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遠離是非,去掉煩惱?如何籍境練心?

  我們要在一切的煩惱中好好調理自己,這是別人無法代替的事,等調理得當,自然智慧明朗,無明散去。

  修苦行,是從苦中越修越不覺得苦,而且漸漸覺得快樂輕松,并沒有感到是在工作,這就是業(yè)障漸漸在消。若是越做越覺痛苦煩躁,那就是業(yè)障在翻絞。

  不要以為佛菩薩是多苦,佛菩薩已從苦中磨得業(yè)障消除,沒有苦感,做什么事都已輕松自在,而不覺得在做什么,也不覺得自己在度眾生。

  論人的是非曲直,心里起不平煩惱,那就是自己的錯,自己的過失。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無事,那才對,自己也無犯過失。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

  高興也好,煩惱也好,要遠離是非,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照這樣做去,心無煩惱,便是“花開見佛”

  我們念佛就是要念到花開見佛,什么叫花開見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顏悅色以道理行之,對人要親切和藹,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臉,令人望之卻步,當法師的也要如此才能度眾。

  凡事照道理來,就事論事,不可用煩惱心去應付,對人不論是善人或惡人,都是和氣地平等對待,不要去看別人的過錯。這樣,別人對我們印象好,我們心也清爽,照這樣做去,心無煩惱,便是“花開見佛”。

  參學,是在參自心。參我們的煩惱心、煩悶心、對人善惡是非的分別心,參我們對一切的境界不起分別、不起煩惱,得無煩惱心、無掛礙心,是“心參”。

  我們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陽光一樣,對萬物一視同仁,無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惡人它也照,好、壞是別人的事,我們總要平等慈。若是與人計較,則自身與對方也是半斤八兩。

  我們修苦行,是在藉各種事境,磨煉我們不起無明煩惱,洗除習氣,鍛煉做人做事的各種能耐。并不是要做什么勞力事,才叫做苦行。

  打破對一切順逆境的分別,就是在修苦行。

  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開發(fā)智慧。

  修就是要修這些壞的、惡的,這些逆因緣,會啟發(fā)出我們的智慧與知識,成就我們的忍辱行,讓我們處處無掛礙。

  當我們的智慧發(fā)展到某一程度時,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煩惱。

  所以,越是會修行的人,越是喜歡在逆境中修。

  什么事都要學習放下,不要執(zhí)著,不要樣樣記掛在心。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緊的事,不必去理會別人在演什么戲。否則,自己跟著起煩惱,一起墮到三惡道去。

  這個人生就像在演電視劇一樣,各人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劇情發(fā)展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看戲的人也隨著劇情忽喜忽樂、忽憂忽悲,而這好惡憂樂,也不過是我們自己眼根對塵境,在分別取舍。

  我們看娑婆世界也是一樣,順境、逆境、善的、惡的,心境隨之起伏,而不幸的是,我們的惡習深重,眼根對境,見惡易隨,見善難徙,看到惡的,契合自己的惡性習氣,就心生歡喜,恣心縱意,隨順而去;

  而聽到佛菩薩的作為,像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卻心生為難,認為那只是佛菩薩們的境界,自己是凡夫,如何效得來,心生退卻,對佛菩薩只有空贊嘆。結果,好的沒學到,壞的卻越染越深,這就是本身沒有誓愿力的緣故。

  如果要練“不倒單”,先要從“淡泊”兩字開始學起,等到衣、食、住都能無礙,貪、嗔、癡也都消滅了,這樣子妄念自然消,才能談到禪定功夫。

  如遇高興歡喜,則問是什么人在歡喜?如遇煩惱,則問是什么人在煩惱?

  凡遇到什么事,皆一句阿彌陀佛;

  高興也好,煩惱也好,要遠離是非,也是一句阿彌陀佛;

  要靜下來念佛,念到睡著也很好。

  一念(一念不生)能超出三界,又一念(念而無念)到西方。

  修行,要眼假裝沒看到、耳裝沒聽到,老實念佛。

  現在你們都是眼睛睜大大的,仔細看看。耳朵伸得長長的,仔細打聽……修行,要人家愈不認識,愈好修。

  我們打鼓時,念‘公事辦,公事辦,公事辦完辦私事’,就是不可人勞我逸,只圖自己念佛、拜佛、誦經,這些是屬私人的事,若不發(fā)心于公事,一味地自私,只顧自己的念佛、拜佛,這樣的修持,乃是執(zhí)我相,心地只有越來越窄,一輩子無法解脫。

  反之,將身心奉常住,為眾人做一切功德,令他人得到利益,這樣,雖然沒時間拜佛、誦經,但一切的經藏已在其中,則智慧漸開、心胸漸廣。

  修行人就是要在這色、聲、香、味、觸、法的業(yè)識順逆中求解脫。無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么便宜之事,不經苦行,不經魔障,如何去歷練無明煩惱,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沖破魔境中的無明煩惱,方能得到解脫;也唯有舍下色聲香味觸法,心無掛礙,才能得到清凈解脫,才能顯出菩提心來。

  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貪圖安定順境,那樣是不會進步的。

  我們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對六塵所起的分別煩惱,分別善惡、好音壞音種種等,這種分別,就是六根不清凈。

  修行,就是要修這些分別煩惱,直至六根對六塵沒有分別,才是六根清凈,才能五蘊皆空。

  譬如說:別人罵你,那是消災,給你不好的臉色看,那是‘最上供養(yǎng)’,要沒有分別,如獲至寶。

  慈悲一切。憐憫一切。寬容一切。感恩一切。

  回向一切眾生消除業(yè)障、往生極樂世界、速證無上菩提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