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一次結(jié)集若干問題的辨析
關于第一次結(jié)集若干問題的辨析
通行【內(nèi)容提要】釋迦牟尼佛入涅槃的當年,就有了三藏的第一次結(jié)集。這次結(jié)集在時間上,大家是給予了肯定。但是,還有很多相關的問題,即結(jié)集的人數(shù)、地址、藏數(shù)、次序、主持人、三藏內(nèi)容、窟內(nèi)窟外和大乘結(jié)集,學界乃至教界都有不同的看法。印度是不注重歷史的國度,然而,從中國古代留下來的文獻資料來看,也對這一次結(jié)集的記載千差萬別。為此,筆者試圖對第一次結(jié)集的有關文獻做系統(tǒng)的整理,為大家了解佛教歷史上的第一次結(jié)集提供資料。
【關鍵詞】 結(jié)集 三藏 迦葉 阿難 大乘結(jié)集
【作 者】中國佛學院法師。
前言印度古來又稱作身毒、申毒、天竺、天篤、身篤、干篤、賢豆、呬度、印第亞、印特伽羅、末睇提舍、婆羅門國、沐胥、阿離耶提舍、因陀羅婆陀那。有東、西、南、北、中之分,故稱為“五天”。當佛在世的時候,印度有十六大國,數(shù)百小國。在十六大國之中,佛住在摩揭陀國都城王舍城和喬薩羅國的都城舍衛(wèi)城為最久。王舍城外有五山,五山之一耆阇崛山是釋迦如來的根本道場。由于摩揭陀國的歷代國王威勢之盛,屢次征服全印,因而佛教的昌隆也隨著摩揭陀國的大力提倡而盛傳五印度。
公元前六世紀,釋迦牟尼佛出現(xiàn)于世間,宣揚無上大法,弘化四十余年,八十歲時,在前往拘尸那迦城外的娑羅雙樹間滅度。佛陀入滅以后,有愚癡比丘歡喜,認為佛陀圓寂之后,就可以隨便做什么了。對于此,《十誦律》序記載的很清楚: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語諸比丘:我昔時從波婆城,將五百比丘向拘尸城。爾時有一頑愚不善及老比丘,出惡口言,彼長老常言:應當行是,不應行是,我今得自在,所欲便作,不欲便止。是愚癡比丘作是語時,唯我獨聞,余無知者,是諸天神力之所隱蔽。復有一比丘,在我前說,法言非法,非法言法;善言不善,不善言善[1]。
《大智度論》卷二“初品總說如是我聞”亦有長篇記載了這件事情,但是,與上面所講的大迦葉聽到有不善比丘說的言語有所不同:
是時大迦葉思惟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阿僧祇劫難得佛法而得久住。如是思惟竟,我知是法可使久住,應當結(jié)集修妬路、阿毘曇、毘尼作三法藏,如是佛法可得久住。[2]
從上面的記載中,我們就可以知道,佛陀在世的時候,大眾都受到佛陀的教化,而虔心地在佛陀周圍修行。但是,佛陀一圓寂,一些不善的比丘就覺得佛陀去世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這樣就沒有人可以約束他們了。當大迦葉聽到這樣的話時,內(nèi)心之中非常的痛苦,于是就召集諸阿羅漢五百人,在摩揭陀國王舍城外的畢缽羅窟,于佛滅后的第一個夏安居日,結(jié)集如來一代所說經(jīng)律論。這就是“第一次結(jié)集”,又稱為“五百結(jié)集”。結(jié)集的原意是經(jīng)過大會的討論、勘定而得到全體同意通過的意思。關于這次的結(jié)集,時間上,各經(jīng)典記載完全一致,但對以下幾個方面的記載,卻有諸多之不同:
一、結(jié)集人數(shù)對于人數(shù)的記載,基本上是五百大阿羅漢。
《十誦律》序中講:爾時長老摩訶迦葉,僧中取五百少一比丘,一一稱字。是諸比丘,皆讀三藏,得三明,滅三毒,皆得共解脫。摩訶迦葉僧中唱:大德僧聽:是五百少一比丘,稱名字,皆讀三藏,得三明,滅三毒,皆得共解脫,若僧時到,僧忍聽。是五百少一比丘,皆是集法人,如是白。爾時長老阿難在僧中,長老大迦葉思惟,是阿難好善學人,佛說阿難于多聞人中最第一,我等今當使阿難作集法人。[3]
《五分律》的記載也是同樣的五百比丘:
于是迦葉作是念,何許多有飲食床坐臥具,可得以資給集毗尼。唯見王舍城足以資給,便于僧中唱言:此中五百阿羅漢應往王舍城安居,余人一不得去,作是制已,五百羅漢至王舍城,于夏初月補治房舍臥具,二月游戲諸禪解脫,三月然后共集一處。[4]
斯里蘭卡所著《島史》、《大史》的記載也同樣是五百比丘,而這五百比丘都是釋迦牟尼佛教法的“最先掌握”者及其他“長老”,故稱這次結(jié)集為“長老說”、“最初說”,這次結(jié)集的內(nèi)容又被稱為“九分教”!秿u史》記載說:“五百長老坐于殊勝的七葉窟內(nèi),把導師佛陀的教誨區(qū)分為九種:修多羅、祗夜、和迦羅那、阇伽陀、優(yōu)陀那、伊帝目多伽、陀伽、阿浮陀、毗陀羅九分教。長老們將此不滅正法,以品、五十集、相應、集等為名進行分類,編纂成稱為經(jīng)的阿含藏[5]”。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善見律》卷一等記載的都是五百大阿羅漢結(jié)集,然而,在《大智度論》卷一的記載卻不相同:
爾時大迦葉選得千人,除善阿難,盡皆阿羅漢得六神通,得共解脫無礙解脫,悉得三明禪定自在,能逆順行諸三昧皆悉無礙,誦讀三藏知內(nèi)外經(jīng)書,諸外道家十八種大經(jīng)盡亦讀知,皆能論議降伏異學。問曰:是時有如是等無數(shù)阿羅漢,何以故正選取千人,不多取耶?答曰:頻婆娑羅王得道,八萬四千官屬亦各得道,是時王教勅宮中,常設飯食供養(yǎng)千人,阿阇貰王不斷是法。爾時大迦葉思惟言,若我等常乞食者,當有外道強來難問廢闕法事,今王舍城,常設飯食供給千人,是中可住結(jié)集經(jīng)藏。以是故選取千人,不得多取。[6]
從這段記載我們就看出了,第一次結(jié)集的時候,大迦葉選擇的是千人,而不是五百比丘。唐玄奘法師所撰的《大唐西域記》卷九中,記載的同樣是千人結(jié)集:
是尊者摩訶迦葉在此與九百九十九大阿羅漢,如來涅槃后結(jié)集三藏,前有故基,未生怨王為集法藏諸大羅漢建此堂宇。[7]
在《出三藏記集》中,僧祐法師依《大智度論》中介紹而記載的,所以同樣記載的為千人。然而在《四分律》中,卻記載了與前面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大迦葉先與五百大阿羅漢結(jié)集已了,后來富樓那又率五百阿羅漢來,迦葉與之重結(jié)集一次,前后合有千人。
時長老富羅那,聞王舍城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毘尼。即與五百比丘俱,往王舍城。至大迦葉所,語如是言:我聞大德與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毘尼,我亦欲豫在其次聞法。時大迦葉,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為此比丘,更問優(yōu)波離,乃至集為三藏。[8]
從上面列出的記載來看,諸大部律記載都是五百結(jié)集,但是也有少部分記載是一千比丘結(jié)集的。唯《四分律》記載有所不同。
二、結(jié)集地址關于結(jié)集的地址,各書中記載的基本上是王舍城外的七葉窟。
如斯里蘭卡的《島史》記載:五百長老坐于殊勝的七葉窟內(nèi),把導師佛陀的教誨區(qū)分為九種:修多羅、祗夜、和迦羅那、阇伽陀、優(yōu)陀那、伊帝目多伽、陀伽、阿浮陀、毗陀羅九分教。長老們將此不滅正法,以品、五十集、相應、集等進行分類,編纂成稱為經(jīng)的阿含藏。[9]
然而在玄奘法師所撰的《大唐西域記》卷九中,說這次結(jié)集的地址是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西南山陰石室。如彼云:
竹林園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陰,大竹林中有大石室,是尊者摩訶迦葉,在此與九百九十九大阿羅漢,如來涅槃后結(jié)集三藏,前有故基。[10]
在《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中記載的卻是僧伽尸城:
佛涅槃后,迦葉阿難等,于摩竭國僧伽尸城北,造集三藏正經(jīng)及雜藏經(jīng)。[11]
雖然這里講的是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西南山陰石室,僧伽尸城,因其翻譯之不同,故有不同的名稱,其實質(zhì)是在王舍城的七葉窟。但是在《大智度論》卷二中,所講的卻是在耆阇崛山:
今王舍城,常設飯食供給千人,是中可住結(jié)集經(jīng)藏,以是故選取千人,不得多取。是時大迦葉與千人俱到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告語阿阇世王,給我等食日日送來,今我曹等結(jié)集經(jīng)藏,不得他行,是中夏安居三月初十五日說戒時,集和合僧。[12]
在《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對耆阇崛山的地理位置作了具體的介紹:
山城北門外西南山之陰,真諦云王舍城七葉巖,集藏傳云僧伽尸城北,三說同也。大智度論云耆阇崛山結(jié)集者非也,此山在王宮城之正北十四五里,接北山之陽。結(jié)集在大城北門外,記跡現(xiàn)存,故知非也。[13]
從上面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雖然書中對結(jié)集地點的記載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還是在王舍城外的七葉窟,唯一的不同就是《大智度論》的記載,但是在王舍城結(jié)集的地點還是沒有變的。
三、結(jié)集藏數(shù)對于結(jié)集藏數(shù)的記載,基本上記載都是經(jīng)律論三藏。
如《大智度論》卷二中所云:是時大迦葉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阿僧祇劫難得佛法而得久住,如是思惟竟。我知是法可使久住,應當結(jié)集修妬路、阿毘曇、毘尼作三法藏。如是佛法可得久住,未來世人可得受行。[14]
從這段文字的記載中,可以知道,大迦葉結(jié)集的是三藏!端姆致伞贰ⅰ妒b律》等所記載的也是結(jié)集的三藏。但是,在《五分律》卷三十的記載中,卻只有經(jīng)律二藏,沒有論藏:
五百羅漢至王舍城,于夏初月補治房舍臥具,二月游戲諸禪解脫,三月然后共集一處。于是迦葉白僧言:大德僧聽:我今于僧中問優(yōu)波離毗尼義,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迦葉復白僧言:大德僧聽:我今欲于僧中問阿難修多羅義,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15]
《摩訶僧祇律》、《善見律毗婆沙》與《五分律》的記載都是一樣的,只有經(jīng)律二藏,而沒有論藏。但在《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中,卻又有不同的說法,這里面記載的是經(jīng)、律、論、雜四藏。
阿難以經(jīng),為大眾說,盡集諸經(jīng),以為一藏,律為二藏,大法三藏,經(jīng)錄阿含,戒律大法,三分正等,以為三藏。已說大本,錄諸異法,合集眾雜,復為一藏。[16]
在《分別功德論》中也記載的是經(jīng)、律、論、雜四藏!斗ㄔ妨x林章》中說《摩訶僧祇律》也主張是結(jié)集四藏。但是,仔細考訂之后,《摩訶僧祇律》所說的雜藏,其實是指《四阿含》之外的雜藏經(jīng),這個仍然是經(jīng)藏的一部分,而不是在經(jīng)藏之外別立的雜藏。
四、結(jié)集次序?qū)τ诮Y(jié)集次序,就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律部的記載為先律后經(jīng)。其代表的是大家所熟知的《四分律》!端姆致伞肪砦迨挠涊d說:二律并一切犍度調(diào)部毘尼增一都集,為毘尼藏。時大迦葉即作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問阿難法毘尼,白如是。時阿難即復作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令大迦葉問我答,白如是。大迦葉即問阿難言:梵動經(jīng)在何處說?增一在何處說?增十在何處說?世界成敗經(jīng)在何處說?僧祇陀經(jīng)在何處說?大因緣經(jīng)在何處說?天帝釋問經(jīng)在何處說?阿難皆答。[17]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先結(jié)集了律藏之后,才由大迦葉問,阿難答而結(jié)集的經(jīng)藏,除了《四分律》之外,《五分律》、《十誦律》、《善見律毗婆沙》等記載的都是先律后經(jīng)!墩f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大智度論》、《撰集三藏及雜藏傳》等,各傳記亦是記載的是先律后經(jīng)。但是在《摩訶僧祇律》中,卻記載的是先經(jīng)后律。
時尊者大迦葉問眾坐言:今欲先集何藏?眾人咸言:先集法藏。復問言:誰應集者?比丘言:長老阿難。……次問:誰復應集毗尼藏者,又言:長老優(yōu)波離。[18]
《周叔珈佛學論著全集》第一冊中講這一點時,介紹說:“先律后經(jīng)是修持次第,先經(jīng)后律是理解次第。”[19]
五、結(jié)集主持對于結(jié)集主持人的記載,對經(jīng)藏的結(jié)集人阿難是沒有異議的,但是,結(jié)集律藏和結(jié)集論藏的主持人就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了。在諸部律中,記載的都是優(yōu)波離尊者結(jié)集的律藏,如《十誦律》序中說:
摩訶迦葉自行乞食,食竟,出城還至精舍。以是因緣集僧,集僧已思惟。何等比丘能誦毘尼明了?我等難問,能隨問答,當從此人集毘尼。即念優(yōu)波離比丘,佛常贊誦毘尼,比丘中明了第一。[20]
《五分律》卷三十,《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善見律毗婆沙》卷一,《阿育王傳》卷四,《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九,《十誦律》卷六十,《四分律》卷五十四,《大智度論》卷二,《阿育王論》卷六,《大唐西域記》卷九,等等,都記載的是優(yōu)波離尊者結(jié)集的律藏。然而在《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中,記載的卻是阿難結(jié)集的律藏:
阿難以經(jīng) 為大眾說 盡集諸經(jīng) 以為一藏 律為二藏 大法三藏 經(jīng)錄阿含 戒律大法 三分正等 以為三藏 已說大本 錄諸異法 合集眾雜 復為一藏。[21]
《毗尼母經(jīng)》卷四,《迦葉結(jié)經(jīng)》中記載都是阿難結(jié)集的律藏。至于論藏的結(jié)集方面,說法就更多了。在《阿育王傳》卷四中介紹的是迦葉結(jié)集的論藏:
尊者迦葉作是念,我今當自誦摩得勒伽藏。即告諸比丘,摩得勒伽藏者: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圣道分、四難行道、四易行道、無諍三昧、愿智三昧、增一之法、百八煩惱、世論、記結(jié)使、記業(yè)、記定慧等記。[22]
《大唐西域記》卷九,《付法藏傳》卷一,《大唐慈恩三藏法師傳》卷三等記載的都是迦葉結(jié)集的論藏。但在《十誦律》卷六十中記載的卻是阿難結(jié)集的論藏:
長老摩訶迦葉思惟,何等比丘誦修妬路、阿毘曇明了,我等難問能隨問答,我等當從此人,集修妬路、阿毘曇。實時作是念,佛贊阿難比丘,于諸多聞比丘中最第一,持一切修妬路,一切阿毘曇。迦葉思惟竟,僧中唱:大德僧聽,是阿難比丘好善學人,佛常贊阿難比丘,于諸多聞中最第一,我等從是人,了了問修妬路阿毘曇集。[23]
《四分律》卷五十四,《迦葉結(jié)經(jīng)》,《毗尼母經(jīng)》卷四,《大智度論》卷二等都記載的是阿難結(jié)集的論藏。而在《法苑義林章》引《部執(zhí)異論疏》中記載的是富樓那結(jié)集的論藏:
迦葉令阿難頌五阿含集為經(jīng)藏,令富婁那誦阿毘曇名對法藏,令優(yōu)波離誦毘奈耶名為律藏。[24]
但是在緬甸所傳的佛教中,卻記載了與這上面完全不一樣的說法。他們記載的是阿逸樓陀結(jié)集的論藏。
六、三藏內(nèi)容關于三藏的內(nèi)容,這里主要講的是經(jīng)藏的部分。
因為律藏的內(nèi)容都是一樣的。他們分別由僧尼兩部毗奈耶、受戒等犍度和問答、分別等構(gòu)成的。經(jīng)藏的內(nèi)容有四部和五部兩說。四部經(jīng)藏,這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長、中、增一、雜四部《阿含》,五部則是在四部的基礎上加上《雜藏》。《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九和《大智度論》卷二都記載的是四部:
若經(jīng)與伽他相應者,此即名為《相應阿笈摩》(舊云雜者,取義也);若經(jīng)長長說者,此即名為《長阿笈摩》;若經(jīng)中中說者,此即名為《中阿笈摩》;若經(jīng)說一句事、二句事、乃至十句事者;此即名為《增一阿笈摩》。[25]
大迦葉語阿難,從轉(zhuǎn)*輪經(jīng)至大般涅槃,集作四阿含!对鲆话⒑、《中阿含》、《長阿含》、《相應阿含》,是名修妬路法藏。[26]
關于五部的記載,主要表現(xiàn)在律部里面,如《五分律》、《四分律》、《摩訶僧祇律》、《毗尼母經(jīng)》、《善見律毗婆沙》等律部中:
彼即集一切長經(jīng),為《長阿含》;一切中經(jīng),為《中阿含》;從一事至十事從十事至十一事,為《增一》;雜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私、諸天、雜帝釋、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如是生經(jīng)、本經(jīng)、善因緣經(jīng),方等經(jīng)、未曾有經(jīng)、譬喻經(jīng),優(yōu)婆提舍經(jīng)、句義經(jīng),法句經(jīng)、波羅延經(jīng),雜難經(jīng)、圣偈經(jīng),如是集為雜藏。[27]
尊者阿難誦如是等一切法藏,文句長者,集為《長阿含》;文句中者,集為《中阿含》;文句雜者,集為《雜阿含》;所謂根雜、力雜、覺雜、道雜,如是比等名為雜;一增、二增、三增、乃至百增,隨其數(shù)類相從,集為《增一阿含》;雜藏者,所謂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如是等比諸偈誦,是名雜藏。[28]
上面都是關于經(jīng)藏的記載。而關于論藏的記載,便大有出入了。有主張論藏同經(jīng)藏、律藏一樣,都是佛親口所說的。如《大智度論》卷二云:
佛在何處初說阿毘曇?阿難受僧教,師子座處坐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爾時佛告諸比丘,諸有五怖、五罪、五怨、不除不滅,是因緣故,此生中身心受無量苦,復后世墮惡道中,諸有無此五怖、五罪、五怨,是因緣故,于今生種種身心受樂,后世生天上樂處。何等五怖應遠?一者殺、二者盜、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如是等名阿毘曇藏。[29]
《十誦律》也記載的是佛親口所說的論藏。又有主張分別法相是阿毘曇藏的,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四十云:
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四無畏、四無礙解、四沙門果、四法句、無諍、愿智及邊際定、空、無相、無愿、雜修諸定、正入現(xiàn)觀、及世俗智、苫摩他、毘缽舍那、法集、法蘊,如是總名摩窒里迦。[30]
《阿育王傳》也同此說[31]。又《四分律》說:“有難、無難、系、相應、作處,集為阿毘曇藏。”[32]《毗尼母經(jīng)》也說:“有問分別、無問分別、相攝、相應、處所,此五種名為阿毘曇藏。”[33]
上面所說的都是佛親口所講的論藏,在《善見律毗婆沙》中,記載的卻是佛弟子所作的論藏。
問曰:何謂阿毘曇藏?答曰:法僧伽、毘崩伽、陀兜迦他、耶摩迦、缽叉、逼伽羅坋那、祗迦他跋偷,此是阿毘曇藏。[34]
在《分別功德論》[35]中,說論藏又名大法藏,是迦旃延撰集眾經(jīng),抄撮要慧。適竟持用呈佛,佛言上法,故名大法。但是,事實上也只有現(xiàn)在所傳的《六足論》之一的《施設足論》是迦旃延所造,而非全部論藏。此外還有舍利弗的《集異門足論》和目犍連所造的《法蘊足論》。
七、窟內(nèi)外之結(jié)集關于窟內(nèi)窟外的結(jié)集的問題。
一般都認為,佛滅以后第一個一百年中,和合一味,無有異見。百年之后才分為大眾、上座二部。第一次結(jié)集是五百大阿羅漢在一處結(jié)集的。但是在《大唐西域記》卷九卻記載了窟內(nèi)窟外的結(jié)集:阿難證果西行二十余里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大眾部結(jié)集之處。諸學無學數(shù)百千人不預大迦葉結(jié)集之眾,而來至此更相謂曰:如來在世,同一師學,法王寂滅,簡異我曹,欲報佛恩,當集法藏。于是凡圣咸會,賢智畢萃,復集素呾纜藏、毘柰耶藏、阿毘達磨藏、雜集藏、禁呪藏,別為五藏。而此結(jié)集,凡圣同會,因而謂之大眾部。[36]
《法苑義林章》引《部執(zhí)異論疏》也說有窟內(nèi)窟外的結(jié)集:
部執(zhí)異論疏云:迦葉令阿難頌五阿含集為經(jīng)藏;令富婁那誦阿毘曇名對法藏;令優(yōu)波離誦毘奈耶名為律藏。此時乃有無量比丘來欲聽法,迦葉不許,令住界外,各自如法誦出三藏。有阿羅漢,念佛法恩,念眾生苦,自恒垂淚故,名婆師婆,為大眾主,教授諸人。一由羯磨訖,不聽后來入眾,恐破羯磨,得偷蘭遮罪;二由不令眾雜,唯五百人共大迦葉能相領解,余則不爾,故不聽入眾,雖有二處各自結(jié)集,情見未分,猶同理解。……界外之眾其數(shù)既多,故時皆號為多眾也。界內(nèi)之眾,迦葉上首。世尊自說迦葉為上座,佛滅之后,為弟子依故,時皆號為上座也。[37]
在南傳上座部佛教中,他們記載的第一次結(jié)集也只以大迦葉為首的窟內(nèi)結(jié)集,沒有窟外的結(jié)集。有大眾部和上座部之分是在第二次結(jié)集的時候,根據(jù)斯里蘭卡的《島史》記載:
過第一個百年而達第二個百年的時候,上座說之上人,發(fā)生極大分裂。吠舍離的一萬二千名跋耆子比丘,在吠舍離勝都集會,宣布十事。他們在弘揚佛法時提出角鹽凈、二指凈、村內(nèi)凈、住所凈、事后同意凈、慣律凈、不攪亂凈、不發(fā)酵棕櫚汁凈、金銀凈、無緣座具凈。他們違背師教,宣揚錯誤虛假的教法和虛假的戒律,破壞了佛教真義和教法。
為了對他們進行反駁,佛陀的很多聲聞,十二萬勝者子舉行集會。在這次集會當中,有八位上首比丘,他們很像導師,是大龍象,偉大無比。……這八位具有偉大神通力的比丘,為了凈化他們自己的教義,把惡比丘驅(qū)逐出去,破斥他們的邪惡說教。比丘們挑選七百名最優(yōu)秀的阿羅漢,舉行蒸發(fā)結(jié)集。這就是第二次結(jié)集,在吠舍離的尖頂講堂舉行,共經(jīng)八個月。
被長老們驅(qū)逐的跋耆子惡比丘,……一萬人舉行集會,結(jié)集正法,所以這種正法結(jié)集稱為大會誦。舉行大會誦的比丘們,違背正法,破壞根本結(jié)集。[38]
《大唐西域記》卷七[39]亦有大致相同的記載!秿u史》的這段記載指出,當時的佛教僧團已分裂為兩派,而導致這種分裂的原因是吠舍離跋耆族系的比丘們提出的“十事”的主張。這十條主張,在上座長老們看來,是“違背師教”、“破壞根本結(jié)集”的行為,為了維護佛的教法,他們驅(qū)逐了跋耆族系的比丘,并以八位“上首比丘”為首,在耶舍的主持下,七百比丘在吠舍離的尖頂講堂再次進行結(jié)集“正法”,歷時八個月完成;而被驅(qū)逐的跋耆族系比丘并不服輸,一萬余人則另行集會,結(jié)集他們認可的“正法”,稱為“大會誦”。這次結(jié)集的具體內(nèi)容沒有記載,但這次結(jié)集活動實際上是僧團內(nèi)部分歧的公開化。從此,統(tǒng)一的僧團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兩大派。
八、大乘結(jié)集前面我們介紹的都是小乘三藏的結(jié)集。
而在一些書里面記載了大乘的結(jié)集,關于大乘散在的結(jié)集,又有幾說不同:一說在王舍城;一說在鐵圍山間;一說佛世即以有之。(一)、王舍城結(jié)集大乘三藏
《法苑義林章》卷二引《西域記》說:《西域記》云:夏安居初十五日,大迦葉波說偈言曰:善哉諦聽,阿難聞持,如來稱贊集素呾纜藏;我迦葉波集阿毘達磨藏;優(yōu)波離持律明究,眾所知識,集毘奈耶藏,雨三月盡集三藏訖。大乘三藏,西域相傳亦于此山同處結(jié)集,即是阿難、妙吉祥等,諸大菩薩,集大乘三藏。[40]
但是,我們考訂今所留的《西域記》原文,并沒有一處記載了這樣的說法。而在《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jīng)》卷七說大迦葉等在舍衛(wèi)城結(jié)集的除了聲聞藏之外,還有菩薩藏,如彼云:
大迦葉告五百阿羅漢……集諸羅漢得八億四千眾,來集到忍界聽受法言……即使阿難升七寶高座。迦葉告阿難言:佛所說法,一言一字,汝勿使有缺漏。菩薩藏者集著一處;聲聞藏者亦集著一處;戒律藏者亦著一處……最初出經(jīng)胎化藏為第一、中陰藏第二、摩訶衍方等藏第三、戒律藏第四、十住菩薩藏第五、雜藏第六、金剛藏第七、佛藏第八,是為釋迦文佛經(jīng)法具足矣。[41]
(二)、鐵圍山間結(jié)集大乘三藏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引《大智度論》記載說,菩薩藏是彌勒菩薩、文殊菩薩與阿難于鐵圍山間結(jié)集的:彌勒、文殊,將阿難于鐵圍山間集大乘三藏為菩薩藏。[42]
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結(jié)集大乘三藏的是佛的弟子彌勒菩薩、文殊菩薩和阿難等,但是在《金剛仙論》卷一卻記載是佛陀自己結(jié)集的大乘三藏:
如來在鐵圍山外不至余世界,二界中間,無量諸佛共集于彼,說佛話經(jīng)訖,欲結(jié)集大乘法藏。復召集徒眾,羅漢有八十億那由他、菩薩眾有無量無邊恒河沙不可思議,皆集于彼。[43]
(三)、佛在世時已有大乘三藏
《分別功德論》說:“諸方等正經(jīng)皆是菩薩藏中事,先佛在時已名大士藏[44]”。此大乘經(jīng)是佛世時,諸菩薩等隨聞散記,就已經(jīng)有了大乘了,但是未必有一個真正像小乘三藏結(jié)集的那樣一個程序!斗謩e功德論》又說:“阿難實時升于座,座者師子座也。經(jīng)所以喻師子座者,師子獸中之王,常居高地,不處卑下,故喻高座也。又取其無畏,阿難無量博聞,于聲聞中獨步無畏,故曰無畏座也。(阿難升高座如此也)彌勒稱善快哉說:(彌勒所以下者,懼阿難合菩薩法在三藏,大小不別也。)鍮金同貫,是以殷懃,勸請分部[45]”。西土習慣以三藏對方等而言,三藏代表小乘教,方等才代表大乘教。漢魏時期,乃至南北朝時期西土來華諸譯師中精通三藏的,大部分都是小乘法師。天臺宗也稱小乘教為三藏教?梢钥闯,這些都是可以證明大乘經(jīng)未必經(jīng)過像小乘經(jīng)那樣嚴格的結(jié)集的。結(jié)語由于印度是不注重歷史的國度,所以致使佛教史上一些有名的歷史事件得不到很好的掌握,就比如第一次三藏的結(jié)集,在人數(shù)上有五百、一千兩種不同的說法;在地址上、在藏數(shù)上、在結(jié)集三藏的次序上、在主持人上、在三藏內(nèi)容上、有沒有窟內(nèi)窟外的結(jié)集上、有沒有大乘三藏的結(jié)集上都不是很清楚。而現(xiàn)存下來的文獻資料,又記載得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說法,致使我們今天對第一次結(jié)集還是處于模糊的狀態(tài)。
本文也只是一種介紹性的文章,讓大家了解佛教史上有多少種關于第一次結(jié)集的文獻資料。不論上面記載的有多么的復雜,我們始終不能忘記的是,正是由于這次結(jié)集,才使得佛教保存下來。如果沒有第一次的結(jié)集,那么,佛教也有可能隨著佛陀以及佛弟子的滅度而在這個世間消失。所以,我們今天也要懷著感恩的心情,感恩當時以大迦葉、阿難為首的諸大阿羅漢,是他們讓我們今天也能看見佛經(jīng),聽聞佛法。
參考書目:
[1] 《大正藏》第23冊,第447頁上。[2] 《大正藏》第25冊,第67頁中。
[3] 《大正藏》第23冊,第447頁中。
[4] 《大正藏》第22冊,第190頁下。
[5] 《島史》,韓廷杰譯,臺北市慧炬出版社,1996年版,第4章。
[6] 《大正藏》第25冊,第67頁下。
[7] 《大正藏》第51冊,第922頁中。
[8] 《大正藏》第22冊,第968頁中、下。
[9] 《島史》,韓廷杰譯,臺北市慧炬出版社,1996年版,第4章。
[10] 《大正藏》第51冊,第922頁中。
[11] 《大正藏》第49冊,第4頁上。
[12] 《大正藏》第25冊,第67頁下、68上。
[13] 《大正藏》第45冊,第268頁上。
[14] 《大正藏》第25冊,第67頁中。
[15] 《大正藏》第21冊,第190頁下、191頁上。
[16] 《大正藏》第26冊,第3頁上。
[17] 《大正藏》第22冊,第968頁中。
[18] 《大正藏》第22冊,第491頁下。
[19] 《周叔迦佛學論著全集》第1冊,中華書局,第6頁。
[20] 《大正藏》第22冊,第447頁下。
[21] 《大正藏》第26冊,第3頁上。
[22] 《大正藏》第42冊,第113頁中。
[23] 《大正藏》第22冊,第448頁中。
[24] 《大正藏》第45冊,第270頁上。
[25] 《大正藏》第24冊,第407頁中。
[26] 《大正藏》第25冊,第69下頁。
[27] 《四分律》卷54,《大正藏》第22冊,第968頁中。
[28] 《摩訶僧祇律》卷32,《大正藏》第22冊,第491頁下。
[29] 《大正藏》第25冊,第69頁下。
[30] 《大正藏》第24冊,第408頁上。
[31] 《大正藏》第50冊,第113頁中。
[32] 《大正藏》第22冊,第968頁中。
[33] 《大正藏》第24冊,第818頁中。
[34] 《大正藏》第24冊,第676頁上。
[35] 《大正藏》第25冊,第32頁上。
[36] 《大正藏》第51冊,第923頁上。
[37] 《大正藏》第45冊,第270頁下。
[38] 《島史》,韓廷杰譯,臺北市慧炬出版社,1996年版,第4章。
[39] 《大正藏》第51冊,第909頁中。
[40] 《大正藏》第45冊,第270頁下。
[41] 《大正藏》第12冊,第1058頁上。
[42] 《大正藏》第45冊,第270頁下。
[43] 《大正藏》第25冊,第800頁下-801頁上。
[44] 《大正藏》第25冊,第32頁中。
[45] 《大正藏》第25冊,第32頁下。
相關閱讀
猜你喜歡
精彩推薦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虛云老和尚: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濟群法師: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相關名詞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
最新更新
- [其他漢傳法師]讓自己的內(nèi)心充滿著安詳自在快樂
- [普洱茶]陳皮普洱、橘普和柑普一樣嗎?
- [禪宗公案]割了我老僧的頭去
- [生活故事]虛空可曾對你眨眼
- [哲理故事]顧其短,揚其長,寬容可育人
- [佛與人生]觀照當下
- [佛學常識]賢劫千佛的說法由何而來
- [其他漢傳法師]修行箴言
- [紅茶]什么是格雷伯爵茶?
- [佛遺教經(jīng)]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的解釋
- [禪宗典藏]“禪宗語要,盡在五燈”說明《五燈會元》怎樣的特點?
- [哲理故事]心中寬和,則世界和樂
- [佛經(jīng)故事]百善孝為先,孝子割肉濟父母
- [佛與人生]活著是為了什么
- [佛學常識]奇光如來的形象如何
- [其他漢傳法師]生死是自然規(guī)律,那自己在世間留下了什么?
- [紅茶]什么是寧紅金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