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世俗諦的人生觀之一

  佛教世俗諦的人生觀之一

  ──十四年七月在廬山大林寺講──

  人生觀、是觀察人的價值與意義,而決定如何及如何發(fā)達人生的。古今所說,種種不同,今就佛法言之。但佛法之真諦,離名絕相,凡有言詮,盡歸俗諦,故今又就佛法之世俗諦言之。真俗二諦,攝佛法藏盡。然而真不自真,假言相而彰顯,是世俗諦的人生觀,亦復賅佛法藏盡。佛法世俗諦的人生觀,復有多種不同,今就其一以言之:

  佛法分世間與出世間兩種,世間的為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出世間的為佛、菩薩、辟支、羅漢。世出世間計有十界,如是十界人為樞紐。吾先辨十界以顯人能,而后定人生應抱的觀念。

  一、所謂世者,謂可破壞,有生滅,隱真理,性有漏,墮在其間說為世間。而墮在其間的有情有六種:前為三善,后為三惡。善道由十善業(yè)所感招者。十善,謂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謂不殺、不盜、不淫;口四:謂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三:謂不貪、不瞋、不癡。能以此十善為因,則所感招者為三善;反之、則墮三惡;蓋此中所說的天,包常人所說的仙與神。阿修羅、亦神之一種。此中所說的鬼,亦業(yè)力所招的業(yè)報,非通常俗人所說人死為鬼的鬼。然鬼可大分為二:一者、福德鬼,二者、餓鬼。吾人所處的世間,為苦樂參半、善惡升沉之中樞。世間六類有情,皆為因果律所支配,而能招之因即是業(yè)力。業(yè)分善惡二類,吾人一舉一動,不善即惡,故逸樂的天堂善業(yè)招感,極苦的地獄惡業(yè)招感,而造作善惡業(yè)之能力,以人類為著。

  二、出世間的;即超出無常、無實、非樂、非凈的世間者。此有四類:一者、阿羅漢,中國翻作無生,即無煩惱生,無煩惱生即無業(yè)生,無有漏的善惡業(yè)生,即無由業(yè)所感之分段生死生。無分段生死生,則解脫無系,神通自在。諸君快求自由!快求此永久的真自由!若欲得此自由,必先求得此自由的方法。求自由的方法,即在如何斷此煩惱。故煩惱的存否,即自由與不自由的關鍵。能斷煩惱的利器,則在悟四諦與勤修圣道。二者、辟支佛,中國翻作獨覺,此有二義:一、謂出于佛時,自觀十二因緣而獨自悟道者。二、謂純?yōu)榧豪荒苡X他人者。三者、菩薩,具云菩提薩埵,此翻覺有情,即以自己所覺者而覺人。菩薩自己所覺者,即諸法實相,此諸法實相人人本具,眾生迷之而流轉生死,菩薩悟之則生死圓寂。蓋此諸法實相,菩薩雖悟證而未圓滿,故一方修戒定慧等以自利,一方說法行施等以利他,精進六度以促進究竟佛果。四者、佛,此翻覺者,集前菩薩道中所修德行的大成。在這個地位,上天下地,唯我獨尊,此為出世間的究竟者。是為出世四圣。

  由上世出世間的十界,可分為二途:一種是迷罔的,也可說是流轉的;一種是覺悟的,也可說是還滅的。流轉即是世間六凡的往反,還滅的終極于究竟佛位。但是能趣修此究竟佛覺的,厥唯吾人類。因此出世之勝善,在極苦的三途,為苦所障,不能聞法修證。在天的為欲樂所轉,雖聞而不能修。裴休云:‘諸天耽樂,修羅方嗔,鬼神沉憂愁之苦,鳥獸懷狨獝之悲;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由這種種推演的論斷,人為萬能了。雖然,我們應持平等的態(tài)度,不可過于驕恣。近世達爾文的生存競爭,尼辨氏的超人主義,已深印世界人類的腦際。蓋競爭與超人的主義,為貪、嗔、癡的策源地。驕恣起,競爭生,種種不道德的行為,繼起不已:殺哪、淫哪、盜哪、兩舌哪、惡言哪、綺語哪、相生相續(xù)。再推及于驕恣的動機,以昧于上述十界的分判。蓋既知人類萬能,固不須悲觀而輕自菲薄。然吾今處世界的惡濁,溺于驕奢,與吾人現生活的不圓滿,又知有出世間的清涼能消熱惱,則吾人一方面應持謀世界的和平以求人間的相當生存,一方應憑特具勝相能修出世間的勝善,以期達出世間的清涼境地。斯二者、皆為人生應抱的觀念,亦復為觀察人生的一個結論。

  三、由上觀之,吾人既有出世的大自由可以獲得,復有四諦、六度的方法可以修學,今得人生,豈可忽過而負已靈嗎!為此、我們必要定個進取的歷程,以冀不虛生為人一世。佛教有五乘法,由人天乘至佛乘,次第不紊。欲修出世的勝善,當先備人類的道德,倘人德的基礎不備,則修行出世勝善,亦是空中樓閣。今講人的道德,應作三個問題:一、何為人德?二、人德與人世及云何為出世基礎?三、人德應取人世何派學術為標準?

  一、所謂人德,即對于本身在日常行動中培養(yǎng)自己天良的心地,控御營私的獸欲,習練成淳美的德性。對于社會人群,即發(fā)為相忍、相讓、相提挈、相各安其業(yè)而不侵略他人的互助公德。

  二、保障社會的安寧,厥唯人德,人德的憑借唯在公平,故公平則人德存。現生驕橫霸道人多,人自相食,戰(zhàn)爭攘奪而墮落為禽獸世界生活,失去人性之生活,現在如是,后報何堪設想!所謂鬼神沉憂愁之苦,鳥獸懷狨獝之悲,出世勝善聞尚不能,何況言修!此人德非出世的基礎嗎?

  三、人類道德,古今中外的宏哲,罔不詳言。舉要言之,儒家的仁義禮樂,道家的慈儉不爭,耶教的博愛,希哲的中和,佛法五戒、十善,均可為人類道德的標準。但其中能型范萬世者,厥維儒教的仁義禮樂,與佛法的五戒、十善。吾先言儒教的仁義禮樂與人德:儒家以仁義為本,所謂‘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溯儒家仁義的動機,可對治人世的戰(zhàn)亂,故謂:‘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此即相爭相奪的行為可以止。又論語中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又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又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并吾人所以安身立命之具也?鬃雍螅寮业牡张蔀槊献,孟子第一章,梁惠王問孟子曰:何以利吾國?孟子謂:‘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至禮樂與仁德,王介甫禮論謂:‘凡為禮者,必詘其放傲之心,逆其嗜欲之性,莫不欲逸而為尊者勞,莫不欲得而為長者讓……’。此為消人的驕恣。其關于節(jié)制獸欲的,則謂:‘為理者,雕琢人性,矯拂其情,目雖欲之禁以度,心雖樂之節(jié)以禮……。不本其所以欲,不原其所以樂而防其所樂,是猶圈獸而不塞垣,禁其野心決江河之流而壅之以手。夫理者遏情閉欲,以義自防’。其關于世界競爭的推察,謂:‘廉恥陵夷。及至世之衰,害多而才寡,事力勞而養(yǎng)不足,民貧苦而忿爭生,是以貴禮’。由上所言,儒家仁義禮樂,足以維系人類的安寧,俾免人生的墮落,而出世的勝善,亦基礎于是。雖然,以食色天性的人類,加以尼辨、達爾文的鼓吹,若無因果律的鞭辟向里,使無逃遁,必有越軌的行為;佛法的善惡因果,足以進行儒言的保障。故今雖欲行儒之行而本之于佛,而又歸之于佛也。

  茲再申以剴切的結論,以判世俗諦人生觀之一:一、欲證出世的圣果,當修勝善。二、能修出世的勝善,唯吾人類。三、冀免人類的墮落,與求人世的和平生存,應具人德。(滿智記)(見?戆似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