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圣嚴(yán)法師《正信的佛教》有感

  佛陀在哪里

  ——讀圣嚴(yán)法師《正信的佛教》有感

  “請問師父,佛在何處?如何看的見?假如佛離你很近,近到眼睛里眼神里,近到心靈之中,你能看到嗎?”

  “不能!

  “假如佛離你很遠(yuǎn),遠(yuǎn)到肉眼欲望所不及,遠(yuǎn)到心念想不到,你能看到嗎?”

  “不能。”

  “假如佛在不遠(yuǎn)不近處,在宇宙邊際與自我的中間,你能看到嗎?”

  “不能!

  人看不見空氣,魚看不見清水,鳥看不見虛空,你看見啥?

  那么,佛在何處?

  佛陀在現(xiàn)世顯現(xiàn),是極其罕見的。他是法身之太陽為了協(xié)助解救眾生之苦,而投射至此世間的一道光芒,以一道法身之光存活于世。

  悉達(dá)多悟道之前是迦毗羅衛(wèi)城的太子。悉達(dá)多三十五歲的清晨仰望黎明的明星時,到達(dá)正覺的境地,成佛。從此,人們就用佛陀,無上覺者,如來,釋迦牟尼,釋尊,世尊來稱呼太子。

  正悟后的悉達(dá)多不再是太子,而是我們現(xiàn)在最尊敬的佛陀。

  此后四十五年,佛陀一直在向人們講述四圣諦,八正道,用他的教法引導(dǎo)人們離苦得樂。

  佛陀80歲涅槃。涅槃前,他在拘尸那迦城郊外的娑羅樹林中進(jìn)行了最后一次說教。他說:“在我離開這個世界后,你們?nèi)绻茏袷匚业慕谭?那就是我真正的弟子!

  有弟子問佛陀:“您涅槃后,我們到哪能見到你?"

  佛言:“佛子離吾數(shù)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他告訴人們,佛陀生前,只要遵循佛陀的教法,無論人在何處,都能得道。佛陀涅槃后,只要依教奉行,處處都能見到佛陀。

  所以佛在何處?

  在佛陀的教法中,在佛陀的戒律中。

  他告訴人們,凡是不按我的教法行事的人,那就是視我而不見,雖在我身邊仍離我遙遠(yuǎn)。如果按這個教法行事,他離我雖遙遠(yuǎn)猶在我身邊。

  佛陀涅槃后,當(dāng)我們再說到佛陀時,已經(jīng)不是指那個肉身的佛陀!胺鹜印币辉~已經(jīng)成了“覺悟”的同義詞。佛陀的本質(zhì)不再是肉體,而是覺悟。

  沒有人可能再見到肉身的佛陀,即使是夢中,禪坐中,入定后,都不可能。沒有見到過佛陀的人,怎么可能知道佛陀長什么樣子。佛陀的真相世人無法見到。任何出色的描寫也無法讓人們認(rèn)識佛陀,任何言語也無法表達(dá)佛陀的形態(tài)。

  你認(rèn)為你所見到的佛陀只不過塑畫雕刻在你意識中反映。

  不能僅僅從形態(tài)方面去尋找佛陀。因為形態(tài)不是真正的佛陀。真正的佛陀就是覺悟。所以,能夠覺悟的人才是真正地見到了佛陀。

  覺悟就是佛陀之身,因此他是永恒的存在,是不會被損壞的。他不是依靠食物來維持的肉體,他是由智慧形成的堅固之身,既無恐懼又無疾病,是永遠(yuǎn)不變的。

  佛陀在即將入滅時告訴弟子:“諸位善友!明天我的色身就不存在了,但我的法身將永遠(yuǎn)與你們同在。”佛陀很清楚的表示,他的法身比色身更重要。

  佛陀的法身是覺悟與快樂的源頭。任何有助于人們覺醒之物,都是法身的一部分。對于覺醒的人來說,天地萬物都是法音。每塊小石子,每片樹葉,每朵花瓣都在宣說著《妙法蓮華經(jīng)》。清晨,當(dāng)你打開窗戶,看見晨光流瀉進(jìn)來,陽光沐浴,法身頓時會遍布你的全身。

  佛陀無色也無形。因為他無色無形,所以他無所謂從何處來,也無所謂向何處去。因為他無所謂從何處來又無所謂向何處去,所以處處充滿著他,猶如虛空那樣普蓋于萬物之上。

  佛的本身遍滿虛空,充滿法界的,無處不在,他與人們對佛陀的觀念無關(guān),永遠(yuǎn)存在,有著千百億化身。佛陀的壽命是無窮盡的。

  所以佛陀說:“并不是見到我的肉體就是見到了我,只有懂得我的教法的人才能見到我!

  為了延續(xù)佛陀的法身,佛陀要仰賴我們,仰賴我們的修行,仰賴對教法的推行。要想懂得佛陀的教法,就要學(xué)習(xí)佛陀的教法,在修行中宣揚這些教法。佛陀有他的法身,而我們這些未來佛也必須透過自己的法身來展示佛法。

  以升天為目的人不會成佛,唯有解脫生死才是唯一的成佛之路。而成佛之路,必須先行菩薩道。所謂的菩薩道就是要以正身正念向人們展示佛法,讓人們對佛法生起信心,對佛陀產(chǎn)生敬仰。

  我們知道,佛陀說法四十五年,六祖禪師說法利生三十七載,摩訶迦葉尊者,阿難尊者,龍樹大士,羅睺羅多尊者,弘忍大師等等佛陀之子住世說法直至涅槃。

  這是一條漫長,艱難的弘法之路。

  我不相信“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的那一剎那,是他慈悲心的顯現(xiàn),但是如果沒有證悟諸法實相,以修持的工夫解脫生死,仍然不見佛。

  念佛持咒可以成自了的羅漢,但是真羅漢,終究必將回小向大,發(fā)大乘心,行菩薩道。

  開悟也并不即是成佛,也并不即是見道。

  《阿彌陀經(jīng)》說,不可能以微少的善根之因及微少的福德之緣,往生極樂世界。

  說佛陀不可見,是因為肉眼不可見。說他可見,是因為當(dāng)你覺悟時,你就看見了佛,因為佛陀就是你自己。

  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就可以成為佛陀之子。佛陀之子就是接受佛陀的教法,維護(hù)佛陀的教法,并把這種教法傳給后世。

  佛陀在哪里?

  讓我們拋掉幻想,舍棄捷徑,腳踏實地的踏上這條弘法之路,步步蓮花生。

  讓我們展開般若波羅蜜的雙翼,飛向金光燦爛的彼岸。

  佛陀就在那里!

  (讀《正信的佛教》有感 李居士/文)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