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佛教徒人生態(tài)度——重生乎?重死乎?(3)

  三、一般宗教重死

  無論我們如何贊美生命,生命的脆弱并不能因此而有所改變。人命只在呼吸之間,生命從誕生之始,無一日不是在趨向自己的末日。年輕時或許還不能意識到時光無情,一旦步入老年,對死亡的恐懼再也無法回避。所謂“老來歲月增做減”,每過一年,便少了一年,每過一日,便少了一日。

  正因為任何人都難免一死,死亡才成為一切問題的根本所在。因此,幾乎所有宗教都致力于對死亡的關懷。

  基督教認為,人生是虛幻不實的,天堂才是永恒的歸宿。針對死亡的威脅,提出了神化的永生,正如耶穌之死被宣告為拯救一樣,人類也只有通過對上帝的祈禱,才能使死亡成為通往不朽的起點;浇痰信仰,正是建立在這種永生的希望上,在《圣經》中,上帝向他的子民宣告:“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那么,上帝真的能夠吞滅死亡,賦予死亡以新生的力量嗎?我們知道,有生必有死,以佛法的觀點來說也是同樣。所以,基督教對永生的期待仍然是不究竟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