”實現“凈土”。佛教戒律中規(guī)定,不可“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梵網戒》),比丘不得“踏殺生草,斷眾生命”(《四分律》),并反復強調對自然財富的珍惜和合理利用。甚至在合理合法的飲食之時,也要“食存五觀”,要觀想此食墾植收獲舂磨、淘汰炊煮,所費功夫甚多,而且施主減其妻子之分,為求福而施,故受食時,要“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要反省自己的德行,是不是受得起施主的供養(yǎng)。要對于飲食滋味不貪美味,不憎粗礪。要把飲食看成是治療“饑渴疾病”的良藥,為修成道業(yè)而受用飲食。所以,佛教對待無情眾生最根本的兩點,即自律和珍惜。

  佛教的生態(tài)智慧觀的出發(fā)點是慈悲的精神。在《普賢行愿品》中,有一段特別令人感動的話:“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枪势刑,屬于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笔茄,當我們用慈悲的眼與心去對待一切眾生的時候,時刻不忘是眾生成就了我們,我們又怎能不與其他生物和諧共處,而整個世界又怎能不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呢?

  附注:本文發(fā)表于《中國宗教》2004年第8期,為“關注:宗教的生態(tài)智慧與科學發(fā)展觀”特約稿之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