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jīng)

《妙法蓮華經(jīng)》,簡稱《法華經(jīng)》,(梵語: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馀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jīng)號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ndari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為喻...[詳情]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授記品第六)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授記品第六)

  太虛大師講述

  民國十年秋在北京

  授記品第六

  第二周說法中,已說如來喻化、中根領悟、及佛重述成三節(jié),此應說第四節(jié)佛為授記。授、與也,記、記別也。善與惡皆可授記,如將為阿羅漢、將墮地獄之類。又或為眾所知識之人,或為甚深微妙之義,及或有廣大殊勝之因果,均應授記。摩訶迦葉四人,以有因果各各廣大殊勝,當為授記,故有此品。

  如來方便說三,則乘體有異矣。然若執(zhí)著乘定有異之說,是必小乘種姓人不能成佛。今為對治此染慢及顯示乘平等故,故說此品。

  能授者,為有后得智中世俗智之佛;所授者,必為可受記體性之眾生。若無此體性,則不能授之矣。故如舉外道妄執(zhí)之無體性法以詢佛,佛雖一切智者,亦默置不答,以既無體性則不可記別故。

  戊四 佛為授記

  己一 為四人現(xiàn)前授記

  庚一 授大迦葉記

  辛一 長行

  壬一 授因記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葉,于未來世,當?shù)梅钣P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yǎng)恭敬,尊重贊嘆,廣宣諸佛無量大法。

  此記別大迦葉將來成佛之因行也。恭敬尊重贊嘆,謂以身、口、意三業(yè)虔誠奉佛。廣宣大法,則為利他功德也。

  壬二 授果記

  “于最后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此記別號。大迦葉本有身光飲吞日月之德為本因,遂以彰其佛果

  “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此記國名、劫名、與壽量。光德者、亦以光明為國之果德。正法、像法等,解均見前。

  “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不凈。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為地,寶樹行列,黃金為繩以界道側(cè),散珠寶華,周遍清凈。

  此記國土莊嚴清凈之相。

  “其國菩薩無量千億,諸聲聞眾亦復無數(shù)。無有魔事,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

  此記眷屬皆為菩薩,及魔民皆知護法也。迦葉以修頭陀苦行為因,故其果報上亦無貪著五欲、嬈亂佛法之魔民魔事。

  辛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告諸比丘!我以佛眼,見是迦葉,于未來世過無數(shù)劫,當?shù)米鞣。而于來?供養(yǎng)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為佛智慧凈修梵行,供養(yǎng)最上二足尊已,修習一切無上之慧,于最后身得成為佛。其土清凈,琉璃為地,多諸寶樹,行列道側(cè),金繩界道,見者歡喜。常出好香,散眾名華,中中奇妙以為莊嚴。其地平正,無有邱坑。諸菩薩眾不可稱計,其心調(diào)柔,逮大神通,奉持諸佛大乘經(jīng)典。諸聲聞眾無漏后身,法王之子,亦不可計,乃以天眼不能數(shù)知。其佛當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光明世尊其事如是”。

  此中初一頌半、標告,次十頌半、頌記,末半頌、結(jié)之。

  庚二 為余三人授記

  辛一 請記

  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皆悉悚栗,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舍,即共同聲而說偈言:“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哀愍我等故,而賜佛音聲。若知我深心,見為授記者,如以甘露灑,除熱得清涼。如從饑國來,忽遇大王膳,心猶懷疑懼,未敢即便食;若復得王教,然后乃敢食。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過,不知當云何得佛無上慧?雖聞佛音聲,言我等作佛,心尚懷憂懼,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記,爾乃快安樂。大雄猛世尊,常欲安世間,愿賜我等記,如饑須教食”。

  此長行與偈頌,標請記之式與請記之辭。悚栗、敬懼之貌。長行敘大目 連等三人,懼不得受記及希得受記之狀。以下七頌,復分為三:初二頌,頌贊請。次四頌,頌喻請。后一頌,頌結(jié)請。諸釋法王,謂以釋迦為姓者非止一人,而佛則諸釋中之法王也。深心、甚深懇切之心。見人受記,如受甘露,正明希望之深心。饑國、喻小乘匱乏大乘之法。大王膳、喻一乘妙法。疑懼未食,喻慮己無大乘之分,未敢領取修行也。言我等若得佛授記,則自爾欣當作佛,猶得王教食,而饑國之民始敢食于王膳。

  辛二 授記

  壬一 授須菩提記

  癸一 長行

  爾時、世尊知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是須菩提,于當來世,奉覲三百萬億那由他佛,供養(yǎng)恭敬,尊重贊嘆,常修梵行,具菩薩道。于最后身得成為佛,號曰名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有寶,國名寶生。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無諸邱坑、沙礫、荊棘、便利之穢,寶華覆地,周遍清凈。其土人民,皆處寶臺珍妙樓閣。聲聞弟子無量無邊,算數(shù)譬喻所不能知;諸菩薩眾無數(shù)千萬億那由他。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處虛空為眾說法,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眾”。

  此授須菩提記中之因記、果記也。那由他、即世俗數(shù)量中億兆京 之 ──但內(nèi)典數(shù)量中,每一大數(shù),均由前數(shù)自乘而得,如億億為兆,兆兆為京,京京為 之類── 即那由他也。須菩提了知一切法空,故一切名相空,所謂但有言說都無實義也。以了知法唯名相故,故佛果上之德號,曰名相如來。又善現(xiàn)誕日,宅舍都現(xiàn)空相,繼復現(xiàn)多數(shù)寶物之相,故依報之佛國土名曰寶生,所應之劫名曰有寶。人民居處,亦多珍寶臺閣,皆顯歷劫因行之德義。一切法既空,即一切事無不空,由是依空而住之大千世界亦畢竟空,則依此世界而住之佛與眾生之相更無不空。是故證第一義空之名相如來,為眾說法亦常住于空。

  癸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比丘眾!今告汝等,皆當一心聽我所說。我大弟子須菩提者,當?shù)米鞣?號曰名相。當供無數(shù)萬億諸佛,隨佛所行,漸具大道。最后身得三十二相,端正姝妙,猶如寶山。其佛國土,嚴凈第一,眾生見者,無不愛樂。佛于其中,度無量眾。其佛法中,多諸菩薩,皆悉利根,轉(zhuǎn)不退輪,彼國常以菩薩莊嚴。諸聲聞眾不可稱數(shù),皆得三明,具六神通,住八解脫,有大威德。其佛說法,現(xiàn)于無量神通變化,不可思議。諸天、人民,數(shù)如恒沙,皆共合掌,聽受佛語。其佛當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此頌約分為二:初一頌、標告,后十一頌、正告也。

  壬二 授迦旃延記

  癸一 長行

  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我今語汝,是大迦旃延,于當來世,以諸供具供養(yǎng)奉事八千億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后,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涂香、末香、燒香、繒蓋、幢旛、供養(yǎng)塔廟。過是已后,當復供養(yǎng)二萬億佛,亦復如是。供養(yǎng)是諸佛已,具菩薩道。

  此釋授迦旃延記中之因記。迦旃延當于佛在時供養(yǎng)奉事,于佛滅后供養(yǎng)塔廟,后更值佛供養(yǎng)承事,始能具足菩薩修行之道。

  當?shù)米鞣?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道側(cè),妙華覆地,周遍清凈,見者歡喜。無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多有天、人、諸聲聞眾、及諸菩薩無量萬億,莊嚴其國。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此釋授果記。閻浮那提,亦譯閻浮提,即勝金之義。閻浮提中有處出金,光最勝妙,故名。

  癸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比丘眾,皆一心聽,如我所說,真實無異。是迦旃延,當以種種妙好供具,供養(yǎng)諸佛。諸佛滅后,起七寶塔,亦以華、香供養(yǎng)舍利。其最后身,得佛智慧,成等正覺。國土清凈,度脫無量萬億眾生,皆為十方之所供養(yǎng)。佛之光明無能勝者,其佛號曰閻浮金光。菩薩、聲聞,斷一切有,無量無數(shù)莊嚴其國”。

  此七頌分二:一頌標告,六頌正告。

  壬三 授大目連記

  癸一 長行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我今語汝!是大目犍連,當以種種供具供養(yǎng)八千諸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后,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涂香、末香、燒香、繒蓋、幢旛以用供養(yǎng)。過是已后,當復供養(yǎng)二百萬億諸佛,亦復如是。當?shù)贸煞?號曰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喜滿,國名意樂。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散真珠華,周遍清凈,見者歡喜。多諸天、人、菩薩、聲聞,其數(shù)無量。佛壽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此授大目犍連之因記果記也。大目犍連之因記,同于迦旃延。其果記,則佛之壽量與正法、像法住世之劫,均倍于前。多摩羅跋:多、性也;摩羅跋亦譯摩羅波,即庵摩羅,義言無垢;跋、為賢義,總云性無垢賢栴檀香。喻佛性賢善身無垢,具功德之香,能熏發(fā)眾生善根也。

  癸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此弟子,大目犍連,舍是身已,得見八千二百萬億諸佛世尊,為佛道故供養(yǎng)恭敬,于諸佛所常修梵行,于無量劫奉持佛法。諸佛滅后,起七寶塔,長表金剎、華、香、伎樂而以供養(yǎng)諸佛塔廟。漸漸具足菩薩道已,于意樂國而得作佛,號多摩羅旃檀之香。其佛壽命二十四劫。常為天人演說佛道,聲聞無量如恒河沙,三明、六通有大威德;菩薩無數(shù),志固精進,于佛智慧皆不退轉(zhuǎn)。佛滅度后,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亦爾。

  此重頌有十,約分為二:初五頌因記,后五頌果記。

  己二 起三周標當授記

  “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shù)五百,皆當授記,于未來世咸得成佛。我及汝等宿世因緣,吾今當說,汝等善聽”!

  頌內(nèi)于五百弟子特為標明應當授記,即為起下文三周說法之緣由也。

精彩推薦